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套筒灌浆外墙的封仓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7332发布日期:2019-01-13 16:33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套筒灌浆外墙的封仓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套筒灌浆剪力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套筒灌浆外墙的封仓工具。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剪力墙的安装拼接过程,是将两块墙板端部处的预埋钢筋与预埋套筒彼此连接后,再通过现场注浆的方式连接两者的过程。在装配式剪力墙施工过程中,转换层施工是该结构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而如何做好套筒灌浆之前的封仓工作更是转换层施工的重中之重。然而,一方面,目前的封仓规范要求上下层墙板之间应当留有两公分的拼接缝隙;而另一方面,由于转换层预制外墙的墙体特殊性,其底面为“7”字状且整体厚度比下一层的现浇外墙要厚三分之一,从而使得两者间拼接缝隙不是正常意义上的“一”字,而是变成了“7”字,使得在“7”字的竖边也即竖向灌浆连接处形成错台现象。上述两种因素,协同造成了灌浆封仓无作业面和封堵困难的难题。使用传统封仓所用的封仓料直接封堵后打压注浆的办法,来封堵上述“7”字的拼接缝隙,就很容易因压力过大和竖向灌浆连接处的重力作用而造成漏浆现象,并出现灌浆不密实问题,轻则使得封仓缝的成型效果不美观,重则导致拼接缝隙处产生质量缺陷,从而对墙体的的整体防水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套筒灌浆外墙的封仓工具,其具备构造牢固、可操控性高以及重复利用率高的优点,能确保转换层的封仓施工质量能满足设计所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转换层套筒灌浆外墙的封仓工具,其特征在于:本封仓工具包括作为基底的加强块以及面贴合状的粘固于加强块内侧面处的胶质密封板,所述胶质密封板与加强块间共同构成双层复合式长方板状的组合压条;贯穿组合压条而设置有装配孔,以使得紧固螺栓能穿过该装配孔并将组合压条压紧和固定于转换层外墙墙面处;组合压条的顶面与转换层外墙的墙顶面齐平且固定于转换层外墙墙面处后,组合压条的两端沿预制三明治外墙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每一端均超出预制三明治外墙板的相应边;组合压条的顶面还贴附有一层作为灌浆阻隔层的封堵压条,所述封堵压条厚度大于预制三明治外墙板与转换层外墙的墙顶面之间的拼接缝隙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封堵压条与胶质密封板间彼此配合形成“L”状的直角密封面。

优选的,所述加强块所用材质为方木,胶质密封板与封堵压条均采用橡塑海绵条制成。

优选的,所述组合压条的厚度小于40mm;组合压条的两端沿预制三明治外墙板的长度方向安装后的每一端均超出预制三明治外墙板的相应边50mm。

优选的,封堵压条的两端沿预制三明治外墙板的长度方向安装后的每一端均超出预制三明治外墙板的相应边50mm。

优选的,封堵压条的宽×厚=40mm×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避免了采用传统的直接在竖向灌浆连接处进行封堵的操作方式而可能从而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独特的组合压条搭配封堵压条的配合方式,通过将组合压条固定于转换层外墙墙面处,再在组合压条顶面处垫一层封堵压条,当预制三明治外墙板由上而下的垛在转换层外墙的墙顶面时,因预制三明治外墙板的自重会压迫封堵压条,直至因预制三明治外墙板底面处的两公分厚垫片的存在而使得预制三明治外墙板下落停止。此时,预制三明治外墙板、封堵压条以及转换层外墙的墙顶面之间就形成了水平向的正常的封仓用的拼接缝隙,之后即可对该类水平拼接缝隙进行可靠封仓操作。甚至由于组合压条是沿转换层外墙墙面而贴附安装的,这使得封堵压条刚好顶在预制三明治外墙的泡沫保温层处,从而可有效避免灌浆压力对该泡沫保温层的压损状况。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组合压条搭配封堵压条的配合方式,从而巧妙的将原本难以封仓的“7”字状的拼接缝隙,转变为目前封仓技术成熟的“一”字状的拼接缝隙,从而确保了封仓灌浆操作的可靠进行。由于组合压条与封堵压条完全可事先生产,同时使用时再在对转换层外墙墙面进行打孔再安装即可,重复使用性高,劳动强度低,同时可施工穿插进行,不占用楼层施工关键线路节点时间,施工进度明显加快,施工效率亦可得到极大提升。而在质量方面,经过实践证明,采用本实用新型作为灌浆封仓辅助配件,其密封效果好,无漏浆现象,确保了灌浆的密实度,为后期转换层外墙保温接头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

2)、封堵压条与胶质密封板间彼此配合形成“L”状的直角密封面,其目的是考虑到封堵压条在与加强块间紧密粘接后,还同时粘固在胶质密封板的顶面处,从而有效提升了封堵压条的定位稳定性。同时,封堵压条与胶质密封板由于均为密封材质,因此彼此间的对合效果及密封配合度均能最大化,进而实现对灌浆压力的协同抵抗目的,最终确保灌浆操作的可靠进行,并保障灌浆后的密实度能满足实际所需。

