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5234发布日期:2019-06-14 23:3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墙材保温砌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自保温砌块。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复合自保温砌块是一种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墙体材料。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为两侧筑造混凝土砌块,中间夹持保温块,但是,由于连接件较短,因此其连接强度较低。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620934108.2”,专利名称为“一种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公开的复合自保温砌块存在上述问题。

若是增加连接件的长度,会受制于保温砌块两孔洞之间壁厚的限制,一旦增加壁厚,就使得砌块的容重增大,从而影响到工程设计的要求。为此,先将连接件增长,并将其两个端头设置成帽体,将保温砌块连接连接件的地方增加凸台,并设置凹槽,从而增大连接件和保温砌块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强度,同时不增加保温砌块的容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自保温砌块,解决保温砌块和连接件连接强度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前砌块、后砌块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前砌块和所述后砌块中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前砌块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后砌块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连接件包括主体、凸体、转体、转轴、帽体、第一凹槽和第三通孔;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可旋转的所述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转体;所述转轴两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帽体;所述帽体上设置有控制所述转轴旋转的所述凹槽;所述主体外部设置有同所述转轴相配合的多个所述凸体;上下所述凸体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供所述转体旋转的所述第三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帽体相配合的凸台,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同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内的所有所述凸台的体积之和等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体积;所述连接件一端的所述帽体设置在所述凸台内,另一端的帽体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前砌块和所述保温层通过燕尾槽插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后砌块和所述保温层通过燕尾槽插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

再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两个所述凸台和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凸台与第二凹槽的横截面积相同,凸台的高度为第二凹槽高度的一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连接件上的转体增加了保温层的连接强度,同时将连接件的两端设置为帽体状,并增加连接件的长度,使其一端帽体设置在第二通孔中,另一端帽体设置在第一通孔的凸台内,从而增加了连接件同前砌块和后砌块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连接强度。同时,第一通孔内除了设置有凸台之外,还设置有第二凹槽,同一个第一通孔内的凸台和第二凹槽体积一样,保证了保温砌块总体容重不变,还不影响其设计要求和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横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纵向剖视图;

图4为连接件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前砌块;2、保温层;3、连接件;301、主体;302、凸体;303、转体;304、转轴;305、帽体;306、第一凹槽;307、第三通孔;4、后砌块;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凸台;8、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复合自保温砌块,包括前砌块1、后砌块4和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安装在所述前砌块1和所述后砌块4中间,所述前砌块1和所述保温层2通过燕尾槽插接在一起,所述后砌块4和所述保温层2通过燕尾槽插接在一起。同时,所述保温层2同所述前砌块1和所述后砌块4通过相关模具浇筑在一起,并且连接件3的两端浇筑在前砌块1和后砌块4中,起到连接保温层2和砌块的作用。

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件3包括主体301、凸体302、转体303、转轴304、帽体305、第一凹槽306和第三通孔307。所述主体301内部安装有可旋转的所述转轴304,转轴304的长度同主体301长度一样,该转轴304的目的就是为了带动转体303进行旋转。所述转轴30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转体303,所述转体303的前后端形状为刀刃状,用于减少旋转过程中的阻力,且数量为偶数,对称分布在所述转轴304上。所述转轴304的两端焊装有所述帽体305,其作用就是为了增加连接件3两端面同砌块内部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其连接强度。所述帽体305上设置有控制转轴304旋转的所述第一凹槽306。所述主体301外部设置有同所述转轴304相配合的多个所述凸体302,凸体302的目的就是取消连接件3在插入过程中的方向性,并能够减少插入过程中的阻力。此外,上下所述凸体302的中间位置上开设有供所述转体303旋转的所述第三通孔307,第三通孔307的大小要大于转体303,给转体303足够的旋转空间。此外,整体加长连接件3的长度,目的是为了增加连接件3同砌块之间的连接强度。

所述前砌块1开设有第一通孔5,所述第一通孔5位于连接件3的一面浇筑有凸台7,目的是为了连接件3能够充分的同前砌块1连接在一起,即帽体305 浇筑在凸台7的内部;第一通孔5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8,第二凹槽8的体积大小同第一通孔5内所有凸台体积大小一致,目的是保证整个砌块的容重不变,从而满足其设计要求。本具体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通孔5内具有两个所述凸台7和一个所述第二凹槽8,凸台7与第二凹槽8的横截面积相同,凸台7的高度为第二凹槽8高度的一半,使第一通孔5内的所有凸台7与第二凹槽8的体积相同,从而保证整个砌块的容重不变。

所述后砌块4设置有第二通孔6,所述连接件3另一端的帽体305开设在第二通孔6内,帽体305正好卡在第二通孔6上,即帽体305的上表面同所述第二通孔6的内上表面接触,帽体305的下表面同所述第二通孔6内下表面接触,使得帽体305正好卡装在第二通孔6内,提高了后砌块4与连接件3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为:将改造后的连接件3插入到保温层2内,使得保温材料连接在一起;然后采用相应的模具,将混凝土浇筑到保温层2的两端面,形成前砌块1和后砌块4,并且连接件3的两端帽体305直接被浇筑到砌块内部,一个是在前砌块1的凸台7内部,另一个是在后砌块4的第二通孔6 内部,提高连接件3同保温层2的强度;最后,一段时间之后,将模具拆除,得到复合自保温砌块。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