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8113发布日期:2020-05-06 23:3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模板。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都会面临对于竖向平面类、斜向平面类或各种不规则凹凸平面类混凝土构件养护难的问题,工程中常采用直接浇水再覆盖塑料薄膜方式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养护,该方法不但浪费水资源和劳动力,而且难以使全部构件润湿到位,养护效果不佳,从而达不到养护质量的要求。对于薄膜养护,如果薄膜包裹不严实,容易形成进风口,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散失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模板,要解决传统的混凝土构件养护方法不但浪费水资源和劳动力而且难以使全部构件润湿到位、养护效果不佳以及薄膜包裹不严实容易形成进风口,从而导致水分散失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模板,设置在混凝土构件的外侧;包括铁片、保湿复合层、防护层和高强磁铁片;所述铁片有一组,间隔布置在混凝土构件的外表面;其中,每块铁片与混凝土构件粘接连接;所述保湿复合层满铺在混凝土构件的外侧;在防护层中注有对混凝土构件进行保湿养护的水;所述防护层紧贴在保湿复合层的外侧面,并且防护层与保湿复合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高强磁铁片布置在防护层的外侧面上、对应铁片的位置处,并且通过高强磁铁片与铁片之间的吸引力将保湿复合层和防护层压接在混凝土构件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铁片的形状为圆形或者矩形或者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铁片的尺寸大于磁铁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铁片呈矩阵状布置或者呈梅花形布置,且横向相邻的铁片(2)之间的间距为1.0m~1.2m,纵向相邻的铁片(2)之间的间距为1.5m~1.8m。

优选的,所述保湿复合层包括有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透水膜、保水片和阻水膜;所述保水片由高分子吸水树脂片材制成或者由透水性土工布制成。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由防水帆布制成或者由牛津布制成或者由防水橡胶布制成。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由橡塑保温材料或者矿物棉制成,并且保温层与防护层之间通过界面粘结或者机械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与保湿复合层之间通过界面粘结或者机械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内而外分别为铁片、保湿复合层、防护层和高强磁铁片,当混凝土构件有保温需要时,在防护层内侧设置保温层;其中,保湿复合层主要在养护过程中起蕴含保湿水分的作用,保温层和防护层主要起保持调节构件表面温度、防止外力刮破及防风吹雨淋的作用,铁片和高强磁铁片主要作用是将养护材料固定在混凝土构件表面,使养护材料与混凝土充分贴合;本实用新型中的养护模兼具保温和保湿功能,提高了平面类特别是不规则平面类混凝土构件的养护质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强磁铁片与铁片之间的席英丽吸引力将保湿复合层和防护层压接在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在养护完毕后,方便拆卸,可多次重复使用。

3、本实用新型在对混凝土构件进行保湿养护时,将水分保存在保湿复合层中,避免了直接将水浇在混凝土构件表面,使的水分流失,也避免了施工人员反复浇水,这种养护模板的设计不仅使施工现场整洁、节约用水,而且减少劳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混凝土构件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强磁铁片在防护层上的布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保湿复合层与防护层之间设置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保湿复合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混凝土构件、2-铁片、3-保湿复合层、3.1-透水膜、3.2-保水片、3.3-阻水膜、4-防护层、5-高强磁铁片、6-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这种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模板,设置在混凝土构件1的外侧;包括铁片2、保湿复合层3、防护层4和高强磁铁片5;所述铁片2有一组,间隔布置在混凝土构件1的外表面;其中,每块铁片2与混凝土构件1粘接连接;所述保湿复合层3满铺在混凝土构件1的外侧;在防护层4中注有对混凝土构件1进行保湿养护的水;所述防护层4紧贴在保湿复合层3的外侧面,并且防护层4与保湿复合层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高强磁铁片5布置在防护层4的外侧面上、对应铁片2的位置处,并且通过高强磁铁片5与铁片2之间的吸引力将保湿复合层3和防护层4压接在混凝土构件1的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铁片2的形状为圆形,以免损伤养护模板,铁片2可采用厚度较小、面积适中的薄铁片,以便容易与凹凸平面的混凝土构件1贴合,铁片2的表面光滑不能有尖锐棱角。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铁片2的形状还可以为矩形或者三角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铁片2的尺寸大于高强磁铁片5的尺寸,以便更好的吸附。

