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6241发布日期:2018-09-07 22:0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幕墙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砖墙结构,建筑的室内和室外容易通过外墙体结构传导热量,使得建筑外墙被太阳照射时容易吸收热量引起室内的温度升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对建筑墙体隔热的幕墙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幕墙结构,具有隔热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幕墙结构,包括:设置在建筑外墙体上的装配架;装配在所述装配架上的、与所述外墙体平行设置的、在竖直方向上排列的第一幕板,所述第一幕板内设置有在竖直方向上的中空通道;以及,装配在所述装配架的靠近地面端和远离地面端的、与所述第一幕板衔接设置的第二幕板,所述第二幕板包括靠近外墙体侧的密封板和设置在所述密封板的远离外墙体侧的通气板。

实现上述方案的幕墙结构,第一幕板通过装配架固定装配在外墙体上,第一幕板之间相互衔接从而使各中空通道连接,形成空气流通通道,第二幕板装配在装配架上且设置在外墙体的靠近地面侧和远离地面侧,第二幕板与第一幕板之间衔接,第一幕板和第二幕板将外墙体密封,而空气可以通过通气板与中空通道连通,在第一幕板和第二幕板受到阳光照射时,中空通道内的空气因受热膨胀而上升,并从远离地面侧的第二幕板上的通气板流出,与此同时空气不断地从靠近地面侧的第二幕板向中空通道补偿,从而不断地将阳光照射的热量通过空气带走,避免热量直接传递到建筑的室内,实现了对建筑进行隔热的目的,更加环保节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幕板和所述第二幕板的远离地面侧均设置有延伸壁,所述延伸壁与所述第一幕板或所述第二幕板的靠近地面侧相适配装配。

实现上述方案的幕墙结构,相邻的第一幕板之间、第一幕板和第二幕板之间均通过延伸壁与中空通道插接的方式相装配,装配方便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板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

实现上述方案的幕墙结构,通气板上开设的通气孔可以使空气进入中空通道中,从而实现中空通道和外界之间的空气流通,有利于将第一幕板和第二幕板上的热量带走。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板上设置有可通过转动打开或关闭的、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百叶。

实现上述方案的幕墙结构,百叶的设置可以将通气板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中空通道与外界的连通或隔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幕板和所述第二幕板均通过装配件固定装配在所述装配架上;所述装配件相对的两侧开设有与所述幕板边缘相适配的装配槽。

实现上述方案的幕墙结构,第一幕板和第二幕板通过卡接方式装配在装配件上,装配方便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槽内设置有沿所述装配槽延伸方向间隔排列的凸起,所述第一幕板和所述第二幕板的与所述装配件相装配侧均开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嵌合的凹槽。

实现上述方案的幕墙结构,第一幕板和第二幕板上的凹槽与装配槽的凸起卡接装配,防止了第一幕板和第二幕板与装配件之间的滑动,装配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架包括:固定装配在所述外墙体上的装配座,装配在所述装配座上的、平行于所述外墙体且垂直于地面设置的支承柱,以及,装配在所述支承柱的远离所述外墙体侧的、水平设置的承重梁;所述装配件装配在所述承重梁的远离外墙体侧。

实现上述方案的幕墙结构,装配架由装配座、支承柱和承重梁构成,结构简单而牢固,易于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柱和所述承重梁采用方钢管材料。

实现上述方案的幕墙结构,采用方钢管材料制作支承柱和承重梁,取材容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现。

有益效果:

1.第一幕板和第二幕板受阳光照射而吸收热量后,热量通过中空通道流动的空气带走,从而避免热量直接传递到建筑室内,实现了对建筑进行隔热的目的,更加环保节能。

2.装配座装配在外墙体上,支承柱装配在装配座上,承重梁装配在支承柱上,然后将装配件装配在承重梁上,最后将第一幕板和第二幕板卡接装配在装配件的装配槽内,使得第一幕板和第二幕板与外墙体之间装配更加牢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幕墙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幕墙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幕板和第二幕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幕板和第二幕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幕墙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装配架;11、装配座;12、支承柱;13、承重梁;2、第一幕板;21、中空通道;3、第二幕板;31、密封板;32、通气板;321、通气孔;322、百叶;4、延伸壁;5、装配件;51、装配槽;52、凸起;6、凹槽;7、外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幕墙结构,包括:装配架1,第一幕板2,第二幕板3和装配件5。

