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纳便装式道路施工安全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3142发布日期:2019-02-01 20:2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收纳便装式道路施工安全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收纳便装式道路施工安全防护栏。



背景技术:

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就是从工程的开工到竣工,整个实施过程所组织安全施工的安全防护活动。实施公路施工安全防护,则是对公路施工项目中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和避免事故,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加强安全施工防护是防止和减少施工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促进道路交通事业健康良性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防护栏,主要用于各施工场地的防护与保护场合,通常设在施工场地周围,有效减免施工设备往来穿梭时带来意外撞击造成的设备、设施的损坏,另外对施工员及搬运设备自身也起到防护作用,目前,大部分防护栏结构简陋,尺寸单一,维护性差,并且占用收纳空间。

为此,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部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120125458.1”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基坑安全防护装置”,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特征为:“包括钢丝网片、角钢框、钢管框架,钢丝网片固定连接于角钢框内,角钢框固定连接于钢管框架内,钢管框架包括平行竖立的第一钢管和第三钢管以及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钢管和第三钢管上的第二钢管和第四钢管,还包括多个连接部件,角钢框通过该连接部件与钢管框架相连接”,虽然该申请文件的技术方案可以很好的满足:结构简洁、安装使用方便,质量安全可靠,可反复使用的优点,但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如该装置尺寸固定,只能适用于某种特定施工场地,网面与框架固定连接,破损后不便于更换维护,撑脚与底面接触面积小,不能稳定放置,且收纳堆放时不能充分利用空间等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收纳便装式道路施工安全防护栏,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收纳便装式道路施工安全防护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尺寸固定,只能适用于某种特定施工场地,网面与框架固定连接,破损后不便于更换维护,撑脚与底面接触面积小,不能稳定放置,且收纳堆放时不能充分利用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收纳便装式道路施工安全防护栏,包括左外框和右外框,且左外框和右外框均为由两组横杆和一组纵杆组合而成的U型框,右外框的横杆套接在左外框的横杆外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框左侧焊接有连接销套,所述左外框的前侧壁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腔安装有阻尼轴承,两组所述阻尼轴承之间装有辊轴,所述辊轴顶部有摇杆,且摇杆位于轴承座的上方,所述辊轴外壁收卷有矩形网布,所述右外框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紧定旋钮,所述右外框右侧设有与连接销套相配合的连接插销,所述右外框的内腔设置有与右外框内腔相配合的网布夹持框,所述网布夹持框与右外框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焊接耳,所述左外框与右外框底面均设有撑脚;

所述撑脚包括撑脚固定座,所述撑脚固定座内腔底部中心处设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的底部贯穿撑脚固定座的底部,所述固定螺杆外壁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弹性件和限位垫片,所述固定螺杆底部螺接有撑脚活动座,所述撑脚活动座顶部套接于撑脚固定座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左外框左侧顶部设有限位螺钉。

