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组合型充气卫生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1472发布日期:2018-12-07 21:5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组合型充气卫生帐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型充气帐篷。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军事战备训练和抢险救灾使用的基于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组合型充气卫生帐篷。



背景技术:

充气帐篷具有防潮、防水、抗风、防尘、防晒等功能,可用于抢险救灾、野外短期训练及野外短期作战。某些重伤患者,因受距离、地形、气候、道路等因素制约,不能在最佳的救治时间送至后方医院,需要在灾害现场安全区域或战术战场后方开展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随着灾害救援和战术战伤救治技术的进展,在帐篷医院开展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技术条件和设备条件逐渐成熟,并得到应用。为及时控制现场伤员的活动性出血和腹腔感染,救治伤员生命提供保障。

但是,在复杂的战争或救灾现场开展外科手术,帐篷医院必须拥有具备一定的净化和防感染条件帐篷手术室。目前各医疗机构使用的手术帐篷多为矩5拱Ⅵ型折叠式网架帐篷和常规充气卫生帐篷,其内部是无间隔分区的空间,无菌区与污染区同在一个帐篷,人流物流不符合消毒隔离原则,加之空气密闭性差,开展医疗救治时不符合感控要求,容易引起手术感染和交叉感染,对医护人员自身防护也存在很大隐患。

可见,为卫生帐篷区分人员通道、手术间增设无菌隔离屏障和通风换气的外部条件影响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开展及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指定救援现场快速展开,确保医疗队能够在复杂的战争或灾难现场开展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基于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组合型充气卫生帐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组合型充气卫生帐篷,包括第一主体帐篷、第二主体帐篷以及设置在第一主体帐篷和第二主体帐篷之间的用于连接和连通第一主体帐篷和第二主体帐篷的伤员通道和医务人员通道,所述的第一主体帐篷和第二主体帐篷结构相同,均是由主体充气框架和罩在所述主体充气框架上的主体篷布构成,所述的伤员通道和医务人员通道结构相同,均是由通道框架和罩在所述通道框架上的通道篷布构成,所述的主体充气框架和通道框架均是在使用时为充气展开状态,在不使用时为放气收拢状态,两个所述的主体篷布与两个所述的通道篷布之间分别是通过通道连接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帐篷、第二主体帐篷、伤员通道和医务人员通道的地面设置有篷布地垫。

所述的主体充气框架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主体气柱架和两侧边一体连接在两个所述的主体气柱架顶端的人字形气柱架构成,两个所述的主体气柱架和所述的人字形气柱架的管内部为相互连通。

所述的通道框架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通道气柱架和两侧边一体连接在两个所述的通道气柱架顶端的弧形气柱架构成,两个所述的通道气柱架和所述的弧形气柱架的管内部为相互连通。

所述的主体篷布包括有一体形成的:与所述的主体充气框架中的主体气柱架相对应的位于整体结构外侧的外侧面和位于所述通道篷布一侧的内侧面,与主体充气框架中的人字形气柱架相对应的两底边连接在所述外侧面和内侧面顶端的人字形顶面,侧边一体连接在所述外侧面、内侧面和人字形顶面前侧边上的前端面,以及侧边一体连接在所述外侧面、内侧面和人字形顶面后侧边上的后端面,连通所述的主体篷布与所述的通道篷布之间的通道连接机构形成在所述的两个内侧面上。

所述的外侧面上开有第一卷帘窗口,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开有第二卷帘窗口、通风口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卷帘窗口和通风口之间的卷帘门,所述的通风口用于连接冷暖风机或空气净化设备,保持手术间内空气洁净、温度适宜手术。

所述的通道篷布包括有一体形成的:与通道框架中的两个通道气柱架相对应的前通道端面和后通道端面,与通道框架中的弧形气柱架两底边相对应的连接在所述前通道端面和后通道端面顶端的弧形顶面,以及侧边对应一体连接在所述前通道端面、后通道端面和弧形顶面的两侧边上的两个侧通道端面,所述前通道端面和后通道端面上分别开有第三卷帘窗口,连通所述的主体篷布与所述的通道篷布之间的通道连接机构形成在所述的两个侧通道端面上。

