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9119发布日期:2019-06-15 00:4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在道路、桥梁、屋顶、地下室等需要防水的建筑物施工中,均需要预先铺制防水卷材,根据其主要防水组成可分为: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和涂料防水四大类。其中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最为常用的防水卷材,占市场总量将近70%。目前,国内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分为两种:一种是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种是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能够在-20℃~100℃左右的气温下使用,具有较高的弹性,较强的拉力和延伸率,适用于较寒冷地区以及变形和振动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水工程,但对炎热地区和温度在-25℃以下的地区适用性差。而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最大的适用范围为-15℃~130℃。就温度下线,难以满足寒冷地区的低温极限要求,只能适用于炎热或非寒冷地区。由于我国的冬夏季温度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不仅在施工时难以选择那种改性材料,也给生产厂家带来极大不便。因此,研制一种能够在高温和低温下均具备优良性能,可适应不同环境的新型材料迫在眉睫。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弹性体改性沥青和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耐高低温方面存在缺陷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改性沥青涂渍层、胎基层和隔离层,所述改性沥青涂渍层的材料为改性沥青,所述改性沥青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10#沥青5~10份,90#或100#沥青40~50份,软化油6~12份,橡胶粉4~6份,sbs3~5份,高密度聚乙烯2~4份,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0.2~0.6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6~2份,填料10~20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与所述过氧化二异丙苯的添加量为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沥青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10#沥青7份,90#或100#沥青45份,软化油9份,橡胶粉5份,sbs4份,高密度聚乙烯3份,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0.4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2份,填料15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10#沥青软化点为≥95℃,所述90#或100#沥青软化点为45~5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软化油为10#芳烃油,所述橡胶粉为40~60目的废旧轮胎胶粉,所述sbs为热塑性丁苯橡胶yh-792,所述填料为粉煤灰或轻钙。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胎基层选用聚酯胎,所述隔离层为塑料薄膜层或岩片,所述塑料薄膜为聚氯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或聚丙烯薄膜,所述岩片为页岩片、烧结沙或石英砂。一种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方,称取各个组分备用;s2、加入10#沥青、90#或100#沥青,升温至155~165℃时加入软化油,升温至175~185℃,混合均匀;s3、温度控制在180~190℃,然后加入轮胎橡胶粉,混合均匀后,进行第一次研磨,使胶粉和油完全融入;s4、第一次研磨完成后,加入sbs,混合均匀后加入高密度聚乙烯,混合均匀,再加入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均匀后,进行第二次研磨,研磨至油质均匀细腻;s5、升温至175℃~185℃,加入填料,混合均匀后得到改性沥青;s6、将步骤s5得到的改性沥青涂覆在胎基层的上下表面,得到两面均涂覆有改性沥青涂渍层的胎基层;s7、在步骤s6得到的两面均涂覆有改性沥青涂渍层的胎基层上下表面涂覆隔离膜,得到隔离层,冷却成型,得到一种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本发明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采用10#沥青、90#沥青或100#沥青为主要原料,与软化油、橡胶粉sbs、高密度聚乙烯、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过氧化二异丙苯、轻钙混合,使得制备的防水卷材不仅具有溶物含量高,可溶物含量高达2526~1535g/m2,不透水性好,不透水性为0.3map,90min无渗漏,横向压力为1306~1357n,纵向压力为1421~1453n等性能优异以外,还具有130℃~140℃×2h无滑动、流淌、滴落,-35℃无裂纹的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大大提高了材料的适用范围及使用寿命,切实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弹性体改性沥青和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耐高低温方面存在缺陷的问题。