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木混合模板搭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7448发布日期:2019-11-05 23:55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木混合模板搭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铝合金模板体系、铝框木模板体系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木混合模板搭接系统。



背景技术:

在新建商用或民用建筑中,特别是高层、超高层建筑,中低层多用木模板,尺寸调节方便、周转灵活,标准层多用铝模板,成型好、节省后期工序。

铝合金模板作为新一代的建筑模板,具有拆装灵活、刚度高、使用寿命长,用于浇筑混凝土的面平整光洁等优势,同时还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而且回收价值高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铝合金模板对机械装置的依赖程度低,组装方便,可以完全由人工拼装,拼装成片后整体由机械吊装,施工效率高。

在铝木模板转换层处,层间结构尺寸多在梁柱截面处稍有变动,其余构件定位及截面尺寸不变。此种情况下,转换层不能直接套用标准层铝模板。但全部使用木模板,会造成局部适应而整体木模板成本增加。可采取标准构件选用铝模板,在非标准构件处,视情况部分选用铝模板,截面变化处采用铝木搭接工艺,完成模板体系搭建。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于铝木模板转化层梁柱定位不变、截面尺寸变化位置,设计一种能使标准层铝模板适用于非标准层的铝木模板搭接系统,连接竖向铝模板及横向因竖向构件截面变化而拼接的木模板,且搭接节点稳固,以提高铝模板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铝木混合模板搭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铝合金模板、水平向木模板和木方,以及设置于所述竖向铝合金模板和所述水平向木模板、木方之间的连接件。

所述铝合金模板为工程铝模板体系中端肋孔位间距为50mm或100mm的标准平面模板。

所述木模板、木方为工程木模板体系中常规模板。

所述连接件包括竖向连接下方铝合金模板、横向连接木方的L型铝合金连接板,水平向承接木模板的铝合金横板,且此横板竖向焊接于铝合金连接板中上部,以及加固的铝合金斜撑。

所述的铝木搭接系统,其特征在于,铝合金横板焊接于L型铝合金连接板中上部,且铝合金横板焊接处距离顶部15mm;铝合金斜撑两端分别焊接于铝合金横板端部及L型铝合金连接板转角处。

所述的铝木搭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铝合金模板端肋孔位与L型连接件孔位完全重叠,通过铝模体系中常用紧固件销钉和销片相紧固。

所述的铝木搭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木模板放置于铝合金横板上,且木模板与铝合金横板平行,木模板端头与L型铝合金连接板上部相抵接;连接件中L型铝合金横向板通过自攻螺钉(4)与木方相紧固。

所述的铝木搭接系统中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侧视中,连接件长度为300mm,铝合金连接板下方的孔径与间距与铝合金模板相对应,孔径为16.5mm,间距为50+100×3+50mm。

所述的一种铝木混合模板搭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面相互平行,两个所述侧面均与木质模板顶面连接,所述顶面与所述木模板平行且通过钢钉紧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木混合模板搭接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木混合模板搭接系统侧模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铝木连接件放大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铝木连接件放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对铝木搭接系统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为全面的描述,附图中为一种铝木混合模板搭接系统实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使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铝木搭接系统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例,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铝木搭接系统包括水平向木模板6、水平向木方7,位于木模板同水平高度的铝木连接件(1、2、3),位于铝木连接件下方的竖向铝合金模板5、以及紧固构件。

连接竖向铝膜与水平向木模的连接件,由L型铝合金连接板、水平向铝合金横板以及铝合金斜撑组成。L型铝合金连接板水平向长150mm,并布有孔径为16.5mm的连接孔位,孔位间距为50+100×3+50mm,与铝合金平面模板孔位布置相同。L型铝合金连接板竖向长120mm,距离顶端15mm处焊接有铝合金横板。铝合金斜撑为柱状,直径5mm,焊接于铝合金横板端部及L型铝合金连接板转角处,目的为增强连接件稳定性。

水平向木模板通过钢钉紧固于木方上,遵循工程施工习惯,木方端头较木模板端头错开5cm。木模板放置于铝合金横板上,木方放置于L型铝合金连接板的水平板上,并通过自攻螺钉固定。

竖向铝合金模板与上方L型铝合金连接板竖向垂直,且两竖向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铝合金模板端肋与L型铝合金连接板水平向板平行,此时铝合金模板端肋的预留连接孔洞与L型铝合金连接板水平向板中预留连接孔洞相重合,二者通过铝模板支撑体系中的销钉、销片等相紧固。

铝木搭接体系搭建完成后,非工作工况下,在竖向上,传力路线为:水平向木模板传递小部分自重至铝木连接件铝合金横板上,铝合金横板将此竖向力及自身重力转化为焊接处的弯矩以及向上的剪力;木方固定于L型铝合金连接板水平向板上,将传递小部分自重至L型铝合金连接板水平向板上,再转化为弯矩及剪力;铝木连接件将竖向力传递至竖向铝合金模板,再通过铝木支撑体系传递至楼面直至基础。

采用铝木搭接系统,可在局部非标准构件处选用铝模板,增强铝模板整体适用性,提高浇筑质量及效率;在竖向和水平向转角处,提高模板搭接完整度及稳定性,减少铝模板和木模板搭接处位置错台及跑浆。

以上实例仅表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此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