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篷绞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3122发布日期:2019-02-01 20:2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篷绞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支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顶篷绞盘。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帐篷逐渐成为了家庭必备之一,周末搭帐篷聚会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娱乐方式。人们对于帐篷的选择会考虑其是否安装方便、便于维修。

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告号为CN206309115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异形豪华帐篷,包括篷顶、围挡和篷垫,所述帐篷由篷顶、围挡和篷垫构成,篷顶上端由四根顶杆构成,四根顶杆上端部汇聚一点,并通过连接球固定连接,每根顶杆下端分别设有一个连接球,连接球外出面设有若干个连接螺孔,螺孔沿着连接球的直径分布。

如上所述的异形豪华帐篷,其顶杆通过连接球内的连接螺孔连接固定,由于帐篷需要频繁拆卸,连接螺孔长期使用后会被磨损导致连接不牢固,当其中一个连接螺孔受损时,需要将整个连接球替换,不利于维修,更换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实际运用中帐篷连接件上某一连接螺孔受损时,需要将整个连接球替换,不利于维修,更换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顶篷绞盘,通过设置连接座将顶盖与连接关节铰接在一起,便于拆卸维修,无需整体更换顶篷绞盘,维修成本低,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顶篷绞盘,包括顶盖、连接座以及与帐篷顶杆连接的连接关节,顶盖中心开设有竖直向下用于固定顶篷绞盘位置的固定孔,所述顶盖上表面向设有向下贯穿顶盖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座设置于连接孔下方,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将顶盖与连接座螺纹连接的连接螺栓;

所述连接关节设置为单侧开口的腔体,其闭口一端与连接座铰接,开口一端朝向顶盖外侧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将顶盖与连接关节通过连接座连接,帐篷的顶杆插接于连接关节的空腔之中,当其中一个连接关节受损时,只需拧开连接螺栓,将连接座从顶盖上分离换上新的连接座即可,避免了整体更换顶篷绞盘,便于帐篷的维修,降低了维修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包括顶板、固定连接于顶板两侧的侧板以及铰接杆;

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向上凸起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外壁插接于连接孔内,所述连接螺栓与螺栓孔螺纹连接,所述侧板上开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连接关节靠近闭口端的开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铰接杆穿过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且其两端与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连接座能够通过连接螺栓与顶盖固定连接,并且与连接关节铰接,在保证帐篷安装的便捷性和稳固性的同时,便于拆解顶篷绞盘,只需更换损坏的部件即可,便于维修,降低维修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孔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凸块,所述顶板靠近固定孔一端设置有凸缘板,所述凸缘板的下侧面与固定凸块上侧面抵接,凸缘板的上侧面与螺栓孔外壁的下侧面抵接。

通过上述设置,凸缘板的上下两侧面都被抵接固定,增加了连接座的稳定性,防止因将顶篷绞盘拆分成了多个部件而影响帐篷的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凸块上方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从顶盖上表面贯穿至固定凸块上表面。

通过上述设置,操作人员在安装更换的连接座时可以从顶篷绞盘上方观看,凸缘板是否安装到位,确保帐篷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远离固定孔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垂直于顶板上表面向下延伸,限位板远离顶板一端与连接关节外形互补。

通过上述设置,放置连接关节反向翻转导致与顶篷绞盘连接的帐篷顶杆折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关节的空腔内壁涂设有用于加固帐篷顶杆与顶篷绞盘连接的弹性胶。

通过上述设置,当帐篷顶杆插接入连接关节的空腔中时,弹性胶被顶杆压缩增加了相互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顶杆从连接关节中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与顶盖上表面交汇处开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螺栓的螺帽设置于连接凹槽内,并且螺帽与连接凹槽之间设置有垫圈。

通过上述设置,增大了连接螺栓的螺帽与顶盖之间的接触面积,一方面防止连接螺栓从连接孔内掉落,另一方面分散了压力减小了损耗。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四周设置有向其中心凹陷便于旋转安装顶篷绞盘的圆弧段。

通过上述设置,圆弧段更加便于操作人员施力,在通过固定孔固定顶篷绞盘时更容易将其旋紧。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表面开设有减重槽。

