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混凝土预制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8406发布日期:2019-05-17 21:55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L型混凝土预制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预制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l型混凝土预制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pc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迅速,它不仅能够改变传统建筑现场工人多,作业量大,质量难以保证,资源浪费大的缺点,更是我国建筑业整体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设计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特别是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还不够合理,构件之间不便于连接,预制件拼接时容易错位,给现场施工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预制件尺寸及特性的标准化能显著加快安装速度和建筑工程进度,采用预制件的建筑工地现场作业量明显减少,粉尘污染、噪音污染显著降低。但是,在进行预制件连接时容易发生错位,为此,提出一种l型混凝土预制件,能够使得混凝土分布均匀,且提高预制件的强度,便于预制件之间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l型混凝土预制件,能够通过球面板、螺纹连接架、连接柱配合使用能够将细石混凝土均匀的导入l型壳体的内部,且在抖动模块的作用下,进一步使得细石混凝土分布均匀,同时利用连接套便于将两个l型壳体进行连接,二号吸水树脂块吸收水分膨胀变大对球面板底部的弧形区域进行填充,提高球面板的密封效率,提高l型预制件的强度,便于预制件之间连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l型混凝土预制件,包括l型壳体、连接套、封闭模块、抖动模块和膨胀柱;所述l型壳体竖直段的内部设置有封闭模块,l型壳体水平段的内部设置有膨胀柱,且膨胀柱的外侧设置有吸水树脂涂层,l型壳体竖直段一端的外侧套设有连接套,l型壳体竖直段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l型壳体上位于进料口的两侧螺旋嵌入连接有两个密封螺栓,l型壳体竖直段两侧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号空腔,且一号空腔的内侧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顶端固连有橡胶塞;所述封闭模块包括球面板、螺纹连接架、一号吸水树脂块、二号吸水树脂块和连接柱;所述球面板布置在l型壳体竖直段一端的内侧,球面板的顶部与l型壳体竖直段顶部的内壁之间固连弹性绳,球面板顶部和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号吸水树脂块和二号吸水树脂块,球面板的内部开设有条形空腔,且条形空腔两端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卡块,球面板的底部固连螺纹连接架;所述螺纹连接架与连接柱的顶部,螺纹连接架的底端设置有卡齿;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开设有螺旋纹,连接柱的底端与l型壳体的内壁固连,连接柱的外侧设置有抖动模块;所述卡齿用于使抖动模块运动;所述抖动模块用于使得l型壳体内侧的混凝土分布均匀;所述连接套的底部与l型壳体的外侧之间设置有挤压弹簧,连接套的内侧壁上对应橡胶塞位置处开设有卡槽;所述橡胶塞位于初始位置时,与卡槽嵌入连接。