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pc斜支撑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3248发布日期:2020-02-18 11:04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pc斜支撑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pc斜支撑构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pc斜支撑构件。



背景技术:

pc斜支撑构件是实现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预制的基础,通常在吊装施工时,pc构件吊装往往需要安装支撑来进行预制构件临时固定,其中,在对一些竖直安装在的空心混凝土墙板通常也需要pc斜支撑构件对其支撑固定,但是,在对空心混凝土墙板支撑时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

空心混凝土墙板的重量较重且长度较长,使得墙板整体重心高,易倒塌,当pc斜支撑构件与墙板的接触支撑点偏离于墙板的纵向中心线位置时,空心混凝土墙板可能会发生倾斜倒塌的情况,可能会砸伤人员从而引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一)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pc斜支撑构件,包括支撑斜杆、支撑地脚、抵住架、工作框组、定位块组、定位装置和转动单元,所述的支撑斜杆的下端设有支撑地脚,支撑斜杆的中部设有抵住架,支撑斜杆的上端安装有工作框组,工作框组的内部上端设有定位块组,定位块组的内部设有定位装置,工作框组的内部下端设有转动单元。

所述的支撑地脚包括底板、转动盘、圆孔和锁紧螺栓,底板的中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转动盘连接,转动盘的上端通过销轴与支撑斜杆连接,底板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锁紧螺栓,具体工作时,取出锁紧螺栓,对地面进行钻孔使得孔位与圆孔上下对准,重新将锁紧螺栓放在圆孔内并向下拧紧,从而对支撑斜杆下端锁紧,由于底板、转动盘之间为水平面转动连接,且转动盘与支撑斜杆为纵向转动连接,使得支撑地脚适用于不同斜度的地面。

所述的工作框组包括工作框、输送腔、转动槽、卡槽和滑动槽,工作框的中部开设有输送腔,工作框的下端左侧开设有转动槽,且输送腔与转动槽之间相通,工作框上端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滑动槽,工作框上端的右侧对称开设有卡槽。

所述的定位块组包括定位块、进出腔和工作槽,定位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滑动槽连接,定位块内部开设有进出腔,定位块中部下端开设有工作槽,且进出腔与工作槽之间为连通关系。

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连接筒、挤压块、连接绳、外扩单元、定位机构和压紧机构,连接筒安装在定位块的右端下侧,连接筒的内部设有挤压块,连接筒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外扩单元,挤压块与转动单元之间设有连接绳,工作槽内设有定位机构,进出腔的中部设有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对连接绳的右半部分进行压紧限位,确保定位块定位前该部分的连接绳不会受到拉扯,具体工作时,通过摇动转动单元使得定位块下降,进而使得外扩单元进入到空心混凝土墙板的空腔内,当定位机构与空心混凝土墙板上端面接触后,定位块高度定位,此时,连接绳的右半部分受到拉扯使得外扩单元外扩对空心混凝土墙板的空腔处进行内部撑起从而进一步固定支撑,定位装置通过下降并撑开的方式对空心混凝土墙板的空腔进行撑开固定。

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挤压块、受压定位架、顶起架和辅助弹簧,挤压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工作槽下端连接,工作槽的左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受压定位架连接,工作槽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顶起架连接,且顶起架与工作槽之间连有辅助弹簧。

所述的压紧机构包括压紧块、两个受顶杆组和连接弹簧,压紧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进出腔连接,压紧块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受顶杆组,压紧块的上端与进出腔之间连有连接弹簧。

具体工作时,定位块受力下降后,挤压块受到挤压上升,从而挤压受压定位架向左移动,进而卡到卡槽内对定位块高度定位,此时,外扩单元完全进入到空心混凝土墙板的空腔内,挤压块继续受力上升从而顶动顶起架,使得受顶杆组在顶起架的顶动下带动压紧块上升,此时,连接绳的右半部分可向左移动,通过转动单元带动连接绳整体右移从而带动外扩单元对空心混凝土墙板的空腔进行内撑固定。

所述的转动单元包括收卷筒、手摇杆、橡胶环和抵紧螺栓,收卷筒的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转动槽内,收卷筒的右端套设有橡胶环,橡胶环安装在转动槽侧壁上,收卷筒的左端安装有手摇杆,收卷筒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抵紧螺栓连接,收卷筒上缠绕有连接绳,具体工作时,通过转动手摇杆从而拉扯连接绳右移,拉扯完毕后,转动抵紧螺栓使得抵紧螺栓的右端抵在橡胶环表面从而对收卷筒的角度进行定位,转动单元的设置起到了对连接绳的长度限位的作用。

其中,所述的抵住架的中部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支撑斜杆连接,抵住架的左端设有手柄,抵住架的右端开设有内凹槽,且内凹槽内设有转动板,且转动板的右侧壁上设有耐磨橡胶块。

