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及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5535发布日期:2018-08-24 20:33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中施工用具或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及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大力提倡绿色节能的背景要求下,建筑行业开始着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推进建筑产业化、标准化,相应的规范也在逐步完善,力争持续提升全国装配式建筑的占比并不断优化。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变革,也是生产方式的革命,装配式构件的生产及装配施工工艺也在日趋成熟,但在预制剪力墙构件的吊装装配过程中,因上预制剪力墙构件的灌浆套筒孔33和下预制剪力墙构件的预留墙纵筋32的尺寸都较小,如图1所示,将上预制剪力墙构件的灌浆套筒孔33套入下预制剪力墙构件的预留墙纵筋32的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在吊装进行装配对接时常常遇到如下问题:1、吊装预制剪力墙构件进行初步定位对接的过程费时;2、灌浆套筒孔33对接套入预留墙纵筋32的过程中,人工与塔吊的配合不便且费时;3、一旦对接不到位会压弯或损坏预留墙纵筋32,造成返工,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及定位机构,避免装配式建筑中上、下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装配对接困难,效率低的问题,取得一次性快速吊装定位并完成对接和初步导入,提升装配效率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竖直定位板,所述第一竖直定位板具有一竖直边缘并通过所述竖直边缘连接第二竖直定位板;所述第二竖直定位板与第一竖直定位板垂直以形成一90°的阴角并通过与上预制剪力墙相邻两竖直面构成的阳角对应来实施对上预制剪力墙的吊装定位;还包括水平固定板,所述水平固定板具有一呈直线的第一边缘,所述水平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一边缘与第一竖直定位板的下边缘相连接;所述水平固定板和第二竖直定位板分别位于第一竖直定位板的两侧面上;所述水平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紧固件通孔以通过穿过紧固件通孔的紧固件与上预制剪力墙下方的固定建筑物连接。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竖直定位板的下边缘与水平固定板的下表面平齐以便于放置时对标定位边线且使放置更稳定。

进一步地,第一竖直定位板和第二竖直定位板的上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便于标高和吊装定位时的观察。

优选地,所述水平固定板、第一竖直定位板以及第二竖直定位板均为矩形板,所述第一边缘的长度与第一竖直定位板的下边缘对应,所述竖直边缘的长度与第二竖直定位板上对应的连接边缘对应。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涉及一种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机构,包括竖直的下预制剪力墙,所述下预制剪力墙具有延伸出其上表面的竖直的预留墙纵筋,下预制剪力墙的上缘连接有水平的结构板面,下预制剪力墙的上表面与结构板面的上表面共面并形成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有上述的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所述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的阴角与上预制剪力墙相邻两竖直面构成的阳角对应,上预制剪力墙的下表面设有竖直的灌浆套筒孔,上预制剪力墙形成阳角的两竖直面分别与第一竖直定位板和第二竖直定位板相抵接且所述灌浆套筒孔与预留墙纵筋同轴;所述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通过穿过水平固定板上的紧固件通孔的紧固件连接在所述安装面上。

可选择的,所述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为第一定位,所述安装面上还设有第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呈以上预制剪力墙两端面的对称面与第一定位对称的结构形式以同时定位位于上预制剪力墙两端的同侧墙面的两个阳角。

这样,适用于安装面面积有限,即结构板面只连接于下预制剪力墙的一侧的情况,通过两个对称的定位对上预制剪力墙的定位效果更好,过程更易实施。

可选择的,所述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为两个且分别设于上预制剪力墙的两端以同时定位位于上预制剪力墙两端的不同侧墙面的两个阳角。

这样,适用于安装面面积较大,即在下预制剪力墙的两侧均连接有结构板面的情况,通过两个吊装定位装置对上预制剪力墙的定位效果更好,过程更易实施,且两吊装定位装置为相同结构,方便制造。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水平固定板固定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自身,利用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的第一竖直定位板和第二竖直定位板所形成的阴角对应于上预制剪力墙的阳角来实施定位和装配套入的导向,从而使上预制剪力墙的初步定位准确,方便作业人员快速定位,上预制剪力墙定位在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内,方便作业人员的维稳定位施力,作业人员可与塔吊协调配合并有效的完成灌浆套筒孔对接套入预留墙纵筋的过程,整个操作过程一次性吊装、定位、对接、套入完成,避免返工,有效提升吊装装配效率,节省工期。

2、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可在安装面上预先完成固定,不耽误吊装装配过程的施工进度。

3、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在完成上预制剪力墙的定位套入后,即可拆除并可循环使用,绿色节能,变化第一、第二定位之间的距离即可适用于不同长度的上预制剪力墙的吊装定位,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上、下预制剪力墙构件对接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上、下预制剪力墙装配过程示意图;

