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比例的砂浆原料出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5477发布日期:2020-07-21 12:4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控比例的砂浆原料出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浆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控比例的砂浆原料出料机。



背景技术:

砂浆是建筑上砌砖使用的黏结物质,由一定比例的沙子、胶结材料(水泥、石灰膏、黏土等)、水等原材料混合而成。

由于机械化的逐步发展,现有的砂浆已采用搅拌机等搅拌设备来混合各种原材料实现砂浆的制备,但是各种原材料的比例不同产生出来的砂浆的各种物理性质也存在一定的偏差,而现有的原材料比例确定均采用人工目测或者简易称量等方式确定,因此,各原材料的比例不确定度的偏差较大,使得砂浆的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不同尺寸的原料桶并通过驱动装置推送推动平板来挤出比例可控的各项原材料的一种可控比例的砂浆原料出料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若干的用于盛放不同原材料的原料桶及驱动原料桶内的原材料排出原料桶的驱动装置,各所述原料桶的轴向为竖直方向,各所述原料桶的顶部朝上开设有出料口、底部朝下开设有推料进口,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连接件及推动平板,所述推动平板的数量与原料桶的数量对应设置,且各推动平板沿竖向滑移沿设置于对应的原料桶内,所述驱动气缸设置于各原料桶下方,且驱动气缸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朝上设置,所述连接件设置于驱动气缸及各推动平板之间,且连接件上端与各推动平板固定连接,下端与驱动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的原料桶内可分别盛放不同的原材料,之后通过驱动气缸配合连接件来同时驱动推动平板在对应的原料桶内竖向滑移,从而将原材料从出料口挤出而完成出料,其中,由于各原料桶内的推动平板的竖向滑移的位移量均相同,因此,只用设置不同桶径的原料桶便可按比例稳定有效的进行出料,使得混合的原材料按照相同的比例进行混合,从而使混合出来的砂浆的质量得到保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包括下架体及上架体,所述下架体上设置有若干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轴向为竖直方向,所述上架体滑移设置于导向杆,各所述导向杆的外周套设有竖向弹簧,各所述竖向弹簧呈压缩设置,且一端相抵于下架体、一端相抵于上架体,所述上架体上设置有振动电机,各所述原料桶及驱动气缸固定设置于上架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机架分为可相对上下滑动的上架体及下架体,且上机架可通过振动电机而实现持续的振动,因此,将原料桶设置在上机架上随振动电机的工作而持续振动,从而使得沙子、水泥等粉状物在振动的作用下而更加的松散,使得出料更加的稳定,防止因推动平板的持续朝上施压而导致结块现象,此外,由于对粉状物类的原料的松散处理,因此,便可缩小出料口的口径来减小因出料口过大而造成混合比例的误差过大;2.驱动气缸固定设置于上架体便可实现驱动气缸与各原料桶的相对静止状态,防止因振动而影响驱动气缸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受力板及上端推杆,所述受力板竖向朝下侧设置有与驱动气缸的输出轴形状大小相适配的下端连接插槽,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设置于下端连接插槽内,所述上端推杆的数量与推动平板的数量相同,各所述上端推杆的轴向呈竖直方向,且各所述上端推杆的轴向下端固定于受力板,各所述上端推杆的轴向上端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推动平板的下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连接件采用受力板承载来自上端推动平板的作用力及下端驱动气缸的作用力,不易由于弯矩而产生过大弯曲,使得承载效果更加的稳定;2.由于出料过程为驱动气缸驱动推动平板朝上排料,因此,将驱动气缸的输出轴设置于受力板下端、将各上端推杆设置于受力板上端、将推动平板设置于上端推杆上端,采用推力的形式施力,因此,各部件的连接位置处均为压应力作用,从而防止崩断现象;3.下端连接插槽的设置,则在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受力板安装完毕之后,对驱动气缸的输出轴的径向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得驱动作用更加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原料桶位于出料口侧沿竖向朝下呈扩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桶在出料口处沿竖直朝下呈扩口的设置,使得在出料口小于原料桶的内径时,使得朝上运动的原材料沿着口径变化的避面更加顺畅的进入出料口,防止上端呈平面而难以推动粉状的原材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原料桶位于出料口的上侧设置有与出料口连通的出料管,各所述出料管沿管道方向依次包括沿水平方向同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段、沿倾斜方向朝下同向延伸的第一快速出料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管的设置,对排出出料口的原材料起到引导作用,且通过第一导向段先将将各原材料引向同一方向,之后通过第一快速出料段的倾斜设置,使得各原材料在重力作用下更加便捷的排出,从而可实现各原材料在一定区域内汇聚而方便接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管位于出料口的正上方设置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的轴向呈竖直设置,且入料管的下端与出料管连通设置,上端设置有朝上呈扩口设置的入料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入料管的设置不但使得原材料通过入料斗更加便捷的朝原料桶内补充,而且为出料管提供的恒压作用,使得通过入料管与大气的导通而防止原料桶及出料管内的气压变化而使排料更加的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推动平板位于竖直方向上侧设置有用于与原料桶的周壁密封配合的密封凸环,各所述密封凸环的外周设置有与原料桶的周壁形状大小相适配的密封贴合面,所述密封贴合面朝向原料桶的周壁侧设置有橡胶密封环,所述密封凸环背离推动平板侧设置有与原料桶的周壁贴合的尖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密封凸环上密封贴合面的设置,采用金属面密封的方式使推动平板与原料桶形成第一重密封作用;2.