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栓式板材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1695发布日期:2019-02-01 20:15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栓式板材幕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领域,具体涉及围护结构墙板固定。



背景技术:

板材幕墙是一种独立的围护结构系统,根据施工方法分为湿挂法和干挂法,其中干挂法由于可靠且施工方便而成为主流。概括地说,干挂法是利用金属挂件将板材面板吊挂在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围护结构金属骨架上,而按金属挂件与石材面板的连接结构和吊挂方式来分则有钢销式干挂法、单肢短槽式干挂法、双肢短槽式干挂法、通槽式干挂法、小单元式干挂法、背栓式和托板式七种之多,其中以背栓式和托板式使用最为普遍,且二者各有千秋。背栓式干挂法是将石材饰面板与龙骨结构进行连接,然后借助预埋件将龙骨结构固定在建筑结构上,同时借助底部拓孔技术将背栓的挂件与石材的饰面板进行有效固定,进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两者连接处的开缝问题,并消弱石材饰面板对龙骨结构的反作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石材局部的破坏。托板式干挂法,从连接形式上看是采用铝合金托板连接,粘接在工厂内完成,质量可靠;从安装结构看是采用挂式结构,安装时可三维调整,另外还可使用弹性胶垫安装,可实现柔性连接,提高抗震性能。但是现有的背栓式和托板式干挂系统改变石材面板空间位置的位点多,不仅容易导致整个系统结构复杂,而且还不便于挂件的加工和安装工厂化。

公告号为CN 203022169 U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工字缝石材幕墙,该幕墙所采用的是托板式干挂方案。方案中,钢立柱10通过一段角钢连接件30 与角钢横梁20固定连接,槽形的石材挂件34固定在所述横梁20一个直角边的外侧;所述石材挂件34上下侧翼分别向上弯折,上下两托板式挂件36上的挂钩分别钩挂其上形成扣装部32;所述的扣装部32设有调节螺钉35,该调节螺钉35的钉头穿越托板式挂件36上的挂钩作用在所述石材挂件34侧翼向上弯折端部。该实用新型方案虽然具有“石材挂件的位置可以根据石材板的排列和造型进行设置,无须受石材板的左右边缘位置的限制”以及“石材板的角度和平整度微调”的优点,但尚存在下述不足:1、调节螺钉35虽然可调节的所述石板材41或42的上下位置,但调节范围越大,所述扣装部32的扣合深度就越浅,不仅大大限制了调节范围,而且严重影响幕墙系统的稳定性;2、石板材的前后位置取决于连接件30与横梁20的前后位置关系,因此连接件30和横梁20上穿设固定螺栓的孔要根据客户的设计需要订制,订制工作量相对较大;3、石材挂件34的长度短,如果原设计所使用规格的石材面板短缺,必须要同时改变上下两横梁之间的距离和相邻两石材挂件之间的距离才能临时更换石材面板的规格;4、整个吊挂系统复杂,零部相对较多。

公开号为CN 103452214 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背栓石材幕墙,该幕墙与上述公告号为CN 203022169 U的实用新型专利相比,其主要区别有以下三点:一是上挂件11相当省略上下两托板式挂件上与石板材上开设的连接缝连接的弯钩,然后将二者连成一体并采用背栓6固定在石材面板9的背面;二是横向钢龙骨2固定在竖向钢龙骨1的侧面;三是固定横向钢龙骨2角码3的安装孔(长孔)的方向垂直于石材面板9。该发明专利申请的方案虽然将上述实用新型专利的托板式干挂方案改成了背栓式干挂方案,使之可有效地避免上下两块石材面板连接处开缝而削弱石材面板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公告号为CN 203022169 U实用新型专利所存在的上述四点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栓式板材幕墙,该板材幕墙不仅影响板材面板空间位置的位点少,而且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方案如下:

一种背栓式板材幕墙,该板材幕墙包括龙骨架、板材面板、挂件和背栓,其中所述的龙骨架至少包括两根竖向排列的立柱和若干根横向排列的横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横梁是横截面为槽状的金属型材,其上翼缘外侧和下翼缘的内侧分别沿长度设有贯穿全长的相互平行的支承槽;所述横梁的腹板背面紧贴并固定在所述龙骨架的前侧面;

所述的挂件由定位螺钉和直角连接板组成,其中,所述定位螺钉的定位头的直径与所述横梁上所设支承槽的宽度相匹配,长度与该支承槽的深度相匹配;所述的直角连接板的一条直角边上设有背栓安装孔,所述的定位螺钉穿设在另一条直角边上;

所述的挂件分为上挂件和下挂件,其中上挂件中定位螺钉定位头的指向与直角连接板设有背栓安装孔的直角边指向相同,下挂件中定位螺钉定位头的指向与直角连接板设有背栓安装孔的直角边指向相反;

