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石膏板压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4075发布日期:2020-04-17 18:1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石膏板压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石膏板压制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机械是工程建设和城乡建设所用机械设备的总称,它包括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工程起重机械,桩工机械,路面机械,混凝土机械,混凝土制品机械,钢筋级预应力机械,装修机械,高空作业机械等多种机械组成。

目前建筑中常用的石膏板在制造过程中大多数都是依靠人工来掌控其压制的厚度,人工大多数都是等待压力到达指定值时才开始控制设备归位,这样的压制很容易造成压制的厚度不均匀,不能够准确定位,且在压制完成后不便于对石膏板进行抬起。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石膏板压制设备,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石膏板压制设备,包括立柱和位于所述立柱一侧的壳体,所述立柱的顶端且位于所述壳体的上方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底端开口设有石膏板模座,所述壳体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石膏板模座的正下方设有孔洞,所述壳体为空腔结构,且所述壳体内设有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立柱靠近所述壳体一侧的液压缸一,所述液压缸一通过销轴与所述立柱相连接,所述液压缸一的输出端设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的两侧分别均设有衔接杆一和衔接杆二,所述衔接杆一和所述衔接杆二均为t型结构,所述衔接杆一和所述衔接杆二远离所述立柱的一侧顶端分别均设有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孔洞的上方设有压制板,所述衔接杆一和所述衔接杆二的一侧中部通过转轴一与位于所述壳体内横向设置的横杆相连接,所述衔接杆一和所述衔接杆二的底端之间设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的另一侧设有液压缸二,所述液压缸二的输出端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两侧分别均设有竖直设置的衔接杆三和衔接杆四,所述衔接杆三和所述衔接杆四均为l型结构,所述衔接杆三和所述衔接杆四通过转轴二与所述横杆相连接,所述衔接杆三和所述衔接杆四远离所述液压缸二的一侧设有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二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孔洞的上方与所述压制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石膏板模座的顶端设有行程传感器一,所述压制板内设有与所述行程传感器一相匹配的行程传感器二。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一的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压缸一、所述行程传感器一和所述行程传感器二相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立柱的一侧对称设有脚座,所述横杆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支柱。

进一步的,所述压制板的外壁与所述石膏板模座的内壁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启动液压缸一通过连接杆一推动衔接杆一和衔接杆二在与横杆的转轴连接处进行旋转,使衔接杆一和衔接杆二的顶端和底端产生位移,使衔接杆三和衔接杆四的顶端顶起压制板,使得压制板可以上下平稳升降,进而达到了对石膏板进行压制的效果,需要卸料时,启动液压缸二带动液压杆二向内伸缩,使得衔接杆三和所述衔接杆四往立柱方向顺时针旋转,使得压制板的一侧倾斜,进而达到石膏板的卸载,使得可以改变压制板的倾斜和平整角度,控制压制板的高度,更加便于对物料的卸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石膏板压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石膏板压制设备的压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立柱;2、壳体;3、箱体;4、石膏板模座;5、孔洞;6、压合机构;7、液压缸一;8、连接杆一;9、衔接杆一;10、衔接杆二;11、支撑杆一;12、压制板;13、横杆;14、连接杆二;15、液压缸二;16、推杆;17、衔接杆三;18、衔接杆四;19、支撑杆二;20、行程传感器一;21、行程传感器二;22、脚座;23、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石膏板压制设备。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建筑施工的石膏板压制设备,包括立柱1和位于所述立柱1一侧的壳体2,所述立柱1的顶端且位于所述壳体2的上方设有箱体3,所述箱体3的底端开口设有石膏板模座4,所述壳体2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石膏板模座4的正下方设有孔洞5,所述壳体2为空腔结构,且所述壳体2内设有压合机构6,所述压合机构6包括位于所述立柱1靠近所述壳体2一侧的液压缸一7,所述液压缸一7通过销轴23与所述立柱1相连接,所述液压缸一7的输出端设有连接杆一8,所述连接杆一8的两侧分别均设有衔接杆一9和衔接杆二10,所述衔接杆一9和所述衔接杆二10均为t型结构,所述衔接杆一9和所述衔接杆二10远离所述立柱1的一侧顶端分别均设有支撑杆一11,所述支撑杆一11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孔洞5的上方设有压制板12,所述衔接杆一9和所述衔接杆二10的一侧中部通过转轴一与位于所述壳体2内横向设置的横杆13相连接,所述衔接杆一9和所述衔接杆二10的底端之间设有连接杆二14,所述连接杆二14的另一侧设有液压缸二15,所述液压缸二15的输出端设有推杆16,所述推杆16的两侧分别均设有竖直设置的衔接杆三17和衔接杆四18,所述衔接杆三17和所述衔接杆四18均为l型结构,所述衔接杆三17和所述衔接杆四18通过转轴二与所述横杆13相连接,所述衔接杆三17和所述衔接杆四18远离所述液压缸二15的一侧设有支撑杆二19,所述支撑杆二19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孔洞5的上方与所述压制板12相连接。

