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复合保温外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2388发布日期:2020-01-24 13:0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复合保温外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外墙,具体是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复合保温外墙。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许多家庭与建筑行业都普遍使用复合材料所生产出来的保温外墙,保温外墙是由聚合物砂浆、玻璃纤维网格布、阻燃性模塑聚苯乙烯片泡沫板等材料复合而成,通过复合保温外墙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对墙体进行保温的作用。

但是,目前在复合保温外墙的使用过程中,在复合外墙连接处无法起到密封作用,且隔音效果不好,在复合保温外墙进行安装时也存在不便,而且,复合外墙的保温板的寿命远远达不到混凝土的寿命,这就导致墙体在经过几年的风吹日晒后,外部的保温板不仅出现局部脱落,而且,出现松塌现象,这就导致外墙失去保温能力或者降低保温效果。而目前的这种结构,由于保温板与墙体是一体结构,这就导致无法有效对外保温板进行更换,即使重新去掉施工,也容易导致在去掉保温板时破坏墙体主结构,影响安全性。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复合保温外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复合保温外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复合保温外墙,包括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定位连接组件和定位滑块,其中,相邻的两个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相互连接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的一侧设置定位滑槽,且所述定位滑槽内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定位连接组件;

所述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定位连接组件位置对应的定位滑块;

所述定位滑块与所述定位连接组件能够卡合且锁紧固定连接,以便使得相邻的两个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采用所述定位连接组件和定位滑块定位锁紧连接;

所述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的复合保温板为可拆卸更换的设置,以便实现对所述复合保温板的更换或者维修。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包括外墙体单元、保温膨胀聚合囊、固定筒柱和复合保温板,其中,所述外墙体单元的外侧中心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中心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外墙体单元一体连接的所述固定筒柱,所述固定筒柱的外壁与所述外墙体单元的内壁之间的腔体构设为容纳所述保温膨胀聚合囊的保温腔,所述复合保温板利用固定连接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筒柱的中心固定孔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的另一侧的顶部还设置有t型辅助槽,所述t型辅助槽与所述定位滑槽共同构成连接锁紧相邻两个所述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的连接锁紧腔,且采用一工字型锁紧件进行锁紧。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复合保温板包括固定连接件、复合支撑板、密封层、隔音层和保温层,所述复合支撑板的中心内侧设置有所述固定连接件,且复合支撑板外侧从内到外分别粘附有密封层、隔音层和保温层,所述密封层为橡胶材料,所述隔音层为聚纤维材料,所述保温层为聚苯乙烯材料,且所述保温层内部为多孔结构。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板、固定板、螺丝孔、支撑柱、第二限位板、滑动座、定位座板和弹簧柱,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螺丝孔,且固定板的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座板,所述定位座板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可相对滑动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一体设置有与之呈弯折结构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且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连接设置有所述弹簧柱。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板或第二限位板与所述滑动座之间的夹角为一。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滑块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定位连接组件能够伸入卡设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定位连接组件的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伸入后能够被限位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工字型锁紧件为工字型钢结构或者工字型的混凝土钢筋网结构。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连接件为混凝土柱形结构。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外墙体单元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装饰板固定孔,装饰板固定于所述装饰板固定孔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装配式结构,定位滑块与定位连接组件能够卡合且锁紧固定连接,使得相邻的两个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采用定位连接组件和定位滑块定位锁紧连接,这样可以快速的对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进行固定与安装,固定效率高,定位准确,同时,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的复合保温板为可拆卸更换的设置,实现对复合保温板的更换或者维修,防止在更换外保温板时对内主墙体的损坏,提高复合保温外墙的保温性能和可靠性;

2、本发明的定位连接组件与定位滑块结构简单,只需卡合连接即可,既可以实现两个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的定位,还可以实现锁紧,并利用工字型锁紧件进行锁紧,施工简单可靠。

