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保温高强装配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8909发布日期:2019-09-29 18:2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保温高强装配砌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保温高强装配砌块。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小能源消耗,建筑物墙体通常需要增加隔热功能,以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建筑物设置墙体外保温,以实现保温隔热。其施工量大、作业环境差,保温层容易开裂脱落,同时,高层建筑采用现浇剪力墙承重,需要大量的模板配合施工,现场作业量大,环境干扰多。

而砌块是利用混凝土,工业废料、炉渣、粉煤灰或地方材料制成的人造块材,外形尺寸比砖大,具有设备简单,砌筑速度快的优点,符合了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墙体改革的要求。因而自保温砌块砌筑工艺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在砌筑施工时,需要在砌块上批刮上水泥砂浆,然后将砌块砌到墙上,并敲整齐。为保证良好的粘接效果,相邻的砌块之间的砌缝通常为10mm,而砌缝过宽或过窄均会对墙整体结构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且影响墙体整体的美观性,而手工砌墙很难做到砌缝宽度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保温高强装配砌块,具有便于保持砌缝宽度一致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保温高强度装配砌块,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的顶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穿砌块本体的隔热孔,所述隔热孔内嵌设有保温板,所述砌块本体的左侧壁固定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砌块本体的右侧壁开设有供相邻砌块本体上的定位块插入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的长度大于定位槽的深度。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将砌块本体的左侧壁上抹好水泥砂浆,并将其砌到墙上,然后向靠近已砌好的砌块本体的方向敲击砌块本体,当定位块插入定位槽内,并与定位槽的侧壁抵触时,砌块本体停止移动,此时即可停止敲击;两相邻砌块本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该间隙的宽度即为砌缝的宽度,定位槽与定位块配合,便于保持砌缝宽度一致,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的顶壁与砌块本体的顶壁齐平。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块与定位槽设置在砌块本体的上部,便于工人观察定位块插入定位槽的深度,以便于控制敲击砌块本体的力的大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砌块本体的右侧壁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有凸棱,所述砌块本体的左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供凸棱插入的凹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凸棱与凹槽配合,起到限定砌块本体位置的目的,使相邻两砌块本体之间提高相互作用力,提高墙体整体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棱的横截面为梯形,且远离砌块本体的一端为较小端,所述凹槽为与凸棱相适配的梯形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凸棱设置为梯形,且远离砌块本体的一端为较小端,在施工时,便于凸棱顺利插入凹槽内,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棱远离砌块本体的侧壁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侧壁倾斜设置,且限位块远离凸棱的一端为较小端,所述限位块沿凸棱长度方向至少设置两个。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砌块本体的左侧壁批刮有水泥砂浆,而凹槽内也相应有一定的水泥砂浆,待两相邻砌块本体的位置固定后,限位块与凹槽的底壁抵触,使得凸棱与凹槽的底壁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此间隙即为铺设的水泥砂浆的铺设厚度,以提高两砌块本体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而将限位块的侧壁倾斜设置,便于限位块插入凹槽的底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砌块本体的底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两凸块,两所述凸块远离砌块本体中心的侧壁与砌块本体的侧壁齐平,所述砌块本体的顶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与凸块配合卡接的卡肩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位于上方的砌块本体的凸块插入下方的砌块本地上的卡肩槽内,一方面可起到对砌块本体定位的作用,增加上下砌块本体之间的连接作用;另一方面凸块与卡肩槽相互配合,起到对外界雨水阻挡的作用,有效地防止雨水透过上下砌块本体之间的间隙进入隔热槽内,防止雨水侵蚀隔热板,延长隔热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砌块本体的顶壁沿自身长度方向铺设有钢筋。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钢筋的设置,起到增加砌块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墙体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砌块本体上沿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卡槽,所述钢筋嵌设于卡槽内。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钢筋卡接在卡槽内,起到对钢筋定位的作用,防止钢筋移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砌块本体的顶壁设置有防水盖板,所述隔热孔的内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沉槽,所述保温板的顶壁与沉槽的底壁齐平,所述防水盖板盖设于沉槽内。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随着时间的延长,砌块本体之间的水泥砂浆可能会开裂,可能会导致雨水渗入裂缝,而将防水盖板嵌设在沉槽内,起到封闭保温板的目的,有效地防止渗入雨水侵蚀保温板,提高保温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盖板与砌块本体之间设置有防水粘接层。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防水粘接层的设置,起到进一步增加防水盖板与砌块本体之间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一、施工时,将砌块本体的左侧壁上抹好水泥砂浆,并将其砌到墙上,然后向靠近已砌好的砌块本体的方向敲击砌块本体,当定位块插入定位槽内,并与定位槽的侧壁抵触时,砌块本体停止移动,此时即可停止敲击;两相邻砌块本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该间隙的宽度即为砌缝的宽度,定位槽与定位块配合,便于保持砌缝宽度一致,提高施工效率;

二、将定位块与定位槽设置在砌块本体的上部,便于工人观察定位块插入定位槽的深度,以便于控制敲击砌块本体的力的大小;

