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楼面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9488发布日期:2020-05-26 18:44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楼面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楼面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钢结构装配式楼面板采用以下两种安装方式:

第一种如图9和图10所示,将钢楼承板9或钢筋桁架楼承板10放置在钢梁1上,在钢楼承板9或钢筋桁架楼承板10上绑扎钢筋网5,现浇混凝土;

第二种如图11所示,将预制板11搭接在钢梁1上,然后绑扎钢筋网5,预制板11的上表面浇注混凝土叠合层12。

以上两种钢结构装配式楼面板连接构造的缺陷是:先安装下面预制板或楼承板,后绑扎钢筋网5,钢梁1上还要焊接栓钉13等拉结件,混凝土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复杂,现场工作量大,装配效率低,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楼面板连接结构,该装配式楼面板连接结构减少了现场的工作量,实现了楼面板的快速安装,提高了楼面板的装配效率,保证了楼面板保温、围护和承重的一体化,并能满足整体刚性楼面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装配式楼面板连接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楼面板,所述主体结构包括钢梁,所述楼面板包括钢骨架,相邻两所述楼面板搭接在所述钢梁的相对两侧,两所述楼面板的所述钢骨架分别与所述钢梁焊接,两所述楼面板与所述钢梁之间的缝隙灌注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硬化后,所述钢梁和两所述楼面板形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其中,所述钢骨架为由多根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交叉构成的网格状结构,所述横向支撑杆设置有伸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横向搭接部,所述纵向支撑杆设置有伸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纵向搭接部,所述横向搭接部与所述纵向搭接部分别搭接在相应的所述钢梁上并与所述钢梁焊接。

其中,所述横向搭接部和所述纵向搭接部的侧部分别设置有加强件。

其中,相邻两所述横向搭接部之间的所述纵向支撑杆上设置有纵向连接板,和/或相邻两所述纵向搭接部之间的所述横向支撑杆上设置有横向连接板,所述纵向连接板和所述横向连接板分别与相应的所述钢梁焊接。

其中,所述楼面板还包括绑扎在所述钢骨架周围的钢筋网,以及填充在所述钢骨架和所述钢筋网之间的填充材料,所述钢骨架、所述钢筋网和所述填充材料形成楼面板基体。

其中,所述楼面板基体的上表面浇注有混凝土承重层。

其中,所述混凝土承重层的厚度为50mm。

其中,所述混凝土承重层的上表面和所述楼面板基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面层材料。

其中,所述面层材料包括面砖、石材和砂浆等。

其中,所述填充材料为轻骨料混凝土,所述轻骨料混凝土包括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和陶粒混凝土等。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楼面板连接结构安装楼面板,不但能够使主体结构和楼面板形成一个坚实的整体,实现楼面板与主体结构的可靠连接,有效的传递水平力,满足结构受力计算对楼面的整体刚度的要求,楼面板可协调主体结构的变形,提高了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保证了楼面板保温、围护和承重的一体化,而且减少了现场浇注混凝土等工序,降低了现场的工作量,实现了楼面板的快速安装,提高了楼面板的装配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楼面板连接结构中楼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楼面板连接结构中楼面板的钢骨架与主体结构的钢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4中b-b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楼面板连接结构中相邻两块楼面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是图6中两块楼面板与钢梁所形成的缝隙内灌注混凝土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c-c的剖视图;

图9是现有技术中钢楼承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10是现有技术中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11是现有技术中预制板与混凝土叠合层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a-楼面板,1-钢梁,2-钢骨架,21-横向支撑杆,22-横向搭接部,23-纵向支撑杆,24-纵向搭接部,25-加强件,26-纵向连接板,27-横向连接板,28-斜向支撑杆,3-缝隙,4-混凝土,5-钢筋网,6-填充材料,7-混凝土承重层,8-面层材料,9-钢楼承板,10-钢筋桁架楼承板,11-预制板,12-混凝土叠合层,13-栓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中,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装配式楼面板连接结构的结构,将装配式楼面板连接结构的方位表述为上和下,该方位的表述并不构成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至图8共同所示,装配式楼面板连接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楼面板a,主体结构包括钢梁1,楼面板a包括钢骨架2,相邻两块楼面板a搭接在钢梁1的相对两侧,两块楼面板a的钢骨架2分别与钢梁1焊接,两块楼面板a与钢梁1之间的缝隙3灌注混凝土4,混凝土4硬化后,钢梁1和两块楼面板a形成一个坚实的整体。本实施例中优选混凝土4为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性,能够保证钢梁1和两块楼面板a的连接质量。

如图1至图5共同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钢骨架2为由多根横向支撑杆21和纵向支撑杆23交叉构成的网格状结构,横向支撑杆21设置有伸出网格状结构的横向搭接部22,纵向支撑杆23设置有伸出网格状结构的纵向搭接部24,横向搭接部22与纵向搭接部24分别搭接在相应的钢梁1上并与相应的钢梁1焊接,网格状结构的四个角部分别倾斜设置有斜向支撑杆28,斜向支撑杆28的两端分别伸出网格状结构的相邻两边并分别搭接在相邻的两根钢梁1上。本实施例中的横向支撑杆21、纵向支撑杆23和斜向支撑杆28可选用钢方管、h型钢、矩形管、c型钢、槽钢、槽钢、角钢等型材。

如图6和图8共同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横向搭接部22和纵向搭接部24的侧部分别设置有加强件25,加强件25可选用角钢、槽钢、c型钢或者矩形钢等。

如图4至图5共同所示,相邻两个横向搭接部22之间的纵向支撑杆23上设置有纵向连接板26,和/或相邻两个纵向搭接部24之间的横向支撑杆21上设置有横向连接板27,纵向连接板26和横向连接板27分别与相应的钢梁1焊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相邻两个横向搭接部22之间的纵向支撑杆23上设置有纵向连接板26,相邻两个纵向搭接部24之间的横向支撑杆21上设置有横向连接板27,实际应用中,如果相邻两个横向搭接部22或相邻两个纵向搭接部24之间的间距小于500mm可以不用纵向连接板26或者横向连接板27。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楼面板a还包括绑扎在钢骨架2周围的钢筋网5,以及填充在钢骨架2和钢筋网5之间的填充材料6,钢骨架2、钢筋网5和填充材料6形成楼面板基体。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楼面板基体的上表面浇注有混凝土承重层7,由于细石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及能够改善混凝土表面的质量,因此混凝土承重层7的混凝土优选为细石混凝土,本实施例中的混凝土承重层7的厚度为50mm,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混凝土承重层7的厚度,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混凝土承重层7的上表面和楼面板基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面层材料8,面层材料8可选用面砖、石材和砂浆等。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填充材料6为轻骨料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包括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和陶粒混凝土等,可选用其中的一种,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6和图7共同所示,钢梁1可以采用h型钢、钢方管等型材,本实施例中优选钢梁1采用h型钢,使用时,钢梁1两侧的楼面板a的钢骨架2与钢梁1的上翼缘焊接完成后,两块楼面板a与钢梁1之间的缝隙3灌注混凝土4,混凝土4硬化后,钢梁1和两块楼面板a形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楼面板连接结构安装楼面板a,不但能够使主体结构和楼面板a形成一个坚实的整体,实现楼面板a与主体结构的可靠连接,有效的传递水平力,满足结构受力计算对楼面的整体刚度的要求,楼面板a可协调主体结构的变形,提高了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保证了楼面板a保温、围护和承重的一体化,而且减少了现场浇注混凝土等工序,降低了现场的工作量,实现了楼面板a的快速安装,提高了楼面板的装配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