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因方木及橡塑海绵条的广泛使用性,因此可采用方木制作加强块而橡塑海绵条制作胶质密封板及封堵压条,从而在实际使用时,甚至无需在专用厂房处成批加工后再搬运,而可直接在现场随地取材并随时制作使用,其使用灵活性可得到极大提升。封堵压条与胶质密封板为同种密封材质,也能进一步的确保两者的配合紧密度。

4)、组合压条的厚度,实际使用时以与预制三明治外墙的pcf板间彼此空间避让即可,此处的四公分稍小于通常的pcf板与转换层外墙墙面之间的正常间隙,多余的间隙可在后期用填缝砂浆填满即可。组合压条及封堵压条两端均超出单块预制三明治外墙的长度,以确保其封仓效果。而封堵压条的宽×厚=40mm×50mm,此时五公分厚度的采用橡塑海绵条制成的封堵压条,完全能够承担密封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预制三明治外墙板与转换层外墙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2为胶质密封板、加强块与封堵压条的工作状态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a-转换层外墙 b-预制三明治外墙板 b1-预制墙板 b2-pcf板

10-组合压条 11-胶质密封板 12-加强块

20-封堵压条 30-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在进行具体封仓操作之前的准备工序时,根据灌浆封仓专项施工方案,提前将转换层外墙a外侧封仓所用的胶质密封板11、加强块12及封堵压条20等材料加工好。

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的,首先将加强块12裁剪为长方块状,且加强块12长度为预制三明治外墙板b的单块长度再加100mm,以便在加强块12相对转换层外墙a贴附时,加强块12两端能分别伸出位于加强块12正上方的预制三明治外墙板b的两端50mm。之后,根据加强块12的长度,而使用橡塑海绵条来制作对应长度的封堵压条20及胶质密封板11。其中,胶质密封板11的长度等于加强块12长度,宽度等于加强块12宽度,以便与加强块12间彼此用胶水粘接后,能够形成长方块状的组合压条10。加强块12与胶质密封板11的总厚度控制在40mm内,以避免与预制三明治外墙间产生安装干涉。封堵压条20长度同样与加强块12等长,而宽度为40mm,厚度为50mm。封堵压条20与胶质密封板11不同,使用之前封堵压条20与加强块12是分离的,只是在使用过程中再使用胶水铺贴和粘接在加强块12顶面。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测量放线及预制三明治外墙板定位:

根据施工图,在转换层外墙a上弹出轴线和标高控制线,并弹出每片预制三明治外墙板b的安装位置线,复核。

2)、外墙封仓部位基层处理:

检查转换层外墙a伸缩模平整度和封仓部位处的墙顶面平整度,对偏差部位用1:2水泥砂浆找平。其中,伸缩模指外墙立面部分的模板,检查其平整度,也即检查浇筑完混凝土后剪力墙厚度是否有偏差和是否满足平整度要求。

3)、预埋螺杆校正:

转换层外墙a模板拆除后,检查转换层外墙a处的预埋螺杆,重新校正变形的预埋螺杆。

4)、组合压条的安装和加固:

将组合压条10的内侧面贴合的贴紧于转换层外墙a墙面处,此时组合压条10的顶面与转换层外墙a的墙顶面齐平,组合压条10的两端沿预制三明治外墙板b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每一端均超出预制三明治外墙板b的相应边50mm;贯穿组合压条10并向转换层外墙a内打出安装孔,使用紧固螺栓30穿过组合压条10处装配孔并固定于安装孔内,以便将组合压条10压紧和固定于转换层外墙a墙面处。紧固螺栓30的安装位置与预制三明治外墙板b间彼此空间避让。由于紧固螺栓30是目前成熟的固定式螺栓构造,搭配固定螺母可有效实现对组合压条10的压紧及固定。也可采用其他如膨胀紧固螺钉等结构来实现组合压条10的紧固目的,此处就不再赘述。

5)、封堵压条的铺贴固定:

将封堵压条20面贴合的粘固在组合压条10的顶面处。同样,该封堵压条20的每一端均超出预制三明治外墙板b的相应边50mm。此时封堵压条20的顶面刚好如图1所示的完全抵紧并封闭预制三明治外墙的泡沫保温层处,以避免灌浆时砂浆因压力而渗入。

6)、预制三明治外墙板吊装校正及封仓:

吊装预制三明治外墙板b至转换层外墙a的墙顶面处,根据步骤1)中的每片预制三明治外墙板b的安装位置线而校正当前预制三明治外墙板b位置。校正完成后,首先采用水泥砂浆对组合压条与预制三明治外墙板b的最外层处的pcf板b2间的配合缝隙进行塞缝操作,从而形成如图2所示的第二道密封线。实际操作时,上述组合压条10与预制三明治外墙板b的最外层处的pcf板b2间的配合缝隙通常在一公分到一点五公分之间。待第二道密封线凝固后,在预制三明治外墙板b的预制墙板所在侧,对预制三明治外墙板b与转换层外墙a的墙顶面之间的拼接缝隙执行灌浆及封仓操作。

7)、组合压条与封堵压条的拆除:

当上述灌浆及封仓操作完成两天后,气温在20℃以上时,拆除组合压条10与封堵压条20,即完成全部封仓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