工作时,当需要在现场进行预制件浇筑时,取过一个l型壳体平放,然后通过进料口向l型壳体的内部间歇加入适量的细石混凝土,当细石混凝土掉落至球面板的顶部时,球面板受到细石混凝土的重力作用下具有下移的趋势,此时,螺纹连接架与连接柱顶部开设有螺旋纹的部分螺旋连接,从而将球面板随之转动,将顶部的细石混凝土甩出,当螺纹连接架底部的卡齿与抖动模块相接触时,卡齿使得抖动模块随着螺纹连接架同步转动,对掉落至l型壳体竖直段内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撞击,从而使得细石混凝土分布均匀,当加入的细石混凝土足量时,l型壳体水平段内部被细石混凝土填充满,继续向l型壳体竖直段内侧加入细石混凝土,从而使得球面板逐渐上移,一号吸水树脂块持续吸收细石混凝土中的水分,体积变大,从而推动条形空腔中的两个卡块向远离一号吸水树脂块的方向移动,当球面板的顶部与进料口接触时,两个卡块的尖端分别与两个一号空腔一端的开口嵌入连接,卡块的尖端在插入一号空腔的内侧时,推动转动杆的底端偏移,从而使得转动杆的另一端将橡胶塞向一号空腔内侧拉动,使得橡胶塞与卡槽分离,连接套在挤压弹簧的作用下上移至l型壳体竖直段的顶部,且连接套的水平中线与l型壳体竖直段顶部的水平中线重合,这样便于将两个l型壳体进行连接,然后,将两个密封螺栓均取下,向一个螺栓孔内加入适量细石混凝土,直至细石混凝土将球面板的顶部与l型壳体竖直段内壁之间的间隙填充满,此时,另一个螺栓孔向外排出细石混凝土,最后将两个密封螺栓重新与l型壳体嵌入连接即可,二号吸水树脂块吸收水分膨胀变大对球面板底部的弧形区域进行填充,提高球面板的密封效率,在浇筑的过程中,膨胀柱外侧的吸水树脂涂层吸水膨胀,对l型壳体内部的细石混凝土进行压实,提高l型预制件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球面板的顶部对应条形空腔的两端均设置有一号空心橡胶球,球面板的壁厚上对应一号空心橡胶球位置处开设有导气孔;所述一号空心橡胶球通过导气孔与条形空腔连通,一号空心橡胶球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组弧形卡爪;所述l型壳体竖直段顶部的内壁上对应一号空心橡胶球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伸缩气囊、连接杆和空心金属球;所述伸缩气囊与l型壳体竖直段顶部的内壁固连,伸缩气囊上通过连接杆固连空心金属球;所述弧形卡爪用于与空心金属球连接;当卡块的尖端插入一号空腔的内侧后,卡块的末端与导气孔分离,一号吸水树脂块继续吸水膨胀,从而使得条形空腔内侧的空气经导气孔导入一号空心橡胶球的内部,一号空心橡胶球充气膨胀,使得一组弧形卡爪张开,当弧形卡爪移动至空心金属球处时,一号空心橡胶球跟随球面板继续上移,一号空心橡胶球对空心金属球进行挤压,使得一组弧形卡爪关闭将空心金属球抓紧,这样能够使得球面板与进料口之间密封严密,提高密封效率。

优选的,所述空心金属球的内部设置有二号空心橡胶球,且二号空心橡胶球的外侧固连两个凸块,二号空心橡胶球的内侧设置有拉簧,二号空心橡胶球处于初始位置时为收缩状态,空心金属球的壁厚上对应两个凸块位置处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凸块在通孔的内侧滑动;所述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导管,且导管的一端与伸缩气囊连通、另一端与二号空心橡胶球连通;所述弧形卡爪上对应凸块位置处开设有嵌入孔;当一号空心橡胶球上移对空心金属球进行挤压时,空心金属球推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的一端对伸缩气囊进行挤压,伸缩气囊体积减小,伸缩气囊内腔中的空气经导管导入二号空心橡胶球的内部,二号空心橡胶球充气膨胀将两个凸块推出,使得两个凸块分别与两个嵌入孔嵌入连接,这样使得空心金属球与弧形卡爪之间连接牢固,降低了空心金属球与弧形卡爪分离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l型壳体竖直段的内壁上对应伸缩气囊位置处开