本发明中,sbs与高密度聚乙烯配合,使得制备的防水卷材耐高低温性能优异。sbs具有良好的弹性,高密度聚乙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化学稳定性好,还具有较高的刚性和韧性,机械强度好,二者配合使用,使得制备的防水卷材既能具有低温下高分子卷材的柔性,在-35℃无裂纹,又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在130℃~140℃×2h无滑动、流淌、滴落。本发明中,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与过氧化二异丙苯配合使用,在提高防水卷材力学强度的同时有效提高了防水卷材的耐热性和低温柔性。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的功能团为三个烯丙基,在过氧化二异丙苯的引发下,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与sbs、高密度聚乙烯共聚改性,在共聚分子中引入芳杂环,从而显著提高了防水卷材的力学强度和耐高低温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如下重量份的配方,称取各个组分备用:10#沥青5份,90#沥青40份,软化油6份,橡胶粉4份,sbs3份,高密度聚乙烯2份,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0.2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6份,轻钙10份;s2、将10#沥青、90#沥青打入配料罐,待温度升至160±5℃时加入软化油,升温至180±5℃,搅拌30分钟至混合均匀;s3、温度控制在180~190℃,然后加入轮胎橡胶粉,搅拌60分钟至混合均匀后,打开胶体磨,进行第一次研磨,使胶粉和油完全融入;s4、第一次研磨完成后,加入sbs,搅拌30分钟至混合均匀后加入高密度聚乙烯,搅拌30分钟至混合均匀,再加入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搅拌30分钟,进行第二次研磨,研磨至油质均匀细腻;s5、调至后锅,升温至180℃,加入填料,继续搅拌1小时至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沥青;s6、将步骤s5得到的改性沥青涂覆在胎基层的上下表面,得到两面均涂覆有改性沥青涂渍层的胎基层;s7、在步骤s6得到的两面均涂覆有改性沥青涂渍层的胎基层上下表面涂覆聚氯乙烯薄膜,得到隔离层,冷却成型,得到一种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实施例2一种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如下重量份的配方,称取各个组分备用:10#沥青6份,90#沥青43份,软化油8份,橡胶粉5份,sbs4份,高密度聚乙烯3份,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0.3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0份,轻钙13份;s2、将10#沥青、90#沥青打入配料罐,待温度升至160±5℃时加入软化油,升温至180±5℃,搅拌30分钟至混合均匀;s3、温度控制在180~190℃,然后加入轮胎橡胶粉,搅拌60分钟至混合均匀后,打开胶体磨,进行第一次研磨,使胶粉和油完全融入;s4、第一次研磨完成后,加入sbs,搅拌30分钟至混合均匀后加入高密度聚乙烯,搅拌30分钟至混合均匀,再加入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搅拌30分钟,进行第二次研磨,研磨至油质均匀细腻;s5、调至后锅,升温至180℃,加入填料,继续搅拌1小时至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沥青;s6、将步骤s5得到的改性沥青涂覆在胎基层的上下表面,得到两面均涂覆有改性沥青涂渍层的胎基层;s7、在步骤s6得到的两面均涂覆有改性沥青涂渍层的胎基层上下表面涂覆聚乙烯薄膜,得到隔离层,冷却成型,得到一种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实施例3一种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如下重量份的配方,称取各个组分备用:10#沥青7份,90#沥青45份,软化油9份,橡胶粉5份,sbs4份,高密度聚乙烯3份,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0.4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2份,粉煤灰15份;s2、将10#沥青、90#或100#沥青打入配料罐,待温度升至160±5℃时加入软化油,升温至180±5℃,搅拌30分钟至混合均匀;s3、温度控制在180~190℃,然后加入轮胎橡胶粉,搅拌60分钟至混合均匀后,打开胶体磨,进行第一次研磨,使胶粉和油完全融入;s4、第一次研磨完成后,加入sbs,搅拌30分钟至混合均匀后加入高密度聚乙烯,搅拌30分钟至混合均匀,再加入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搅拌30分钟,进行第二次研磨,研磨至油质均匀细腻;s5、调至后锅,升温至180℃,加入填料,继续搅拌1小时至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沥青;s6、将步骤s5得到的改性沥青涂覆在胎基层的上下表面,得到两面均涂覆有改性沥青涂渍层的胎基层;s7、在步骤s6得到的两面均涂覆有改性沥青涂渍层的胎基层上下表面涂覆聚丙烯薄膜层,得到隔离层,冷却成型,得到一种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实施例4一种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如下重量份的配方,称取各个组分备用:10#沥青8份,100#沥青47份,软化油10份,橡胶粉5份,sbs4份,高密度聚乙烯3份,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0.