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八字马镫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2359发布日期:2020-04-03 14:17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八字马镫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工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八字马镫筋。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中,为了确保结构板面钢筋的保护层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通常采用在模板上设置支撑结构,支撑结构通常采用钢筋制作,支撑结构上部铺设板面钢筋,板面钢筋需负荷上部钢筋的自重和施工荷载,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钢筋保护层满足要求。

常见的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板面钢筋且水平设置的支撑杆和固定在水平的支撑杆上呈八字形的若干支撑脚,支撑脚支撑在模板上,现有的支撑杆以及支撑脚都是采用钢筋材料制成的,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支撑脚固定在支撑杆上,但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若干支撑脚长度误差,从而导致支撑结构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八字马镫筋,具有提高支撑板面钢筋稳定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八字马镫筋,包括水平的连接杆以及沿连接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呈八字形的两个支撑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套筒以及两个连接筒,两个连接筒呈八字形固定设置在套筒筒壁,所述套筒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支撑杆插接在连接筒上,所述套筒以及连接筒分别设置有抵触固定在连接杆侧壁以及支撑杆侧壁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连接杆上,而支撑杆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连接筒上,通过调节支撑杆在连接筒上的位置,然后再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从而使支撑脚上的两个支撑杆的长短一致,进而提高支撑脚支撑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为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杆方便套筒以及连接筒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设置两个,两个所述螺杆对称设置在套筒以及连接筒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对称设置在套筒以及连接筒上,从而进一步提高套筒以及连接筒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端部转动连接有圆弧抵触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螺杆端部的圆弧抵触块,从而提高螺杆抵触在连接杆以及支撑杆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套筒以及连接筒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以及支撑杆均为带肋钢筋,所述圆弧抵触块表面设置有与带肋钢筋侧壁的横肋相适配的适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抵触块的适配槽与带肋钢筋的横肋相适配,从而进一步提高螺杆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上竖直向上设置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上表面开设有供板面钢筋放置的放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面钢筋放置在放置槽上,从而提高板面钢筋放置的稳定性,进而减少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套设有安装筒,所述放置块固定在安装筒侧壁,所述安装筒侧壁通过螺杆与连接杆抵触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筒方便调节放置块的位置,从而使板面钢筋与放置块相适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套筒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连接杆上,而支撑杆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连接筒上,通过调节支撑杆在连接筒上的位置,然后再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从而使支撑脚上的两个支撑杆的长短一致,进而提高支撑脚支撑的稳定性;

其二,板面钢筋放置在放置槽上,从而提高板面钢筋放置的稳定性,进而减少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马镫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杆;2、支撑杆;3、套筒;4、连接筒;5、固定件;6、圆弧抵触块;7、适配槽;8、放置块;9、放置槽;10、安装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新型八字马镫筋,如图1所示,包括水平的连接杆1以及沿连接杆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脚,支撑脚包括呈八字形的两个支撑杆2和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套筒3以及两个连接筒4,两个连接筒4呈八字形固定设置在套筒3筒壁,套筒3套设在连接杆1上,支撑杆2插接在连接筒4上,套筒3以及连接筒4分别设置有抵触固定在连接杆1侧壁以及支撑杆2侧壁的固定件5。套筒3通过固定件5固定在连接杆1上,而支撑杆2通过固定件5固定在连接筒4上,通过调节支撑杆2在连接筒4上的位置,然后再通过固定件5进行固定,从而使支撑脚上的两个支撑杆2的长短一致,进而提高支撑脚支撑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的,固定件5为螺杆,螺杆螺纹连接在套筒3和连接筒4的侧壁,且螺杆设置两个两个螺杆对称设置在套筒3以及连接筒4侧壁。螺杆端部转动连接有与连接杆1和支撑杆2相适配的圆弧抵触块6。通过在螺杆端部的圆弧抵触块6,从而提高螺杆抵触在连接杆1以及支撑杆2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套筒3以及连接筒4固定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的,连接杆1以及支撑杆2均为带肋钢筋,圆弧抵触块6表面设置有与带肋钢筋侧壁的横肋相适配的适配槽7。圆弧抵触块6的适配槽7与带肋钢筋的横肋相适配,从而进一步提高螺杆固定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连接杆1上竖直向上设置有放置块8,放置块8上表面开设有供板面钢筋放置的放置槽9。板面钢筋放置在放置槽9上,从而提高板面钢筋放置的稳定性,进而减少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发生偏移的情况发生。

如图1所示,连接杆1活动套设有安装筒10,放置块8固定在安装筒10侧壁,安装筒10侧壁通过螺杆与连接杆1抵触固定。通过安装筒10方便调节放置块8的位置,从而使板面钢筋与放置块8相适配。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安装马镫筋时,将套筒3套设在连接杆1上,然后通过螺杆将套筒3固定在连接杆1上,通过调节支撑杆2在连接筒4上的位置,然后再通过螺杆进行固定,从而使支撑脚上的两个支撑杆2的长短一致,进而提高支撑脚支撑的稳定性,并且通过连接杆1上的放置块8,使板面钢筋放置在放置块8的放置槽9中,从而使马镫筋稳定对板面钢筋进行支撑。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