所述的通道连接机构是一体向外凸出的形成在所述主体篷布对应伤员通道或医务人员通道的位置处的主体粘扣框或第一拉链框,以及一体形成在所述通道篷布上的与所述的主体粘扣框或第一拉链框相对应的通道粘扣框或通道拉链框,所述主体粘扣框与所述的通道粘扣框是通过相互粘贴构成密封连接,或是所述的第一拉链框与所述的通道拉链框通过相互拉链连接构成密封连接。

所述的第一主体帐篷内通过第一隔帘和形成在所述第一隔帘上的第一隔帘门分隔为相互连通的手术室和等候室,所述的第二主体帐篷内分别通过第二隔帘和形成在所述第二隔帘上的第二隔帘门,以及第三隔帘和形成在所述第三隔帘上的第三隔帘门分隔为相互连通的检伤分类室、第一观察室和第二观察室。

所述的检伤分类室与所述的伤员通道之间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一通道过口,所述的第二观察室医务人员通道之间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二通道过口,所述的伤员通道与所述的等候室之间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三通道过口,所述的医务人员通道与所述的手术室之间形成有相连通的第四通道过口。

所述的医务人员通道内通过隔帘形成的洁手间和更衣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组合型充气卫生帐篷,有效的隔离和科学分区建立手术室无菌屏障,能够降低损伤控制性手术感染率。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指定救援区域快速开展外科手术,确保医疗队能够在复杂的战争或灾难现场快速搭建帐篷医院手术室,为战伤及因灾难而致的复合伤伤员提供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为快速后送后实施计划性手术和确定性手术治疗提供前提,提高危重外伤病员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组合型充气卫生帐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充气卫生帐篷的气柱框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体充气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通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主体篷布和通道篷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主体篷布和通道篷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组合型充气卫生帐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主体帐篷 1.1:第一隔帘

1.2:第一隔帘门 1.3:手术室

1.4:等候室 2:第二主体帐篷

2.1:第二隔帘 2.2:第二隔帘门

2.3:第三隔帘 2.4:第三隔帘门

2.5:第二观察室 2.6:第一观察室

2.7:检伤分类室 3:伤员通道

4:医务人员通道 4.1:隔帘

4.2:洁手间 4.3:更衣间

5:主体充气框架 5.1:主体气柱架

5.2:人字形气柱架 6:主体篷布

6.1:外侧面 6.2:内侧面

6.3:人字形顶面 6.4:前端面

6.5:后端面 6.41/6.51:第二卷帘窗口

6.42/6.52:通风口 6.43/6.53:卷帘门

7:通道框架 7.1:通道气柱架

7.2:弧形气柱架 8:通道篷布

8.1:前通道端面 8.2:后通道端面

8.3:弧形顶面 8.4:通道端面

8.5:第三卷帘窗口 9:通道连接机构

10:第一通道过口 11:第二通道过口

12:第三通道过口 13:第四通道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组合型充气卫生帐篷做出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组合型充气卫生帐篷,是在帐篷内部设计帐幕隔帘门的屏障形成独立手术间和无菌区域,充气帐篷内部能形成密闭的空间;通过设计两个连接帐篷合理分区伤病员通道和医务人员通道;通过增设更衣间及洗漱间解决医务人员由普通区到无菌区的界限划分;通过加设特殊抽风口和出风口,使帐篷内部形成循环风,增强帐篷内部空气流通,改善室内空气条件,减少内部空气污染。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组合型充气卫生帐篷,包括第一主体帐篷1、第二主体帐篷2以及设置在第一主体帐篷1和第二主体帐篷2之间的用于连接和连通第一主体帐篷1和第二主体帐篷2的伤员通道3和医务人员通道4,所述的第一主体帐篷1和第二主体帐篷2结构相同,均是由主体充气框架5和罩在所述主体充气框架 5上的主体篷布6构成,所述的伤员通道3和医务人员通道4结构相同,均是由通道框架7 和罩在所述通道框架7上的通道篷布8构成,所述的主体充气框架5和通道框架7均是在使用时为充气展开状态,在不使用时为放气收拢状态,两个所述的主体篷布6与两个所述的通道篷布8之间分别是通过通道连接机构9相连接。患者通过伤员通道3由第二主体帐篷2进第一主体帐篷1,医务人员通过医务人员通道4由第二主体帐篷2进第一主体帐篷1。