优选的,所述矩形网布为尼龙绳编织而成的尼龙网布。

优选的,所述撑脚活动座顶部与撑脚固定座底部套接处接触面截面为正八边形。

优选的,所述撑脚活动座与撑脚固定座之间设有缓冲垫片。

优选的,所述撑脚活动座上端开口与撑脚固定座下端套接处接触面截面为正八边形。

优选的,所述撑脚活动座底面设有防滑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第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可伸缩整合的框架设计,可通过调节紧定旋钮来改变框架大小尺寸;第二:本实用新型左右两侧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对的连接销套和连接插销,多个防护栏之间可通过插销和销套首尾依次连接,串联拓展使用;第三:新型网面使用尼龙网布,减轻整体重量的同时还易于更换维护;第四:新型活动撑脚可调整方向,收纳时多个防护栏之间可贴合垒放,大大节省收纳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B-B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撑脚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A部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左外框,2-连接销套,3-轴承座,4-阻尼轴承,5-辊轴,6-摇杆,7-矩形网布,8-右外框,9-紧定旋钮,10-连接插销,11-网布夹持框,12-焊接耳,13-撑脚,131-撑脚固定座,132-固定螺杆,133-弹性件,134-限位垫片,135-撑脚活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收纳便装式道路施工安全防护栏,包括左外框1和右外框8,且左外框1和右外框8均为由两组横杆和一组纵杆组合而成的U型框,右外框8的横杆套接在左外框1的横杆外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框1左侧焊接有连接销套2,所述左外框1的前侧壁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轴承座3,所述轴承座3的内腔安装有阻尼轴承4,两组所述阻尼轴承4之间装有辊轴5,所述辊轴5顶部有摇杆6,且摇杆6位于轴承座3的上方,所述辊轴5外壁收卷有矩形网布7,所述右外框8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紧定旋钮9,所述右外框8右侧设有与连接销套2相配合的连接插销10,所述右外框8的内腔设置有与右外框8内腔相配合的网布夹持框11,所述网布夹持框11与右外框8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焊接耳12,所述左外框1与右外框8底面均设有撑脚13;

所述撑脚13包括撑脚固定座131,所述撑脚固定座131内腔底部中心处设有固定螺杆132,所述固定螺杆132的底部贯穿撑脚固定座131的底部,所述固定螺杆132外壁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弹性件133和限位垫片134,所述固定螺杆132底部螺接有撑脚活动座135,所述撑脚活动座135顶部套接于撑脚固定座131的底部。

其中,所述左外框1左侧顶部设有限位螺钉,在防护栏收纳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防止左外框1和右外框8超程套接而撞击损坏轴承座3,所述矩形网布7为尼龙绳编织而成的尼龙网布,尼龙材质具有一点的弹性和较强的韧性,使用过程中能够提供一定缓冲作用,并可减轻防护栏重量,还易于更换维护,所述撑脚活动座135顶部与撑脚固定座131底部套接处接触面截面为正八边形,撑脚活动座135与撑脚固定座131相互配合,在调整角度后达到限位作用,所述撑脚活动座135与撑脚固定座131之间设有缓冲垫片,缓冲垫片在调整角度撑脚活动座135复位回弹时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可有效减少撑脚活动座135与撑脚固定座131之间的直接碰撞,所述撑脚活动座135底面设有防滑橡胶垫,当防护栏在光滑非水平地面放置使用时,能起到防滑稳固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新型防护栏的使用分为展开和收纳两种情况,展开时:取出防护栏平置于地面,先后松开上下紧定旋钮9,左右反向拉动左外框1和右外框8,可以在调节范围内调节左外框1和右外框8之间的距离,抽拉外框的同时,夹持于网布夹持框11的矩形网布7受向右拉力,从而带动辊轴5转动,由于阻尼轴承4仅具有单向阻尼作用,矩形网布7将自动展开并不受阻力,接着沿轴向拉动撑脚活动座135,使其与撑脚固定座131分离错开,并将其扭转九十度后,受弹性件133弹力作用重新套接重合,此时撑脚13与防护栏成垂直关系,将防护栏立起,摆好位置角度,使撑脚13底面与地面贴合,当施工范围比较大需要多个防护栏时,将多个防护栏之间可通过左右侧的连接销套和连接插销首尾依次连接,串联拓展使用即可;收纳时:沿轴向拉动撑脚活动座135使其与撑脚固定座131分离错开,并将其扭转九十度后,受弹性件133弹力作用重新套接重合,此时撑脚13与防护栏成平行关系,接着松开上下紧定旋钮9,相向推动左外框1和右外框8,至防护栏宽度恢复至最窄宽度后拧紧紧定旋钮9,接着沿收卷方向摇动摇杆6,摇杆6带动辊轴5转动将矩形网布7收卷起来,将单个防护栏收归或多个防护栏垒放回安置处,即可完成收纳工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