设有二号空腔,且二号空腔的一端通过软管与伸缩气囊连通,二号空腔另一端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嵌入柱;当连接套在挤压弹簧的作用下上移后,卡槽随之上移至与嵌入柱的一端相对的位置,当伸缩气囊体积减小时,伸缩气囊内腔中的一部分空气被压缩后通过软管导入二号空腔的内侧,压缩后的空气导入二号空腔的内侧后推动嵌入柱向远离伸缩气囊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嵌入柱与卡槽嵌入连接对连接套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了连接套的稳定性,且便于将两个l型壳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空腔与l型壳体竖直段内部连通一端的开口位置处设置有密封膜,且密封膜位于l型壳体竖直段内侧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楔形缺口;在一号空腔上设置密封膜能够避免细石混凝土掉落至一号空腔的内侧,当卡块的尖端向远离一号吸水树脂块的方向移动时,卡块的尖端首先与楔形缺口相连接,这样在卡块的尖端继续插入时,便于将密封膜戳破,从而使得卡块与一号空腔连接紧密,提高球面板的密封效果。

优选的,所述抖动模块包括连接弹簧、环形套和转动套;所述连接弹簧设置有多个,且任意相邻两个连接弹簧之间均设置有转动套,位于顶部的一个连接弹簧的顶端与环形套的底部固连、位于底部的一个连接弹簧的底端与l型壳体竖直段底部的内壁固连,连接弹簧套设在连接柱的外侧;所述环形套的顶部对应卡齿位置处开设有两个直角槽,且两个直角槽用于与卡齿卡接,使得环形套转动;所述转动套为可转动三段式结构,且转动套中间的一段与其余两段之间通过摩擦片连接;当卡齿与抖动模块连接时,卡齿首先与环形套顶部的直角槽卡接,卡齿随螺纹连接架转动时带动环形套同步转动,环形套使得连接弹簧和转动套均转动,转动套的中间一段与其余两段之间通过摩擦片连接,摩擦片的摩擦力使得转动套在受到小的作用力时,转动套的三段同步转动,从而使得多个连接弹簧均转动,这样能够使得细石混凝土分布均匀,当细石混凝土将连接柱上的连接弹簧进行掩埋时,靠近细石混凝土顶部的转动套上的摩擦片能够使得该转动套以上的连接弹簧和转动套继续转动,从而提高了细石混凝土分布的均匀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球面板、螺纹连接架、连接柱配合使用能够将细石混凝土均匀的导入l型壳体的内部,且在抖动模块的作用下,进一步使得细石混凝土分布均匀,同时利用连接套便于将两个l型壳体进行连接,二号吸水树脂块吸收水分膨胀变大对球面板底部的弧形区域进行填充,提高球面板的密封效率,提高l型预制件的强度,同时利用连接套便于将多个l型壳体进行连接,使用便捷。

2.本发明通过将条形空腔内侧的空气导入一号空心橡胶球的内部,使得一组弧形卡爪将空心金属球抓紧,这样能够使得球面板与进料口之间密封严密,提高密封效率;利用空心金属球通过连接杆对伸缩气囊进行挤压,将伸缩气囊内腔中的空气导入二号空心橡胶球的内部,将两个凸块推出与两个通孔嵌入连接,这样使得空心金属球与弧形卡爪之间连接牢固,降低了空心金属球与弧形卡爪分离的概率;利用伸缩气囊推动嵌入柱与卡槽嵌入连接对连接套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了连接套的稳定性,且便于将两个l型壳体相连接。

3.本发明通过在一号空腔上设置密封膜能够避免细石混凝土掉落至一号空腔的内侧,利用密封膜上的楔形缺口与卡块的尖端连接,这样在卡块的尖端继续插入时,便于将密封膜戳破,从而使得卡块与一号空腔连接紧密,提高球面板的密封效果;通过转动套使得多个连接弹簧依次相连,这样能够在连接柱上的连接弹簧进行掩埋时,靠近细石混凝土顶部的转动套上的摩擦片能够使得该转动套以上的连接弹簧和转动套继续转动,从而提高了细石混凝土分布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l型壳体浇筑后的状态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4