橡胶密封环的设置则通过橡胶密封作用使推动平板与原料桶形成第二重密封作用;3.尖端的设置,则通过尖端对原料桶的壁面进行刮料处理,使得滑移更加的顺畅。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比例的砂浆原料出料机,包括机架1,其中,机架1由位于水平下端的下架体12与位于下架体12上方的上架体11组成,上架体11与下架体12均呈方形板状设置,且下架体12下方的四周焊接有四根支撑脚121,使得通过支撑脚121撑于地面实现对下架体12的支撑,另外,结合图4所示,下架体12的上端四周焊接有四根竖直朝上的导向杆122,且上架体11朝下端设置有供各导向杆122插设的套体111,套体111内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插腔(图中未视出),且插腔的形状大小与导向杆122的外周形状大小相适配,使得导向杆122插设于插腔内并沿插腔上下滑移而实现上架体11与下架体12的竖向滑移,另外,各导向杆122外周套设有竖向弹簧2,且竖向弹簧2处于压缩状态,并两端分别相抵下架体12的上表面及套体111的下表面,使得竖向弹簧2在上架体11与下架体12的上下滑移过程中起到减震的作用。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上架体11的上端表面设置有三件用于盛放不同原材料的原料桶3,各原料桶3的轴向为竖直方向,且各原料桶3的轴向下端通过螺栓等方式与上架体11固定连接,其中,各原料筒的径向大小的二次方之比与所需砂浆中各原材料之间的比例相同,从而根据需求设置各原料桶3的大小,另外,上架体11上还设置有驱动原料桶3内的原材料排出原料桶3的驱动装置4,以及对应的,各原料桶3的顶部朝上开设有出料口31、底部朝下开设有推料进口32,其中,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气缸41、连接件42及推动平板43,推动平板43的数量与原料桶3的数量对应设置,且各推动平板43的形状大小与对应原料桶3的内壁形状大小相适配,使得推动平板43相抵于各原料桶3的内壁,并可沿竖向滑移沿设置于对应的原料桶3内,驱动气缸41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设置于上架体11位于各原料桶3的下方,且驱动气缸41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朝上设置,另外,连接件42设置于驱动气缸41及各推动平板43之间,且连接件42上端与各推动平板43固定连接,下端与驱动气缸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因此,位于原料桶3内的各种原材料在驱动气缸41的驱动下被推动平板43等比例从出料口31推出,从而实现等比例出料。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上架体11的下表面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设置有振动电机5,且振动电机5的数量为两台,呈对称设置。因此,在振动电机5的作用下,不但可使出料口31处的原材料更加快速的离开原料桶3为后续原材料的出料腾出空间,而且可使内部的原材料进行持续振动而防止粉状、颗粒状的原材料结块导致难以出料。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各原料桶3位于出料口31侧沿竖向朝下呈扩口设置,从而使得出料口31的大小小于原料桶3内壁的大小,因此,可以减少因振动而使靠近出料口31位置的部分原材料振离原料桶3,从而降低因该部分的溅出而导致混合比例的误差。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各原料桶3位于出料口31的上侧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方式设置有与出料口31连通的出料管6,各出料管6沿管道方向依次包括沿水平方向朝前延伸的第一导向段61以及沿朝前方向的同时沿倾斜方向朝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快速出料段62。因此,可通过第一导向段61先将各原材料引向同一方向,之后通过第一快速出料段62的倾斜设置,使得各原材料在重力作用下更加便捷的排出,从而可实现各原材料在一定区域内汇聚而方便接收。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出料管6位于出料口31的正上方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方式设置有入料管7,其中,入料管7的轴向呈竖直设置,且入料管7的下端与出料管6连通设置,上端设置有朝上呈扩口设置的入料斗71。因此,入料管7的设置不但使得原材料通过入料斗71更加便捷的朝原料桶3内补充,而且为出料管6提供的恒压作用,使得通过入料管7与大气的导通而防止原料桶3及出料管6内的气压变化而使排料更加的顺畅。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三件原料桶3相互贴合,形成类似三角形的排布,连接件42包括呈三角形板状的受力板421及上端推杆422,受力板421竖向朝下侧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驱动气缸41的输出轴形状大小相适配的下端连接插槽4211,使得驱动气缸41的输出轴通过螺纹、键连接等方式固定设置于下端连接插槽4211内,另外,上端推杆422的数量与推动平板43的数量相同均为三件,且各上端推杆422分布于三角形的受力板421的上端三个端部位置,其中,各上端推杆422的轴向均呈竖直方向,且各上端推杆422的轴向下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受力板421上端表面,轴向上端通过螺纹、键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推动平板43的下端的中心位置。因此,不但利用排布而实现受力平板的受力稳定性,而且在排料过程中驱动气缸41、受力板421、上端推杆422及推动平板43均承受压应力而使连接强度更强。

结合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各推动平板43位于竖直方向上侧一体成型设置有密封凸环431,使得通过密封凸环431来实现与原料桶3的周壁密封配合,其中,各密封凸环431的外周设置有与原料桶3的周壁形状大小相适配的密封贴合面4311,使得通过密封贴合面4311与原料桶3周壁的金属面密封的方式使推动平板43与原料桶3形成第一重密封作用,且贴合面呈圆柱状,利用适当大小的密封贴合面4311加强金属密封,另外,密封贴合面4311朝向原料桶3的周壁开设有呈圆环形的密封腔4312,且密封腔4312内压缩设置有橡胶密封环4313,使得通过橡胶密封作用使推动平板43与原料桶3形成第二重密封作用,且密封腔4312与橡胶密封环4313的组合数量为三道,且沿密封凸环431的轴向等间距排列设置,从而通过多道橡胶密封设置而实现更加有效的密封作用,另外,密封凸环431背离推动平板43侧一体成型设置有与原料桶3的周壁贴合的尖端4314,使得通过尖端4314对原料桶3的壁面进行刮料处理,使得滑移更加的顺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