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抹平的剪力墙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7248发布日期:2020-09-04 13:43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抹平的剪力墙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力墙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快速抹平的剪力墙模具。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是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力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重力引起的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受到剪力而遭到破坏。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9261213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剪力墙模具,其包括底板、两个侧立板和两个横立板,两个侧立板和两个横立板连接在底板上围成剪力墙的框体,可以限制剪力墙的形状和大小;通过向框体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型后得到剪力墙。

但是,在向框体内浇筑混凝土后,为保证混凝土上表面齐平,需要人工用铲子将多余的混凝土铲去,人工进行铲除速度较慢,效率低,因此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抹平的剪力墙模具,其具有快速将混凝土上表面抹平,提高工作效率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抹平的剪力墙模具,包括底板,两个侧立板和两个横立板,两个所述横立板连接在两个侧立板之间,两个所述侧立板和两个横立板连接在底板上围成供混凝土成型的成型槽;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立板上均开设有倒t形的第一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的长度方向沿侧立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移槽内滑移设置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的外侧壁与第一滑移槽的内侧壁相互贴合;两个所述滑移块上连接有抹平板,所述抹平板的长度方向沿横立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抹平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侧立板的上表面相互贴合,所述抹平板的侧壁对称设置有一组围板,所述抹平板的外侧壁对称连接有拉绳;所述横立板远离成型槽的一端设置有回收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动拉绳,驱使滑移块子啊第一滑移槽内进行滑移,抹平板可以将成型槽内混凝土的顶端进行抹平,同时多余的混凝土聚集在两个围板之间,最终将多余的混凝土推落至回收装置内,实现对成型槽内混凝土顶端的快速抹平,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对铲除的混凝土进行快速收集,有效减少了浪费,达到了节能环保的优势。

进一步地,所述围板的长度方向与抹平板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侧立板上开设有供围板进行插设并且滑移的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槽的内侧壁与所述围板的外侧壁相互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围板插设在第二滑移槽内,提高了围板与侧立板之间的密封性,铲除的混凝土不易从围板与侧立板之间的缝隙漏出,提高了围板对混凝土的聚集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抹平板的顶端设置有向远离成型槽方向倾斜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避免围板之间的混凝土堆积过高,将刮除的混凝土有效聚集在两个围板之间。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拉绳的长度相同且共同连接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拉环同时对两个滑移块进行驱动,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所述拉环上套设有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人手握持的舒适度,便于工作人员拉动拉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移槽和第二滑移槽均为通槽,所述第一滑移槽和第二滑移槽的开口方向向侧立板的端壁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需要实用抹平板使,可以将滑移块和围板分别与第一滑移槽和第二滑移槽进行拆卸,实现对抹平板的拆卸,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滑移槽和第二滑移槽内进行清洁工作,保证滑移块和围板在第一滑移槽和第二滑移槽内具有良好的滑移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和一体成型设置在回收箱侧壁上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回收箱外侧壁的顶部,所述回收箱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横立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横立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安装块进行插设并且抵接的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回收箱对铲除的混凝土进行收集,有效减少了浪费和污染;通过安装槽与安装块相互配合,实现快速对回收箱的拆卸和安装,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箱的内侧壁且位于其顶壁设置有弧形的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从横立板上掉落时,混凝土在导向面上滑落,避免有较多的混凝土在回收箱顶壁堆积,提高了回收装置的回收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拉动拉环,驱动滑移块在第一滑移槽内滑移,抹平板快速对成型槽内混凝土顶端进行抹平,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通过围板在第二滑移槽内滑移,抹平板顶端的限位板,将铲除的混凝土聚集在两个围板之间,并利用回收箱对混凝土进行收集,有效减少了浪费,达到了节能环保的优势;

