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适应多工况的混凝土覆膜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8986发布日期:2019-09-12 09:1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适应多工况的混凝土覆膜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适应多工况的混凝土覆膜工具。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收光整平,并对其进行覆膜养护。降低混凝土受温度影响的水份蒸发量,避免出现裂缝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现在工地上出现一些覆膜装置,但大多存在些不足之处。覆膜装置一般均包括整平、覆膜和切割部分。在现有技术中的整平大多为抹子,覆膜使用辊轮,切割使用刀片。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需匀速拉动装置,否则覆膜辊轮受惯性影响持续转动,造成覆膜材料浪费,且对覆膜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使用的刀片不能将覆膜材料完全的切割,对施工后覆膜材料施加有拉力,对其覆膜面造成破坏。而且智能满足一种工况,产品的适应性单一。覆膜材料与混凝土接触后仍残留有空气,影响覆膜质量。

急需一种混凝土覆膜装置解决该问题,通过设有导向辊,且在导向辊内滑动连接切刀,刮板的底面设为弧形可以完美解决残留空气的问题。同时设置有调节装置对其覆膜辊轮进行调节适应更多的工况,设置滑动装置进行控制切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覆膜装置不能完美解决覆膜材料和混凝土的之间的气泡,适应性单一,切割覆膜材料时不能有效切割,造成覆膜质量低的问题,故此一种能适应多工况的混凝土覆膜工具,解决该类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适应多工况的混凝土覆膜工具,包括覆膜辊轮、手杆、刮板和整平板;所述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手杆远离凸块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把手;所述整平板靠近手杆的一侧中部通过开设有定位槽与凸块转动连接;所述整平板与凸块连接处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杆;两个所述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两端贯穿有U形杆;所述刮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内活动连接有切刀;所述刮板的两端开设有通孔;所述U形杆远离套管的一端贯穿通孔并与覆膜辊轮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手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上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调节管的一端与切刀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整平板的底面与远离覆膜辊轮一侧的连接处设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紧固螺栓,且紧固螺栓与整平板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的,所述手杆的外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手杆的内侧壁设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管上可拆卸连接有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与滑块匹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刮板的底部设为弧形,且刮板的长度小于覆膜辊轮的长度2毫米至4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辊的长度等于覆膜辊轮的长度,所述切刀的长度大于导向辊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辊通过开设切刀槽与切刀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设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手杆靠近把手的一端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适应多工况的混凝土覆膜工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刮板且底部设为弧形,可以克服现有技术对覆膜与混凝土接触时产生的气泡不能完全去除,弧形设置可以将气泡由中间向覆膜的两侧赶出,可以将覆膜与混凝土接触的更为紧密,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覆膜质量,避免气泡残留在覆膜下侧影响覆膜质量。

(2)、把手上设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手杆靠近把手的一端相匹配,可以将把手拆下,井连接管与手杆进行连接可以实现多种把握方式,方便使用者在不同工位时的使用。

(3)、手杆的外侧壁开设有滑槽;手杆的内侧壁设有复位弹簧。调节管上螺栓连接有滑块。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复位弹簧与滑块匹配连接。通过复位弹簧对滑块作用,实现对滑块的复位,进而对切刀的控制,保证在对覆膜切割完成后切刀自动复位,避免影响导向辊的功能。

(4)、套管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且紧固螺栓与整平板的夹角为锐角。通过紧固螺栓可以对U形杆进行紧固,可以适用多种规格的覆膜辊轮,同时可以将覆膜辊轮进行高度的调节,以便适用曲面或不同高度整平和覆膜的工况。且紧固螺栓的夹角为锐角,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调节。

(5)、刮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导向辊,对覆膜进行导向的同时还能实现对覆膜辊轮施加作用力,使其覆膜辊轮减速,以免在使用者以较快地速度使用时,避免覆膜辊轮由于惯性原因,有效控制覆膜的卷出长度以免造成浪费,有效保证覆膜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5为刮板底部的剖面图。

图中:1、整平板,2、覆膜辊轮,3、套管,4、手杆,5、U形杆,6、刮板,7、把手,8、连杆,9、调节管,10、立杆,11、滑槽, 12、导向辊,13、切刀,14、滑块,15、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能适应多工况的混凝土覆膜工具,包括覆膜辊轮2、手杆4、刮板6和整平板1。手杆4的一端焊接连接有凸块;手杆4远离凸块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把手7。通过凸块方便与整平板1的连接,把手7 方便施工者使用。