其中,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1,第二定位2,水平固定板21,第一竖直定位板22,第二竖直定位板23,紧固件通孔211,第一边缘212,竖直边缘221,预制剪力墙3,预留墙横筋31,预留墙纵筋32,灌浆套筒孔33,结构板面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2,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1,包括呈矩形的水平固定板21、第一竖直定位板22和第二竖直定位板23,所述水平固定板21上间隔设有两个紧固件通孔211以用于通过紧固件连接墙体,所述水平固定板21通过第一边缘212与第一竖直定位板22的下边缘相连接,所述第一边缘212的长度与第一竖直定位板22的下边缘的长度对应;第一竖直定位板22具有一竖直边缘221并通过所述竖直边缘221连接第二竖直定位板23且与第二竖直定位板23垂直,这样,第一竖直定位板22与第二竖直定位板23之间形成一90°的阴角;水平固定板21和第二竖直定位板23分别位于第一竖直定位板22的两侧面上。

其中,所述竖直边缘221的长度与第二竖直定位板23上对应的连接边缘的长度对应;这样,第二竖直定位板23的下边缘与水平固定板21的下表面是平齐的以便于放置时对标定位边线且使放置更稳定,第一竖直定位板22和第二竖直定位板23的上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可便于标高和吊装定位时的观察。

参见图2、图3,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一种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机构,包括两竖直的预制剪力墙3,所述预制剪力墙3具有两延伸出其上表面的竖直的预留墙纵筋32,预制剪力墙3的下表面设有竖直的灌浆套筒孔33,灌浆套筒孔33的数量与所述预留墙纵筋32的数量对应且同轴,其中一预制剪力墙3在下方,下方的预制剪力墙3的上缘连接有水平的结构板面4,下方的预制剪力墙3的上表面与结构板面4的上表面共面并形成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有上述的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1,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1通过穿过水平固定板21上的紧固件通孔211的紧固件(图中未示出)连接在结构板面4上;另一预制剪力墙3在安装面的上方,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相邻两竖直面构成的阳角与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1的阴角对应且其形成阳角的两竖直面分别与第一竖直定位板22和第二竖直定位板23相抵接,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的灌浆套筒孔33与下方的预制剪力墙3的预留墙纵筋32一一对应且同轴。

所述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1为第一定位,所述安装面上还设有第二定位2,所述第二定位2呈以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两端面的对称面与第一定位对称的结构形式以同时定位位于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两端的同侧墙面的两个阳角。

下面结合某工地的具体施工将预制剪力墙吊装装配过程简介如下:

参见图2、图4,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厚度为两百毫米,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最靠下的预留墙横筋31到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的下表面距离为一百毫米,下方的预制剪力墙3的预留墙纵筋32凸出于下方的预制剪力墙3的上表面的距离为三百毫米。对应制作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1的第一、第二竖直定位板的高度为三百五十毫米,第一、第二竖直定位板的宽度与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的厚度对应均为两百毫米,水平固定板21的第一边缘212长度与第一竖直定位板22的宽度对应为两百毫米(此处水平固定板21的第一边缘212长度和第一竖直定位板22的宽度均为优选尺寸,方便统一下料),水平固定板21的宽度取值一百毫米;水平固定板21、第一竖直定位板22和第二竖直定位板23均为矩形钢板,将相互对接的边缘满焊实施连接。

按设计施工图,在安装面上画出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两个对称阳角的定位边线,将第一、第二定位按定位边线放置好,由于第二竖直定位板23的下边缘与水平固定板21的下表面是平齐的所以可以方便准确的对标定位边线并放置好第一、第二定位,通过紧固件(图中未示出)穿过水平固定板21上的紧固件通孔211将第一、第二定位固定在结构板面4上。实施吊装装配,人工配合塔吊,将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的两个对称阳角对应靠在第一、第二定位的两个对称阴角,实施初步定位,将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缓慢落下,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的灌浆套筒孔33与下方的预制剪力墙3的预留墙纵筋32自然对接并套入,初步套入近五十毫米时(此时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最靠下的预留墙横筋31即将与第二竖直定位板23的上边缘接触),由于第一竖直定位板22和第二竖直定位板23的上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可方便的观察到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最靠下的预留墙横筋31即将与第二竖直定位板23的上边缘接触,停止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的吊装下落,将紧固件松开,撤走第一、第二定位,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继续吊装下落完成装配,再进一步调整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的垂直度、标高后固定。

实施时,对应于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的外形,所述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定位装置1也可以不是平板的结构形式,其可对应于上方的预制剪力墙3的墙面形状而变化,对应变化的还有所述第一边缘212,这样,可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更多其它墙面形状的墙体。上述实施时还可以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