如图2-3所示,装配架1设置在建筑外墙体7上;第一幕板2装配在装配架1上,与外墙体7平行设置且在竖直方向上排列,第一幕板2内设置有在竖直方向上的中空通道21;第二幕板3装配在装配架1的靠近地面端和远离地面端,并且与第一幕板2衔接设置,第二幕板3包括靠近外墙体7侧的密封板31和设置在密封板31的远离外墙体7侧的通气板32。

第一幕板2通过装配架1固定装配在外墙体7上,第一幕板2之间相互衔接从而使各中空通道21连接,形成空气流通通道,第二幕板3装配在装配架1上且设置在外墙体7的靠近地面侧和远离地面侧,第二幕板3与第一幕板2之间衔接,第一幕板2和第二幕板3将外墙体7密封,而空气可以通过通气板32与中空通道21连通,在第一幕板2和第二幕板3受到阳光照射时,中空通道21内的空气因受热膨胀而上升,并从远离地面侧的第二幕板3上的通气板32流出,与此同时空气不断地从靠近地面侧的第二幕板3向中空通道21补偿,从而不断地将阳光照射的热量通过空气带走,避免热量直接传递到建筑的室内,实现了对建筑进行隔热的目的,更加环保节能。

具体地,如图3-4所示,第一幕板2和第二幕板3的远离地面侧均设置有延伸壁4,延伸壁4与第一幕板2或第二幕板3的靠近地面侧相适配装配,相邻的第一幕板2之间、第一幕板2和第二幕板3之间均通过延伸壁4与中空通道21插接的方式装配,操作方便简单。

如图2-3所示,为了使空气可以在通气板32和中空通道21之间流动,在本实施例中,通气板32上设置有可以转动的百叶322,百叶322之间相互平行、等距间隔排列,并且沿水平方向布置,通过转动百叶322可以将通气板32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将中空通道21与外界连通或隔离,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通气板32上可以开设若干通气孔321,通气孔321为圆形、方形或六边形等。

如图2-3所示,第一幕板2和第二幕板3均通过装配件5固定装配在装配架1上,装配件5相对的两侧开设有与幕板边缘相适配的装配槽51,装配件5通过螺栓或焊接方式固定装配在装配架1上,第一幕板2或第二幕板3卡接装配在装配件5的装配槽51内;为了防止第一幕板2和第二幕板3下滑,装配槽51内设置有沿装配槽51延伸方向间隔排列的凸起52,第一幕板2和第二幕板3的与装配件5相装配侧均开设有与凸起52相嵌合的凹槽6。

如图2所示,装配架1包括:装配座11、支承柱12和承重梁13,装配座11固定装配在外墙体7上,支承柱12装配在装配座11上,支承柱12平行于外墙体7且垂直于地面设置,承重梁13装配在支承柱12的远离外墙体7侧且水平设置,装配件5竖直装配在承重梁13的远离外墙体7侧,在本实施例中支承柱12和承重梁13采用方钢管材料,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承柱12和承重梁13可以采用圆钢管或槽钢或角钢材料。

本实施例的幕墙结构的使用原理大致如下述:装配座11装配在外墙体7上,支承柱12装配在装配座11上,承重梁13装配在支承柱12上,然后将装配件5装配在承重梁13上,最后将第一幕板2和第二幕板3卡接装配在装配件5的装配槽51内,从而使第一幕板2和第二幕板3与外墙体7之间装配牢固稳定,第一幕板2和第二幕板3受阳光照射而吸收热量后,热量通过中空通道21流动的空气带走,从而避免热量直接传递到建筑室内,实现了对建筑进行隔热的目的,更加环保节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