所述板材幕墙的墙板为所述板材面板组成的阵列,该阵列中,每一块所述的板材面板上边背面的两头分别由背栓固定一所述上挂件,下边背面的两头分别由背栓固定一所述下挂件;

每一块所述的板材面板由所述的上挂件和下挂件吊挂在上下相邻两所述横梁上,其中,所述上挂件中定位螺钉的定位头伸进位于上方的所述横梁下翼缘上所设的支承槽内,且定位头始终作用在该支承槽的底面上;所述下挂件中定位螺钉的定位头伸进位于下方的所述横梁上翼缘上所设的支承槽内,且定位头始终作用在该支承槽的底面上。

由于板材面板之间存在厚度偏差而影响整个板材幕墙的平整度,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的一重要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挂件由复合螺钉和所述的直角连接板组成,其中,

所述的直角连接板的另一条直角边上设有贯穿的调节长槽,该调节长槽垂直于设有背栓安装孔的直角边;

所述的复合螺钉由调节螺钉、螺母和所述的定位螺钉组成;其中,所述的调节螺钉的钉帽与螺杆之间设有一段正方形的限位滑块,该限位滑块的边长与所述调节长槽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的调节螺钉体内沿轴线设有贯通的螺纹孔,所述定位螺钉穿设在该螺纹孔中;

所述的调节螺钉穿设在所述调节长槽内并由所述螺母夹持在所述直角连接板上。

由于板材幕墙在施工中要自下而上一行一行地往上吊挂板材面板,因此吊挂过程中需要多点上料吊挂,否则必须人工搬移板材面板,才能完成一行板材面板的吊挂工作,严重影响施工效率。为了解决该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改进方案是,所述的横梁为连续梁,该连续梁固定在所述立柱的前侧面(即靠近板材面板的一侧)。由于该改进方案采用连续梁,板材面板可在横梁上左右随意移动,因此单点上料吊挂后,向前推赶板材面板即完成一行板材面板的吊挂工作。

为了增大摩擦力,所述的直角连接板设有背栓安装孔的直角边的外侧面上设有锯齿形的与所述横梁平行的锯齿状凸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材面板为常见的玻璃面板、金属面板、石材面板、陶瓷面板、高压层面板或水泥纤丝维面板等,不同材质的面板通常只是所用的背栓结构不同,比如,金属面板所采用的背栓为自攻螺钉,玻璃面板与石材面板可采用锚栓式背栓或螺母埋入式背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调节板材面板高度的过程中,所述定位螺钉的定位头始终作用在支承槽的底面上,而且该定位螺钉定位头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与该支承槽的深度和宽度相匹配,因此在定位螺钉所预设的调节范围,所述的定位螺钉定位头都能与所述支承槽良好配合,确保幕墙系统的稳定性。

2、只要改变定位螺钉在直角连接板上的位置,即改变定位螺钉安装孔的位置,便可改变板材面板的前后位置,因此不仅可适应不同厚度板材面板的安装需要,而且便于设计错落幕墙。

3、支承槽设在横梁上,且贯穿横梁的全长,因此板材面板的左右位置无须调节,直接相互靠拢即可。

4、由于板材面板前后位置可根据板材面板厚度设计,上下位置可由同一块板材面板上上下挂件中两定位螺钉定位头之间的水平距离确定,而左右位置无须调节,因此一块板材面板上四个挂件可在车间装配并调整好,现在施工直接吊挂即可,方便快捷。

5、将板材面板之间的前后、上下和左右三维位置关系的设定或调节都集中在所述定位螺钉及与之直接连接的两个零件(直角连接板和横梁)所在的位点上,因此整个干挂系统不仅零部件少,而且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背栓式板材幕墙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整个幕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I放大图,图3为图1的A向视图(俯视)。

图4为图1~3所示实施例中立柱与横梁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横梁右头的连接点采用爆炸图表示。

图5为图1~3所示实施例中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7为图1~3所示实施例中挂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为挂件的二维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7为挂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3所示实施例中板材面板与上、下挂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下挂件分采用局部剖视。

图9为图1~3所示实施例中上、下挂件与横梁和板材面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材幕墙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0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B向视图(省略了左右两侧的结构),图12为图11局部II放大图。

图13~14为图10~12所示实施例中挂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3为该实施例中挂件的二维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14为该实施例中挂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0~12所示实施例中复合螺钉的爆炸示意图。

图16为图10~12所示实施例中板材面板与上、下挂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上挂件采用爆炸视图表示其装配关系。

图17为图10~12所示实施例板材幕墙中上下两块板材面板产生错落效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叙述方便,下述实施例中的板材面板均采用石材面板,并冠以编号3,相应地,所述的背栓使用螺母埋入式背栓,并冠以编号5。所述螺母埋入式背栓包括螺母、膨胀套管和螺栓,其具体结构请参见申请号为201820823768.2的在先申请。

