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浆套筒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2943发布日期:2019-01-08 21:1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浆套筒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是一种灌浆套筒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装配式技术的发展,灌浆套筒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由专门加工的套筒、配套灌浆料和钢筋组装的组合体,在连接钢筋时通过注入快硬无收缩灌浆料,依靠材料之间的黏结咬合作用连接钢筋与套筒。套筒灌浆接头具有性能可靠、适用性广、安装简便等优点。灌浆套筒连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桥梁工程、海上石油开采平台工程、近海风力发电塔等领域。

由于实验的需要,需要对灌浆套筒做力学分析,因此我们需要在灌浆时对套筒和钢筋进行固定,现有的固定方式并不能保证钢筋刚好位于套筒的中心位置,人工钉钉子比较费力,使用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灌浆套筒的固定装置。这种装置能够利用移动特性,使钢筋恰好位于套筒的中心位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灌浆套筒的固定装置,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底板、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套筒支撑板、套筒、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和固定夹。其中,底板上留有突出圆柱体;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底部留有大小相同的孔洞且板面设有三个卡槽;上支撑板、下支撑板设有固定夹;套筒支撑板留有比套筒稍小的孔洞;固定夹上留有可以固定的孔洞。将左支撑板、右支撑板插入底板,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以及套筒支撑板顺卡槽插入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将底部钢筋拧入套筒并放入套筒支撑板上,固定下部钢筋,将上部钢筋插入套筒固定与固定夹上,移动上部支撑板,使钢筋居于套筒中心;所有支撑板易于拆卸,占地较少,组合方便,适用不同类型的钢筋和套筒。

所述所有的板均采用刚度较大的材料制成。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底板连接,形成一个固定体系,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套筒支撑板依次插入卡槽。与现有的固定方式相比,它易于拆卸,方便组装,保证钢筋能够居中插入套筒,减少由于偏心引起的误差。同时固定夹可以适用不同类型的钢筋,有利于灌浆的快速高效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灌浆套筒固定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及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套筒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支撑板、下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钢筋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左支撑板,2-右支撑板,3-底板,4-上支撑板,5-套筒支撑板,6-下支撑板,7-套筒,8-上部钢筋,9-下部钢筋,10-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专利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灌浆套筒的固定装置,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底板、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套筒支撑板、套筒、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和固定夹。其中,底板上留有突出圆柱体;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底部留有大小相同的孔洞且板面设有三个卡槽;上支撑板、下支撑板设有固定夹;套筒支撑板留有比套筒稍小的孔洞;固定夹上留有可以固定的孔洞。

将左支撑板、右支撑板插入底板,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以及套筒支撑板顺卡槽插入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将底部钢筋拧入套筒并放入套筒支撑板上,固定下部钢筋,将上部钢筋插入套筒固定与固定夹上,移动上部支撑板,使钢筋居于套筒中心。所有支撑板易于拆卸,占地较少,组合方便,适用不同类型的钢筋和套筒。所述的所有板均采用刚度较大的材料制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