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屋面导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2176发布日期:2019-04-09 21:17阅读:7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屋面导水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水槽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金属屋面导水槽。



背景技术:

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建设项目-大道速滑馆工程屋面造型复杂,设计独特,屋面为铝镁锰板金属屋面系统。屋面板型号为0.9mm厚65/400型(肋高65mm)铝镁锰合金板,屋面板在跨度方向和垂直于跨度方向均有倾斜角度,导致屋面板与天窗上侧立面交界处容易发生积水问题,埋下渗漏隐患。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金属屋面导水槽,解决金属屋面系统积水渗漏问题,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金属屋面导水槽,包括与天窗上侧立面相对应的三角板,所述三角板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天窗上侧立面相连接,所述第二面板与金属屋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天窗上侧立面包括天窗侧面龙骨和天窗侧面封边,所述天窗侧面龙骨和所述天窗侧面封边之间设置所述第一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屋面包括屋面龙骨和屋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屋面龙骨和所述屋面板之间设置所述第二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屋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设置有丁基橡胶防水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屋面龙骨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设置有垫撑,所述垫撑包括横向垫撑和纵向垫撑,所述垫撑由管材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板的材质为铝。

进一步地,所述屋面板的材质为铝镁锰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满足建筑耐久性和美观的前提下,确保屋面板与天窗上侧立面交界处不会积水,并进一步排除了该处渗漏的隐患,保证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金属屋面导水槽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金属屋面导水槽的A-A剖视图;

图3是根据图2所示的金属屋面导水槽的B处放大图。

图中:

1、屋面板;2、金属管;3、封口板;4、三角板;5、天窗侧面龙骨;6、天窗侧面封边;7、屋面龙骨;8、天窗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导水槽,包括与天窗上侧立面相对应的三角板4,所述三角板4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天窗上侧立面相连接,所述第二面板与金属屋面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天窗上侧立面包括天窗侧面龙骨5和天窗侧面封边6,所述天窗侧面龙骨5和所述天窗侧面封边6之间设置所述第一面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屋面包括屋面龙骨7和屋面板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屋面龙骨7和所述屋面板1之间设置所述第二面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屋面板1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设置有丁基橡胶防水材料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屋面龙骨7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设置有垫撑,所述垫撑包括横向垫撑和纵向垫撑,所述垫撑由管材制作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三角板4的材质为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屋面板1的材质为铝镁锰合金。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天窗包括天窗上侧立面、天窗下侧立面和天窗玻璃8,天窗上侧立面的高度高于天窗下侧立面,天窗玻璃8位于天窗上侧立面、天窗下侧立面之间,天窗上侧立面和天窗下侧立面均包括天窗侧面龙骨5和天窗侧面封边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屋面导水槽(以下简称为导水槽),其用于金属直立锁边屋面板1与天窗上侧立面交界处的防水,导水槽为一块3mm厚断面为直角形的铝制的三角板4。三角板4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与天窗侧面龙骨5用自攻钉固定,第二面板与屋面板1搭接并用铝制封口板3焊接封口,第二面板与屋面板1搭接处做防水处理,第二面板部通过垫撑防止变形。防水处理是在第二面板与屋面板1搭接处粘贴丁基橡胶防水材料2。第一面板与天窗侧面龙骨5用自攻钉固定时自攻钉距第一面板根部的距离不小于200mm,自攻钉的间距100mm,可在天窗上侧立面增设一道水平龙骨,用于固定第一面板。第一面板的宽度不应小于天窗上侧立面的宽度,第一面板的高度不小于250mm,第二面板的宽度不小于500mm,屋面板1与第二面板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

封口板3封口完成后,焊缝表面应喷涂银粉漆,保证焊缝质量及整体效果。

第二面板的下部(即屋面龙骨7与第二面板之间)铺设由管材制成的垫撑,纵向垫撑铺设时应从三角板4的转角处延伸至第二面板与屋面板1搭接处的下部,并铺设与纵向垫撑垂直的横向垫撑,防止因人员踩踏、雪荷载等因数引起导水槽变形太大。

具体使用时,雨水顺着屋面板1向下流动,流至天窗上侧立面时,被导水槽阻挡,并顺着导水槽从天窗上侧立面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流出,从而可有效防止屋面板与天窗上侧立面交界处积水。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在满足建筑耐久性和美观的前提下,确保屋面板与天窗上侧立面交界处不会积水,并进一步排除了该处渗漏的隐患,保证了施工质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