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玻璃幕墙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8984发布日期:2019-03-05 19:50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玻璃幕墙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幕墙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外循环式双层幕墙的外幕墙一般采用单层玻璃,在其下部有进风口,上部有排风口,内幕墙采用中空玻璃、隔热型材,且设有可开启的窗或门。它无需专用机械设备,完全靠自然通风将太阳辐射热,经通道上排风口排出室外。外循环式双层幕墙夏季开启上下通风口,进行自然排风降温,冬季关闭上下通风口,利用太阳辐射热经开启的门或窗进入室内,可利用热能和减少室内热能的损失。

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研究双层玻璃幕墙的期刊和文献,其中,一篇专利号为201520814456.1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该申请提供了一种动态呼吸幕墙,通过设置散热层解决建筑节能的问题,也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幕墙玻璃反射带来的光反射污染,但这类动态呼吸幕墙在炎热高温天气的通风散热效果不佳,双层内腔温度有时会超过室外温度,自然通风无法实现散热效果,较高的室温使得内部空调能耗增加。因此,需要在现有的幕墙散热结构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幕墙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于解决现有双层玻璃幕墙炎热天气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层玻璃幕墙散热结构,该装置中通过设置风机和轨道部件,通过风机滑动连接于轨道对内腔进行上下送风,带来内外空气气流的循环,能够提高散热降温效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双层玻璃幕墙炎热天气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玻璃幕墙散热结构,包括外墙、内腔、传送机构和散热机构,外墙固定于内腔外侧,传送机构设置于内腔内部两侧,散热机构内置于内腔内部;

外墙包括出风口、进风口和太阳能板,出风口嵌入贯穿于外墙上侧,进风口嵌入贯穿于外墙下端,太阳能板固定连接于外墙顶端,外墙的内部固定镶嵌有内墙,内墙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梁;

传送机构包括轨道、驱动电机、传送带和滑动轴,轨道固定连接于内腔两侧,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内腔顶部,且驱动电机连接外接电源,驱动电机一侧销接齿轮,传送带内侧套装于齿轮表面外侧,滑动轴内嵌于齿轮的内侧,套装轴贯穿焊接滑动轴,且套装轴表面套装传送带;

散热机构包括风机和马达,风机活动连接于轨道,马达焊接于风机一侧,且马达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传送带内侧带有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传送带内侧凹槽与齿轮咬合嵌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驱动电机为正反转驱动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进风口与出风口均向室内开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风机为筒状贯流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太阳能板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于解决现有双层玻璃幕墙炎热天气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层玻璃幕墙散热结构,该装置中通过设置风机和轨道部件,通过风机滑动连接于轨道对内腔进行上下送风,带来内外空气气流的循环,能够提高散热降温效果。

(1)该种双层玻璃幕墙散热结构设置有风机,通过设置风机在内腔中进行送风,可带走内腔内部高温热量,使内外部空气气流进行循环,从而达到降温散热效果。

(2)该种双层玻璃幕墙散热结构设置有太阳能板,通过设置太阳能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有效利用了自然资源,减小了使用成本,设置太阳能板向驱动电机供电,解决了电源的供能补给,节能环保。

(3)该种双层玻璃幕墙散热结构设置有轨道,通过设置轨道使风机两侧滑动轴得以嵌入其中,实现风机的升降,对内腔各处送风降温,使内腔内部散热均匀。

(4)该种双层玻璃幕墙散热结构设置有传送带,通过设置内侧带有凹槽的传送带,使得传送带可与齿轮进行良好嵌入咬合,使风机在内腔升降送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A结构示意图。

图1-3中:1-外墙,2-出风口,3-风机,4-马达,5-进风口,6-轨道,7-太阳能板,8-内墙,9-驱动电机,10-传送带,11-套装轴,12-滑动轴,13-齿轮,14-上梁,15-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外墙1、风机3、马达4、轨道6、太阳能板7、驱动电机9、传送带10、套装轴11、滑动轴12、齿轮13、上梁14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风机型号为HB-21(上海云霞物资有限公司)。

马达型号为GLS(上海迪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板型号为BG(滨州市宝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电机型号为90YF90GV22(东莞市产华电机有限公司)。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层玻璃幕墙散热结构,包括外墙1、内腔15、传送机构和散热机构,外墙1固定于内腔15外侧,传送机构设置于内腔15内部两侧,散热机构内置于内腔15内部;

外墙1包括出风口2、进风口5和太阳能板7,出风口2嵌入贯穿于外墙1上侧,进风口5嵌入贯穿于外墙1下端,太阳能板7固定连接于外墙1顶端,太阳能板7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有效利用了自然资源,减小了使用成本,外墙1的内部固定镶嵌有内墙8,内墙8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梁14;

传送机构包括轨道6、驱动电机9、传送带10和滑动轴12,轨道6固定连接于内腔15两侧,轨道6使风机3两侧滑动轴12得以嵌入其中,实现风机3的升降,驱动电机9固定连接于内腔15顶部,且驱动电机9连接外接电源,驱动电机9一侧销接齿轮13,传送带10内侧套装于齿轮13表面外侧,内侧带有凹槽的传送带10,可与齿轮13进行良好嵌入咬合,滑动轴12内嵌于齿轮13的内侧,套装轴11贯穿焊接滑动轴12,且套装轴11表面套装传送带10;

散热机构包括风机3和马达4,风机3活动连接于轨道6,风机3在内腔15中进行送风,可带走内腔15内部高温热量,马达4焊接于风机一侧,且马达4与驱动电机9电性连接。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玻璃幕墙散热结构时,首先,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内腔15温度过高,可将驱动电机9连接外接电源,通过与驱动电机9电性连接的马达4驱动风机3进行工作,再由套装连接于驱动电机9的传送带10与套装轴11进行活动旋转,带动风机3在轨道6内侧升降,对内腔15进行上下送风,带走内腔15中的热空气,形成空气气流的循环,使内腔15温度降低进行散热。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