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4035发布日期:2020-07-24 16:59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夹持钳头组件,特别是一种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



背景技术:

薄壁钻又称空心钻头,主要用于建筑物中水、电、暖、煤气、空调、管道安装时打过墙孔;高速公路、机场跑道、桥梁、隧道等基础工程的钻孔、套料、取芯。

薄壁钻主要包括筒体和多个刀头,刀头焊接在筒体一端面上,刀头呈圆弧形。薄壁钻焊接机是专用于将刀头焊接在筒体上的设备,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薄壁钻焊接机(申请公布号cn109570896a),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定位筒体的筒体定位装置和用于夹持刀头的刀头夹持装置,刀头夹持定位装置位于筒体定位装置上方。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刀头夹持定位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1211601y),包括刀头夹钳和钳头,刀头夹钳中具有两个夹持钳,两个钳头与两个夹持钳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两个夹持钳之间的中心位置设置一刀头高度定位杆。两个钳头的宽度是相同的,宽度通常为10mm—16mm,钳头的夹持面为平面;即现有夹持钳头组件虽然适合夹持薄壁钻刀头,但主要适合夹持直径大于50mm薄壁钻的刀头。换言之,直径小于50mm薄壁钻的刀头采用现有夹持钳头组件夹持时刀头的外圆弧面与一个钳头相抵靠,刀头的两个端面同时与另一个钳头相抵靠,由于刀头采用粉尘烧结工艺制成刀头的,端面精度极低,进而影响夹持精度;再者两者刀头之间必须留出大于钳头厚度的空间,进而降低刀头的总弧长,影响薄壁钻切削能力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夹持直径较小薄壁钻刀头的定位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包括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第一钳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的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能与薄壁钻刀头内圆弧面相抵靠的抵靠部,薄壁钻刀头内圆弧面与抵靠部之间为线接触;第二钳头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具有两个倾斜设置的定位面;薄壁钻刀头外圆弧面能依靠在两个定位面上,且薄壁钻刀头外圆弧面与定位面之间为线接触。

第一钳头的第一连接部与一个夹持钳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第二钳头的第二连接部与另一个夹持钳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抵靠部与定位凹槽相对设置。利用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夹持薄壁钻刀头时,薄壁钻刀头放置在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之间,当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之间间距缩小时,抵靠部逐渐嵌入薄壁钻刀头的凹圆弧槽内,直至抵靠部与薄壁钻刀头内圆弧面相抵靠;薄壁钻刀头逐渐嵌入定位凹槽内,直至薄壁钻刀头外圆弧面依靠在两个定位面上。薄壁钻刀头内圆弧面与抵靠部的接触线位于薄壁钻刀头外圆弧面与两个定位面的接触线之间;由此实现三点定位薄壁钻刀头,具有定位精度高的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薄壁钻刀头制造时内圆弧面相对于端面更平整以及精度更高,由此利用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夹持薄壁钻刀头时夹持定位精度更高,尤其是夹持直径较小薄壁钻的刀头时夹持定位精度提高更显著。

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通过保证第一夹持部的尺寸,既实现保证机械强度,又保证第一夹持部位于薄壁钻的中心孔处;同时抵靠部使第一钳头能与薄壁钻刀头凹圆弧面相抵靠。换言之利用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夹持薄壁钻刀头且进行焊接时,没有部件位于相邻两个刀头之间间隙内,由此薄壁钻可缩小两个刀头之间间隙,提高刀头弧长,实现提高薄壁钻切削能力以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中第一钳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中第二钳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夹持薄壁钻刀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夹持薄壁钻刀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夹持薄壁钻刀头且放置在筒体上所处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钳头;1a、第一连接部;1b、第一夹持部;1c、抵靠部;2、第二钳头;2a、第二连接部;2b、第二夹持部;2c、定位凹槽;2d、定位面;3、螺栓孔;4、刀头;5、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薄壁钻刀头4夹持钳头组件包括第一钳头1和第二钳头2。

