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浇注用模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7236发布日期:2020-09-04 13:43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浇注用模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浇注用模框。



背景技术: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轻质多孔、保温隔热、防火性能良好、可钉、可锯和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新型建筑材料,在制备运输加气混凝土砌块时,需要经过原料处理、配料浇注、预养成型、翻转切割、蒸压养护的工艺流程,在配料浇注时需要使用模框。

授权公告号为cn2084385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侧板旋转紧固装置的蒸压加气块模框,具有上面和侧面开口的模框本体以及与侧面开口相匹配的侧板,在模框本体的底板内部前后并排设有两根横向转轴,每根横向转轴的两端自模框本体的底板向外伸出,横向转轴上靠近侧板侧的端部设有一块安装板,该安装板与横向转轴呈l形设置,安装板上设有两个滚动轮,两个滚动轮的轮轴相互平行但错开布置,且滚动轮轮轴与所述安装板布置方向相同,使用时两个滚动轮紧压住侧板外壁;每根横向转轴的另一侧端部设有一手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侧板是通过滚动轮夹紧在模框本体上的,当加气混凝土砌块成型之后需要脱模操作时,需推动手柄,将滚动轮沿侧板外壁滚动,直到滚动轮脱离侧板,实现侧板与模框本体之间的解锁,当在浇注过程中混凝土浆流到侧板外壁时,固化后形成的混凝土块会阻挡滚动轮,使滚动轮无法沿侧板滚动,强行推动手柄可能会使滚动轮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浇注用模框,具有能够对侧板进行清理,避免压紧轮损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浇注用模框,包括模框本体,所述模框本体上可拆卸连接有侧板,所述模框本体底部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靠近脱模口的一端设置有压紧杆,所述压紧杆上转动连接有紧压在侧板上的压紧轮,所述压紧杆上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压紧杆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刮板,所述压紧轮位于两刮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浇注过程中混凝土浆流到侧板外壁,并固化后,脱模时,转动驱动杆,驱动杆带动压紧杆转动,压紧杆上的刮板首先与混凝土块接触,将混凝土块铲除,压紧轮紧随刮板,在刮板清理过的侧板外壁滚动,直至压紧轮与侧板分离,能够避免混凝土块将压紧轮卡死,压紧轮对侧板锁紧和松开的过程中,压紧轮两侧的刮板能够分别对侧板外壁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包括与连接板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清理部,所述清理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插接有刀片,所述清理部上螺纹连接有穿过刀片和卡槽的锁紧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片通过锁紧螺栓可拆卸固定在卡槽内,当刀片磨损时通过松开锁紧螺栓即可将刀片取出进行更换,便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杆上转动连接有与压紧杆垂直设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端部与压紧杆抵接,所述调节杆与连接板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杆,调节杆通过与连接板的螺纹配合驱使连接板直线移动,以调节刀片与侧板外壁之间的距离,避免刀片与侧板外壁摩擦,减缓刀片的磨损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防滑块,所述调节杆穿过防滑块,并与防滑块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连接板上的螺纹长度较短,当刀片碰到混凝土块时,对连接板产生的作用力较大可能使连接板滑丝,防滑块能够延长连接板与调节杆螺纹配合的长度,减小滑丝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部和清理部之间设置有筋板,所述筋板与支撑部垂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刀片碰到较大的混凝土块时,混凝土块对清理部的作用力较大,可能使清理部变形,筋板能够增强清理部的稳定性,使清理部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杆上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螺纹连接在压紧杆上,所述压紧轮转动连接在转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在压紧侧板的过程中,压紧轮长期受到较大的作用力,易发生损坏,旋转转轴即可将转轴和压紧轮取出,便于在压紧轮损坏时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轮上套设有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产过程中,模框本体会不断与不同侧板组合和分离,因为加工误差,可能会存在某一块侧板厚度较厚或较薄的情况,压紧轮上的橡胶圈能够发生一定形变,使压紧轮能够始终压紧在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杆上螺纹连接有锁紧杆,所述锁紧杆一端设置有与侧板抵接的抵紧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锁紧杆,能够使抵紧块紧压在侧板上,进一步增强了侧板和模框本体连接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转动压紧杆的过程中,刮板能够将附着在侧板外壁的混凝土块清理掉,避免混凝土块将压紧轮卡死,对压紧轮起到了保护作用;

