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3131发布日期:2019-02-01 20:24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帐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休闲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帐篷。



背景技术:

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和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既能防风、防雨、防蚊虫,又有保暖功效。

在公开号为CN20471587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尖顶帐篷,包括篷布和支撑杆组件,篷布由至少三面幕布组成,支撑杆组件由至少三个支撑杆组成,两相邻幕布间设置有撑杆套,支撑杆传入所述的撑杆套内,篷布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布和绑带,绑带将所有的支撑杆的上端绑住。

上述篷布由至少三面幕布组成,幕布之间通过缝制形成一个整体,但是在下雨时,落在篷布上的雨水会从幕布缝制边的间隙进入到篷布内侧,雨水从通风窗落入到帐篷内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帐篷,通过将篷布拼接处叠合缝制,以解决上述问题,其具有防水、结构强度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帐篷,包括四块篷布和支撑杆,所述篷布采用单面透视材料,四块所述篷布相互拼接合围成帐篷本体,所述篷布内侧的拼接处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设置为若干组且沿篷布拼接线并列设置,所述支撑杆穿过套管撑起帐篷;

所述篷布的侧边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篷布的第一翻边设置在相邻篷布及其第一翻边之间,所述第一翻边及篷布的拼接处由缝线缝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篷布采用单面透视材料,帐篷外看不到帐篷内部,帐篷内部却能看到外部,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又能采集和接触到自然的阳光,打开视野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而且大多数帐篷的篷布拼接都由缝线直接缝制而成,当帐篷在野外使用时,雨水或露水会从针眼处渗透进帐篷,造成帐篷内的潮湿,在篷布拼接处设置第一翻边,篷布和第一翻边相互叠合再用缝线缝制,其结构为:篷布-第一翻边-第一翻边-篷布,雨水在渗透第一层的篷布和第一翻边之后无法再通过第二层篷布和第一翻边,这种叠合方式很好的避免了雨水从针眼处直接渗透进帐篷内,结构简单,防水性能好。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由一块布料折叠形成,所述套管的侧边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插入到篷布拼接处的第一翻边之间,所述篷布、第一翻边、第二翻边和套管相互叠合且由缝线缝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在帐篷内部撑起一个空间,利用套管将支撑杆固定住,增加帐篷的结构强度,套管直接缝制在篷布上,会形成细小的针眼,雨水会从针眼处渗透进来,在套管的侧边设置第二翻边,通过将第二翻边插入到第一翻边之间,套管与篷布叠合形成的结构为:篷布-第二翻边-第一翻边-第二翻边-篷布,再用缝线缝制,使篷布的拼接处具有很高的防水性。

进一步的,篷布外侧的拼接处粘贴有防水倒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篷布的拼接处贴上防水倒贴,进一步增加防水效果。

进一步的,篷布外表面涂有避免雨水渗透到篷布内侧的防水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涂层在篷布外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覆盖胶料,使帐篷整体具有防水、防风的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帐篷顶端内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支撑杆顶端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穿过套管后起到支撑帐篷的作用,帐篷在反复使用以及遇到大风时,支撑杆可能会戳破帐篷顶端,雨水通过戳破口直接滴到帐篷内,通过在支撑杆的顶端设置限位组件,其对帐篷顶端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布,所述限位布设置在套管靠近帐篷顶端的一侧并与套管缝制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穿过套管并插进限位布中,限位布包住支撑杆的顶端,限位布对帐篷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将限位布一体设置在套管上,结构简单,帐篷不使用时,限位布不用拆卸,占用体积小。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呈“十”字形且由四根圆筒组成,所述限位管的四端套设在套管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穿过套管插进限位管中,限位管套住支撑杆的顶端,限位管对帐篷顶端起到保护作用,并且采用限位管,其结构强度高,能够应对大风天气,将限位管套进套管中,便于安装与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管内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靠近限位管的管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沿限位管内壁滑动,所述支撑杆抵接到缓冲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遇到大风、暴雨天气时,支撑杆直接插进限位管中,支撑杆具有折断的安全隐患,通过采用缓冲弹簧,大风吹动帐篷,支撑杆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保护支撑杆不被折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篷布拼接的侧边设置第一翻边,篷布与第一翻边互相叠合,具有两层篷布、第一翻边的结构,再利用缝线缝制,当雨水进入到第一层篷布、第一翻边之后,无法再穿过第二层篷布、第一翻边,结构简单,防水性能好;