所述第一主体帐篷1、第二主体帐篷2、伤员通道3和医务人员通道4的地面设置有篷布地垫。

如图3所示,所述的主体充气框架5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主体气柱架5.1和两侧边一体连接在两个所述的主体气柱架5.1顶端的人字形气柱架5.2构成,两个所述的主体气柱架5.1 和所述的人字形气柱架5.2的管内部为相互连通。

如图4所示,所述的通道框架7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通道气柱架7.1和两侧边一体连接在两个所述的通道气柱架7.1顶端的弧形气柱架7.2构成,两个所述的通道气柱架7.1和所述的弧形气柱架7.2的管内部为相互连通。

如图5、图6所示,所述的主体篷布6包括有一体形成的:与所述的主体充气框架5中的主体气柱架5.1相对应的位于整体结构外侧的外侧面6.1和位于所述通道篷布8一侧的内侧面6.2,与主体充气框架5中的人字形气柱架5.2相对应的两底边连接在所述外侧面6.1和内侧面6.2顶端的人字形顶面6.3,侧边一体连接在所述外侧面6.1、内侧面6.2和人字形顶面 6.3前侧边上的前端面6.4,以及侧边一体连接在所述外侧面6.1、内侧面6.2和人字形顶面6.3 后侧边上的后端面6.5,连通所述的主体篷布6与所述的通道篷布8之间的通道连接机构9形成在所述的两个内侧面6.2上。

所述的外侧面6.1上开有第一卷帘窗口6.11,所述前端面6.4和后端面6.5上开有第二卷帘窗口6.41/6.51、通风口6.42/6.52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卷帘窗口6.41/6.51和通风口6.42/6.52 之间的卷帘门6.43/6.53。所述的通风口6.42/6.52可以连接冷暖风机或空气净化设备,保持手术间内空气洁净、温度适宜手术。

如图5、图6所示,所述的通道篷布8包括有一体形成的:与通道框架7中的两个通道气柱架7.1相对应的前通道端面8.1和后通道端面8.2,与通道框架7中的弧形气柱架7.2两底边相对应的连接在所述前通道端面8.1和后通道端面8.2顶端的弧形顶面8.3,以及侧边对应一体连接在所述前通道端面8.1、后通道端面8.2和弧形顶面8.3的两侧边上的两个侧通道端面8.4,所述前通道端面8.1和后通道端面8.2上分别开有第三卷帘窗口8.5,连通所述的主体篷布6与所述的通道篷布8之间的通道连接机构9形成在所述的两个侧通道端面8.4上。

所述的通道连接机构9是一体向外凸出的形成在所述主体篷布6对应伤员通道3或医务人员通道4的位置处的主体粘扣框或第一拉链框,以及一体形成在所述通道篷布8上的与所述的主体粘扣框或第一拉链框相对应的通道粘扣框或通道拉链框,所述主体粘扣框与所述的通道粘扣框是通过相互粘贴构成密封连接,或是所述的第一拉链框与所述的通道拉链框通过相互拉链连接构成密封连接。

如图6、图7所示,所述的第一主体帐篷1内通过第一隔帘1.1和形成在所述第一隔帘 1.1上的第一隔帘门1.2分隔为相互连通的手术室1.3和等候室1.4,用于伤员的隔离或手术需要。所述的第二主体帐篷2内分别通过第二隔帘2.1和形成在所述第二隔帘2.1上的第二隔帘门2.2,以及第三隔帘2.3和形成在所述第三隔帘2.3上的第三隔帘门2.4分隔为相互连通的检伤分类室2.7、第一观察室2.6和第二观察室2.5,用于对伤员的检查和观察的需要。

所述的检伤分类室2.7与所述的伤员通道3之间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一通道过口10,所述的第二观察室2.5医务人员通道4之间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二通道过口11,所述的伤员通道3 与所述的等候室1.4之间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三通道过口12,所述的医务人员通道4与所述的手术室1.3之间形成有相连通的第四通道过口13。所述的医务人员通道4内通过隔帘4.1形成的洁手间4.2和更衣间4.3,为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医务人员提供外科手消毒。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组合型充气卫生帐篷中,所述的主体充气框架 5和通道框架7是采用优质0.7mmPVC双面涂层气密材料。主体篷布6、通道篷布8和篷布地垫均选用军用篷布,具备防水、阻燃、耐寒、耐热、耐腐蚀、抗撕扯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