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型钢悬挑卸料平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2493发布日期:2020-05-20 00:20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型钢悬挑卸料平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建筑物中安全或保护措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型钢悬挑卸料平台结构。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各构件都是预制成型的,装配连接之后,对应装配连接层的建筑工装或其它物质很难从建筑物内逐层往下运输以运出,所以,目前开始采用悬挑卸料平台的形式结合塔吊的使用来将进行运输。关于悬伸结构,也有如防护棚挑架等类似结构,如cn105672678a、cn106088637b,但作为卸料平台,在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型钢悬挑卸料平台结构,取得适于装配式建筑使用、更加安全稳固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型钢悬挑卸料平台结构,包括水平的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包括两平行的悬挑槽钢,两悬挑槽钢的前端之间连接有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次梁槽钢以形成钢筋骨架结构,平台主体上设有踏板和钢筋围栏;悬挑槽钢的后端插接在预制楼板上表面固设的至少两个上预埋u型环内以悬伸固定;悬挑槽钢的外侧面的前端设有第一拉环,悬挑槽钢的外侧面的中部设有第二拉环,所述第一拉环通过第一钢丝绳与上一层预制楼板的上表面固设的最外侧的上预埋u型环相连;预制楼板的下表面固设有下预埋u型环,所述第二拉环通过第二钢丝绳与上一层预制楼板的下表面固设的下预埋u型环相连。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悬挑槽钢后端的上表面与相插接的上预埋u型环之间还设有楔紧的楔块,所述楔块为一端厚一端薄的渐变形楔块,所述楔块的下表面与悬挑槽钢的上表面相贴,其较薄的一端朝向悬挑槽钢的前端。

进一步地,预制楼板外侧连接有预制阳台板,预制阳台板与预制楼板的上表面平齐以便辅助支撑悬挑槽钢,所述第二拉环位于预制阳台板之外;预制阳台板上预留有斜通孔且所述第一钢丝绳从上一层预制阳台板的斜通孔中无接触穿过以保证牵引效果。

进一步地,预制阳台板的下表面与下层建筑之间设有斜支撑钢管。

进一步地,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均为u型环,焊接固定在悬挑槽钢的外侧面,u型环的环形端向上,两个自由端与悬挑槽钢焊外侧面的焊缝长度均不小于120毫米,厚度不小于6毫米。

进一步地,第一钢丝绳和上第二钢丝绳均设有花篮螺栓以便调节钢丝绳松紧度。

进一步地,上预埋u型环和下预埋u型环的两个端头预埋在预制楼板中且两个端头连接有加固筋。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适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预埋u型环在楼板预制时进行预埋,连接平台主体时非常方便,增设了斜拉的第一拉环、第二拉环以及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可提高平台主体的安全性和稳固性,安装时便于吊装。

2、本实用新型结合预制阳台板、斜支撑钢管的设计,提供辅助支撑,也进一步提高平台主体的安全性和稳固性。

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楔块来防止使用过程中悬挑槽钢与上预埋u型环之间松动、防止悬挑槽钢的前移,提高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型钢悬挑卸料平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可选择的预埋u型环形式;

图3-可选择的预埋u型环形式;

图4-具体实施例中的斜支撑钢管支撑于下一层预制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预制楼板1,上预埋u型环11,下预埋u型环12,加固筋13,预制阳台板2,斜通孔21,悬挑槽钢3,第一拉环31,第二拉环32,第一钢丝绳4,第二钢丝绳5,楔块6,斜支撑钢管7,竖向剪力墙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4,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型钢悬挑卸料平台结构,包括水平的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包括两平行的悬挑槽钢3,两悬挑槽钢3的前端之间连接有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次梁槽钢以形成钢筋骨架结构,平台主体上设有踏板和钢筋围栏;悬挑槽钢3的后端插接在预制楼板1上表面固设的至少两个上预埋u型环11内以悬伸固定;悬挑槽钢3的外侧面的前端设有第一拉环31,悬挑槽钢3的外侧面的中部设有第二拉环32,所述第一拉环31通过第一钢丝绳4与上一层预制楼板的上表面固设的最外侧的上预埋u型环相连;预制楼板1的下表面固设有下预埋u型环12,所述第二拉环32通过第二钢丝绳5与上一层预制楼板的下表面固设的下预埋u型环12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卸料平台结构,适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预埋u型环在楼板预制时进行预埋,连接平台主体时非常方便,增设了斜拉的第一拉环31、第二拉环32以及第一钢丝绳4、第二钢丝绳5,可提高平台主体的安全性和稳固性。本实施例中,第一拉环31和第一钢丝绳4设置了两组,均连接在上一层预制楼板的上表面固设的最外侧的一个上预埋u型环11上。相应的,因为平台主体为立体结构,拉环、钢丝绳、预埋u型环等均为在对应的一侧设有且两侧对称的形式。