3、本发明通过设置复合保温板可以有效的提高保温能力,降低能耗,且支撑板的外部设置有密封层、隔音层和保温层,密封层可以对第一复合保温外墙和第二复合保温外墙的连接处起到密封的作用,隔音层和保温层可以对第一复合保温外墙和第二复合保温外墙进行高效的隔音与保温作用,提高其使用性,降低其使用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复合保温外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复合保温外墙中定位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复合保温外墙中复合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复合保温外墙的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近零能耗建筑用复合保温外墙,包括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1、定位连接组件4和定位滑块5,其中,相邻的两个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1相互连接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1的一侧设置定位滑槽2,且所述定位滑槽2内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定位连接组件4;

所述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定位连接组件4位置对应的定位滑块5;

所述定位滑块5与所述定位连接组件4能够卡合且锁紧固定连接,以便使得相邻的两个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1采用所述定位连接组件4和定位滑块5定位锁紧连接;

所述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1的复合保温板7为可拆卸更换的设置,以便实现对所述复合保温板7的更换或者维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主梁上。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1包括外墙体单元3、保温膨胀聚合囊8、固定筒柱9和复合保温板7,其中,所述外墙体单元3的外侧中心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中心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外墙体单元一体连接的所述固定筒柱9,所述固定筒柱的外壁与所述外墙体单元3的内壁之间的腔体构设为容纳所述保温膨胀聚合囊8的保温腔,所述复合保温板7利用固定连接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筒柱9的中心固定孔10上。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1的另一侧的顶部还设置有t型辅助槽11,所述t型辅助槽与所述定位滑槽2共同构成连接锁紧相邻两个所述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1的连接锁紧腔,且采用一工字型锁紧件进行锁紧。

其中,所述复合保温板7包括固定连接件71、复合支撑板73、密封层74、隔音层75和保温层76,所述复合支撑板73的中心内侧设置有所述固定连接件71,且复合支撑板72外侧从内到外分别粘附有密封层74、隔音层75和保温层76,所述密封层74为橡胶材料,所述隔音层75为聚纤维材料,所述保温层76为聚苯乙烯材料,且所述保温层内部为多孔结构。

在本发明中,所述定位连接组件4包括第一限位板41、固定板42、螺丝孔43、支撑柱44、第二限位板45、滑动座46、定位座板47和弹簧柱48,所述固定板42的上表面开设有螺丝孔43,且固定板42的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支撑柱44,所述支撑柱4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座板47,所述定位座板47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可相对滑动的滑动座46,所述滑动座46上一体设置有与之呈弯折结构的第一限位板41和第二限位板45,且第一限位板41和第二限位板45之间连接设置有所述弹簧柱48。所述第一限位板41或第二限位板与所述滑动座46之间的夹角为45-60°。

所述定位滑块5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定位连接组件4能够伸入卡设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定位连接组件4的第一限位板41、第二限位板伸入后能够被限位于所述卡槽内。

所述工字型锁紧件为工字型钢结构或者工字型的混凝土钢筋网结构。所述固定连接件为混凝土柱形结构。所述外墙体单元3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装饰板固定孔,装饰板固定于所述装饰板固定孔上。

本发明采用装配式结构,定位滑块与定位连接组件能够卡合且锁紧固定连接,使得相邻的两个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采用定位连接组件和定位滑块定位锁紧连接,这样可以快速的对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进行固定与安装,固定效率高,定位准确,同时,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的复合保温板为可拆卸更换的设置,实现对复合保温板的更换或者维修,防止在更换外保温板时对内主墙体的损坏,提高复合保温外墙的保温性能和可靠性;本发明的定位连接组件与定位滑块结构简单,只需卡合连接即可,既可以实现两个复合保温单元板结构组件的定位,还可以实现锁紧,并利用工字型锁紧件进行锁紧,施工简单可靠。本发明通过设置复合保温板可以有效的提高保温能力,降低能耗,且支撑板的外部设置有密封层、隔音层和保温层,密封层可以对第一复合保温外墙和第二复合保温外墙的连接处起到密封的作用,隔音层和保温层可以对第一复合保温外墙和第二复合保温外墙进行高效的隔音与保温作用,提高其使用性,降低其使用能耗。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