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保温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7873发布日期:2020-04-21 21:4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保温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保温墙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保温墙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要求的日益提高,装配式建筑物墙板性能及其综合性的技术指标如耐久性、可靠性以及强度也愈加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建筑效率的提高,传统的建筑墙板的上安装的保温板材均为在墙板结构拼装好之后再在其表面上安装保温层结构;这样导致整体的装配效率低下;因此需要一种可实现墙板与保温层结构同时装配的装配式保温墙板来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保温墙结构,能够解决装配式保温墙板中,墙板结构与保温层结构分先后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保温墙结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支撑墙体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支撑墙体的一侧;所述支撑墙体幅宽方向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自对中导向条和自对中导向槽;

所述支撑墙体包括墙体框架、内芯板和外侧板;所述内芯板与外侧板均设置在墙板框架内;所述外侧板置于内芯板的上、下两表面的外侧;所述内芯板包括泡沫颗粒层和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包裹在泡沫颗粒层外侧;所述泡沫颗粒层为若干泡沫颗粒通过涂抹粘接液进行搅拌混合压制形成;所述混凝土层沿着内芯板的幅宽方向开有若干燕尾槽结构;

所述外侧板呈棱台状结构,所述外侧板的一表面沿着幅宽方向开有与混凝土层上燕尾槽结构配合的燕尾条结构;所述外侧板浇筑在内芯板的表面上且外侧板之间通过燕尾槽结构和燕尾条结构衔接增加外侧板与内芯板之间的衔接强度;

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支撑墙体的外侧板上;所述保温层包括装饰面板和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填充在装饰面板内;所述装饰面板幅宽方向的两侧边向内折弯形成一对折弯的侧边且该对的折弯边折弯形状不同,分别为第一折弯边和第二折弯边;所述第一折弯边包括第一侧折弯边和第一底折弯边;所述第一侧折弯边向外侧凸起形成阶梯,所述第一底折弯边垂直于第一侧折弯边向装饰面板的背面折弯;所述第一底折弯边的中间部位向内侧凹陷形成一螺栓端部容纳槽,且该容纳槽内设置有穿过保温材料连接在支撑墙体外侧板上的螺栓;所述第二折弯边包括第二侧折弯边和第二底折弯边;所示第二侧折弯边向内侧凹陷形成阶梯,所述第二底折弯边垂直于第二侧折弯边向装饰面板的正面折弯。

进一步的,所述墙板框架包括墙板外框架与墙板内框架;所述墙板外框架与墙板内框架均呈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墙板内框架置于墙板外框架之内,所述墙板内框架沿着墙板内框架长度方向的端部与墙板外框架的端部齐平;所述墙板内框架沿着墙板内框架幅宽方向的两侧边,其中一侧边置于墙板外框架侧边内,另一侧边置于墙板外框架外侧;所述墙板内框架的厚度小于墙板外框架的厚度,且墙板外框架的端角与墙板内框架对应的端角之间通过斜杆相连,使得墙板内框架的幅宽方向的侧边与墙板外框架幅宽方向的侧边分别形成内凹的自对中导向槽和外凸的自对中导向条。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在保温墙板生产的过程中,将支撑墙体与保温层同时预制而成,在进行装配安装时,支撑墙体与保温墙板同时进行拼接安装,避免先安装支撑墙体,再安装保温层;导致安装效率低下的问题;此外,保温层的装饰面板之间的卡扣,无需采用其他连接方式,直接拼装连接,装配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保温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保温墙结构的保温层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的一种装配式保温墙结构,包括支撑墙体1和保温层2;保温层2设置在支撑墙体1的一侧;支撑墙体1幅宽方向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自对中导向条和自对中导向槽。

支撑墙体1包括墙体框架11、内芯板12和外侧板13;内芯板12与外侧板13均设置在墙板框架11内;外侧板13置于内芯板12的上、下两表面的外侧;内芯板12包括泡沫颗粒层121和混凝土层122;混凝土层122包裹在泡沫颗粒层121外侧;泡沫颗粒层121为若干泡沫颗粒通过涂抹粘接液进行搅拌混合压制形成;混凝土层122沿着内芯板12的幅宽方向开有若干燕尾槽结构。

外侧板13呈棱台状结构,外侧板13的一表面沿着幅宽方向开有与混凝土层122上燕尾槽结构配合的燕尾条结构;外侧板13浇筑在内芯板12的表面上且外侧板13之间通过燕尾槽结构和燕尾条结构衔接增加外侧板13与内芯板12之间的衔接强度。

