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面安装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5433发布日期:2019-08-07 01:1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面安装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面安装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楼梯外檐墙面安装大理石装饰面或玻璃墙应用广泛。大理石装置面干挂工艺是利用耐腐蚀的螺栓和耐腐蚀的柔性连接件将大理石、花岗石等饰面石材干挂在建筑结构的外表面,石材与结构之间留出40-50mm的空腔。用此工艺做成的饰面,在风力和地震力的作用下允许产生适量的变位,以吸收部分风力和地震力,而不致出现裂纹和脱落。

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和建筑防火越来越高的要求和建筑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在建筑外墙外保温上的应用主要分为粘锚结合系统和幕墙式干挂系统。

目前,墙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面安装调节结构,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墙面安装调节结构,包括:

固定于墙面的若干垫块、设置于板材背面的若干个嵌件;所述嵌件与所述垫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嵌件包括:

设置于板材背面上端的第一嵌件和下端的第二嵌件。

进一步地,所述垫块包括:

设置于中部的阶梯孔,螺栓或者螺钉通过所述阶梯孔与墙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嵌件包括:

固定部和连接部;

所述固定部内嵌于板材背面的凹槽内,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外延于所述板材的边沿,且设置有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于墙面上的高度可调整垫块与板材上的嵌件之前的连接,实现了墙面的平整。不需要用钢龙骨即可完成墙面板材的施工,既可以节约大量的钢材,又减少了施工工序,该施工方法简单快捷,节省了劳动力,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墙面板材施工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墙面板材安装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墙面安装调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墙面分格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垫块后的墙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配置嵌件的板材左视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配置嵌件的板材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配置嵌件的板材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板材固定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墙面安装调节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垫块可以包括:

固定于墙面的若干垫块101、设置于板材背面的若干个嵌件102;所述嵌件与所述垫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嵌件包括:

设置于板材背面上端的第一嵌件和下端的第二嵌件。所述嵌件包括:

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内嵌于板材背面的凹槽内,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外延于所述板材的边沿,且设置有连接孔。

具体而言,在板材背面上下两端分别开设凹槽;将至少两个嵌件固定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上端嵌件与所述下端嵌件位置相互错开。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嵌件302为L型的钢条,一端内嵌于板材背面的凹槽301内,另一端位于板材的外端且开设通孔303。该嵌件与板材之间可以粘接。两个嵌件之间的距离根据垫块的位置确定。如图6a和6b所示,板材上端嵌件401与下端嵌件402的位置相互错开。可以包括上端嵌件之间的距离大于下端嵌件的距离。或者,上端嵌件与下端嵌件的距离相同,但是位置有相对移动。且所述上端嵌件与所述下端嵌件之间的错开距离或距离差不大于所述垫块宽度与两个嵌件宽度之差。如图7所示,下方板的上端嵌件501与下端嵌件502之间的关系为上述第二种情况。如此设置的嵌件可以通过通孔506将多排的板材固定于墙面上。垫块的螺钉505位于上端嵌件与下端嵌件之间。本实施例的板材通过嵌件与垫块之间的连接充分减少了施工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垫块包括:

设置于中部的阶梯孔,螺栓或者螺钉通过所述阶梯孔与墙面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高度可调整的垫块202包括:阶梯槽201、螺钉20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垫块固定于每块板材之间的横向间隔t1的位置。该垫块的宽可以超出该间隔t1的宽度,也可以等于该间隔t1的宽度。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如图4所示,每列垫块的螺钉在同一条直线上。每块板材至少对应上下两个垫块,本实施例中每个板材对应上下各两个垫块。该两个垫块之间的距离可根据板材的宽度调节。可选取宽度上的三等分点,从而使板材所受的拉力均匀分布。将配置有嵌件的板材固定于该垫块上。

本实施例的板材可以为大理石或者彩砖或者胶合板或者中纤板等墙面装饰板材。螺钉或者螺栓为膨胀螺钉或者膨胀螺栓。多块板材安装时采用自下而上的逐层施工,基层处理、挂线、固定垫块、配置嵌件的板材。

本实用新型墙面安装调节结构的具体施工过程为:

首先对墙面进行基层处理,清除结构墙体表面浮灰、风化物等影响粘黏强度的材料。并检验墙面平整度和垂直度。根据板材的尺寸和安装位置用经纬仪打出竖向和横向的分格线。如图2所示,按照设计图纸标定的板材尺寸进行分格,其中,w为板材的长度,h为板材的宽度。每块板材之间的横向间隔为t1,纵向间隔为t2。在墙体上进行放线,可以将板材纵横分割线用墨斗弹在墙面上。

根据所述分格线确定高度可调整的垫块的安装位置和自身高度;将所述垫块固定于垫块的安装位置;将配置有嵌件的板材固定于所述垫块上。

板材的四周间隙之间填充泡沫棒或者保温条后表面打注硅酮耐候密封胶。形成墙面整体的密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