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翼缘摩擦式自定心钢框架梁柱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6941发布日期:2019-04-05 19:3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翼缘摩擦式自定心钢框架梁柱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翼缘摩擦式自定心钢框架梁柱节点。



背景技术:

早期的结构抗震设计以避免建筑在地震中的倒塌和保护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但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设计出来的结构往往在地震中出现较大的塑性破坏,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近年发展起来的基于性能抗震的设计理念提出,根据不同的抗震性能目标来进行结构设计,可使结构在地震中的性能、破损状态、损失均得到控制。在此理论框架下,一种新型的自定心—抗震钢框架被提出,并用以替代传统的焊接钢框架。现有的自定心—抗震框架的抗震装置大多性能仍未达到预期要求。因此,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一种下翼缘摩擦式自定心钢框架梁柱节点以提高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中的性能,控制震后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下翼缘摩擦式自定心钢框架梁柱节点,来提高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中的性能,控制震后的损失。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翼缘摩擦式自定心钢框架梁柱节点,包括由钢柱、钢梁、预应力钢绞线、1号垫板、2号垫板、加强钢板、1号固定角钢、2号固定角钢、摩擦钢板、摩擦片、螺栓组成;所述钢柱为H型钢,钢梁为工字型钢,均包括有两侧翼缘板和腹板,其中钢柱与钢梁翼缘板上均设置有若干螺栓孔;所述钢梁搭接在钢柱的一侧翼缘板上,在钢梁两侧翼缘板与钢柱的接触面上设置有1号垫板,该1号垫板设置有与钢柱的翼缘板相匹配的螺栓孔;所述钢梁的腹板两侧设置有若干预应力钢绞线贯穿整个钢梁,并在钢柱的翼缘板上锚固并施加预应力,其中预应力钢绞线锚固处设置有2号垫板;所述钢梁端部的翼缘板外侧均焊接固定有加强钢板,加强钢板的外侧还设置有1号固定角钢,该1号固定角钢一侧和1号垫板与钢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一侧和加强钢板与钢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摩擦钢板焊接固定在钢梁的下侧翼缘板的外侧,该摩擦钢板还与钢柱的翼缘板焊接固定,摩擦钢板上设置有允许螺栓移动的沟槽,在摩擦钢板的两侧还各设置有2号固定角钢;所述摩擦片设置在2号固定角钢与摩擦钢板之间;所述2号固定角钢一侧和1号垫板与钢柱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相邻的2号固定角钢与中间的摩擦片和摩擦钢板。

作为优选,所述摩擦片为2mm厚的黄铜片。

作为优选,所述螺栓均采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进行结构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预应力筋或钢绞线将梁柱等构件装配在一起并提供震后复位能力,结构在地震中的耗能不是来自结构自身的塑性变形,而是主要通过附属构件如金属屈服耗能件、摩擦耗能件等,因此主体结构可以在地震中实现基本无损,位于梁下翼缘的摩擦装置不影响楼板的铺设;同时,装配式的施工模式也减少了现场工作量和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1为钢柱,2为钢梁,3为预应力钢绞线,4为1号垫板,5为2号垫板,6为加强钢板,7为1号固定角钢,8为2号固定角钢,9为摩擦钢板,10为摩擦片,11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下翼缘摩擦式自定心钢框架梁柱节点,该梁柱节点主要由:钢柱1、钢梁2、预应力钢绞线3、1号垫板4、2号垫板5、加强钢板6、1号固定角钢7、2号固定角钢8、摩擦钢板9、摩擦片10、螺栓11组成;钢柱1为H型钢,钢梁2为工字型钢,均包括有两侧翼缘板和腹板,其中钢柱1与钢梁2翼缘板上均设置有若干螺栓孔;钢梁2搭接在钢柱1的一侧翼缘板上,在钢梁2两侧翼缘板与钢柱1的接触面上设置有1号垫板4,该1号垫板4设置有与钢柱1的翼缘板相匹配的螺栓孔;钢梁2的腹板两侧设置有若干预应力钢绞线3贯穿整个钢梁2,并在钢柱1的翼缘板上锚固并施加预应力,其中预应力钢绞线3锚固处设置有2号垫板5;钢梁2端部的翼缘板外侧均焊接固定有加强钢板6,加强钢板6的外侧还设置有1号固定角钢7,该1号固定角钢7一侧和1号垫板4与钢柱1通过螺栓11固定连接,另一侧和加强钢板6与钢梁2通过螺栓11固定连接;摩擦钢板9焊接固定在钢梁2的下侧翼缘板的外侧,该摩擦钢板还与钢柱的翼缘板焊接固定,摩擦钢板9上设置有允许螺栓11移动的沟槽,在摩擦钢板9的两侧还各设置有2号固定角钢8;摩擦片10设置在2号固定角钢8与摩擦钢板9之间;2号固定角钢8一侧和1号垫板4与钢柱1通过螺栓11连接固定,另一侧通过螺栓11连接固定相邻的2号固定角钢8与中间的摩擦片10和摩擦钢板9。

具体实施中,摩擦片10为2mm厚的黄铜片。

具体实施中,螺栓11均采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进行结构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而作出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也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替换及修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