通过上述设置,在不影响顶篷绞盘强度的情况下,减轻其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表面设置有由固定孔向外伸展的加强筋,所述顶篷绞盘由不锈钢制成。

通过上述设置,加强顶篷绞盘的结构强度,尽可能减少顶篷绞盘损坏的概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连接座,使得连接关节能与顶盖铰接,便于将损坏的连接关节从顶篷绞盘上拆卸下来,无需整体更换顶篷绞盘,维修成本低,同时增加了帐篷整体的稳定性;

(2)通过设置凸缘板和连接螺栓,使得连接座能够被拆卸的同时其位置也能够被固定,即使部件较多也不会影响顶篷绞盘的整体稳定性;

(3)通过设置弹性胶,使得帐篷顶杆与连接关节连接得更加精密,增加了帐篷的整体稳定性,同时方便帐篷的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顶篷绞盘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顶篷绞盘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顶篷绞盘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连接座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1、顶盖;2、连接座;21、顶板;211、螺栓孔;212、凸缘板;213、限位板;22、侧板;221、第一铰接孔;23、铰接杆;3、连接关节;31、第二铰接孔;4、固定孔;5、连接孔;6、连接螺栓;7、固定凸块;8、观察孔;9、弹性胶;10、连接凹槽;11、垫圈;12、圆弧段;13、减重槽;1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顶篷绞盘,包括一个顶盖1、四个连接座2以及四个连接关节3。顶盖1形状为一大致八边形,其中心设置有竖直向下的固定孔4,固定孔4用于固定顶篷绞盘位置。顶盖1边缘设置有向中心凹陷的圆弧段12。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圆弧段12间隔设置,数量为四。顶盖1上表面向下开设有四个贯穿顶盖1的连接孔5,四个连接孔5与固定孔4呈十字状分布。连接孔5与与顶盖1上表面交汇处开设有圆形的连接凹槽10,连接凹槽10内设置有防止连接螺栓6掉落的垫圈11,连接螺栓6穿过垫圈11和连接孔5与连接座2螺纹连接。

结合图3和图4,连接座2设置于固定孔4下方,包括一块顶板21与两块侧板22。侧板22与顶板21一体成型,且两者夹角呈90°,连接座2整体呈U字形。顶板21中间设置有向上凸起的螺栓孔211,螺栓孔211插接于连接孔5之中与连接螺栓6螺纹连接。连接关节3形状为单侧开口的圆筒,开口端朝向顶盖1外侧,圆筒内壁上凃设有用于加固帐篷顶杆与顶篷绞盘连接的弹性胶9。连接座2的侧板22上开设有第一铰接孔221,连接关节3靠近闭口端开设有第二铰接孔31,第一铰接孔221和第二铰接孔31内设置有铰接杆23,连接杆两端固定于侧板22外壁上。

为了增加连接座2的稳定性,防止因将顶篷绞盘拆分成了多个部件而影响帐篷的整体稳定性。固定孔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向外凸出固定凸块7,固定凸块7上表面水平设置。顶板21靠近固定孔4一端设置有凸缘板212,凸缘板212紧贴连接孔5下侧面插入固定凸块7上表面。固定凸块7上方开设有贯穿顶盖1的观察孔8,用于观察凸缘板212是否插接到位。顶板21远离凸缘板212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限位板213,作为优选,限位板213远离顶板21一端为向内凹陷的圆弧与连接关节3外形互补。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1所示,顶盖1上表面呈发散状设置有加强筋14,加强筋14之间开设有减重槽13。顶篷绞盘各部件均有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当顶棚绞盘其中一个连接关节3发生故障时,先将位于连接孔5内的连接螺栓6拧开,取出连接螺栓6和垫圈11,接着将铰接杆23座上拆卸下来,更换连接关节3后再将连接座2的凸缘板212插入到固定凸块7和连接孔5下侧壁之间同时拧上连接螺栓6,最后将帐篷顶杆插接到连接关节3中。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拆卸维修,当连接关节3发生故障时无需整体更换顶篷绞盘,维修成本低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