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夹心保温PC外墙板的连接件及PC外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6658发布日期:2018-10-19 22:08阅读:28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整体式夹心保温PC外墙板内外叶墙片间的连接件及其预制外墙板。



背景技术:

预制混凝土构件(PC构件)是实现主体结构预制的基础。其特点如下:结构性能良好,采用工厂化制作能有效保证结构力学性能,离散性小。施工速度快,产品质量好,表面光洁度高,使结构与建筑统一协调。工厂化生产节能,有利于环保,降低现场施工的噪音,防火性能好。

在装配整体式夹心保温外墙板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用连接件来连接内叶墙板、保温板、外叶墙板三部分以筑成装配整体式夹心保温外墙板,其中连接件直接关系到预制外墙板的安全性能和成本。

目前,PC构件间使用的连接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玻璃纤维连接件,另一类是不锈钢连接件。玻璃纤维连接件在使用时根据预制外墙板参数选择一定长度的玻璃纤维棒,在浇筑完外叶墙板混凝土时,将保温板平铺在混凝土上表面,然后把玻璃纤维棒插入混凝土中,贯穿保温板,玻璃纤维棒外露一部分,然后浇筑内叶外墙板混凝土。用玻璃纤维做连接件的优点是隔热性能较好,但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比较低,耐久性比较差,时间一长,外叶墙板容易脱落,发生危险。而不锈钢连接件的制作安装比较复杂,贯穿保温板施工繁琐,拉结性能优异,但其材料一般采用进口材料,成本较高,不宜大规模推广。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连接件,既能增强拉结性能,施工方便,又能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既能增强拉结性能、施工方便又能降低成本的PC构件间的连接件以及由此连接件连接制成的装配整体式夹心保温外墙板。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整体式夹心保温PC外墙板的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形状为“L”型,所述连接件的短边为弯曲部、长边为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锚固件。

较佳的,所述锚固件为螺栓锚头或螺栓锚固板。

一种PC外墙板,包括上述的连接件,还包括外叶墙板、保温板、内叶墙板,所述弯曲部整体置于所述外叶墙板中,所述保温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部贯穿所述连接孔并伸出所述保温板,所述固定部伸出所述保温板的部分置于所述内叶墙板中。

较佳的,所述连接孔内设有固定层。

较佳的,所述固定层为细石混凝土浇注层。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L型结构的连接件,来连接外叶墙板、保温板和内叶墙板,连接件弯曲部置于外叶墙板中,可以防止外叶墙板脱离,拉结性能稳定,强度高,可避免冷桥现象的发生;

2)连接件固定部贯穿保温板的连接孔,且在连接孔中浇注了细石混凝土层,可增强连接件与保温板之间的固定连接;

3)连接件固定部伸出保温板的一端又螺接了螺栓锚头或螺栓锚固板,可增强连接件与内叶墙板之间的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了连接件的拉结性能;

4)此连接件结构简单,易于施工操作,连接结构简单,施工成本低,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连接件;11、弯曲部;12、固定部;121、锚固件;2、外叶墙板;3、保温板;31、连接孔;32、固定层;4、内叶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具体阐述。

请结合图2,示出了一种整体式夹心保温PC外墙板的连接件1,该连接件1由钢筋制成,呈“L”型,连接件1的短边为弯曲部11、长边为固定部12,弯曲部11和固定部12垂直设置并一体成型,并在固定部12上端设置螺纹,连接锚固件121,以增强连接件1与混凝土之间的固定连接,采用此L型结构的连接件1,可进一步增强外墙板的整体抗拉性能。

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描述之结构、工艺、选材仅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无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PC外墙板,包括如上述的连接件1制成。该预制外墙板由外叶墙板2、保温板3、内叶墙板4和连接件1构成,连接件1依次连接外叶墙板2、保温板3和内叶墙板4。具体的,该连接件1的弯曲部11整体置于外叶墙板2中,保温板3上开设有连接孔31,连接件1的固定部12贯穿连接孔31并伸出保温板3,连接件1的固定部12伸出保温板3的部分置于内叶墙板4中,这样,就实现了外叶墙板2、保温板3和内叶墙板4的连接。

为了增强连接件1的固定部12与内叶墙板4之间的连接,在连接件1固定部12伸出保温板3的一端通过螺接方式连接锚固件121,该锚固件121为螺栓锚头或螺栓锚固板,用以连接件整体锚固于内叶墙板4中。

此外,在保温板3的连接孔31内还设置固定层32,该固定层32为细石混凝土浇注层。通过在连接件1的固定部12设置细石混凝土浇注层,增大了连接件1固定部12与保温板3的接触面积,防止连接件1固定部12拉穿损坏保温板3,使固定部12与保温板3的连接更稳定;另外,细石混凝土浇注层可以隔绝空气对固定部12的氧化,防止固定部12锈蚀。

施工时,首先将L型连接件1固定在预先绑扎好的钢筋上,再浇注外混凝土层,形成外叶墙板2,此时,连接件1弯曲部11埋设于外混凝土层中,连接件1固定部12伸出外混凝土层中。其次,铺设保温板3,在铺设保温板3前,先根据连接件1的位置在保温板3上开设一个连接孔31;铺设时,将连接件1的固定部12贯穿保温板3的连接孔31,并在连接孔31内浇注固定层32,使连接件1与保温板3连接为一体。然后,在连接件1固定部12伸出保温板3的一端通过螺接方式连接螺栓锚头或螺栓锚固件。最后,浇注内混凝土层,形成内叶墙板4,使连接件1固定部12露出保温板3的部分置于内混凝土层中。

至此,内叶墙板4、外叶墙板2和保温板3三者通过连接件1形成整体,起到内、外叶墙板2之间的连接作用,使得保温板3与墙体混凝土层之间牢固连接,L型结构的连接件1能够保障拉结性能和耐久性,避免冷桥现象发生,而且成本低,施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L型结构的连接件1,来连接外叶墙板2、保温板3和内叶墙板4,连接件1弯曲部11置于外叶墙板2中,可以防止外叶墙板2脱离,拉结性能稳定,强度高,可避免冷桥现象的发生;连接件1固定部12贯穿保温板3的连接孔31,且在连接孔31中浇注了细石混凝土层,可增强连接件1与保温板3之间的固定连接;连接件1固定部12伸出保温板3的一端又螺接了螺栓锚头或螺栓锚固板,可增强连接件1与内叶墙板4之间的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了连接件1的拉结性能;而且连接件1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连接结构简单,施工成本低,施工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