其中,所述的挤压块的下端与连接筒的底端之间连有内置弹簧,挤压块的上端设有滑动圆块,且滑动圆块位于进出腔的右端下侧。

其中,所述的挤压块的上半部分为圆柱结构,挤压块的下半部分为直径逐渐增大的圆台结构。

其中,所述的外扩单元包括挤压杆、工作弹簧和贴合架,挤压杆的中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连接筒连接,挤压杆的外端安装有贴合架,挤压杆的内端与连接筒内壁之间连有工作弹簧。

其中,所述的挤压块的上端左侧从下往上为逐渐向右倾斜的结构,受压定位架左端的前后两侧设有两个锥形卡块,受压定位架的右端通过销轴设有滚轮,且滚轮紧贴在挤压块的上端左侧面上,当挤压块上升时,顶起架的上端均匀设有四个顶起块。

其中,所述的压紧块的下端均匀设有三角橡胶块,且三角橡胶块压在连接绳上,起到压紧连接绳的作用,受顶杆组的下端设有受顶杆,且受顶杆与顶起块之间的位置相对应。

(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pc斜支撑构件,本发明采用上、中定位支撑的方式对空心混凝土墙板进行支撑,且上端空腔处采用深入外扩支撑的方式进行定位,支撑的同时起到的定位的作用,避免了支撑斜杆的上端与空心混凝土墙板上端在支撑后发生偏离的情况,且通过对墙板中部的支撑进一步起到支撑的效果,提高了支撑强度,结构稳定性加强;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pc斜支撑构件,本发明采用单点联动控制的方式使得外扩单元对空腔上端先深入后展开支撑,操作简单,且对空心混凝土墙板上端的支撑,增加了支撑点,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工作框组、定位块组、定位装置与转动单元之间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受压定位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工作框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压紧块、受顶杆组与顶起架之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连接筒与外扩单元之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2的x向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图2的y向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图2的z向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对空心混凝土墙板的支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为确保说明的明确性和便利性,我们可能对图示中线条的宽度或构成要素的大小进行夸张的标示。

另外,下文中的用语基于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可以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不同。因此,这些用语基于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进行定义。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pc斜支撑构件,包括支撑斜杆1、支撑地脚2、抵住架3、工作框组4、定位块组5、定位装置6和转动单元7,所述的支撑斜杆1的下端设有支撑地脚2,支撑斜杆1的中部设有抵住架3,支撑斜杆1的上端安装有工作框组4,工作框组4的内部上端设有定位块组5,定位块组5的内部设有定位装置6,工作框组4的内部下端设有转动单元7。

所述的支撑地脚2包括底板21、转动盘22、圆孔23和锁紧螺栓24,底板21的中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转动盘22连接,转动盘22的上端通过销轴与支撑斜杆1连接,底板21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圆孔23,圆孔23内设有锁紧螺栓24,具体工作时,取出锁紧螺栓24,对地面进行钻孔使得孔位与圆孔23上下对准,重新将锁紧螺栓24放在圆孔23内并向下拧紧,从而对支撑斜杆1下端锁紧,由于底板21、转动盘22之间为水平面转动连接,且转动盘22与支撑斜杆1为纵向转动连接,使得支撑地脚2适用于不同斜度的地面。

所述的工作框组4包括工作框41、输送腔42、转动槽43、卡槽44和滑动槽45,工作框41的中部开设有输送腔42,工作框41的下端左侧开设有转动槽43,且输送腔42与转动槽43之间相通,工作框41上端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滑动槽45,工作框41上端的右侧对称开设有卡槽44。

所述的定位块组5包括定位块51、进出腔52和工作槽53,定位块51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滑动槽45连接,定位块51内部开设有进出腔52,定位块51中部下端开设有工作槽53,且进出腔52与工作槽53之间为连通关系。

所述的定位装置6包括连接筒61、挤压块62、连接绳63、外扩单元64、定位机构65和压紧机构66,连接筒61安装在定位块51的右端下侧,连接筒61的内部设有挤压块62,连接筒61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外扩单元64,挤压块62与转动单元7之间设有连接绳63,工作槽53内设有定位机构65,进出腔52的中部设有压紧机构66,压紧机构66对连接绳63的右半部分进行压紧限位,确保定位块51定位前该部分的连接绳63不会受到拉扯,具体工作时,通过摇动转动单元7使得定位块51下降,进而使得外扩单元64进入到空心混凝土墙板的空腔内,当定位机构65与空心混凝土墙板上端面接触后,定位块51高度定位,此时,连接绳63的右半部分受到拉扯使得外扩单元64外扩对空心混凝土墙板的空腔处进行内部撑起从而进一步固定支撑,定位装置6通过下降并撑开的方式对空心混凝土墙板的空腔进行撑开固定。

