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模板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1108发布日期:2019-11-08 23:5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建筑工程施工模板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模板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或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施工模板直至塑化的过程。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对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建筑施工时,通常需要先搭建好施工模板,用固定装置固定好施工模板,再倒入水泥或混凝土。

工地上常用使用的施工模板为木头建筑模板,工人会将钢筋弯折成C型钢筋,然后用手掰开C型钢筋,C型钢筋夹住施工模板。这样,一方面需要现场制作C型钢筋,浪费时间和人力;另一方面需要人工将C型钢筋掰开,十分费力,浪费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模板紧固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易于操作,节省工作时间,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模板紧固装置,包括主体件和移动件,所述主体件包括第一卡紧件和滑轨,所述第一卡紧件和所述滑轨固连并形成L形,所述移动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卡紧件和所述移动件相对间隔设置并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施工模板;所述移动件上螺接有手拧螺栓,所述手拧螺栓拧紧时端部抵靠所述滑轨,以将所述移动件固定在所述滑轨上。

其中,所述移动件包括第二卡紧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连在所述第二卡紧件的端部,并套设在所述滑轨上,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手拧螺栓与所述连接件螺接,所述第二卡紧件与所述第一卡紧件用于夹紧所述施工模板。

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卡紧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围合形成通孔,所述滑轨伸入所述通孔;所述手拧螺栓包括第一手拧螺栓、第二手拧螺栓和第三手拧螺栓,所述第一手拧螺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螺接,所述第二手拧螺栓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螺接,所述第三手拧螺栓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螺接。

其中,所述通孔为矩形通孔,所述滑轨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手拧螺钉、所述第二手拧螺钉和所述第三手拧螺钉分别用于与所述滑轨的矩形的三个外表面抵接。

其中,所述第一卡紧件与所述第二卡紧件相对的表面设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二卡紧件与所述第一卡紧件相对的表面设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和所述第二缓冲件用于缓冲所述施工模板对所述紧固装置的冲击。

其中,所述第一缓冲件和所述第二缓冲件的材质为塑料、橡胶、海绵、泡沫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其中,所述滑轨上设有沿滑轨延伸方向的刻度标识,所述移动件在所述滑轨上滑动时,通过读取所述移动件对应位置的所述刻度标识,以确定所述移动件与所述第一卡紧件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确定所述施工模板的厚度尺寸。

其中,所述滑轨与所述第一卡紧件对应的端部还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移动件之间连接有复位件,所述紧固装置使用完毕后,所述复位件用于拉动所述移动件滑动至与所述第一卡紧件紧贴的位置。

其中,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或皮筋。

其中,所述主体件和所述移动件的材质为木质、金属、塑料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通过L形的主体件与移动件配合,使用手拧螺栓将移动件固定在滑轨上,从而能够将施工模板夹紧在第一卡紧件和移动件之间,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易于操作,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节省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实施方式的建筑工程施工模板紧固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实施方式的建筑工程施工模板紧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实施方式的建筑工程施工模板紧固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模板紧固装置,包括主体件10和移动件20,所述主体件10包括第一卡紧件11和滑轨12,所述第一卡紧件11和所述滑轨12固连并形成L形,所述移动件20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12上,所述第一卡紧件11和所述移动件20相对间隔设置并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施工模板;所述移动件20上螺接有手拧螺栓,所述手拧螺栓拧紧时端部抵靠所述滑轨12,以将所述移动件20固定在所述滑轨 12上。

通过L形的主体件10与移动件20配合,使用手拧螺栓将移动件20固定在滑轨上,从而能够将施工模板夹紧在第一卡紧件11和移动件20之间,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易于操作,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节省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件20包括第二卡紧件21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连在所述第二卡紧件21的端部,并套设在所述滑轨12上,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滑轨12滑动连接,所述手拧螺栓与所述连接件螺接,所述第二卡紧件21与所述第一卡紧件11用于夹紧所述施工模板。

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3、第三连接部24和第四连接部25,所述第一连接部22与所述第二卡紧件2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2、所述第二连接部23、所述第三连接部24和所述第四连接部25围合形成通孔26,所述滑轨12伸入所述通孔26;所述手拧螺栓包括第一手拧螺栓41、第二手拧螺栓42和第三手拧螺栓43,所述第一手拧螺栓4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3螺接,所述第二手拧螺栓42与所述第三连接部24螺接,所述第三手拧螺栓43与所述第四连接部25螺接。

其中,所述通孔26为矩形通孔26,所述滑轨12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手拧螺栓41、所述第二手拧螺栓42和所述第三手拧螺栓43分别用于与所述滑轨12的矩形的三个外表面抵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紧件11与所述第二卡紧件21相对的表面设有第一缓冲件31,所述第二卡紧件21与所述第一卡紧件11相对的表面设有第二缓冲件32,所述第一缓冲件31和所述第二缓冲件32用于缓冲所述施工模板对所述紧固装置的冲击。

其中,所述第一缓冲件31和所述第二缓冲件32的材质为塑料、橡胶、海绵、泡沫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滑轨12上设有沿滑轨12延伸方向的刻度标识15,所述移动件20在所述滑轨12上滑动时,通过读取所述移动件20对应位置的所述刻度标识15,以确定所述移动件20与所述第一卡紧件11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确定所述施工模板的厚度尺寸。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滑轨12与所述第一卡紧件11对应的端部还设有凸起 13,所述凸起13与所述移动件20之间连接有复位件14,所述紧固装置使用完毕后,所述复位件14用于拉动所述移动件20滑动至与所述第一卡紧件11紧贴的位置。

其中,所述复位件14为弹簧或皮筋。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件10和所述移动件20的材质为木质、金属、塑料的任意一种。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