(2)通过在套管的侧边设置第二翻边,第二翻边插进篷布与第一翻边的叠合结构中,再用缝线缝制,既保证了套管的结构稳定性,由使雨水不易从缝制的针眼处渗透进帐篷内,防水性能良好;

(3)通过设置限位管,将支撑杆穿过套管后插进限位管,限位管对支撑杆起到固定的作用,更具有保护帐篷顶端不被支撑杆顶破的效果,限位管内的缓冲弹簧和缓冲板对支撑杆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遇到大风、暴雨天气时,支撑杆不易被折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篷布拼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篷布与套管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帐篷内部的整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帐篷内部的整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部放大图;

图8为限位管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1、篷布;2、支撑杆;3、套管;4、第一翻边;5、第二翻边;6、防水倒贴;7、防水涂层;8、限位布;9、限位管;10、缓冲弹簧;11、缓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帐篷,包括四块篷布1和支撑杆2,篷布采用单向透视材料,本实施例中,单向透视材料采用PVC黑白膜。四块篷布1相互拼接合围成帐篷本体,篷布1外表面涂有避免雨水渗透到篷布1内侧的防水涂层7。本实施例中,防水涂层7采用PU。篷布1的侧边设置有第一翻边4,篷布1的第一翻边4设置在相邻篷布1及其第一翻边4之间,第一翻边4及篷布1的拼接处由缝线缝制,其结构为:篷布1-第一翻边4-第一翻边4-篷布1。

篷布采用单向透视材料,人们可以从帐篷内看到外面,却不能从外面看到帐篷内,即保证了隐私,又能进一步亲近大自然。篷布采用叠合的方式,即使雨水从针眼处穿过第一层“篷布1-第一翻边4”结构,也无法穿过第二层“第一翻边4-篷布1”结构,结构简单,防水性能好。

如图3和图4所示,篷布1内侧的拼接处设置有套管3,套管3设置为三组且沿篷布1的拼接线并列设置,支撑杆2穿过套管3撑起帐篷。套管3由一块布料折叠形成,套管3的侧边设置有第二翻边5,第二翻边5插入到篷布1拼接处的第一翻边4之间,篷布1、第一翻边4、第二翻边5和套管3相互叠合且由缝线缝制,其结构为:篷布1-第一翻边4-双层第二翻边5-第一翻边4-双层套管3-篷布1,篷布1外侧的拼接处粘贴有防水倒贴6。通过设置第二翻边5,将套管3缝制进篷布1和第一翻边4的叠合结构中,既保证了结构强度,又避免雨水穿过针眼渗透进帐篷内部。

如图4和图5所示,帐篷顶端内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支撑杆2顶端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布8,限位布8设置在套管3靠近帐篷顶端的一侧并与套管3缝制在一起。限位布8包住支撑杆2的顶端起到对帐篷的保护作用,并且将限位布8一体设置在套管3上,结构简单,帐篷不使用时,限位布8不用拆卸,占用体积小。

实施例一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在篷布1拼接处的侧边设置第一翻边4,两块相邻的篷布1通过第一翻边4相互叠合,再用缝线缝制,雨水不易穿过多层结构而渗透进帐篷内;对支撑杆2起到固定作用的套管3,在其侧边设置第二翻边5,将第二翻边5与篷布1、第一翻边4相互叠合缝制,既固定了套管3又使雨水不易从针眼处渗透进帐篷内,结构简单,防水性好。

在套管3接近帐篷顶端的一侧设置限位布8,支撑杆2穿过套管3插进限位布8中,保护帐篷顶端不被支撑杆2插破,从而避免了雨水直接滴落进帐篷内。

实施例二:

如图6和图7所示,一种帐篷,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管9,限位管9呈“十”字形且由四根圆筒组成,为了帐篷的组装和拆卸方便,限位管9的四端直接套设在套管3中,支撑杆2穿过套管3插进限位管9中。

如图8所示,为了应对大风、暴雨天气,避免帐篷在剧烈晃动的过程中,支撑杆2被折断,限位管9内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0,缓冲弹簧10靠近限位管9的管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1,缓冲板11能够沿限位管9内壁滑动,支撑杆2插进限位管9中并抵接在缓冲板11上,当支撑杆2被大风吹地晃动时,缓冲弹簧10对支撑杆2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实施例二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

支撑杆2穿过套管3插进限位管9中,结构强度高,固定效果好,遇到大风、暴雨天气时,支撑杆2不易晃动,并且为了避免支撑杆2折断,限位管9内的缓冲弹簧10和缓冲板11能够起到对支撑杆2的缓冲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