3、通过安装槽与安装块相互配合,实现快速对回收箱的拆卸和安装,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快速抹平的剪力墙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用于体现实施例中回收装置与横立板之间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图中:1、底板;11、侧立板;12、横立板;13、成型槽;2、第一滑移槽;21、滑移块;3、抹平板;31、围板;311、第二滑移槽;32、限位板;4、回收装置;41、回收箱;42、安装块;43、安装槽;5、拉绳;51、拉环;52、橡胶套;6、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快速抹平的剪力墙模具,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底板1,两个侧立板11和两个横立板12,两个横立板12连接在两个侧立板11之间,两个侧立板11和两个横立板12连接在底板1上围成供混凝土成型的成型槽13。两个侧立板11上均开设有倒t形的第一滑移槽2,第一滑移槽2为通槽,其开口方向向侧立板11的端壁方向设置,第一滑移槽2的长度方向沿侧立板1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滑移槽2内滑移设置有滑移块21,滑移块21的外侧壁与第一滑移槽2的内侧壁相互贴合,滑移块21可在第一滑移槽2内沿侧立板11的长度方向进行滑移,当滑移块21在滑移时,抹平板3可以对成型槽13顶端多余的混凝土刮除,确保成型槽13内混凝土的顶端处于水平状态。

参照图1和图2,两个滑移块21上连接有抹平板3,抹平板3的长度方向沿横立板12的长度方向设置,抹平板3的下表面与侧立板11的上表面相互贴合,抹平板3的侧壁对称设置有一组围板31,围板31的长度方向与抹平板3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侧立板11上开设有供围板31进行插设并且滑移的第二滑移槽311,第二滑移槽311为通槽,其开口方向向侧立板11的端壁方向设置,第二滑移槽311的内侧壁与围板31的外侧壁相互贴合;当滑移块21在第一滑移槽2内滑移时,围板31在第二滑移槽311内进行滑移,抹平板3刮除的混凝土位于两个围板31之间,避免有混凝土从侧立板11上掉落。

参照图1和图2,抹平板3的顶端设置有向远离成型槽13方向倾斜的限位板32,限位板32避免围板31之间的混凝土堆积过高,将刮除的混凝土有效聚集在两个围板31之间。

参照图1,抹平板3的外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拉绳5,拉绳5与抹平板3的连接处位于滑移块21的正上方,两个拉绳5的长度相同且共同连接有拉环51,拉环51上套设有橡胶套52,工作人员拉动拉环51,同时对两个滑移块21进行驱动,橡胶套52增大了人手握持的舒适度,便于工作人员对抹平板3进行拉动。

参照图1和图3,横立板12远离成型槽13的一端设置有回收装置4,回收装置4包括回收箱41和一体成型设置在回收箱41侧壁上的安装块42,安装块42位于回收箱41外侧壁的顶部,回收箱41的长度方向沿横立板12的长度方向设置,横立板12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安装块42进行插设并且抵接的安装槽43;将安装块42插设至安装槽43内,安装块42与安装槽43内壁相抵,将回收箱41固定在横立杆的一侧,抹平板3刮除的混凝土掉落至回收箱41内,实现对混凝土的快速收集,避免产生浪费,达到了环保的效果。所述回收箱41的内侧壁且位于其顶壁设置有弧形的导向面6,混凝土从横立板12上掉落时,混凝土在导向面6上滑落,避免有较多的混凝土在回收箱41顶壁堆积,提高了回收装置4的回收效率。

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对成效槽内混凝土的顶壁进行抹平时,将安装块42插设至安装槽43内,将回收箱41固定在横立杆的侧壁;然后将滑移块21插设至第一安装槽43内,围板31插设至第二滑移槽311内,此时抹平板3的下表面与侧立板11的上表面相互贴合,此时工作人员拉动拉环51,驱使滑移块21在第一滑移槽2内进行滑动,围板31在第二滑移槽311内进行滑动,抹平板3可以将成型槽13内混凝土的顶端进行抹平,同时多余的混凝土聚集在两个围板31之间,继续拉动拉环51,最终铲除的混凝土掉落在回收箱41内,实现对多余混凝土的快速收集,将滑移块21从第一滑移槽2内取出,对抹平板3进行拆卸,从而完成快速抹平工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