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制装配式预制柱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3297发布日期:2020-05-22 20:1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制装配式预制柱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制装配式预制柱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其中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但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房屋预制的部件装配多采用吊机或吊塔安装,安装人员需与远程操作人员保持实时沟通指挥,这难免会降低工作效率,并且由于预制件较为笨重,移动困难,甚至在吊装过程中由于沟通差错,导致严重后果,这也就需要一种能够实时实地操作移位的工具来对预制柱进行移动定位安装。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授权号为cn109779270a,公告日:2019-05-21公开了一种铝制装配式预制柱安装装置,包括抱箍固定提升装置和四棱台形支架;所述四棱台形支架包括四条的管状棱边;所述抱箍固定提升装置包括上抱箍、下抱箍和提升装置;所述上、下抱箍的一侧各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锁紧螺栓;所述上抱箍与管状棱边的上部铰接;所述下抱箍与管状棱边的中部铰接;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抱箍上的齿条和与齿条啮合传动的手摇提升器;所述手摇提升器还设有用于支撑预制柱中预埋的丝杆的支撑孔,通过手摇提升器就能实现预制柱在齿条上上下移动,其效果为解决了使用塔吊安装预制柱所带来的安装精度低和占用塔吊时间太长的问题。

上述方案中虽然解决了抑制细菌和控制干湿度的问题,但仍存在以下影响:1、所述抱箍固定提升装置包括上抱箍、下抱箍和提升装置,虽然可以对预制柱进行上下提升和固定,但左右前后移动仍需借助吊机或吊塔;2、通过手摇提升器就能实现预制柱在齿条上上下移动,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实现,由于建房用预制柱重达几吨,单凭人力无法移动,并且该结构采用齿轮齿条提升,无锁紧装置,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铝制装配式预制柱安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制装配式预制柱安装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底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远离第一丝杠的一端连接有光杆,所述光杆两端连接有对称的支撑块,且所述支撑块滑动连接在基座上,所述支撑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远离支撑块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丝杠上开设有左旋和右旋螺纹,且所述左旋和右旋螺纹上均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基座上滑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与第二螺母相连且为一体成型,所述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丝杠,所述第三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上连接有提升架。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上连接有第一滑块且与支撑块为一体成型,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基座底部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丝杆座,所述第一丝杠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丝杆座上。

优选的,所述支架底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定位块且与支撑架为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提升架上开设有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制装配式预制柱安装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预制柱安装装置,通过将基座放置在待安预制柱的底座上,通过吊机或吊塔将预制柱送至房顶,将预制柱放在基座内部,此时启动第一电机,使第一丝杠驱动第一螺母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架在支架上进行移动,从而在第二滑槽方向进行寻找预制柱突出的钢筋,若此方向不足以准确定位,可启动第二电机,使第二丝杠驱动第二螺母进行移动,此时支撑架和支架同步在第一滑槽内滑动,且第二丝杠分为左旋螺纹丝杠和右旋螺纹丝杠,可使支撑架沿第二丝杠同时相互靠近或同时相互远离,更近一步的是,第二螺母还滑动连接在光杆上,这进一步提升了支撑架的承重能力,当两个方向定位结束后,启动第三电机,此时第三丝杠驱动第三螺母进行上下移动,将预制柱附带支撑钢筋嵌入卡槽内,将预制柱抬起,与此同时连接在支撑架顶部的定位块将预制柱上部稳定,防止预制柱倾倒,由于提升采用滚珠丝杠机构,可有效防止预制柱由于过重而突然下落,重复以上步骤,将预制柱移动至安装预制柱的底座上,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预制柱上下可移动,还支持前后左右移动,大大节省了吊机或吊塔提升定位预制柱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铝制装配式预制柱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铝制装配式预制柱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铝制装配式预制柱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铝制装配式预制柱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铝制装配式预制柱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中:1、基座;101、第一滑槽;102、支脚;2、第一电机;201、第一丝杠;202、第一螺母;203、丝杆座;204、支撑板;3、第二电机;301、第二丝杠;302、第二螺母;3021、支撑架;3022、定位块;303、支撑块;3031、第一滑块;304、光杆;4、第三电机;401、第三丝杠;402、第三螺母;403、提升架;4031、卡槽;5、支架;501、第二滑块;502、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铝制装配式预制柱安装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底部连接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丝杠201,第一丝杠201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202,第一螺母202远离第一丝杠201的一端连接有光杆304,光杆304两端连接有对称的支撑块303,且支撑块303滑动连接在基座1上,支撑块303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杠301,第二丝杠301远离支撑块30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3,第二丝杠301上开设有左旋和右旋螺纹,且左旋和右旋螺纹上均连接有第二螺母302,基座1上滑动连接有支架5,支架5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架3021,支撑架3021底部与第二螺母302相连且为一体成型,支撑架302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4,第三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丝杠401,第三丝杠401上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母402,第三螺母402上连接有提升架403。

支撑块303上连接有第一滑块3031且与支撑块303为一体成型,基座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01,第一滑块3031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01内。

基座1底部连接有支脚102,支脚102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4,支撑板204上固定连接有丝杆座203,第一丝杠201远离第一电机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丝杆座203上。

支架5底部连接有第二滑块501,第二滑块501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01内。

支架5上开设有第二滑槽502,支撑架3021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502上。

支撑架3021上连接有定位块3022且与支撑架3021为一体成型。

提升架403上开设有卡槽4031。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将基座1放置在待安预制柱的底座上,通过吊机或吊塔将预制柱送至房顶,将预制柱放在基座1内部,此时启动第一电机2,使第一丝杠201驱动第一螺母202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架3021在支架5上进行移动,从而在第二滑槽502方向进行寻找预制柱突出的钢筋,若此方向不足以准确定位,可启动第二电机3,使第二丝杠301驱动第二螺母302进行移动,此时支撑架3021和支架5同步在第一滑槽101内滑动,并且第二螺母302为两个,且第二丝杠301分为左旋螺纹丝杠和右旋螺纹丝杠,可使支撑架3021沿第二丝杠301同时相互靠近或同时相互远离,更近一步的是,第二螺母302还滑动连接在光杆304上,这进一步提升了支撑架3021的承重能力,当两个方向定位结束后,启动第三电机4,此时第三丝杠401驱动第三螺母402进行上下移动,将预制柱附带支撑钢筋嵌入卡槽4031内,将预制柱抬起,与此同时连接在支撑架3021顶部的定位块3022将预制柱上部稳定,防止预制柱倾倒,由于提升采用滚珠丝杠机构,可有效防止预制柱由于过重而突然下落,重复以上步骤,将预制柱移动至安装预制柱的底座上,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