保温层2设置在支撑墙体的外侧板上;保温层包括2装饰面板21和保温材料22,保温材料22填充在装饰面板21内;装饰面板21幅宽方向的两侧边向内折弯形成一对折弯的侧边且该对的折弯边折弯形状不同,分别为第一折弯边211和第二折弯边212;第一折弯边211包括第一侧折弯边213和第一底折弯边214;第一侧折弯边213向外侧凸起形成阶梯,第一底折弯边214垂直于第一侧折弯边213向装饰面板21的背面折弯;第一底折弯边214的中间部位向内侧凹陷形成一螺栓端部容纳槽,且该容纳槽内设置有穿过保温材料连接在支撑墙体1外侧板上的螺栓;第二折弯边212包括第二侧折弯边215和第二底折弯边216;所示第二侧折弯边212向内侧凹陷形成阶梯,第二底折弯边216垂直于第二侧折弯边212向装饰面板21的正面折弯。

墙板框架11包括墙板外框架111与墙板内框架112;墙板外框架112与墙板内框架111均呈长方体框架结构,墙板内框架112置于墙板外框架111之内,墙板内框架112沿着墙板内框架112长度方向的端部与墙板外框架111的端部齐平;墙板内框架112沿着墙板内框架112幅宽方向的两侧边,其中一侧边置于墙板外框架111侧边内,另一侧边置于墙板外框架111外侧;墙板内框架112的厚度小于墙板外框架111的厚度,且墙板外框架111的端角与墙板内框架112对应的端角之间通过斜杆相连,使得墙板内框架112的幅宽方向的侧边与墙板外框架111幅宽方向的侧边分别形成内凹的自对中导向槽和外凸的自对中导向条。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保温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墙体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支撑墙体的一侧;所述支撑墙体幅宽方向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自对中导向条和自对中导向槽;

所述支撑墙体包括墙体框架、内芯板和外侧板;所述内芯板与外侧板均设置在墙板框架内;所述外侧板置于内芯板的上、下两表面的外侧;所述内芯板包括泡沫颗粒层和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包裹在泡沫颗粒层外侧;所述泡沫颗粒层为若干泡沫颗粒通过涂抹粘接液进行搅拌混合压制形成;所述混凝土层沿着内芯板的幅宽方向开有若干燕尾槽结构;

所述外侧板呈棱台状结构,所述外侧板的一表面沿着幅宽方向开有与混凝土层上燕尾槽结构配合的燕尾条结构;所述外侧板浇筑在内芯板的表面上且外侧板之间通过燕尾槽结构和燕尾条结构衔接增加外侧板与内芯板之间的衔接强度;

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支撑墙体的外侧板上;所述保温层包括装饰面板和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填充在装饰面板内;所述装饰面板幅宽方向的两侧边向内折弯形成一对折弯的侧边且该对的折弯边折弯形状不同,分别为第一折弯边和第二折弯边;所述第一折弯边包括第一侧折弯边和第一底折弯边;所述第一侧折弯边向外侧凸起形成阶梯,所述第一底折弯边垂直于第一侧折弯边向装饰面板的背面折弯;所述第一底折弯边的中间部位向内侧凹陷形成一螺栓端部容纳槽,且该容纳槽内设置有穿过保温材料连接在支撑墙体外侧板上的螺栓;所述第二折弯边包括第二侧折弯边和第二底折弯边;所示第二侧折弯边向内侧凹陷形成阶梯,所述第二底折弯边垂直于第二侧折弯边向装饰面板的正面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框架包括墙板外框架与墙板内框架;所述墙板外框架与墙板内框架均呈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墙板内框架置于墙板外框架之内,所述墙板内框架沿着墙板内框架长度方向的端部与墙板外框架的端部齐平;所述墙板内框架沿着墙板内框架幅宽方向的两侧边,其中一侧边置于墙板外框架侧边内,另一侧边置于墙板外框架外侧;所述墙板内框架的厚度小于墙板外框架的厚度,且墙板外框架的端角与墙板内框架对应的端角之间通过斜杆相连,使得墙板内框架的幅宽方向的侧边与墙板外框架幅宽方向的侧边分别形成内凹的自对中导向槽和外凸的自对中导向条。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保温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墙体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支撑墙体的一侧;所述支撑墙体幅宽方向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自对中导向条和自对中导向槽;本发明中在保温墙板生产的过程中,将支撑墙体与保温层同时预制而成,在进行装配安装时,支撑墙体与保温墙板同时进行拼接安装,避免先安装支撑墙体,再安装保温层;导致安装效率低下的问题;此外,保温层的装饰面板之间的卡扣,无需采用其他连接方式,直接拼装连接,装配效率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沈雷;沈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藏藏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9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