三、施工时,位于上方的砌块本体的凸块插入下方的砌块本地上的卡肩槽内,一方面可起到对砌块本体定位的作用,增加上下砌块本体之间的连接作用;另一方面凸块与卡肩槽相互配合,起到对外界雨水阻挡的作用,有效地防止雨水透过上下砌块本体之间的间隙进入隔热槽内,防止雨水侵蚀隔热板,延长隔热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砌块本体;11、凸棱;111、限位块;12、凹槽;13、凸块;14、卡肩槽;15、卡槽;2、隔热孔;21、保温板;3、定位块;4、定位槽;5、钢筋;51、拉筋;6、防水盖板;7、沉槽;8、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自保温高强度装配砌块,包括砌块本体1,砌块本体1由混凝土材料制成,砌块本体1整体呈长方体状。砌块本体1的顶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穿砌块本体1的隔热孔2,砌块本体1开设有贯穿砌块本体1的空腔8,空腔8间隔设置两个,以有效地节约材料,提高结构强度。需要指出的是,砌块本体1砌成外墙后,面对外墙的外侧壁时,砌块本体1的左侧壁位于左手方,而砌块本体1的右侧壁位于右手方;且隔热孔2相对于空腔8更靠近外墙的外侧壁。

如图1、2所示,隔热孔2内嵌设有保温板21,保温板21为eps复合板,砌块本体1的顶壁设置有防水盖板6,防水盖板6可以为pvc板;隔热孔2的内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沉槽7,保温板21的顶壁与沉槽7的底壁齐平,防水盖板6盖设于沉槽7内。防水盖板6与砌块本体1之间设置有防水粘接层(图中未标示),防水粘接层设置在防水盖板6与沉槽7的侧壁之间,防水粘接层为环氧砂浆层。

随着时间的延长,砌块本体1之间的水泥砂浆可能会开裂,可能会导致雨水渗入裂缝,而将防水盖板6嵌设在沉槽7内,起到封闭保温板21的目的,有效地防止渗入雨水侵蚀保温板21,提高保温板21的使用寿命。

如图1、2所示,砌块本体1的左侧壁固定设置有定位块3,砌块本体1的右侧壁开设有供相邻砌块本体1上的定位块3插入的定位槽4,定位块3的长度大于定位槽4的深度,定位槽4的深度即为定位块3能够插入的长度,且定位块3111的长度减去定位槽4的深度等于砌缝的宽度,即为10mm。定位块3的顶壁与砌块本体1的顶壁齐平,将定位块3与定位槽4设置在砌块本体1的上部,便于工人观察定位块3插入定位槽4的深度,以便于控制敲击砌块本体1的力的大小。

如图1、2所示,砌块本体1的右侧壁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有凸棱11,凸棱11设置两个,砌块本体1的左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供凸棱11插入的凹槽12;凸棱11的横截面为梯形,且远离砌块本体1的一端为较小端,凹槽12为与凸棱11相适配的梯形槽。

凸棱11与凹槽12配合,起到限定砌块本体1位置的目的,使相邻两砌块本体1之间提高相互作用力,提高墙体整体的稳定性;而将凸棱11设置为梯形,且远离砌块本体1的一端为较小端,在施工时,便于凸棱11顺利插入凹槽12内,提高施工效率。

其中,如图1、2所示,凸棱11远离砌块本体1的侧壁固定设置有限位块111,限位块111的侧壁倾斜设置,且限位块111远离凸棱11的一端为较小端,限位块111沿凸棱11长度方向至少设置两个。

施工时,砌块本体1的左侧壁批刮有水泥砂浆,而凹槽12内也相应有一定的水泥砂浆,待两相邻砌块本体1的位置固定后,限位块111与凹槽12的底壁抵触,使得凸棱11与凹槽12的底壁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此间隙即为铺设的水泥砂浆的铺设厚度,以提高两砌块本体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而将限位块111的侧壁倾斜设置,便于限位块111插入凹槽12的底部。

如图1、2所示,砌块本体1的底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两凸块13,两凸块13远离砌块本体1中心的侧壁与砌块本体1的侧壁齐平,砌块本体1的顶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与凸块13配合卡接的卡肩槽14。

施工时,位于上方的砌块本体1的凸块13插入下方的砌块本地上的卡肩槽14内,一方面可起到对砌块本体1定位的作用,增加上下砌块本体1之间的连接作用;另一方面凸块13与卡肩槽14相互配合,起到对外界雨水阻挡的作用,有效地防止雨水透过上下砌块本体1之间的间隙进入隔热槽内,防止雨水侵蚀隔热板,延长隔热板的使用寿命。

其中,如图1、2所示,砌块本体1的顶壁沿自身长度方向铺设有钢筋5,钢筋5平行设置两根,且两根钢筋5之间焊接有拉筋51;砌块本体1上沿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卡槽15,钢筋5嵌设于卡槽15内。

钢筋5的设置,起到增加砌块本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墙体的稳定性;而钢筋5卡接在卡槽15内,起到对钢筋5定位的作用,防止钢筋5移位。

施工时:将砌块本体1的左侧壁上抹好水泥砂浆,并将其砌到墙上,然后向靠近已砌好的砌块本体1的方向敲击砌块本体1,当定位块3插入定位槽4内,并与定位槽4的侧壁抵触时,砌块本体1停止移动,此时即可停止敲击;两相邻砌块本体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该间隙的宽度即为砌缝的宽度,定位槽4与定位块3配合,便于保持砌缝宽度一致,提高施工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