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角线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8094发布日期:2019-04-05 19:3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角线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线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集成吊顶和集成墙面已广泛运用于室内装修领域,在安装时,将装饰板铺设在天花板或墙面上,在墙面与墙面、墙面与天花板间的拐角处,通常通过设置角线来遮挡装饰板间的缝隙,提升装饰效果。现有的角线为分体结构,包括固接在拐角处的基座以及安装在基座上的角线本体,在安装时,先将基座安装在拐角上,再将角线本体安装至基座上,使得基座和角线本体间形成供装饰板边缘插置的插接槽,由于角线本体与基座间存在装配强度欠佳的问题,影响插接槽对装饰板边缘的夹持定位性能,进而影响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角线装配结构,通过设置一体式角线来提高对装饰板的定位性能,既方便装配,还防止装饰板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一体式角线装配结构,包括设置在侧墙拐角处的角线以及分别设置在角线两侧的第一装饰板和第二装饰板,所述侧墙拐角两侧分别形成供第一装饰板贴合设置的第一墙面以及供第二装饰板贴合设置的第二墙面,所述角线包括与第一墙面贴合固接的固接板以及与固接板一体成型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一端与固接板围合形成供第一装饰板边缘插接的第一插接槽,所述遮挡板另一端与第二墙面围合形成供第二装饰板边缘插接的第二插接槽。将角线由原先的分体结构改进为一体式结构,角线固接在侧墙拐角处并形成分别供第一装饰板和第二装饰板插置固接的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既有效简化装配步骤,提升装配效率,便于使用者操作,还通过提升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的结构强度来确保第一装饰板和第二装饰板的定位性能,防止第一装饰板和第二装饰板在外力作用力偏离预设工位,确保装饰效果。第一插接槽由一体式制成的遮挡板和固接板围合形成,第二插接槽由遮挡板和第二墙面围合形成,角线通过固接板固接在侧墙上,有效确保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的轮廓稳定性,进而保证第一装饰板和第二装饰板的定位性能。

