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支架无配重吊篮悬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1746发布日期:2020-05-20 07:40阅读:1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支架无配重吊篮悬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无支架无配重吊篮悬挂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物外墙装饰装修施工时通常采用加配重带支架的悬臂式吊篮施工,这种加配重带支架的悬臂式吊篮一般适用于平屋面或者屋面结构形式简单的外墙面施工,但对于屋面为斜屋面且屋面四周均为带悬挑板的结构形式无法采用传统的吊篮悬挂方式施工,因受屋顶结构形式的影响,需要一种无支架无配重悬挂吊篮机构来满足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支架无配重吊篮悬挂结构,要解决屋面为斜屋面且四周均有外悬挑檐时悬挂外檐装饰用吊篮需要支设架体或需要配重,结构复杂,施工繁复,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支架无配重吊篮悬挂结构,用于斜屋面且四周带悬挑檐的屋顶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套悬挂系统;每套所述悬挂系统包括预埋在屋顶墙体内的锚固环、预埋在女儿墙和悬挑板之间的钢套管、插接在钢套管内的防摩擦软管以及穿插在防摩擦软管内的提拉钢丝绳和安全绳;一套所述悬挂系统中的所述提拉钢丝绳和安全绳的上端均通过钢丝绳夹与锚固环连接、下端均连接在待悬挂的吊篮的一侧;另一套所述悬挂系统中的所述提拉钢丝绳和安全绳的上端均通过钢丝绳夹与锚固环连接、下端均连接在待悬挂的吊篮的另一侧。

所述钢套管包括向下倾斜的上节、弧形的中节及竖直的下节;所述钢套管的上节的上部沿女儿墙的厚度方向贯通预埋在女儿墙内,并钢套管的上端口与女儿墙的内侧面平齐;所述钢套管的上节的下部预埋在悬挑板的上层;所述钢套管的上节的中部悬空于女儿墙和悬挑板之间;所述钢套管的中节预埋在悬挑板的中层;所述钢套管的下节预埋在悬挑板的下层,并钢套管的下端口与悬挑板的底面平齐;所述钢套管的上节的中心轴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0°~45°。

所述锚固环为轴对称结构,其主体呈u形,u形的两端水平向外弯折形成弯折段,弯折段的两端呈l形向内弯折形成锚钩;所述钢套管的上节的中心轴的延长线与屋顶墙体的外侧面相交、交点为a,交点a正上方15mm处为b点,交点a正下方15mm为c点,b点与c点之间共30mm范围内形成相交范围;所述锚固环的对称轴位于相交范围内。

所述锚固环竖直预埋在屋顶墙体内、且主体朝外设置,并所述锚固环的预埋深度至少为150mm。

所述锚固环由直径为20mm的一级钢筋弯折而成。

所述钢套管由外径48mm的镀锌钢管制作而成。

所述防摩擦软管为橡胶软管。

所述钢套管下节的中心点与悬挑板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为900mm。

所述提拉钢丝绳和安全绳均为钢丝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屋顶墙体内预埋锚固环,在女儿墙和悬挑板之间设置钢套管,并通过插接在钢套管内的提拉钢丝绳和安全绳直接将吊篮卡固在锚固环上,实现吊篮的升降操作,在无需增加配重和支设钢架的情况下,为外檐装修提供操作平台,解决屋面为斜屋面且四周均有外悬挑檐时悬挂吊篮机构施工难度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钢套管,避免其内部穿过的安全绳和提升钢丝绳对已施工完成的女儿墙和悬挑板造成破坏;通过在钢套管内设置橡胶的防摩擦软管,以减小安全绳和提升钢丝绳在钢管内部相互摩擦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钢套管,实现吊篮的快速安装固定,施工简单、安装方便,加快了外檐装修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并且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对电动吊篮的应用范围扩大具有重要意义;本实用新型在女儿墙和悬挑板之间设置的钢套管,既能满足结构外挑檐装修使用又能用于建筑物后期维修清理使用,钢套管不使用时可在其上下端口用堵头封堵,满足外檐装修美观要求。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吊篮施工结构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支架无配重吊篮悬挂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支架无配重吊篮悬挂结构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断面图。