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6份,粉煤灰17份;s2、将10#沥青、90#或100#沥青打入配料罐,待温度升至160±5℃时加入软化油,升温至180±5℃,搅拌30分钟至混合均匀;s3、温度控制在180~190℃,然后加入轮胎橡胶粉,搅拌60分钟至混合均匀后,打开胶体磨,进行第一次研磨,使胶粉和油完全融入;s4、第一次研磨完成后,加入sbs,搅拌30分钟至混合均匀后加入高密度聚乙烯,搅拌30分钟至混合均匀,再加入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搅拌30分钟,进行第二次研磨,研磨至油质均匀细腻;s5、调至后锅,升温至180℃,加入填料,继续搅拌1小时至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沥青;s6、将步骤s5得到的改性沥青涂覆在胎基层的上下表面,得到两面均涂覆有改性沥青涂渍层的胎基层;s7、在步骤s6得到的两面均涂覆有改性沥青涂渍层的胎基层上下表面涂覆页岩片,得到隔离层,冷却成型,得到一种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实施例5一种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如下重量份的配方,称取各个组分备用:10#沥青10份,100#沥青50份,软化油12份,橡胶粉6份,sbs5份,高密度聚乙烯4份,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0.6份,过氧化二异丙苯2份,粉煤灰20份;s2、将10#沥青、90#或100#沥青打入配料罐,待温度升至160±5℃时加入软化油,升温至180±5℃,搅拌30分钟至混合均匀;s3、温度控制在180~190℃,然后加入轮胎橡胶粉,搅拌60分钟至混合均匀后,打开胶体磨,进行第一次研磨,使胶粉和油完全融入;s4、第一次研磨完成后,加入sbs,搅拌30分钟至混合均匀后加入高密度聚乙烯,搅拌30分钟至混合均匀,再加入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搅拌30分钟,进行第二次研磨,研磨至油质均匀细腻;s5、调至后锅,升温至180℃,加入填料,继续搅拌1小时至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沥青;s6、将步骤s5得到的改性沥青涂覆在胎基层的上下表面,得到两面均涂覆有改性沥青涂渍层的胎基层;s7、在步骤s6得到的两面均涂覆有改性沥青涂渍层的胎基层上下表面涂覆石英砂,得到隔离层,冷却成型,得到一种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实施例1~5改性沥青的配方中各组分重量份数见下表:表1实施例1~5改性沥青的配方中各组分重量份数组别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10#沥青56781090#或100#沥青4043454750软化油6891012橡胶粉45556sbs34445高密度聚乙烯23334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0.20.30.40.50.6过氧化二异丙苯0.61.01.21.62填料1013151720实施例1~5中,10#沥青软化点为≥95℃,90#或100#沥青软化点为45~50℃,采购自辽河石化,sbs为热塑性丁苯橡胶yh-792(1401),采购自中石化岳阳石化,橡胶粉为40-60目的废旧轮胎胶粉,采购自本地或广西远景橡胶科技有限公司采购,软化油为10#芳烃油,采购自山东孚润达化工有限公司。以市售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对照组,对实施例1~5制备的防水卷材进行如下性能测试:1、可溶物含量:按照gb/t328.26-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26部分:沥青防水卷材可溶物含量(浸涂材料含量)》中规定的测试方法,测试样品的可溶物含量;2、不透水性:按照gb/t328.10-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0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不透水性》中规定的测试方法,测试样品的不透水性;3、耐热性:按照gb/t328.11-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1部分:沥青防水卷材耐热性》中规定的测试方法,测试样品的耐热性;4、拉力:按照gb/t328.8-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8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拉伸性能》中规定的测试方法,测试样品的拉伸性能;5、低温柔性:按照gb/t328.14-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4部分:沥青防水卷材低温柔性》中规定的测试方法,测试样品的低温柔性;测试结果见下表:表2实施例1~5制备的防水卷材性能测试结果注:检测指标参照国家标准gb18242-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中的规定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与市售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相比,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防水卷材可溶物含量更高,可溶物含量高达2526~1535g/m2;耐热性更好,130℃~140℃×2h无滑动、流淌、滴落;不透水性更好,不透水性为0.3map,90min无渗漏;横向压力为1306~1357n,纵向压力为1421~1453n;低温柔性更好,-35℃无裂纹,说明本发明的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耐高低温性能良好,大大提高了材料的适用范围及使用寿命,切实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弹性体改性沥青和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耐高低温方面存在缺陷的问题。其中,实施例3的原料配比和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相对更优的技术方案,制得的防水卷材性能最佳。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