整平板1靠近手杆4的一侧中部通过开设有定位槽与凸块销轴连接,整平板1与手杆4的销轴连接实现多种角度的转变,也适应更多的适用场合和更多的人群。整平板1与凸块连接处的左右两侧均焊接连接有立杆10。

两个立杆10的顶端焊接连接有套管3,套管3的两端贯穿有U 形杆5,用于连接覆膜辊轮2。

刮板6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导向辊12,对覆膜进行导向的同时还能实现对覆膜辊轮2施加作用力,使其覆膜辊轮2减速,以免在使用者以较快地速度使用时,避免覆膜辊轮2由于惯性原因,有效控制覆膜的卷出长度以免造成浪费,有效保证覆膜质量。刮板6的两端开设有通孔;导向辊12通过开设切刀槽与切刀13滑动连接,利于切刀 13切断覆膜,且在导向辊13和覆膜辊轮2之间设置切刀13,还能将从覆膜辊轮2卷出的覆膜,在切断后被导向辊13完美的压平。且刮板6的长度小于于覆膜辊轮2的长度3毫米。导向辊12的长度等于覆膜辊轮2的长度,切刀13的长度大于导向辊12的长度。

U形杆5远离套管3的一端贯穿通孔并与覆膜辊轮2的端部轴承连接。可以解决传统的覆膜工具未在覆膜辊轮2的内侧设有支撑结构,在覆膜过程中覆膜辊轮2出现左右摇摆,最终导致覆膜质量差的问题。

手杆4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调节管9,调节管9上焊接连接有连杆 8,连杆8远离调节管9的一端与切刀13螺栓固定。通过滑动调节管 9可以控制切刀13的伸出和复位,进而对覆膜进行切割,保证在施工完成后或更换覆膜辊轮2时进行切割覆膜,且覆膜切割后被刮板6 完美的压平,保证覆膜与混凝土接触后,无气泡影响施工质量。

整平板1的底面与远离覆膜辊轮2一侧的连接处设为弧形,对混凝土进行整平时,避免与较多的混凝土接触,有效保证混凝土的平整性,为覆膜工序提供高质量的覆膜面。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套管3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且紧固螺栓与整平板1的夹角为45度。通过紧固螺栓可以对U形杆进行紧固,可以适用多种规格的覆膜辊轮2,同时可以将覆膜辊轮2进行高度的调节,以便适用曲面或不同高度整平和覆膜的工况。且紧固螺栓的夹角为45度,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调节。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和2不同的是:

手杆4的外侧壁开设有滑槽11;手杆4的内侧壁设有复位弹簧 15。调节管9上螺栓连接有滑块14。滑槽11与滑块14滑动连接;复位弹簧15与滑块14匹配连接。通过复位弹簧15对滑块14作用,实现对滑块14的复位,进而对切刀13的控制,保证在对覆膜切割完成后切刀12自动复位,避免影响导向辊12的功能。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不同的是:

刮板6的底部设为弧形,可以克服现有技术对覆膜与混凝土接触时产生的气泡不能完全去除,弧形设置可以将气泡由中间向覆膜的两侧赶出,可以将覆膜与混凝土接触的更为紧密,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覆膜质量,避免气泡残留在覆膜下侧影响覆膜质量。

实施例5:

与以上实施例均不同的是:

把手7上设有连接管16,且连接管16与手杆4靠近把手7的一端相匹配,可以将把手拆下,井连接管16与手杆4进行连接可以实现多种把握方式,方便使用者在不同工位时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可以这样实现:将覆膜滚轮2与U形杆5的一端转动连接,使用者对施工面进行目测,调节紧固螺栓对U 形杆5进行调节,进而调节覆膜辊轮2与整平板1的夹角并将其固定,拉动把手7对施工面进行整平和覆膜工序,结束后拉动调节管9将其覆膜材料进行切割,完成后将其松开,调节管9和切刀自动复位。在覆膜过程中,刮板6的底部将覆膜材料与混凝土之间的空气,由中间向两侧有效的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