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结构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8682发布日期:2020-09-15 18:26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新型建筑结构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建筑结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一般是指其建筑的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两个部分,建筑(房屋)在建设之前,根据其建筑的层数、造价、施工等来决定其结构类型。各种结构建筑的耐久性、抗震性、安全性和空间使用性能是不同的。

目前在建筑结构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常常需要使用减震装置对建筑结构的一些组件进行减震。但现有的该类减震装置大多只是通过弹簧简单地进行减震,导致减震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建筑结构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建筑结构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板、减震角和承压板,所述减震板设在减震角和承压板之间,其顶壁上开有四组缓冲槽,四组所述缓冲槽的内腔中均安装有滑行块和第一弹簧,所述滑行块顶壁上固定焊接有两组相互平行的定位板,两组所述定位板上设有贯穿其两侧的横轴,所述横轴的两边位于两组定位板相互远离的两侧且均开有限定孔,所述限定孔的内腔中插接安装有卡钉;

所述减震板和承压板之间设有四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承压板底壁连接的部位同样设有定位板、横轴、限定孔和卡钉,所述承压板顶壁的四角均开有安装槽,四组所述安装槽内均水平安装有转轴,所述承压板上设有四组挡板,四组所述挡板远离承压板中心的一侧均固定焊接有防护梁,所述减震角由圆筒、第二弹簧、底板和防护板构成,其共设有四组。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两侧分别与滑行块的侧壁和缓冲槽内腔远离减震板中心的一侧固定焊接,所述滑行块在缓冲槽内腔中滑动。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两侧分别与承压板上安装槽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挡板的侧壁与转轴的外壁固定焊接。

优选的,四组所述圆筒的顶壁分别与减震板底壁的四角固定焊接,其内腔的开口开设在其底壁。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圆筒内腔的顶壁和底板顶壁的中央固定焊接,所述底板的顶壁固定焊接有两组相互平行的防护板。

优选的,所述缓冲槽内腔的两侧均开有贯穿减震板底壁的通槽,所述减震板顶壁的四角均开有滑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新型建筑结构减震装置,通过设置了缓冲槽、滑行块、第一弹簧、定位板和横轴,承压板受到压力时,其会通过支撑杆和横轴将压力传递至滑行块,此时第一弹簧被压缩并使滑行块在缓冲槽内移动而减缓压力,由于缓冲槽共设有四组,因此可从四个方向减缓压力,使减缓压力的效果更好;通过设置了转轴、挡板和防护梁,通过使四组挡板分别沿四组转轴旋转至合适角度,可利用挡板和防护梁遮挡减震板上方的空间,减小外界灰尘和无关液体对减震板及其上结构的影响;通过设置了圆筒、第二弹簧、底板和防护板,当四组第二弹簧受到过大的压力时,四组底板上的防护板会与圆筒的底壁接触而保护第二弹簧,使第二弹簧不会被过分压缩而损坏,延长了第二弹簧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板的竖直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横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震板、2减震角、3承压板、4缓冲槽、5滑行块、6第一弹簧、7定位板、8横轴、9限定孔、10卡钉、11支撑杆、12圆筒、13第二弹簧、14底板、15防护板、16转轴、17挡板、18防护梁、19滑道、20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新型建筑结构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板1、减震角2和承压板3,所述减震板1设在减震角2和承压板3之间,其顶壁上开有四组缓冲槽4,四组所述缓冲槽4的内腔中均安装有滑行块5和第一弹簧6,所述滑行块5顶壁上固定焊接有两组相互平行的定位板7,两组所述定位板7上设有贯穿其两侧的横轴8,横轴8可沿着两组定位板7旋转,所述横轴8的两边位于两组定位板7相互远离的两侧且均开有限定孔9,所述限定孔9的内腔中插接安装有卡钉10,通过设置限定孔9和卡钉10,可以防止横轴8在两组定位板7上发生横向位移,使横轴8更稳定;

所述减震板1和承压板3之间设有四组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两侧分别与两组横轴8的外壁固定焊接,因此支撑杆11可沿着横轴8的旋转而发生角度偏转,所述支撑杆11与承压板3底壁固定连接的部位同样设有定位板7、横轴8、限定孔9和卡钉10,承压板3底壁上的定位板7、横轴8、限定孔9和卡钉10与减震板1上的定位板7、横轴8、限定孔9和卡钉10设置的方式相同,所述承压板3顶壁的四角均开有安装槽,四组所述安装槽内均水平安装有转轴16,所述承压板3上设有四组挡板17,四组所述挡板17远离承压板3中心的一侧均固定焊接有防护梁18,所述减震角2由圆筒12、第二弹簧13、底板14和防护板15构成,其共设有四组。

具体的,所述第一弹簧6的两侧分别与滑行块5的侧壁和缓冲槽4内腔远离减震板1中心的一侧固定焊接,所述滑行块5在缓冲槽4内腔中滑动,缓冲槽4的竖直剖面为“t”字形,滑行块5可以沿着缓冲槽4平稳地滑动,从而压缩第一弹簧6并减缓压力。

具体的,所述转轴16的两侧分别与承压板3上安装槽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挡板17的侧壁与转轴16的外壁固定焊接。

具体的,四组所述圆筒12的顶壁分别与减震板1底壁的四角固定焊接,其内腔的开口开设在其底壁。

具体的,所述第二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圆筒12内腔的顶壁和底板14顶壁的中央固定焊接,所述底板14的顶壁固定焊接有两组相互平行的防护板15,两组防护板15均位于圆筒12底壁的下方,当第二弹簧13受到过大的压力时,其被逐步压缩而导致两组防护板15与圆筒12底壁的两侧接触,从而起到保护第二弹簧13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缓冲槽4内腔的两侧均开有贯穿减震板1底壁的通槽20,进入缓冲槽4内的杂物(粉尘和无关液体等)可以通过通槽20排出,从而防止杂物在缓冲槽4内堆积,所述减震板1顶壁的四角均开有滑道19,滑槽19也在起到疏导粉尘和无关液体的作用,使这些杂物尽可能不进入缓冲槽4内。

具体的,该新型建筑结构减震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建筑结构用的组件置于承压板3的顶壁上,使四组挡板17沿四组转轴16旋转至合适的角度并遮挡减震板1上方的空间,从而对减震板1上的部件进行遮挡和防护,当该组件受到压力时,其会将压力传递至承压板3并通过四组支撑杆11和横轴8传递至减震板1(四组支撑杆11向靠近承压板3中心的一侧倾斜5度左右,即支撑杆11与水平线的夹角为85度左右,从而有利于承压板3将压力向四个不同的方向传递),带动四组滑行块5向远离减震板1中心的一侧移动,此时四组第一弹簧6被压缩而起到减缓压力的作用,当压力传递至减震板1后,其会通过四组减震角2上的第二弹簧13逐步减缓震动,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