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铝模板用的连接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5989发布日期:2018-11-09 21:02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铝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铝模板用的连接条。



背景技术:

铝模板,全称为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系统,是继竹木模板,钢模板之后出现的新一代新型模板支撑系统。铝模板是指按模数制作设计,经专用设备挤压后,由铝面板、支架和连接件三部分系统所组成的具有完整的配套使用的通用配件,能组合拼装成不同尺寸的外型尺寸复杂的整体模架。装配化、工业化施工的系统模板,解决了以往传统模板存在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铝。

申请公布号为CN10327689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铝模板系统,其中所述支承结构包括支撑柱、端梁、放置在支撑柱顶端并且与端梁连接的顶头套,所述顶头套通过用连接条固定顶头套两端的端梁从而将顶头套夹紧,所述顶头套及端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连接条的内凹部,所述内凹部上设置有用于锁紧连接条的端梁固定孔,所述连接条两端设置有与端梁固定孔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端梁固定孔通过销钉与楔子固定,采用销钉与楔子配合作为锁紧结构,结构稳固,方便拆卸端梁。但是在锁紧时,连接条与顶头套两端的端梁通过销钉与楔子固定从而将顶头套夹紧,即销钉要贯穿在连接条上的固定孔和端梁上的端梁固定孔内,则固定孔与端梁固定孔必须要对齐才能使销钉贯穿,而在施工过程中固定孔与端梁固定孔不方便对齐,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铝模板用的连接条,具有能高效的使连接条上的固定孔与端梁上的端梁固定孔对齐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铝模板用的连接条,包括本体,贯穿所述本体设置有用于与端梁上的端梁固定孔相配合的固定孔,本体上靠近端梁及顶头套一侧环绕固定孔设置有用于插入端梁上的端梁固定孔内的凸边。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连接条将端梁固定从而夹紧两端梁中间的顶头套时,将本体卡接在端梁的内凹部,移动本体,当凸边插入端梁上的端梁固定孔时,本体上的固定孔自动与端梁上的端梁固定孔对准,方便固定孔的对齐且安装时效率较高。

进一步,所述固定孔上背离端梁及顶头套一侧的孔沿上设置有用于供销钉的顶帽容置且阻止顶帽旋转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形状为多边形。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销钉的顶帽容置在多边形的限位凹槽,可阻止销钉旋转,从而阻止与销钉相配合的楔子掉落,使得连接条更好的固定端梁及顶头套;限位凹槽的直径大于固定孔的直径,方便销钉插入固定孔内。

进一步,所述限位凹槽与固定孔连通处的边沿上设置有用于引导销钉插入固定孔的倒角。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凹槽的设置便于使销钉快速插入固定孔内。

进一步,所述本体上设有用于将连接条从顶头套及端梁的内凹部中取下的拉环。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条的本体卡接在顶头套及端梁的内凹部,要拆卸连接条时,拉动拉环,连接条从内凹部里被拉出来,容易找着力点,将连接条从内凹部里卸载。

进一步,所述本体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加强连接条承受强度的支撑块。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条固定在顶头套及端梁的内凹部里,将销钉贯穿于连接条上的固定孔内,有时连接条在使用时受力较大,连接条可能会因受力较大而变形,固定效果变差,空腔内的支撑块可以加强连接条的承受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连接条发生形变。

进一步,所述连接条轴向的两端设有圆角。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有时从顶头套及端梁的内凹部里将连接条拆卸下来的时候需要双手扣住连接条的两端,连接条轴向两端的圆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手被划伤。

进一步,所述本体上位于两固定孔之间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顶头套抵触,所述螺栓与所述顶头套抵触的一端设有防滑块。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螺栓可以将顶头套抵紧,使得顶头套在使用时不易发生晃动。

进一步,本体的横截面为梯形。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本体卡接在端梁及顶头套的内凹部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将本体卡接在端梁及顶头套的内凹部里,移动本体,当凸边插入端梁上的端梁固定孔里时,本体上的固定孔自动与端梁上的端梁固定孔对准,方便固定孔的对齐且安装时效率较高;