2.刀片通过锁紧螺栓可拆卸固定在卡槽内,便于对磨损的刀片进行更换;

3.锁紧杆和抵紧块能够进一步压紧侧板,避免侧板和模框本体密封不严,导致混凝土浆体漏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清理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框本体;3、浇注口;4、侧板;5、压紧杆;6、压紧轮;7、清理机构;71、连接板;72、刮板;721、支撑部;722、清理部;723、筋板;73、卡槽;74、刀片;75、锁紧螺栓;76、防滑块;8、支撑座;9、轴承一;10、驱动杆;11、手柄;12、容纳槽;13、转轴;14、橡胶圈;15、轴承二;16、调节杆;17、调节螺母;18、锁紧杆;19、抵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浇注用模框,包括模框本体1,模框本体1上设置有位于顶部的浇注口3和位于侧面的脱模口,脱模开口可拆卸连接有侧板4,侧板4上设置有压紧杆5,压紧杆5上转动连接有紧压在侧板4上的压紧轮6,压紧杆5上设置有清理机构7。

参照图2和图3,模框本体1底部平行设置有两支撑座8,支撑座8内固定有轴承一9,两轴承一9内穿设有驱动杆10,驱动杆10与侧板4垂直,驱动杆10远离侧板4的一端固定有手柄11,驱动杆10靠近侧板4的一端与压紧杆5固定连接,在脱模前需要旋转手柄11,手柄11通过驱动杆10带动压紧杆5旋转,压紧杆5上的压紧轮6沿侧板4外壁弧线滚动,直到压紧轮6脱离侧板4,解除压紧轮6对侧板4的锁紧,使侧板4可以与模框本体1分离。

参照图3,压紧杆5与侧板4平行设置,压紧杆5远离驱动杆10的一端开设有朝向侧板4的容纳槽12,压紧杆5上穿设有穿过容纳槽12的转轴13,转轴13螺纹连接在压紧杆5上,压紧轮6位于容纳槽12内,并转动连接在转轴13上。

参照图4,压紧轮6上套设有橡胶圈14,通过橡胶圈14的形变使侧板4厚度出现波动的情况下,压紧轮6能够始终紧压在侧板4上。

参照图3和图4,清理机构7包括设置在压紧杆5远离侧板4一侧的连接板71,连接板71两侧分别设置有刮板72,两刮板72和连接板71形成一个“几”字形套接在压紧杆5上,两刮板72分别与压紧杆5抵接。

刮板72包括与连接板71连接的支撑部721,支撑部721远离连接板7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清理部722,支撑部721和清理部722之间设置有筋板723,筋板723与支撑部721垂直设置,清理部722远离支撑部721的一侧开设有卡槽73,卡槽73内插接有刀片74,清理部722上螺纹连接有穿过刀片74和卡槽73的锁紧螺栓75。

压紧杆5远离侧板4的一侧固定有轴承二15,轴承二15内圈插接固定有调节杆16,调节杆16与连接板71螺纹连接,调节杆16远离压紧杆5的一端固定有调节螺母17,旋转调节螺母17带动调节杆16旋转,调节杆16通过螺纹配合使连接板71沿调节杆16直线移动,进而调节刮刀与侧板4外壁之间的距离。

连接板71远离压紧杆5的一侧固定有防滑块76,调节杆16穿过防滑块76,并与防滑块76螺纹连接。

压紧杆5上螺纹连接有锁紧杆18,锁紧杆18与侧板4垂直设置,锁紧杆18靠近侧板4的一端固定有抵紧块19,旋转锁紧杆18,使抵紧块19紧压在侧板4上,能够进一步压紧侧板4,避免侧板4和模框本体1密封不严,导致混凝土浆体漏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安装侧板4时,将侧板4放置在模框本体1的脱模口,绕驱动杆10将手柄11旋转九十度,手柄11通过驱动杆10带动压紧杆5转动,压紧杆5上的刀片74将路径上的混凝土块铲除,位于两个刀片74之间的压紧轮6在侧板4外壁沿弧线滚动,压紧轮6将侧板4压紧在模框本体1上,然后旋转锁紧杆18,通过螺纹配合使抵紧块19向靠近侧板4方向移动,直到抵紧块19紧压在侧板4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