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l型壳体1、连接套11、卡槽111、密封螺栓12、一号空腔13、转动杆131、橡胶塞132、密封膜133、楔形缺口134、二号空腔14、嵌入柱141、封闭模块2、球面板21、条形空腔211、卡块212、导气孔213、螺纹连接架22、卡齿221、一号吸水树脂块23、二号吸水树脂块24、连接柱25、抖动模块3、连接弹簧31、环形套32、转动套33、膨胀柱4、连接模块5、伸缩气囊51、连接杆52、空心金属球53、一号空心橡胶球6、弧形卡爪61、二号空心橡胶球7、凸块7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l型混凝土预制件,包括l型壳体1、连接套11、封闭模块2、抖动模块3和膨胀柱4;所述l型壳体1竖直段的内部设置有封闭模块2,l型壳体1水平段的内部设置有膨胀柱4,且膨胀柱4的外侧设置有吸水树脂涂层,l型壳体1竖直段一端的外侧套设有连接套11,l型壳体1竖直段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l型壳体1上位于进料口的两侧螺旋嵌入连接有两个密封螺栓12,l型壳体1竖直段两侧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号空腔13,且一号空腔13的内侧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31,转动杆131的顶端固连有橡胶塞132;所述封闭模块2包括球面板21、螺纹连接架22、一号吸水树脂块23、二号吸水树脂块24和连接柱25;所述球面板21布置在l型壳体1竖直段一端的内侧,球面板21的顶部与l型壳体1竖直段顶部的内壁之间固连弹性绳,球面板21顶部和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号吸水树脂块23和二号吸水树脂块24,球面板21的内部开设有条形空腔211,且条形空腔211两端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卡块212,球面板21的底部固连螺纹连接架22;所述螺纹连接架22与连接柱25的顶部,螺纹连接架22的底端设置有卡齿221;所述连接柱25的顶部开设有螺旋纹,连接柱25的底端与l型壳体1的内壁固连,连接柱25的外侧设置有抖动模块3;所述卡齿221用于使抖动模块3运动;所述抖动模块3用于使得l型壳体1内侧的混凝土分布均匀;所述连接套11的底部与l型壳体1的外侧之间设置有挤压弹簧,连接套11的内侧壁上对应橡胶塞132位置处开设有卡槽111;所述橡胶塞132位于初始位置时,与卡槽111嵌入连接。工作时,当需要在现场进行预制件浇筑时,取过一个l型壳体1平放,然后通过进料口向l型壳体1的内部间歇加入适量的细石混凝土,当细石混凝土掉落至球面板21的顶部时,球面板21受到细石混凝土的重力作用下具有下移的趋势,此时,螺纹连接架22与连接柱25顶部开设有螺旋纹的部分螺旋连接,从而将球面板21随之转动,将顶部的细石混凝土甩出,当螺纹连接架22底部的卡齿221与抖动模块3相接触时,卡齿221使得抖动模块3随着螺纹连接架22同步转动,对掉落至l型壳体1竖直段内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撞击,从而使得细石混凝土分布均匀,当加入的细石混凝土足量时,l型壳体1水平段内部被细石混凝土填充满,继续向l型壳体1竖直段内侧加入细石混凝土,从而使得球面板21逐渐上移,一号吸水树脂块23持续吸收细石混凝土中的水分,体积变大,从而推动条形空腔211中的两个卡块212向远离一号吸水树脂块23的方向移动,当球面板21的顶部与进料口接触时,两个卡块212的尖端分别与两个一号空腔13一端的开口嵌入连接,卡块212的尖端在插入一号空腔13的内侧时,推动转动杆131的底端偏移,从而使得转动杆131的另一端将橡胶塞132向一号空腔13内侧拉动,使得橡胶塞132与卡槽111分离,连接套11在挤压弹簧的作用下上移至l型壳体1竖直段的顶部,且连接套11的水平中线与l型壳体1竖直段顶部的水平中线重合,这样便于将两个l型壳体1进行连接,然后,将两个密封螺栓12均取下,向一个螺栓孔内加入适量细石混凝土,直至细石混凝土将球面板21的顶部与l型壳体1竖直段内壁之间的间隙填充满,此时,另一个螺栓孔向外排出细石混凝土,最后将两个密封螺栓12重新与l型壳体1嵌入连接即可,二号吸水树脂块24吸收水分膨胀变大对球面板21底部的弧形区域进行填充,提高球面板21的密封效率,在浇筑的过程中,膨胀柱4外侧的吸水树脂涂层吸水膨胀,对l型壳体1内部的细石混凝土进行压实,提高l型预制件的强度。

