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式钢筋加工场的顶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4523发布日期:2019-07-17 06:2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转式钢筋加工场的顶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的是加工场顶棚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翻转式钢筋加工场的顶棚结构。



背景技术:

如今,建筑、桥梁以及隧道等的建造都少不了钢筋的使用。一般的,在使用过程中,传统钢筋卸车先将钢筋卸到加工场地外,然后再由加工场地内的钢筋卸车将钢筋运输到指定地点,这样的钢筋二次运输屡见不鲜,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施工时间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效率。

上述缺陷,值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转式钢筋加工场的顶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翻转式钢筋加工场的顶棚结构,包括顶棚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内底部设有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支架内顶部设有连接轴,所述支架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顶棚相连,所述顶棚绕所述连接轴做旋转运动,所述动力系统控制所述顶棚。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支架成对出现,且所述支架两两相对。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动力系统固定于地面上。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位于所述支架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至少为2个,且均匀分布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为3个。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将钢筋卸载到加工场时,通过将加工场的顶棚进行旋转形成可供钢筋放入的空隙,即可直接将钢筋卸载到加工场内,避免进行钢筋的二次搬运,大大减少了因二次搬运造成的时间浪费。

附图说明

图1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即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图。

图3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在图中: 1.支架;2.动力系统;3.连接轴;4.顶棚;5.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翻转式钢筋加工场的顶棚结构,包括顶棚4以及支架1,其中,支架1内底部设有动力系统2,支架1内顶部设有连接轴3,支架1通过连接轴3与顶棚4相连,顶棚4可绕连接轴3做旋转运动,顶棚4的相应运动由动力系统2控制,动力系统2做出的相应指令由控制系统5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为旋转式电动支架,同时支架1成对出现,并且两两相对,支架1一侧的个数为3个且均匀分布于顶棚4上。此外作为优选方案,可以根据加工场的大小增加或减少支架1的数量,支架的个数至少为2个,且均匀分布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5设置于控制箱中,控制箱设置于支架1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如下,当钢筋卸车进行钢筋卸载的时候,利用控制系统5控制支架1内的动力系统2将加工场的顶棚4旋转一定的角度,直到所打开的缝隙可供钢筋放入,将钢筋卸车中的钢筋直接卸入加工场内即可。

通过以上步骤,可将钢筋直接卸下到加工场内,不必进行二次搬运,这样的翻转式钢筋加工场的顶棚结构不仅使用方便、快捷,而且可以更好的提升加工场的施工效率,节约时间。本系统也无需花大量的时间去维护设备,这样也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