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拖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7214发布日期:2019-12-24 22:07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拖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拖泵。



背景技术:

拖式泵车,也称“拖泵”,是一种将混凝土通过水平或垂直铺设的管道连续输送到浇筑施工现场的高效混凝土施工设备,在混凝土机械化施工中不可缺少。

现有的拖泵一般重量较大,为保护拖泵的车轮延长其使用寿命,拖泵一般通过支撑腿进行固定,但是使用支撑腿进行固定时,需要先将导向轮向上升,然后使拖泵向前倾斜,接着将拖泵的后支撑腿降下,再将导向轮和前支撑腿向下降,操作步骤繁琐、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拖泵,其具有方便固定及移动的功能,适用于随时转移施工现场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携式拖泵,包括泵体,其还包括用于承载泵体的底座、设于底座内部的若干个车轮、分别用于驱动车轮向靠近泵体或远离泵体的方向运动的若干个升降装置和用于驱动若干个升降装置同时升降的驱动装置,所述底座开设有供车轮伸出底座外部的通孔,所述通孔设于远离泵体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丝杆、套设于丝杆外部并与丝杆螺纹连接的升降套和用于阻挡升降套转动的限位组件,所述车轮与升降套靠近通孔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丝杆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于升降套外侧壁的限位块、固定设于底座内的限位板、和开设于限位板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丝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限位块滑动设于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分别与丝杆连接的若干个齿轮、同时套设于若干个齿轮上并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和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轮和升降套之间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夹设于于车轮两相对侧并与车轮轴心转动连接的u形的连接件和两端分别连接连接件和升降套的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弹簧套设于导向件外,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杆和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开设有供导向杆插入的导向通道,所述导向杆远离导向座的一端与升降套连接,所述导向座远离导向杆的一端与连接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并在底座内部设置车轮、升降装置和驱动装置,当拖式混凝土泵车需要移动时,将导向轮降下,启动驱动装置,使驱动装置驱动升降装置向下运动,并推动车轮向下运动,车轮通过通孔运动至底座外部并与导向轮相互配合使底座远离地面,拖式混凝土泵车此时可通过导向轮和车轮进行移动,当将拖式混凝土泵车移动到施工现场时,只需通过驱动装置和升降装置的配合将底座外部的车轮收入底座内部即可,由于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其结构更加稳固,且对拖式混凝土泵车进行固定时,只需同时将导向轮和车轮升起便可,操作更加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导向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为:1、泵体;2、底座;21、通孔;3、料斗;4、牵引架;5、导向轮;6、车轮;7、升降装置;71、丝杆;72、升降套;73、限位组件;731、限位块;732、限位板;733、限位槽;8、驱动装置;81、齿轮;82、齿条;83、驱动件;9、减震组件;91、连接件;92、弹簧;93、导向件;94、导向杆;95、导向座;96、导向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上”“下”与附图本身的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发明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实施例

一种便携式拖泵,如图1和2所示,包括泵体1、用于承载泵体1的底座2、与底座2连接的料斗3和牵引架4、设于牵引架4上的导向轮5、设于底座2内部的若干个车轮6、分别用于驱动车轮6向靠近泵体1或远离泵体1的方向运动的若干个升降装置7和用于驱动若干个升降装置7同时升降的驱动装置8,所述底座2开设有供车轮6伸出底座2外部的通孔21,所述通孔21设于远离泵体1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2内部设置车轮6、升降装置7和驱动装置8,当拖式混凝土泵车需要移动时,将导向轮5降下,启动驱动装置8,使驱动装置8驱动升降装置7向下运动,并推动车轮6向下运动,车轮6通过通孔21运动至底座2外部并与导向轮5相互配合使底座2远离地面,拖式混凝土泵车此时可通过导向轮5和车轮6进行移动,操作简单。当将拖式混凝土泵车移动到施工现场时,启动驱动装置8,使驱动装置8驱动升降装置7上升,升降装置7上升进一步带动车轮6向上运动并通过通孔21被收入底座2内部,使底座2直接支撑拖式混凝土泵车,通过底座2支撑泵体1相比通过支撑腿支撑泵体1,由于底座2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其结构更加稳固,且对拖式混凝土泵车进行固定时,只需同时将导向轮5和车轮6升起便可,操作更加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为节约制作成本,底座2内分别设置有两个车轮6和两个升降装置7,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2内的车轮6数量可以设置为三个或四个。

所述升降装置7包括丝杆71、套设于丝杆71外部并与丝杆71螺纹连接的升降套72和用于阻挡升降套72转动的限位组件73,所述车轮6与升降套72靠近通孔21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驱动装置8驱动丝杆71转动。

使用时,驱动装置8驱动丝杆71转动,丝杆71转动时,由于升降套72在限位组件73的阻挡作用下不转动,而丝杆71和套设于丝杆71外部的升降套72螺纹连接,进而使升降套72在丝杆71转动时会给升降套72一个向上或向下的推力,升降套72在丝杆71和限位组件73的作用下向上或向下运动,并带动车轮6向上或向下运动,结构稳定。

所述限位组件73包括设于升降套72外侧壁的限位块731、固定设于底座2内的限位板732和开设于限位板732上的限位槽733,所述限位槽733沿丝杆7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限位块731滑动设于限位槽733内。

设于升降套72上的限位块731和开设于限位板732上的限位槽733的配合使升降套72的升降运动更加地稳定,不易发生晃动,限位块731和限位槽733两者配合对升降套72起导向的作用。

具体的,升降套72两相对的侧边均设置有限位组件73,有利于提高升降装置7的稳定性,避免限位块731脱离限位槽733的情况发生。且限位块731设于升降套72的上端,相比将限位块731设于升降套72的中部或下部时,更有利于提高升降套72的升降幅度,便于车轮6的升降。

结合图3,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分别与丝杆71连接的两个齿轮81、同时套设于两个齿轮81上并与齿轮81相啮合的齿条82和用于驱动齿轮81转动的驱动件83,所述驱动件83为电机,所述驱动件83与底座2固定连接。齿条82齿轮81的配合更加的稳定,转动时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进而使丝杆71转动更加的稳定,更有利于升降装置7和车轮6的升降。

如图2所示,所述车轮6和升降套72之间设有减震组件9,所述减震组件9包括夹设于于车轮6两相对侧并与车轮6轴心转动连接的u形的连接件91和两端分别连接连接件91和升降套72的弹簧92。由于施工现场的地面大多不太平整,减震组件9的设置使拖式混凝土泵车在移动时不易发生震动,弹簧92的弹性作用可以有效分散和减小地面及车轮6对底座2内部的装置及泵体1等的冲击力,同时还可减小泵体1及底座2内部的装置对车轮6的压力,有利于保护泵体1,延长拖式混凝土泵车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4,所述减震组件9还包括导向件93,所述弹簧92套设于导向件93外,所述导向件93包括导向杆94和导向座95,所述导向座95开设有供导向杆94插入的导向通道96,所述导向杆94远离导向座95的一端与升降套72连接,所述导向座95远离导向杆94的一端与连接件91连接。

将弹簧92套设于导向件93外时,可以避免弹簧92在压缩时发生弯曲变形,使车轮6发生倾斜影响拖式混凝土泵车的移动以及损伤车轮6。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