所述球面板21的顶部对应条形空腔211的两端均设置有一号空心橡胶球6,球面板21的壁厚上对应一号空心橡胶球6位置处开设有导气孔213;所述一号空心橡胶球6通过导气孔213与条形空腔211连通,一号空心橡胶球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组弧形卡爪61;所述l型壳体1竖直段顶部的内壁上对应一号空心橡胶球6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模块5;所述连接模块5包括伸缩气囊51、连接杆52和空心金属球53;所述伸缩气囊51与l型壳体1竖直段顶部的内壁固连,伸缩气囊51上通过连接杆52固连空心金属球53;所述弧形卡爪61用于与空心金属球53连接;当卡块212的尖端插入一号空腔13的内侧后,卡块212的末端与导气孔213分离,一号吸水树脂块23继续吸水膨胀,从而使得条形空腔211内侧的空气经导气孔213导入一号空心橡胶球6的内部,一号空心橡胶球6充气膨胀,使得一组弧形卡爪61张开,当弧形卡爪61移动至空心金属球53处时,一号空心橡胶球6跟随球面板21继续上移,一号空心橡胶球6对空心金属球53进行挤压,使得一组弧形卡爪61关闭将空心金属球53抓紧,这样能够使得球面板21与进料口之间密封严密,提高密封效率。

所述空心金属球53的内部设置有二号空心橡胶球7,且二号空心橡胶球7的外侧固连两个凸块71,二号空心橡胶球7的内侧设置有拉簧,二号空心橡胶球7处于初始位置时为收缩状态,空心金属球53的壁厚上对应两个凸块71位置处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凸块71在通孔的内侧滑动;所述连接杆52的内部设置有导管,且导管的一端与伸缩气囊51连通、另一端与二号空心橡胶球7连通;所述弧形卡爪61上对应凸块71位置处开设有嵌入孔;当一号空心橡胶球6上移对空心金属球53进行挤压时,空心金属球53推动连接杆52移动,连接杆52的一端对伸缩气囊51进行挤压,伸缩气囊51体积减小,伸缩气囊51内腔中的空气经导管导入二号空心橡胶球7的内部,二号空心橡胶球7充气膨胀将两个凸块71推出,使得两个凸块71分别与两个嵌入孔嵌入连接,这样使得空心金属球53与弧形卡爪61之间连接牢固,降低了空心金属球53与弧形卡爪61分离的概率。

所述l型壳体1竖直段的内壁上对应伸缩气囊51位置处开设有二号空腔14,且二号空腔14的一端通过软管与伸缩气囊51连通,二号空腔14另一端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嵌入柱141;当连接套11在挤压弹簧的作用下上移后,卡槽111随之上移至与嵌入柱141的一端相对的位置,当伸缩气囊51体积减小时,伸缩气囊51内腔中的一部分空气被压缩后通过软管导入二号空腔14的内侧,压缩后的空气导入二号空腔14的内侧后推动嵌入柱141向远离伸缩气囊5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嵌入柱141与卡槽111嵌入连接对连接套11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了连接套11的稳定性,且便于将两个l型壳体1相连接。

所述一号空腔13与l型壳体1竖直段内部连通一端的开口位置处设置有密封膜133,且密封膜133位于l型壳体1竖直段内侧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楔形缺口134;在一号空腔13上设置密封膜133能够避免细石混凝土掉落至一号空腔13的内侧,当卡块212的尖端向远离一号吸水树脂块23的方向移动时,卡块212的尖端首先与楔形缺口134相连接,这样在卡块212的尖端继续插入时,便于将密封膜133戳破,从而使得卡块212与一号空腔13连接紧密,提高球面板21的密封效果。

