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8444发布日期:2018-11-07 20:57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砖。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承重砖块是用黏土烧制而成,该建筑承重砖块是实心砖或空心砖,其六个表面都是平面,垒墙时是靠泥浆、石灰、水泥等相邻的建筑承重砖块粘合而成的,各砖之间并没有其它相互制约的条件,也不能相互咬合在一起,所以这种砖墙的抗震、抗洪、抗冲击的能力是很差的,而且某个砖损坏或者需要换新砖时需要将整个墙体推到,将造成巨大损失,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砖,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砖,包括本体、第一挡板,本体的上部设有限位槽,本体的下部设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块;本体的一端设有盲孔,该盲孔至少还贯穿本体的一个表面,盲孔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均贯穿所述表面;本体远离盲孔的一端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与盲孔相配合,限位杆上设有两个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与第一挡板相配合;本体的一端设有两个卡块,两个卡块分别位于盲孔的两侧;本体远离卡块的一端设有两个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

优选的,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孔,本体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限位孔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孔;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均与第二挡板相配合。

优选的,限位槽的截面为“T”型。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砖在使用时,一块建筑砖能够与其上下左右的建筑砖连接在一起,能够相互咬合起来,提高整体的连接强度,提高整体抗震、抗洪等能力。在使用后,也方便拆卸,方便更换,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参照图1、2、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砖,包括本体1、第一挡板2,本体1的上部设有限位槽3,本体1的下部设有与限位槽3相配合的限位块4;本体1的一端设有盲孔5,该盲孔5至少还贯穿本体1的一个表面,盲孔5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凹槽6,两个第一凹槽6均贯穿所述表面;本体1远离盲孔5的一端设有限位杆7,限位杆7与盲孔5相配合,限位杆7上设有两个与第一凹槽6相对应的第二凹槽8,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8均与第一挡板2相配合;本体1的一端设有两个卡块9,两个卡块9分别位于盲孔5的两侧;本体1远离卡块9的一端设有两个与卡块9相配合的卡槽10。

在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本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孔11,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限位孔11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孔12;还包括第二挡板13,所述第一限位孔11和第二限位孔12均与第二挡板13相配合。

在进一步实施方式中,限位槽3的截面为“T”型。

在使用时,将左右相邻的两个建筑砖进行连接之前,将第一块砖的限位杆7插入到第二块砖的盲孔5的内部,与此同时将第二块砖的卡块9插入到第一块砖的卡槽10,进而让第二块砖的第二凹槽8和第一块砖的第一凹槽6围合形成第一空间,将第一挡板置于该第一空间内,有效的将第一块砖、第二块砖连接起来,有效的避免第一块砖、第二块砖在水平相对移动。让第二块砖的第二限位孔与第一块砖的第一限位孔围合形成第二空间,让第二挡板置于第二空间内,进一步阻止第一块砖、第二块砖在水平相对移动。

在拆卸、更好时,先取出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即可。

让位于上方的建筑砖的限位块进入位于下方的建筑砖的限位槽内,有效的将上下两层的建筑砖连接起来,如此,能够有效的将多块建筑砖连接起来,有效的提高整体抗震、防洪强度,提高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