图4是图2中的b-b断面图。

图5是钢丝绳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锚固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附图标记:1—锚固环、2—钢丝绳夹、3—吊篮、4—钢套管、5—防摩擦软管、6—提拉钢丝绳、7—安全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无支架无配重吊篮悬挂结构,用于斜屋面且四周带悬挑檐的屋顶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套悬挂系统,两套悬挂系统底端之间连接有吊篮3;每套所述悬挂系统包括预埋在屋顶墙体内的锚固环1、预埋在女儿墙和悬挑板之间的钢套管4、插接在钢套管4内的防摩擦软管5以及穿插在防摩擦软管5内的提拉钢丝绳6和安全绳7;所述吊篮3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安全锁和一个提升装置;所述提拉钢丝绳6的上端通过钢丝绳夹2与锚固环1连接、下端连接位于同侧的提升装置;所述安全绳7的上端通过钢丝绳夹2与锚固环1连接、下端穿过位于同侧的所述安全锁、并连接一重锤;一套所述悬挂系统中的所述提拉钢丝绳6和安全绳7的上端均通过钢丝绳夹2与锚固环1连接、下端均连接在待悬挂的吊篮3的一侧;另一套所述悬挂系统中的所述提拉钢丝绳6和安全绳7的上端均通过钢丝绳夹2与锚固环1连接、下端均连接在待悬挂的吊篮3的另一侧;所述防摩擦软管5为橡胶软管;所述提拉钢丝绳6和安全绳7均为钢丝绳,钢丝绳是吊篮专用镀锌钢丝绳,强度高、耐锈蚀性能好,钢丝绳的型号为4×25fi+pp-φ8.3,其破断拉力不小于51.8kn;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电磁制动电机、离心限速装置及手动滑降装置;电磁制动电机在电路故障或断电时,产生制动力矩使吊篮制动悬吊;离心限速装置能保证吊篮下滑速度不大于1.5倍额定提升速度;手动滑降装置在电气故障或停电以及紧急情况下操纵吊篮平台下降,具体方法是:用置于提升装置手柄内的拨杆插入电磁制动器位于电机风罩内拨叉的孔内,向上抬起拨杆,打开制动器,可使工作吊篮匀速下滑;所述吊篮3是由片式组焊件通过螺栓连接而成的型钢框架结构;所述的屋顶墙体、女儿墙和天沟外悬挑板可以承受安装吊篮附加的外力荷载,不需要进行加筋等加强处理;参见图5所示,所述钢丝绳夹2包括u形的主体部和卡块,所述卡块上开有两个通孔,分别套在主体部的两肢上,并通过连接在主体部两端头的螺栓封堵。

参见图1~图3所示,所述钢套管4包括向下倾斜的上节、弧形的中节及竖直的下节;所述钢套管4的上节的上部沿女儿墙的厚度方向贯通预埋在女儿墙内,并钢套管4的上端口与女儿墙的内侧面平齐;所述钢套管4的上节的下部预埋在悬挑板的上层;所述钢套管4的上节的中部悬空于女儿墙和悬挑板之间;所述钢套管4的中节预埋在悬挑板的中层;所述钢套管4的下节预埋在悬挑板的下层,并钢套管4的下端口与悬挑板的底面平齐;所述钢套管4的上节的中心轴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0°~45°;所述钢套管4下节的中心点与悬挑板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为900mm;所述钢套管4由外径48mm的镀锌钢管制作而成。

参见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所述锚固环1为轴对称结构,其主体呈u形,u形的两端水平向外弯折形成弯折段,弯折段的两端呈l形向内弯折形成锚钩;主体的两竖直段之间的距离为120mm,主体的长度为300mm,弯折段的长度为200mm;所述钢套管4的上节的中心轴的延长线与屋顶墙体的外侧面相交、交点为a,交点a正上方15mm处为b点,交点a正下方15mm为c点,b点与c点之间共30mm范围内形成相交范围;所述锚固环1的对称轴位于相交范围内;所述锚固环1竖直预埋在屋顶墙体内、且主体朝外设置,并所述锚固环1的预埋深度为150mm,外露长度为150mm;所述锚固环的对称轴距离屋面结构板的高度根据具体施工需要决定;所述锚固环1由直径为20mm的一级钢筋弯折而成。

应用所述的无支架无配重吊篮悬挂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为:

步骤一,依据设计图纸以及测量放线结果,在屋顶墙体内间隔预埋两个锚固环1,保证锚固环1的预埋深度至少为150mm,同时保证锚固环1的对称轴位于所述的相交范围内。

步骤二,依据设计图纸以及测量放线结果,在女儿墙和悬挑板内预埋钢套管4,保证钢套管4的上端口与女儿墙的内侧面平齐,下端口与悬挑板的底面平齐。

步骤三,将防摩擦软管5插接在钢套管4内。

步骤四,将提拉钢丝绳6和安全绳7插接在防摩擦软管5内,并将提拉钢丝绳6和安全绳7的上端通过钢丝绳夹2卡固在锚固环1的外露的主体上,完成两套悬挂系统施工。

步骤五,将一套悬挂系统中的提拉钢丝绳6的下端与吊篮3一侧上的提升装置连接,将该侧安全绳7的下端与穿过安全锁后与一重锤连接;将另一套悬挂系统中的提拉钢丝绳6的下端与吊篮3另一侧上的提升装置连接,将该侧安全绳7的下端与穿过安全锁后与一重锤连接,完成吊篮悬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