所述抖动模块3包括连接弹簧31、环形套32和转动套33;所述连接弹簧31设置有多个,且任意相邻两个连接弹簧31之间均设置有转动套33,位于顶部的一个连接弹簧31的顶端与环形套32的底部固连、位于底部的一个连接弹簧31的底端与l型壳体1竖直段底部的内壁固连,连接弹簧31套设在连接柱25的外侧;所述环形套32的顶部对应卡齿221位置处开设有两个直角槽,且两个直角槽用于与卡齿221卡接,使得环形套32转动;所述转动套33为可转动三段式结构,且转动套33中间的一段与其余两段之间通过摩擦片连接;当卡齿221与抖动模块3连接时,卡齿221首先与环形套32顶部的直角槽卡接,卡齿221随螺纹连接架22转动时带动环形套32同步转动,环形套32使得连接弹簧31和转动套33均转动,转动套33的中间一段与其余两段之间通过摩擦片连接,摩擦片的摩擦力使得转动套33在受到小的作用力时,转动套33的三段同步转动,从而使得多个连接弹簧31均转动,这样能够使得细石混凝土分布均匀,当细石混凝土将连接柱25上的连接弹簧31进行掩埋时,靠近细石混凝土顶部的转动套33上的摩擦片能够使得该转动套33以上的连接弹簧31和转动套33继续转动,从而提高了细石混凝土分布的均匀性。

工作时,当需要在现场进行预制件浇筑时,取过一个l型壳体1平放,然后通过进料口向l型壳体1的内部间歇加入适量的细石混凝土,当细石混凝土掉落至球面板21的顶部时,球面板21受到细石混凝土的重力作用下具有下移的趋势,此时,螺纹连接架22与连接柱25顶部开设有螺旋纹的部分螺旋连接,从而将球面板21随之转动,将顶部的细石混凝土甩出,当螺纹连接架22底部的卡齿221与抖动模块3相接触时,卡齿221使得抖动模块3随着螺纹连接架22同步转动,对掉落至l型壳体1竖直段内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撞击,从而使得细石混凝土分布均匀,当加入的细石混凝土足量时,l型壳体1水平段内部被细石混凝土填充满,继续向l型壳体1竖直段内侧加入细石混凝土,从而使得球面板21逐渐上移,一号吸水树脂块23持续吸收细石混凝土中的水分,体积变大,从而推动条形空腔211中的两个卡块212向远离一号吸水树脂块23的方向移动,当球面板21的顶部与进料口接触时,两个卡块212的尖端分别与两个一号空腔13一端的开口嵌入连接,卡块212的尖端在插入一号空腔13的内侧时,推动转动杆131的底端偏移,从而使得转动杆131的另一端将橡胶塞132向一号空腔13内侧拉动,使得橡胶塞132与卡槽111分离,连接套11在挤压弹簧的作用下上移至l型壳体1竖直段的顶部,且连接套11的水平中线与l型壳体1竖直段顶部的水平中线重合,这样便于将两个l型壳体1进行连接,然后,将两个密封螺栓12均取下,向一个螺栓孔内加入适量细石混凝土,直至细石混凝土将球面板21的顶部与l型壳体1竖直段内壁之间的间隙填充满,此时,另一个螺栓孔向外排出细石混凝土,最后将两个密封螺栓12重新与l型壳体1嵌入连接即可,二号吸水树脂块24吸收水分膨胀变大对球面板21底部的弧形区域进行填充,提高球面板21的密封效率,在浇筑的过程中,膨胀柱4外侧的吸水树脂涂层吸水膨胀,对l型壳体1内部的细石混凝土进行压实,当卡块212的尖端插入一号空腔13的内侧后,卡块212的末端与导气孔213分离,一号吸水树脂块23继续吸水膨胀,从而使得条形空腔211内侧的空气经导气孔213导入一号空心橡胶球6的内部,一号空心橡胶球6充气膨胀,使得一组弧形卡爪61张开,当弧形卡爪61移动至空心金属球53处时,一号空心橡胶球6跟随球面板21继续上移,一号空心橡胶球6对空心金属球53进行挤压,使得一组弧形卡爪61关闭将空心金属球53抓紧,当卡齿221与抖动模块3连接时,卡齿221首先与环形套32顶部的直角槽卡接,卡齿221随螺纹连接架22转动时带动环形套32同步转动,环形套32使得连接弹簧31和转动套33均转动,转动套33的中间一段与其余两段之间通过摩擦片连接,摩擦片的摩擦力使得转动套33在受到小的作用力时,转动套33的三段同步转动,从而使得多个连接弹簧31均转动,这样能够使得细石混凝土分布均匀,当细石混凝土将连接柱25上的连接弹簧31进行掩埋时,靠近细石混凝土顶部的转动套33上的摩擦片能够使得该转动套33以上的连接弹簧31和转动套33继续转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