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缝双层金属板幕墙挂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4629发布日期:2019-01-04 22:5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缝双层金属板幕墙挂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缝双层金属板幕墙挂接结构。



背景技术:

金属板幕墙因其质量轻、造型多样、加工安装方便、安全可靠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楼、购物中心等建筑工程中。传统的金属板幕墙系统一般是由金属面板和幕墙骨架组成,金属面板以阵列的方式分布在幕墙骨架上。金属面板四边通过角码和螺钉完成固定。但这种安装方式,会在金属板块之间留下施工缝隙,固定后板块无法调节,安装时因定位不精确、板块大小偏差等原因容易产生误差,使得金属板块之间的间隙宽度不等,影响外立面美观度。另外对于板块之间的缝隙,往往采用硅酮密封胶进行人工填充,施工质量难以保证,长期使用后,存在硅酮密封胶老化、渗水漏水、污染金属幕墙表面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缝双层金属板幕墙挂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密缝双层金属板幕墙挂接结构包含内、外两层金属板幕墙,外层金属板采用挂接的方式固定在连接件上,板块之间缝隙小,无需打胶。此双层金属板幕墙整体防水性能好,节能环保,安装便捷,易于拆卸更换。

一种密缝双层金属板幕墙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和对称设置在立柱上的两个副框,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件设于两个副框之间;外层金属面板挂接于第二连接件上;两个内层金属面板对称连接于两个副框远离立柱的一端上且设于立柱和第二连接件之间,两个内层金属面板之间的缝隙涂抹密封胶。

所述的一种密缝双层金属板幕墙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凹槽,立柱与每个副框之间紧密贴合有垫条,垫条上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应的凸台。

所述的一种密缝双层金属板幕墙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副框呈“S”形且其一端设有第一凸棱,压块将两个副框设有第一凸棱的一端分别压贴于立柱上;所述压块由一个翼板和两个腹板连接组成,其翼板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凸棱相适配的第二凸棱,压块与副框通过交错的第二凸棱和第一凸棱压紧;所述压块与立柱螺接固定。

所述的一种密缝双层金属板幕墙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包括一个第一翼板和一个第二腹板;所述第一翼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凹槽,且其长于第二腹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二腹板远离第一翼板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二过孔。

所述的一种密缝双层金属板幕墙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立柱上设有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翼板相适配的“T”形槽,所述“T”形槽内设有与第一过孔相适配的螺孔,第一连接件卡接于立柱的“T”形槽上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种密缝双层金属板幕墙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开口一致的第一“L”形筋板,第二连接件的两个第一“L”形筋板之间设有直径与第二过孔相适配的圆柱形腔体,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腹板相适配的开槽,所述开槽垂直穿过两个圆柱形腔体。

所述的一种密缝双层金属板幕墙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层金属面板由金属短板拼接而成,所述金属短板上端外侧设有第二凹槽以及下端内侧设有与第二凹槽适配的第二“L”形筋板,金属短板的第二“L”形筋板卡接于另一金属短板的第二凹槽即能拼接。

所述的一种密缝双层金属板幕墙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短板的下端设有折边,两个金属短板拼接时,一个金属短板的折边贴紧另一金属短板的顶部。

所述的一种密缝双层金属板幕墙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短板的上端内侧设有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一“L”形筋板适配的第三凹槽,外层金属面板通过金属短板的第三凹槽挂接于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圆孔,外层金属面板上设有对应的过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外层金属面板之间缝隙小,可有效的阻挡大部分雨水进入,内层金属板幕墙可再次起到防水作用,防水效果好;

2、双层金属板幕墙因内外双重保温、隔热,性能好,有利于节能环保;

3、外层金属板块之间无需涂抹硅酮密封胶,杜绝了硅酮密封胶所带来的污染,有利于保持幕墙的立面效果;

4、外层金属面板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构造为面接触,通过构造配合传递受力,使螺钉只需承受剪切力,受力合理,连接强度高,安全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图1 双层金属面板连接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2 外层金属面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三维连接示意图;

图3 立柱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4 垫条剖面示意图;

图5 副框、压块剖面示意图;

图6 双层金属面板连接竖向剖面示意图;

图7 金属短板竖向剖面示意图;

图8 第一连接件三维示意图;

图中,立柱1,“T”形槽101,第一凹槽102,垫条2,压块3,第二凸棱301,副框4,第一凸棱401,内层金属面板5,外层金属面板6,金属短板61,第二凹槽610,第三凹槽612,第二“L”形筋板611,折边613,第一连接件7,第一翼板71,第二腹板72,第一过孔701,第二过孔702,第二连接件8,第一“L”形筋板801,圆柱形腔体802,开槽803,圆孔8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

一种密缝双层金属板幕墙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和对称设置在立柱1上的两个副框4,第一连接件7的一端与立柱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8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件7设于两个副框4之间;外层金属面板6挂接于第二连接件8上;两个内层金属面板5对称连接于两个副框4远离立柱1的一端上且设于立柱1和第二连接件8之间,两个内层金属面板5之间的缝隙涂抹密封胶。