本实施例中,所述铁片2呈矩阵状布置或者呈梅花形布置,方便在模板外布置高强磁铁片5时找准吸附位置,铁片2的平面尺寸及间距可根据混凝土构件1的尺寸确定,横向相邻的铁片2之间的间距为1.0m~1.2m,纵向相邻的铁片2之间的间距为1.5m~1.8m。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使用,不使用时,高强磁铁片5可不与防护层4敷设在一起,使用时再根据混凝土构件1上粘贴的铁片2位置,对应吸附在防护层4的外侧,应尽可能把高强磁铁片5与相应铁片2对准,以便获得最大吸附力,从而使养护模板与混凝土构件1表面充分贴合并保持养护模板稳定不滑脱;高强磁铁片5也需要做成外表光滑无棱角的形状。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现场施工操作,每个养护模板的尺寸可根据混凝土构件1的实际形状及尺寸选用相应规格。

本实施例中,所述养护模板可以由一组养护模板单元拼接而成;养护模板单元的结构层与养护模板的结构层一致;为保证包裹严实,相邻养护模板单元的侧边相重叠,重叠的长度不少于1倍横向相邻的高强磁铁片5间距,确保重叠部分有两排高强磁铁片5吸附,或在重叠部分加密高强磁铁片5的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保证养护模板单元的接缝严实、不留进风空隙。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湿复合层3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透水膜3.1、保水片3.2和阻水膜3.3复合而成;所述保水片3.2由高分子吸水树脂片材制成或者由透水性土工布制成,高分子吸水树脂片材和透水性土工布均具有吸水和释水功能,且具有很好的变形适应能力;透水膜3.1设置在保水片3.2与混凝土构件1表面相接触的一侧,一方面可对保水片3.2起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把保水片3.2中的水分,持续缓慢均匀地传导到混凝土构件1的表面;透水膜3.1可选用透水性能良好且材质致密不易划破的透水布;阻水膜3.3设置在保水片3.2与防护层4相接触的一侧,阻水膜3.3的材料可选用结实的不透水无纺布或油毡等,主要作用是避免防护层4吸收保水片3.2中的水分,也可避免当设置有保温层6时,保温材料吸湿后降低保温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4由防水帆布制成,防水帆布不仅结实、耐磨和抗刮擦,对整个模板起到防护作用,也可避免保温层6吸水受潮。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4还可以牛津布或者防水橡胶布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4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6;所述保温层6由橡塑保温材料或者矿物棉制成,这类材料不仅保温性能好,且柔软、耐曲绕、阻燃,防水;并且保温层6与防护层4之间通过界面粘结或机械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4与保湿复合层3之间通过界面粘结或机械连接。

本实施例中,保温层6的厚度可根据混凝土构件1的保温需要合理选择,当混凝土构件1的养护过程中无需保温,也可不设置保温层6,而直接把防护层4与阻水膜3.3合二为一,仅保留防护层4即可,但此时防护层4一定要具备阻水作用,以避免保水片3.2中的水分向外界散失。

本实施例中,所述养护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布置铁片2、备好养护模板:预先设计混凝土构件1表面的铁片2的布置位置,在拆模后需要养护的混凝土构件1的表面用高强快粘的胶粘贴连接铁片2,对铁片2的布置位置作记录及标记,以便安装高强磁铁片5时快速找到铁片2的位置;同时对养护模板进行喷湿处理,使用前,将养护模板内侧的保湿复合层3通过喷淋、浸泡等形式,使保湿材料吸水至饱和。

步骤二,在混凝土构件1的表面敷设养护模板:铁片2布置完毕后,尽快的敷设养护模板,摆放好保湿复合层3和防护层4的位置后,根据混凝土构件1上的铁片2标记位置,在防护层4外侧对应位置安装高强磁铁片5,将保湿复合层3和防护层4平整地固定在构件表面;为了尽早对混凝土构件1实施保温保湿养护,也可根据工程量及现场情况,一边拆模一边布置铁片2一边敷设保湿复合层3和防护层4,敷设顺序根据需要,可从任意部位开始,直至完成对整个混凝土构件1的覆盖。

步骤三,全部养护模板敷设完毕后,若混凝土构件1边缘部位仍有小的缝隙,则可用粘胶或保温橡塑条填塞封闭。

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实用新型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