二、销钉的顶帽容置在多边形的限位凹槽,阻止销钉旋转,从而阻止与销钉相配合的楔子掉落,使得连接条更好的固定端梁及顶头套;限位凹槽的直径大于固定孔的直径,限位凹槽与固定孔连通处的边沿上设置有用于使销钉插入固定孔的倒角,方便销钉插入固定孔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凸边、支撑块和圆角;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拉环、限位凹槽和螺钉;

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螺钉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本体;11、固定孔;111、凸边;112、限位凹槽;2、倒角;12、拉环;13、空腔;131、支撑块;14、圆角;15、通孔;151、螺栓;1511、防滑块;3、梯形。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铝模板用的连接条,包括本体1,本体1的横截面为梯形3,方便将本体1卡接在端梁及顶头套的内凹部里。

如图1所示,贯穿本体1设置有用于与端梁上的端梁固定孔相配合的固定孔11,本体1上靠近端梁及顶头套一侧环绕固定孔11设置有用于插入端梁上的端梁固定孔内的凸边111。在使用连接条将端梁固定从而夹紧两端梁中间的顶头套时,将本体1卡接在顶头套及端梁的内凹部,移动本体1,当凸边111插入端梁上的端梁固定孔里时,本体1上的固定孔11自动与端梁上的端梁固定孔对准,不需要工作人员用眼睛观测,方便固定孔11的对齐且效率较高。

结合图1和图2,连接条轴向的两端设有圆角14,有时从顶头套及端梁的内凹部里将连接条拆卸下来的时候需要双手扣住连接条的两端,连接条轴向两端的圆角14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手被划伤。

结合图1和图2,本体1上设有空腔13,空腔13内设有用于加强连接条承受强度的支撑块131,连接条固定在顶头套及端梁的内凹部里,将销钉贯穿于连接条上的固定孔11内,有时在使用时受力较大,连接条可能会因受力较大而变形,固定效果变差,空腔13内的支撑块131可以加强连接条的承受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连接条发生形变。

结合图3和图4,固定孔11上背离端梁及顶头套一侧的孔沿上设置有用于供销钉的顶帽容置且阻止顶帽旋转的的限位凹槽112,限位凹槽112的形状为多边形,销钉的顶帽容置在多边形的限位凹槽112,限位凹槽112可以阻止销钉旋转,从而阻止与销钉相配合的楔子掉落,使得连接条更好的固定端梁及顶头套;限位凹槽112的直径大于固定孔11的直径,方便销钉插入固定孔11内。限位凹槽112与固定孔11连通处的边沿上设置有用于引导销钉插入固定孔11的倒角2,限位凹槽112及倒角2的设置便于使销钉快速插入固定孔11内。

如图3所示,本体1上设有用于将连接条从顶头套及端梁的内凹部中取下的拉环12,连接条的本体1卡接在顶头套及端梁的内凹部,要拆卸连接条时,拉动拉环12,连接条从内凹部里被拉出来,容易找着力点,将连接条从内凹部里卸载。

结合图3和图5,本体1上位于两固定孔11之间设置有通孔15,通孔15上穿设有螺栓151,螺栓151与顶头套抵触,螺栓151与顶头套抵触的一端设有防滑块1511,螺栓151可以将顶头套卡紧,在与销钉相配合的楔子因意外掉落时,螺栓151可以使连接条与顶头套相固定,阻止连接条从顶头套及端梁的内凹部掉落。

工作过程:

使用连接条将端梁固定从而夹紧两端梁中间的顶头套时,将本体1卡接在端梁及顶头套的内凹部里,移动本体1,当端梁上的端梁固定孔位于凸边111里时,本体1上的固定孔11自动与端梁上的端梁固定孔对准,将销钉贯穿于已对准的固定孔11和端梁固定孔内,此时,连接条与顶头套两端的端梁通过销钉与楔子固定从而将顶头套夹紧,旋转螺栓151,使螺栓151上的防滑块1511与顶头套抵触。要拆卸连接条使端梁及顶头套分离时,解开贯穿于固定孔11与端梁固定孔中的销钉,拉动拉环12,连接条从端梁及顶头套的内凹部里脱离,从而使端梁及顶头套分离。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