立柱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凹槽102,垫条2上设有相应的凸台,两个垫条2分别卡接于立柱1的两个第一凹槽102内并与立柱1紧密贴合,第一凹槽102与凸台相配合起到固定垫条2的作用,其中垫条2的设置可以起到隔热和防止金属之间发生摩擦作用。

副框4呈“S”形且其一端设有第一凸棱401,压块3将两个副框4设有第一凸棱401的一端分别进行压贴使其分别与两个垫条2紧密贴合,将副框4压贴于立柱1上;所述压块3与立柱1螺接固定。

上述压块3由一个翼板和两个腹板连接组成,其翼板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凸棱401相适配的第二凸棱301,压块3与副框4通过交错的第二凸棱301和第一凸棱401压紧,当压块3将副框4的一端压贴于立柱1上时,可对副框4起到限位作用。两个副框4远离第一凸棱401的一端通过铆钉与两个内层金属面板5分别连接,两个内层金属面板5在两个副框4上对称连接,两个内层金属面板5之间的缝隙涂抹密封胶。通过压块3和副框4之间的配合,固定内层金属面板5,有利于现场安装调节,还可减少环境温度变化造成铝板伸缩的影响。

第一连接件7的一端与立柱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8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件7设于两个副框4之间。

上述连接件7由一个第一翼板71和一个第二腹板72连接组成;所述第一翼板71的两侧分别设有凹槽,且其长于第二腹板7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过孔701;所述第二腹板72远离第一翼板71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二过孔702。立柱1上设有与连接件7的第一翼板71相适配的“T”形槽101,所述“T”形槽101内设有与第一过孔701相适配的螺孔,连接件7的第一翼板71卡接于立柱1的“T”形槽101上,并使螺栓通过第一翼板71上的第一过孔701和立柱1“T”形槽101内的螺孔进行固定,从而将连接件7固定在立柱1上。

所述连接件8呈矩形,其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开口一致的第一“L”形筋板801,连接件8的两个第一“L”形筋板801之间设有直径与第二过孔702相适配的两个圆柱形腔体802,连接件8上设有与连接件7的第二腹板72相适配的开槽803,所述开槽803垂直穿过两个圆柱形腔体802。连接件8的开槽803穿过连接件7的第二腹板72,使连接件8的圆柱形腔体802和连接件7的第二过孔702对齐,再用螺栓穿过圆柱形腔体802和第二过孔702进行螺接固定,可使接件8与连接件7固定连接。

上述外层金属面板6由金属短板61拼接而成,所述金属短板61上端外侧设有第二凹槽610以及下端内侧设有与第二凹槽610适配的第二“L”形筋板611,金属短板61的第二“L”形筋板611卡接于另一金属短板61的第二凹槽610即能完成拼接。所述金属短板61的下端设有折边613,两个金属短板61拼接时,一个金属短板61的折边613贴紧另一金属短板61的顶部,起到衔接外立面,满足立面密缝效果的作用。

上述金属短板61的上端内侧设有与第二连接件8的第一“L”形筋板801适配的第三凹槽612,由金属短板61拼接完成的外层金属面板6上有若干个第三凹槽612,外层金属面板6通过第三凹槽612挂接于第二连接件8上;所述第二连接件8上设有圆孔804,拼接完成的外层金属面板6上设有对应的过孔,通过螺钉穿过外层金属面板6上的过孔602和连接件8上设有的对应的圆孔804进行固定,即将外层金属面板6和第二连接件8固定连接。

上述密缝双层金属板幕墙挂接结构安装时,包括以下步骤:

S1:两个垫条2的凸台分别卡接于立柱1的两个第一凹槽102内,使垫条2与立柱1紧密贴合;两个副框4远离第一凸棱401的一端通过铆钉与两个内层金属面板5分别连接,另一端通过压块3压贴于立柱1上,副框4与垫条2紧密贴合,压块3与立柱1螺接固定;

S2:将连接件7的第一翼板71卡接于立柱1的“T”形槽101内,并通过螺钉穿过“T”形槽101内的螺孔和连接件7的第一过孔701进行固定连接,再向两个内层金属面板5之间的缝隙涂抹密封胶;

S3:将连接件8的开槽803穿过连接件7的第二腹板72,使连接件8的圆柱形腔体802和连接件7的第二过孔702对齐,再用螺栓穿过圆柱形腔体802和第二过孔702进行螺接固定;

S4:将一个金属短板61的第二“L”形筋板611卡接于另一金属短板61的第二凹槽610上,依次拼接成外层金属面板6,将外层金属面板6上的第三凹槽612挂接于第二连接件8的第一“L”形筋板801上,所述外层金属面板6加工有与第二连接件8上的圆孔804相适配的过孔,再通过螺钉穿过第二连接件8上设有的圆孔804和外层金属面板6上设有的对应的过孔进行固定,即完成安装。

本说明书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仅仅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