所述的定位机构65包括挤压块651、受压定位架652、顶起架653和辅助弹簧654,挤压块651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工作槽53下端连接,工作槽53的左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受压定位架652连接,工作槽53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顶起架653连接,且顶起架653与工作槽53之间连有辅助弹簧654。

所述的压紧机构66包括压紧块661、两个受顶杆组662和连接弹簧663,压紧块661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进出腔52连接,压紧块661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受顶杆组662,压紧块661的上端与进出腔52之间连有连接弹簧663。

具体工作时,定位块51受力下降后,挤压块651受到挤压上升,从而挤压受压定位架652向左移动,进而卡到卡槽44内对定位块51高度定位,此时,外扩单元64完全进入到空心混凝土墙板的空腔内,挤压块651继续受力上升从而顶动顶起架653,使得受顶杆组662在顶起架653的顶动下带动压紧块661上升,此时,连接绳63的右半部分可向左移动,通过转动单元7带动连接绳63整体右移从而带动外扩单元64对空心混凝土墙板的空腔进行内撑固定。

所述的转动单元7包括收卷筒71、手摇杆72、橡胶环73和抵紧螺栓74,收卷筒71的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转动槽43内,收卷筒71的右端套设有橡胶环73,橡胶环73安装在转动槽43侧壁上,收卷筒71的左端安装有手摇杆72,收卷筒71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抵紧螺栓74连接,收卷筒71上缠绕有连接绳63,具体工作时,通过转动手摇杆72从而拉扯连接绳63右移,拉扯完毕后,转动抵紧螺栓74使得抵紧螺栓74的右端抵在橡胶环73表面从而对收卷筒71的角度进行定位,转动单元7的设置起到了对连接绳63的长度限位的作用。

所述的抵住架3的中部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支撑斜杆1连接,抵住架3的左端设有手柄,抵住架3的右端开设有内凹槽,且内凹槽内设有转动板,转动板与抵住架3的右端为转动连接,且转动板的右侧壁上设有耐磨橡胶块,贴合性强,具体工作时,通过转动抵住架3直到耐磨橡胶块抵在空心混凝土墙板的侧壁上。

所述的挤压块62的下端与连接筒61的底端之间连有内置弹簧,起到复位的作用,挤压块62的上端设有滑动圆块,且滑动圆块位于进出腔52的右端下侧,滑动圆块与进出腔52之间为滑动配合。

所述的挤压块62的上半部分为圆柱结构,挤压块62的下半部分为直径逐渐增大的圆台结构,起到挤压外扩的作用。

所述的外扩单元64包括挤压杆641、工作弹簧642和贴合架643,挤压杆641的中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连接筒61连接,挤压杆641的外端安装有贴合架643,挤压杆641的内端与连接筒61内壁之间连有工作弹簧642,挤压块62上升从而挤压挤压杆641整体外扩使得贴合架643对空心混凝土墙板的空腔处起到内撑的作用。

所述的挤压块651的上端左侧从下往上为逐渐向右倾斜的结构,受压定位架652左端的前后两侧设有两个锥形卡块,受压定位架652的右端通过销轴设有滚轮,且滚轮紧贴在挤压块651的上端左侧面上,当挤压块651上升时,受压定位架652会受到挤压逐渐向左移动,顶起架653的上端均匀设有四个顶起块。

所述的压紧块661的下端均匀设有三角橡胶块,且三角橡胶块压在连接绳63上,起到压紧连接绳63的作用,防止其移动的作用,受顶杆组662的下端设有受顶杆,且受顶杆与顶起块之间的位置相对应。

工作时:

s1、选位:将支撑斜杆1抵靠在安装后的空心混凝土墙板上,且工作框41紧贴在空心混凝土墙板侧壁;

s2、下端锁紧:取出锁紧螺栓24,对地面进行钻孔使得孔位与圆孔23上下对准,重新将锁紧螺栓24放在圆孔23内并向下拧紧,从而对支撑斜杆1下端锁紧;

s3、挤压块651高度定位:通过摇动转动单元7使得定位块51下降,当挤压块651与空心混凝土墙板上端面接触后,挤压块651受到挤压上升,从而挤压受压定位架652向左移动,进而卡到卡槽44内对定位块51高度定位,此时,外扩单元64完全进入到空心混凝土墙板的空腔内;

s4、空心混凝土墙板上端定位:挤压块651继续受力上升从而顶动顶起架653,使得受顶杆组662在顶起架653的顶动下带动压紧块661上升,此时,连接绳63的右半部分可向左移动,连接绳63继续右拉从而带动外扩单元64对空心混凝土墙板的空腔内部内撑固定;

s5、空心混凝土墙板中部定位:通过转动抵住架3直到耐磨橡胶块抵在空心混凝土墙板的侧壁中部,从而对墙体中部抵住。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