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钢管格构式高支模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6425发布日期:2019-01-04 23:06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钢管格构式高支模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板支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钢管格构式高支模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模板支撑是结构施工中,楼面梁、楼面板施工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施工支护措施。支撑装置承受梁板自重荷载、施工荷载和模板自重荷载,承受的压力大,对稳定性要求高。特别是高支模支撑装置,稍有不注意,容易失稳。

若采用单根杆件,则支撑体系斜撑很多,支撑密度较大,耗费材料多,搭建速度慢,人工成本较高,且不方便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可拆卸钢管格构式高支模支撑装置,能提高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减小支撑用料,方便施工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拆卸钢管格构式高支模支撑装置,包括K个竖向支撑装置和L个水平连接装置;每个竖向支撑装置包括可调节顶部支撑机构、钢管连接扣件、M个脚手架钢管,其中M个脚手架钢管通过钢管连接扣件固定,M个脚手架钢管的顶部安装可调节顶部支撑机构;K个竖向支撑装置之间通过L个水平连接装置固定;其中K≥3,L=N*K,M≥3,N≥1。

通过钢管连接扣件将脚手架钢管固定在一起,增加竖向支撑体系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所述可调节顶部支撑机构包括调节杆、底座、固定螺栓、套筒、M个套筒支撑钢片、M个顶部对接扣件,其中M个套筒支撑钢片的一端分别与底座固定,另一端分别与套筒固定;M个顶部对接扣件设置在底座上,分别用于与M个脚手架钢管对接;调节杆置于套筒中,高度确定后,通过设置在套筒上固定螺栓固定位置。可调节顶部支撑装置固定在格构式竖向支撑的顶端,通过调节杆可小范围调节竖向支撑的高度。

所述竖向支撑装置还包括上下钢管对接扣件,用于连接上、下脚手架钢管。通过上下钢管连接扣件连接上下两节格构式竖向支撑的钢管,延长整个竖向支撑系统的竖向高度。

所述水平连接装置为钢格栅,钢格栅的一端为弯钩,另一端为直钩,使用时分别将弯钩、直钩插入相邻钢管连接扣件的固定插孔。钢格栅作为水平连接构件,通过固定插孔固定在两个竖向支撑系统之间。钢格栅一方面可用格构式竖向支撑的侧向支承;另一方面,可以站立施工人员,方便施工。

所述K=4,L=4,M=4。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模板支撑系统重量轻、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受力合理、方便装拆,解决了高支模支撑体系的稳定问题,支撑体系整齐有序。本实用新型将竖向构件机构模块化,支撑高度可以灵活调整,满足多种施工模板的支撑高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拆卸钢管格构式高支模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拆卸钢管格构式高支模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单个竖向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竖向支撑装置的可调节顶部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竖向支撑装置的钢管连接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竖向支撑装置的上下钢管对接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钢格栅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调节杆、2-底座、3-固定螺栓、4-套筒、5-套筒支撑钢片、6-顶部对接扣件、7-钢管连接扣件、8-脚手架钢管、9-上下钢管对接扣件、10-钢格栅、11-弯钩、12-直钩、13-第一十字定位钢片、14-第一钢管扣件、15-第一固定插孔、16-第二十字定位钢片、17-第二钢管扣件、18-第二固定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可拆卸钢管格构式高支模支撑装置,包括K个竖向支撑装置和L个水平连接装置;每个竖向支撑装置包括可调节顶部支撑机构、钢管连接扣件、M个脚手架钢管,其中M个脚手架钢管通过钢管连接扣件固定,M个脚手架钢管的顶部安装可调节顶部支撑机构;K个竖向支撑装置之间通过L个水平连接装置固定;其中K≥3,L=N*K,M≥3,N≥1。

通过钢管连接扣件将脚手架钢管固定在一起,增加竖向支撑体系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所述可调节顶部支撑机构包括调节杆、底座、固定螺栓、套筒、M个套筒支撑钢片、M个顶部对接扣件,其中M个套筒支撑钢片的一端分别与底座固定,另一端分别与套筒固定;M个顶部对接扣件设置在底座上,分别用于与M个脚手架钢管对接;调节杆置于套筒中,高度确定后,通过设置在套筒上固定螺栓固定位置。可调节顶部支撑装置固定在格构式竖向支撑的顶端,通过调节杆可小范围调节竖向支撑的高度。

所述竖向支撑装置还包括上下钢管对接扣件,用于连接上、下脚手架钢管。通过上下钢管连接扣件连接上下两节格构式竖向支撑的钢管,延长整个竖向支撑系统的竖向高度。

所述水平连接装置为钢格栅,钢格栅的一端为弯钩,另一端为直钩,使用时分别将弯钩、直钩插入相邻钢管连接扣件的固定插孔。钢格栅作为水平连接构件,通过固定插孔固定在两个竖向支撑系统之间。钢格栅一方面可用格构式竖向支撑的侧向支承;另一方面,可以站立施工人员,方便施工。

所述K=4,L=4,M=4。相应的:

可调节顶部支撑构件包括:支撑构件十字钢板底座、调节杆、插销管、连接钢片;支撑底座底板为十字定位钢板,四角焊接扣件,扣住格构式竖向支撑体系的钢管,固定设置的插销管位于顶部支撑构件底座的正上方,通过四根很短的钢管或钢片同支撑底板焊接在一起,从俯视方向看,四根短钢管或钢片分别位于十字定位钢板的四个方顶点方向。调节杆从上往下穿过插销管,调节杆和插销管上均设有多个沿着竖直方向分布的销孔。可以小范围调整调节杆的高度,进而调节竖向支撑的高度,达到支撑模板的目的。

从俯视方向看,整个竖向支撑体系为一个正方形的格构柱。正方形四角为竖向钢管,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十字定位钢板。十字定位钢板中心开有圆洞。整个竖向支撑体系通过钢管连接扣件保证稳定性,通过上下钢管对接扣件连接两节钢管来增加竖向支撑系统的高度,顶部通过可调节顶部支撑构件来调节支撑模板的细微高度。

竖向支撑体系的钢管连接扣件由十字定位钢板四角焊接扣件组成,通过四个扣件,将四根钢管连接在一起,形成格构式竖向支撑体系。与传统的单根钢管脚手架体系相比,稳定性大大提高。

分段的竖向支撑体系上下钢管对接扣件由十字定位钢板四角固定十字对接扣件组成,通过对接扣件,连接上下两节钢管,延长竖向支撑的高度。

十字定位钢板上有水平构件固定插孔,用来固定水平连接构件。

将四根钢管通过十字扣件连接组成格构式竖向支撑体系。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可拆卸钢管格构式高支模支撑体系,包括竖向支撑体系和水平连接置;竖向支撑体系包括可调节顶部支撑构件,钢管连接扣件、上下钢管对接扣件及竖向钢管;水平板装置包括水平连接钢管扣件和钢格栅,水平连接钢管扣件的两端均由扣件固定在竖向支撑体系上,上面可铺设钢格栅,方便上人施工。

图3所示,单个格构式竖向支撑体系包括4根竖向钢管和多个十字扣件以及可调节顶部支撑装置,从俯视方向看,四根钢管分别用十字扣件被固定在十字形的四个顶点,形成格构式竖向支撑体系。其中钢管连接扣件将四根钢管固定在一起,增强竖向支撑体系的稳定。上下钢管对接扣件,将两节钢管上下连接起来,用来增加竖向支撑体系的高度。顶部可调节顶部支撑构件通过对接扣件固定在下方四肢钢管顶端。可调节顶部支撑构件通过调节顶部支撑杆的伸出长度来调解支撑细微高度,通过插销杆来固定顶部调节杆。而整个竖向支撑体系的高度,则通过使用上下钢管对接扣件,连接更多节钢管来调节。

图4所示为详细的可调节顶部支撑构件,可以看到,四个对接扣件分别焊接在十字定位钢片的四个顶点,插销管通过四个支撑钢片同底座焊接在一起,从俯视方向看,四个支撑钢片均焊接在十字定位钢片的四个顶点方向。十字定位钢片中央开有圆孔,其直径大于调节支撑杆直径,方便调节支撑杆通过。调节杆从上往下穿过插销管,调节杆和插销管上均设有多个沿着竖直方向分布的销孔。可以通过插销调整调节杆的高度,进而调节模板支座的高度。

图5所示,钢管连接扣件包括第一十字定位钢片、焊接在第一十字定位钢片四个顶点的四个第一钢管扣件。第一十字定位钢片上有水平连接装置的第一固定插孔,用来固定水平连接装置。钢管连接扣件安装在每节钢管之间,可以加设多个,用以提高整个竖向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图6所示,上下钢管对接扣件包括第二十字定位钢板、焊接在第二十字定位干板四个定点的第二钢管扣件。第二钢管扣件的作用是将两节钢管连接在一起。上下钢管对接扣件通过连接上下两节钢管,可以增加整个竖向支撑体系的高度。

整个竖向支撑体系通过钢管连接扣件保证竖向支撑体系的稳定性,通过上下钢管对接扣件增加竖向支撑体系的高度。钢管连接扣件可沿整个竖向支撑体系任意设置,以满足稳定性条件为最终目的,优选的可间隔一米设置一个。上下钢管对接扣件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以达到需要的使用高度为目的,为了保证整个高支模支撑体系稳定性,相邻格构式竖向支撑体系的接长节点最好不要设置在同一高度。

图1、图2、图7所示,水平连接装置十字定位钢片上的定位插孔和钢格栅。钢格栅一端为直钩,一端为弯钩。使用中,分别将直钩和弯钩扣入两个竖向支撑体系的定位插孔中。钢格栅可上人进行施工,同时又具有提高整个模板支撑体系稳定性的作用。钢格栅可以在整个支撑体系中根据需要设置多道。以满足上人需求和整个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为目的。钢格栅可以有多种长度规格,用以满足多种情况下的使用需求。优选的可选为1.0m,1.5m,2.0m三种规格。

经过计算,在支撑高度为9m的情况下,支撑承受的竖向荷载可达200kN,足以满足一般工程施工时的模板支撑要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K=3,L=3,M=3,3个竖向支撑装置和3个水平连接装置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