其中,悬挑槽钢3后端的上表面与相插接的上预埋u型环11之间还设有楔紧的楔块6,所述楔块6为一端厚一端薄的渐变形楔块,所述楔块6的下表面与悬挑槽钢3的上表面相贴,其较薄的一端朝向悬挑槽钢3的前端。

这样,防止使用过程中悬挑槽钢3与上预埋u型环11之间松动、防止悬挑槽钢3的前移,提高使用可靠性。实施时,优选木质楔块。

其中,预制楼板1外侧连接有预制阳台板2,预制阳台板2与预制楼板1的上表面平齐以便辅助支撑悬挑槽钢3,所述第二拉环32位于预制阳台板2之外;预制阳台板2上预留有斜通孔21且所述第一钢丝绳4从上一层预制阳台板2的斜通孔21中无接触穿过以保证牵引效果;第二钢丝绳5则是从预制楼板1上的竖向剪力墙8上的镂空处无接触穿过,所述镂空处可以是窗或门。

这样,体现的是一种卸料平台结构的优选设置位置,结合卸料的功能需求,选择设置在结合有预制阳台板2的预制楼板1上,适于装配式建筑,通过预制阳台板2提供辅助支撑也进一步提高平台主体的安全性和稳固性。从使用角度来说,预制阳台板2位置对应的竖向剪力墙8上的镂空处通常面积较大,也便于卸料之前的运移。

其中,预制阳台板2的下表面与下层建筑之间设有斜支撑钢管7,参见图4,下层建筑可以是下一层的预制楼板1或预制阳台板2。当本卸料平台结构位于第二层时,下层建筑即基层,而目前的装配式建筑的基层大部分为现浇结构。

这样,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固性。

其中,第一拉环31和第二拉环32均为u型环,焊接固定在悬挑槽钢3的外侧面,u型环的环形端向上,两个自由端与悬挑槽钢3焊外侧面的焊缝长度均不小于120毫米,厚度不小于6毫米。

这样,制作方便,保证平台主体的连接强度。

其中,第一钢丝绳4和上第二钢丝绳5均设有花篮螺栓(图中未示出)以便调节钢丝绳松紧度。

这样,保证钢丝绳的牵引效果。

参见图2、图3,其中,上预埋u型环11和下预埋u型环12的两个端头预埋在预制楼板1中且两个端头连接有加固筋13,所述加固筋13与预埋u形环为一体结构,由预埋u形环的两端折弯而成。

这样,保证预埋u型环的连接强度;保障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固性。

为便于进一步理解,将上述装配式建筑型钢悬挑卸料平台结构的施工介绍如下:

先预制建筑物结构件;包括在预制楼板1中按设计尺寸预埋上预埋u型环11和下预埋u型环12,预制阳台板2上按设计尺寸预留斜通孔21;进行建筑物主体施工,完成需卸料楼层以及其上一层的预制楼板1和预制阳台板2的施工;

组装平台主体;包括将两悬挑槽钢3平行,在两悬挑槽钢3的前端之间平行间隔焊接固定若干次梁槽钢以形成骨架结构,再设置踏板和钢筋围栏,在两悬挑槽钢3外侧面分别焊接固定第一拉环31和第二拉环32;通过第一拉环31和第二拉环32吊装平台主体;悬挑槽钢3的后端插接在需卸料楼层的预制楼板1上表面的上预埋u型环11内并用楔块6楔紧,第二拉环32位于预制阳台板2的外侧面之外;

在同一侧,通过第一钢丝绳4连接第一拉环31和上一层预制楼板最外侧的上预埋u型环;通过第二钢丝绳5连接第二拉环32和上一层预制楼板的下预埋u型环12;需保证第一钢丝绳4无接触穿过上一层预制阳台板2上的斜通孔21;完成两侧的连接施工;

在需卸料楼层的预制阳台板2下方支设斜支撑钢管7以进一步提供辅助支撑。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