作为优选,遮挡板包括衔接部以及设于衔接部两侧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边缘朝向第一墙面弯折形成第一夹持边,所述第二夹持部边缘朝向第二墙面弯折形成第二夹持边。第一夹持部的第一夹持边与固接板配合夹持第一装饰板,第二夹持部的第二夹持边与第二墙面配合夹持第二装饰板,起到牢固夹持定位的作用,确保装饰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固接板平整贴合在第一墙面上,所述固接板包括通过螺钉与第一墙面固接的外连部以及通过连接板与所述遮挡板内隐面固接的内连部。固接板既起到固接角线与侧墙的作用,还对角线起到定位作用,确保角线稳定精准地定位在预设工位并形成与第一装饰板、第二装饰板匹配的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固接板通过螺钉固接在第一墙面上,既方便安装,确保连接强度,还有效降低成本。固接板、连接板以及遮挡板为一体式支撑,既确保结构强度,还方便规模化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外连部外露于所述第一插接槽的槽口,所述外连部背向第一墙面侧凹陷形成与螺钉匹配的避让槽。外连部外露于第一插接槽,使得使用者方便通过螺钉将固接板固定在第一墙面上。避让槽既能有效减小固接板的厚度,方便螺钉穿置,还能有效隐藏螺钉的尾端,确保第一装饰板的内隐面能与固接板的外露面匹配贴合,防止装饰板出现局部翘起的情况,提升装饰板的美观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一端所述内连部边缘一体固接成型,另一端与所述衔接部一体固接成型。L形的连接板既能有效避让第一装饰板,与遮挡板和固接板配合形成供第一装饰板匹配插置的第一插接槽,还要确保遮挡板与固接板间的连接强度,保证角线的整体结构强度,确保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墙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夹持部与第二墙面平行设置,确保第一夹持部与固接板间、第二夹持部与第二墙面间分别形成可匹配夹持第一装饰板和第二装饰板的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既方便装饰板插置安装,还通过增加抵触面积来提高夹持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装饰板的外露面与第二装饰板的外露面间具有夹角A,所述角线为阴角角线,0°<A<180°。通过调节第一插接槽槽口和第二插接槽槽口的朝向来适应不用的侧墙拐角,增大使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板以及固接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二夹持部、第一墙面以及第二墙面围合形成所述第二插接槽。安装时,固接板与第二墙面间隔设置,且两者间距离与第二装饰板的厚度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装饰板的外露面与第二装饰板的外露面间具有夹角A,所述角线为阳角角线,180°<A<360°。通过调节第一插接槽槽口和第二插接槽槽口的朝向来适应不用的侧墙拐角,增大使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板以及固接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二夹持部、第二墙面以及衔接部围合形成第二插接槽。安装时,第二夹持部与第二墙面间隔设置,且两者间距离与第二装饰板的厚度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角线由原先的分体结构改进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安装角线来形成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既有效简化装配步骤,提升装配效率,便于使用者操作,还通过提升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的结构强度来确保第一装饰板和第二装饰板的定位性能,防止第一装饰板和第二装饰板在外力作用力偏离预设工位,确保装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为实施例一所述角线的装配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 为实施例一所述角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实施例二所述角线的装配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 为实施例二所述角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装饰板,2、第二装饰板,3、第一墙面,4、第二墙面,5、固接板,6、第一插接槽,7、第二插接槽,8、衔接部,9、第一夹持部,10、第二夹持部,11、第一夹持边,12、第二夹持边,13、螺钉,14、避让槽,1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的一种一体式角线装配结构,由设置在侧墙拐角处的角线以及分别设置在角线两侧的第一装饰板1和第二装饰板2组成,所述侧墙拐角两侧分别形成供第一装饰板1贴合设置的第一墙面3以及供第二装饰板2贴合设置的第二墙面4,所述角线包括与第一墙面3贴合固接的固接板5以及与固接板5一体成型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一端与固接板5围合形成供第一装饰板1边缘插接的第一插接槽6,所述遮挡板另一端与第二墙面4围合形成供第二装饰板2边缘插接的第二插接槽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饰板1的外露面与第二装饰板2的外露面间具有夹角A,所述角线为阴角角线,优选方案,A=90°,适用于现有规整建筑的侧墙拐角。在使用时,所述第一夹持部9、连接板15以及固接板5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插接槽6,所述第二夹持部10、第一墙面3以及第二墙面4围合形成所述第二插接槽7。此外,参数A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只要满足0°<A<180°且能与对应角度拐角匹配安装的要求,例如参数A还可以为1°、50°、95°、150°、179°等,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安装时,首先,将角线的固接板5贴合置第一墙面3上,并在固接板5的内连部与第二墙面4间预留间隙,所述间隙与第二装饰板2的厚度匹配;之后,固接板5通过穿置在避让槽14内的螺钉13固接在第一墙面3上,使得角线与侧墙固接;再后,将第一装饰板1边缘匹配插入第一插接槽6内,利用第一夹持边11和固接板5对第一装饰板1边缘进行夹持固定;最后,将第二装饰板2边缘匹配插入第二插接槽7内,利用第二夹持边12和第二墙面4对第二装饰板2边缘进行夹持固定。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角线装配,角线既分别与第一装饰板1和第二装饰板2有效固接,还起到遮挡第一装饰板1与第二装饰板2间缝隙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挡板包括衔接部8以及设于衔接部8两侧的第一夹持部9和第二夹持部10,所述第一夹持部9边缘朝向第一墙面3弯折形成第一夹持边11,所述第二夹持部10边缘朝向第二墙面4弯折形成第二夹持边12。所述第一夹持部9与所述第一墙面3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夹持部10与第二墙面4平行设置。所述遮挡部背向侧墙的外露面具有装饰纹路,装饰纹路可与第一装饰板1、第二装饰板2进行配合,有效提升整体装饰效果。第一夹持边11由第一夹持部9边缘垂直弯折形成,且与第一装饰板1匹配抵触,既起到遮挡缝隙的作用,还有效提高对第一装饰板1的夹持固接效果。第二夹持边12由第二夹持部10边缘垂直弯折形成,且与第二装饰板2匹配抵触,既起到遮挡缝隙的作用,还有效提高对第二装饰板2的夹持固接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接板5平整贴合在第一墙面3上,所述固接板5包括通过螺钉13与第一墙面3固接的外连部以及通过连接板15与所述遮挡板内隐面固接的内连部。固接板5为平板,通过增加与第一墙面3的接触面积来提升角线与侧墙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连接板15起到间隔固接遮挡板和固接板5的作用,确保角线在安装后能形成第一插接槽6和第二插接槽7,便于第一装饰板1和第二装饰板2插置固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连部外露于所述第一插接槽6的槽口,所述外连部背向第一墙面3侧凹陷形成与螺钉13匹配的避让槽14。外连部投影在第一墙面3上的区域与遮挡板投影在第一墙面3上的区域互为错位设置,为使用者安装螺钉13提供操作空间,防止出现避让槽14位于第一插接槽6内而增加螺钉13装配难度的情况。所述避让槽14为通槽,且沿角线的长度方向设置,便于螺钉13沿角线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提高角线与侧墙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5呈L形,其一端所述内连部边缘一体固接成型,另一端与所述衔接部8一体固接成型。此外,连接板15的截面轮廓还可以为其它形成,只要同时满足遮挡板和固接板5间的距离要求、有效避让第一装饰板1和第二装饰板2的要求,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线的材质可以为挤塑加工形成的塑料角线,还可以为钣金弯折的金属角线,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二:

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角线结构。

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装饰板1的外露面与第二装饰板2的外露面间具有夹角A,所述角线为阳角角线,优选方案,A=270°,适用于现有规整建筑的侧墙拐角。在安装后,所述第一夹持部9、连接板15以及固接板5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插接槽6,所述第二夹持部10、第二墙面4以及衔接部8围合形成第二插接槽7。此外,参数A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只要满足180°<A<360°且能与对应角度拐角匹配安装的要求,例如参数A还可以为181°、200°、250°、280°、359°等,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