借助于上述方案,启动液压缸一7通过连接杆一8推动衔接杆一9和衔接杆二10在与横杆13的转轴连接处进行旋转,使衔接杆一9和衔接杆二10的顶端和底端产生位移,使衔接杆三17和衔接杆四18的顶端顶起压制板12,使得压制板12可以上下平稳升降,进而达到了对石膏板进行压制的效果,需要卸料时,启动液压缸二15带动推杆16向内伸缩,使得衔接杆三17和所述衔接杆四18往立柱1方向顺时针旋转,使得压制板12的一侧倾斜,进而达到石膏板的卸载,使得可以改变压制板12的倾斜和平整角度,控制压制板12的高度,更加便于对物料的卸载。

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所述箱体3内且位于所述石膏板模座4的顶端设有行程传感器一20,所述压制板12内设有与所述行程传感器一20相匹配的行程传感器二21,所述液压缸一7的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压缸一7、所述行程传感器一20和所述行程传感器二21相电连接,所述壳体2远离所述立柱1的一侧对称设有脚座22,所述横杆13与所述壳体2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支柱,所述压制板12的外壁与所述石膏板模座4的内壁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借助于上述方案,通过行程传感器一20和行程传感器二21的设置,便于用户控制压制板12与石膏板模座4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普通石膏板压制设备容易造成压制的厚度不均匀的问题,而脚座22的设置则有助于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启动液压缸一7通过连接杆一8推动衔接杆一9和衔接杆二10在与横杆13的转轴连接处进行旋转,使衔接杆一9和衔接杆二10的顶端和底端产生位移,衔接杆一9和衔接杆二10的顶端通过支撑杆一11将压制板12顶起,而衔接杆一9和衔接杆二10的底端则通过连接杆二14推动液压缸二15,此时液压缸二15处于关闭状态,液压缸二15通过推杆16推动衔接杆三17和衔接杆四18,进而使衔接杆三17和衔接杆四18以与横杆13的转轴连接处为圆点进行转动,使衔接杆三17和衔接杆四18的顶端顶起压制板12,使得压制板12可以上下平稳升降,需要卸料时,启动液压缸二15带动推杆16向内伸缩,使得衔接杆三17和所述衔接杆四18往立柱1方向顺时针旋转,使得压制板12的一侧倾斜,进而达到石膏板的卸载。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液压缸一7通过连接杆一8推动衔接杆一9和衔接杆二10在与横杆13的转轴连接处进行旋转,使衔接杆一9和衔接杆二10的顶端和底端产生位移,使衔接杆三17和衔接杆四18的顶端顶起压制板12,使得压制板12可以上下平稳升降,进而达到了对石膏板进行压制的效果,需要卸料时,启动液压缸二15带动推杆16向内伸缩,使得衔接杆三17和所述衔接杆四18往立柱1方向顺时针旋转,使得压制板12的一侧倾斜,进而达到石膏板的卸载,使得可以改变压制板12的倾斜和平整角度,控制压制板12的高度,更加便于对物料的卸载。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