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纹钢智能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5226发布日期:2019-08-07 01:10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纹钢智能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螺纹钢智能连接器。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将混凝土与钢筋结合到一起,以提高整体的刚性,使其更加坚固。施工时,通常要将钢筋连接到一起,现有的钢筋连接时一般采用钢丝绳将两段钢筋捆扎到一起,这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捆扎工作至少需要两至三个人操作,捆绑工作费时费力,传统的钢筋捆扎需要至少一分钟才能完全捆绑好,耗费时间长,进一步增加了人工成本,延长了工期。

其次,捆绑过程中,容易出现角度偏差,无法保证垂直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也会影响整体结构,在有地震或灾难发生时,其结构强度无法达到相应要求,无法起到较好的结构性作用。而且,钢丝绳的强度差,当承受较大的外力时,连接处无法起到结构性作用。

再次,捆绑时两段钢筋需要有部分重合区,以便于捆扎,浪费了部分钢筋,增加了成本。

所以,为了改善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有采用钢筋连接套来连接两段钢筋的应用,然而,现有的钢筋连接套一般为简单的套筒结构,通过浇筑的方法,在连接套中间浇筑水泥等流动性物质,然后待水泥风干后将两段钢筋连接固定在一起,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提高钢筋的垂直度和结构强度,但是,浇筑需要浪费较多的时间,还需要等待水泥干了具有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使用,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使用起来也比较麻烦。

如何能够创设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大量节约人力和物力、节约时间的螺纹钢智能连接器,在行业内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螺纹钢智能连接器,使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装速度快,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安装后结构稳定、强度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纹钢智能连接器,包括外套筒和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外套筒,外套筒内分别设有钢筋咬合件、内盖、弹簧和端盖,所述钢筋咬合件安装在所述外套筒内侧,所述钢筋咬合件内部安装有所述内盖,所述钢筋咬合件的靠近连接套一侧的直径大于远离连接套一侧的直径,所述连接套两端均设有端盖,所述端盖安装在所述连接套内,所述端盖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钢筋咬合件和所述端盖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盖上方设有垫片,所述垫片安装在外套筒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外侧设有外螺纹,外套筒内侧设有内螺纹,外套筒与连接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套筒为中空结构,其中,与连接套连接的一端截面直径大于远离连接套的一端的截面的直径,所述外套筒与连接套连接的一端为圆柱形筒,远离连接套的一端为圆锥形筒。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咬合件由多个组成模块构成,多个组成模块构成一个一端开口大一端开口小的类圆锥形筒,钢筋咬合件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盖外部设有多个凸起,凸起的个数与组成模块的个数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的钢筋咬合件由三个组成模块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端盖开口处设有向外侧的凸台,所述凸台卡在连接套外,可防止端盖完全进入连接套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套中间设有分界隔档。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节约时间,施工效率高。可以直接将螺纹钢插入到外套筒中,通过钢筋咬合件将螺纹钢锁死,无法拔出来,整个过程仅需2-5秒即可,安装方便快捷,缩短了安装工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工期。

2.确保了施工的完成度。当螺纹当插入连接器的时候,可以听到钢筋被咬合的声音,也可以通过手感觉到钢筋连接成功,可以准确、直接的判断出连接的完整性,不会因拧入或钉入不充足而产生质量问题。

3.节省了人力。普通连接套筒需要2人以上同时操作,本申请的连接器仅需一名施工人员操作即可,节约了70%的人员投入,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

4.施工灵活度高。不仅可以垂直施工,也可以在水平方向施工连接,甚至在墙体、桥梁等较难施工的位置也可以施工,方便快捷。

5、稳定性高。钢筋连接器可以紧紧的将钢筋咬合,不会产生松动,钢筋稳定性好,强度高。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螺纹钢智能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钢筋插入连接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钢筋咬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4的钢筋咬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外套筒,2为钢筋咬合件,3为内盖,4为垫片,5为弹簧,6为端盖,7为连接套,31为凸起,61为凸台,71为分界隔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纹钢智能连接器,包括外套筒1和连接套7,所述连接套7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外套筒1,外套筒1内分别设有钢筋咬合件2、内盖3、弹簧5和端盖6,所述钢筋咬合件2安装在所述外套筒1内侧,所述钢筋咬合件2内部安装有所述内盖3,所述钢筋咬合件2的靠近连接套7一侧的直径大于远离连接套7一侧的直径,所述连接套7两端均设有端盖6,所述端盖6安装在所述连接套7内,所述端盖内安装有弹簧5,所述弹簧5位于所述钢筋咬合件2和所述端盖6之间。

所述的外套筒1为中空结构,其中,与连接套7连接的一端截面直径大于远离连接套7的一端的截面的直径,所述外套筒1与连接套7连接的一端为圆柱形筒,远离连接套7的一端为圆锥形筒。

所述钢筋咬合件2由三个组成模块21构成,三个组成模块21构成一个一端开口大一端开口小的类圆锥形筒,钢筋咬合件2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

实施例2

参照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纹钢智能连接器,包括外套筒1和连接套7,所述连接套7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外套筒1,外套筒1内分别设有钢筋咬合件2、内盖3、弹簧5和端盖6,所述钢筋咬合件2安装在所述外套筒1内侧,所述钢筋咬合件2内部安装有所述内盖3,所述钢筋咬合件2的靠近连接套7一侧的直径大于远离连接套7一侧的直径,所述连接套7两端均设有端盖6,所述端盖6安装在所述连接套7内,所述端盖内安装有弹簧5,所述弹簧5位于所述钢筋咬合件2和所述端盖6之间。

所述的钢筋咬合件2与端盖6之间设有垫片4,所述垫片4安装在外套筒1内。

所述连接套7外侧设有外螺纹,外套筒1内侧设有内螺纹,外套筒1与连接套7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的外套筒1为中空结构,其中,与连接套7连接的一端截面直径大于远离连接套7的一端的截面的直径,所述外套筒1与连接套7连接的一端为圆柱形筒,远离连接套7的一端为圆锥形筒。

所述钢筋咬合件2由三个组成模块21构成,三个组成模块21构成一个一端开口大一端开口小的类圆锥形筒,钢筋咬合件2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

所述的内盖3外部设有三个凸起3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连接套为中空结构,所述的端盖6开口处设有向外侧的凸台61,所述凸台卡在连接套外,可防止端盖完全进入连接套内。

实施例4

参照图1、图2、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组成模块有四个。

实施例5

参照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套中间设有分界隔档71,将连接套分为两部分,起到限定端盖位置的作用。

安装时,可以先在外套筒内放入钢筋咬合件,然后在钢筋咬合件内部放入内盖,将钢筋咬合件和内盖推到外套筒内相应位置,再在上方依次放上垫片、弹簧和端盖,将连接套与外套筒连接好即可。安装简单,使用方便,操作快捷。

连接好后,螺纹钢从外套筒插入,内盖被钢筋顶入端盖内,螺纹钢咬合件内部的螺纹与螺纹钢上的螺纹相互咬合,使螺纹钢无法从连接器中拔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