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为两行两列的板材幕墙。

参见图1~2,整个板材幕墙包括龙骨架、板材面板3、上挂件6、下挂件7 和背栓5。

参见图3~5并结合图1,龙骨架由三根竖直设置的立柱2和六根由L型角码4水平固定在立柱2上的横梁1组成。其中,立柱2为铝方管型材;横梁1 是横截面为槽状的金属型材,其上翼缘外侧和下翼缘的内侧分别沿长度设有一条贯穿全长的相互平行的支承槽1-1。所述L型角码4设在横梁1的腹板与立柱 2侧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内,其两翼分别由螺钉固定在横梁1的腹板与立柱2侧面上,且横梁1腹板的背面与立柱2的前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参见图6~7并结合图5和图8,上挂件6和下挂件7均由定位螺钉6-1和直角连接板6-2组成,其中,定位螺钉6-1的定位头6-1-1的直径与横梁1上所设支承槽1-1的宽度相匹配,长度与该支承槽1-1的深度相匹配;直角连接板6-2的一条直角边上设有背栓安装孔6-2-1,且该直角边与板材面板3和贴合的一个侧面设有与所述横梁1平行的锯齿状凸起6-2-2,另一直角边上设有一螺纹安装孔6-2-3,定位螺钉6-1穿设在该螺纹安装孔6-2-3内(见图6);上挂件6中定位螺钉6-1定位头6-1-1的指向与直角连接板6-2设有背栓安装孔 6-2-1的直角边指向相同,下挂件7中定位螺钉6-1定位头的指向与直角连接板 6-2设有背栓安装孔6-2-1的直角边指向相反。

参见图8、9并结合图1、3和5,所述板材幕墙的墙板为四块板材面板3排列成的2×2阵列;每一块板材面板3上边背面的两头分别由背栓5固定一上挂件6,下边背面的两头分别由背栓5固定一下挂件7;每一块板材面板3由上挂件6和下挂件7吊挂在上下相邻两所述横梁1上,其中,上挂件6中定位螺钉 6-1的定位头伸进位于上方的横梁1下翼缘上所设的支承槽1-1内,且定位头始终作用在该支承槽1-1的底面上;下挂件7中定位螺钉6-1的定位头伸进位于下方的横梁1上翼缘上所设的支承槽1-1内,且定位头始终作用在该支承槽1-1 的底面上。

参见图3、6、8和9,根据板材面板3的厚度只要改变螺纹安装孔6-2-3的位置即可设定板材面板3与所述龙骨架的距离,因此板材面板3的厚度选择范围大;安装时只要拧动定位螺钉6-1,即可调节板材面板3的高度,进而消除板材面板3的高度偏差;横梁1上的支承槽1-1贯穿横梁1的全长,安装时只要左右挪动板材面板3即可消除板材面板3的宽度偏差。

例2

参见图10~12,本例中所述的龙骨架所用的立柱2均选用截面为矩形的开式薄壁钢型材,三根横梁1是连续梁;三根立柱2的开口朝前,横梁1横跨三根立柱2,其腹板紧贴在所述立柱2开口的前侧面;一螺栓穿越横梁1腹板伸进立柱2的开口内,通过中部设有螺孔的夹板8将横梁1夹持固定在立柱2上。

参见图13~15并结合图16,上挂件6和下挂件7均由复合螺钉6-3和直角连接板6-2组成,其中,复合螺钉6-3由定位螺钉6-1、调节螺钉6-3-1和螺母 6-3-2组成,直角连接板6-2的另一条直角边上设有贯穿的调节长槽6-2-4,该调节长槽6-2-4垂直于设有背栓安装孔6-2-1的直角边;调节螺钉6-3-1的钉帽与螺杆之间设有一段正方形的限位滑块,该限位滑块的边长与所述调节长槽 6-2-4的宽度相匹配;且,所述的调节螺钉6-3-1的体内沿轴线设有贯通的螺纹孔,定位螺钉6-1穿设在该螺纹孔中;调节螺钉6-3-1穿设在调节长槽6-2-4 内并由螺母6-3-2固定在直角连接板6-2上。

参见图16~17,松开螺母6-3-2改变调节螺钉6-3-1在调节长槽6-2-4内的位置,即可调节板材面板3的前后(图16的左右)位置,既可扩大板材面板 3的厚度选择范围,又可消除板材面板3的厚度偏差,还可满足设计错落幕墙(参见图17)的需要。

参见图11,由于本例所述板材幕墙中的横梁1为连续梁,因此具有单点上料吊挂的优点。

本例上述以外的其他实施方式与例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