如图1所示,第一钳头1包括第一连接部1a、第一夹持部1b和抵靠部1c,第一钳头1为一体式结构。第一连接部1a上具有螺栓孔3,由此第一钳头1可通过螺栓固定在夹持钳上。第一夹持部1b呈杆状,第一夹持部1b的上端与第一连接部1a相连接,第一夹持部1b的下端与抵靠部1c相连接,抵靠部1c位于第一夹持部1b的一侧面上。抵靠部1c呈杆状,抵靠部1c中能与薄壁钻刀头4内圆弧面相抵靠的侧面为圆弧面,由此保证抵靠部1c与薄壁钻刀头4内圆弧面抵靠时为线接触。

如图2所示,第二钳头2包括第二连接部2a和第二夹持部2b,第二钳头2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部2a上具有螺栓孔3,由此第二钳头2可通过螺栓固定在夹持钳上。第二夹持部2b呈杆状,第二夹持部2b的上端与第二连接部2a相连接,第二夹持部2b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定位凹槽2c,定位凹槽2c从第二夹持部2b的底面延伸至顶面,该结构既保证薄壁钻刀头4外圆弧面能依靠在两个定位面2d上,又使刀头4高度定位杆具有安装空间。定位凹槽2c具有两个倾斜设置的定位面2d,由此薄壁钻刀头4外圆弧面能同时与两个定位面2d相抵靠,且薄壁钻刀头4外圆弧面与定位面2d之间为线接触。

如图3和图4所示,利用薄壁钻刀头4夹持钳头组件夹持薄壁钻刀头4时,薄壁钻刀头4放置在第一钳头1和第二钳头2之间,抵靠部1c的圆弧面与薄壁钻刀头4内圆弧面相抵靠;薄壁钻刀头4嵌入定位凹槽2c内,薄壁钻刀头4外圆弧面同时依靠在两个定位面2d上。

如图5所示,薄壁钻的直径为18mm,刀头4的数量为两个,第二钳头2位于薄壁钻的外侧,第一夹持部1b位于薄壁钻筒体5的中心孔处,两个刀头4之间间隙明显小于第一夹持部1b的厚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包括第一钳头(1)和第二钳头(2),其特征在于,第一钳头(1)包括第一连接部(1a)和第一夹持部(1b),第一夹持部(1b)的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能与薄壁钻刀头(4)内圆弧面相抵靠的抵靠部(1c),薄壁钻刀头(4)内圆弧面与抵靠部(1c)之间为线接触;第二钳头(2)包括第二连接部(2a)和第二夹持部(2b),第二夹持部(2b)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定位凹槽(2c),定位凹槽(2c)具有两个倾斜设置的定位面(2d);薄壁钻刀头(4)外圆弧面能依靠在两个定位面(2d)上,且薄壁钻刀头(4)外圆弧面与定位面(2d)之间为线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头(1)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a)上具有螺栓孔(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b)呈杆状,第一夹持部(1b)的上端与第一连接部(1a)相连接,第一夹持部(1b)的下端与抵靠部(1c)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1c)呈杆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1c)中能与薄壁钻刀头(4)内圆弧面相抵靠的侧面为圆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钳头(2)为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a)上具有螺栓孔(3)。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2b)呈杆状,第二夹持部(2b)的上端与第二连接部(2a)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2c)从第二夹持部(2b)的底面延伸至顶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属于机床部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夹持尺寸较小薄壁钻的刀头时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本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包括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第一钳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夹持部,第一夹持部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能与薄壁钻刀头内圆弧面相抵靠的抵靠部,薄壁钻刀头内圆弧面与抵靠部之间为线接触;第二钳头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具有两个倾斜设置的定位面;薄壁钻刀头外圆弧面能依靠在两个定位面上,且薄壁钻刀头外圆弧面与定位面之间为线接触。薄壁钻刀头夹持钳头组件具有夹持定位精度高的优点,以及提高薄壁钻的刀头弧长。

技术研发人员:项大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市圣西亚金刚石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3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