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开方机机头及切割线的走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63662发布日期:2020-05-15 18:34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工位开方机机头及切割线的走线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晶硅切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工位开方机机头及切割线的走线方法。



背景技术:

晶硅是制作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晶硅需要经过截断以及切片等工艺才能制成晶硅薄片使用,在晶硅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晶硅进行切棱操作,以往的设备只能同时将晶硅的一组对边进行切棱后,在对晶硅的剩余一组对边进行切棱操作,这种设备不能同时对晶硅的两组对边进行切棱,这也是制约晶硅加工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改进晶硅的切棱设备和切棱方式对于晶硅的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多线网同时切割、切割效率极大提高的一种多工位开方机机头及切割线的走线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工位开方机机头,包括机头框架,所述机头框架上垂直交错的设置有数量相同的经向轮组和纬向轮组,所述经向轮组和纬向轮组不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机头框架的下方设置导向轮组,所述径向轮组和纬向轮组分别由驱动装置驱动,机头框架上设置有一进线轮和一出线轮,所述进线轮和出线轮分别位于经向轮组和纬向轮组相邻的一端,切割线经过经向轮组、纬向轮组以及导向轮组形成多组井字切割线框同时切割多组晶硅。

进一步,所述经向轮组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经向轮组、第二经向轮组、第三经向轮组和第四经向轮组,且所述第一经向轮组和第二经向轮组结构相同且两者同轴设置,第三经向轮组和第四经向轮组结构相同且两者同轴设置;

所述纬向轮组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纬向轮组、第二纬向轮组、第三纬向轮组和第四纬向轮组,且所述第一纬向轮组和第二纬向轮组结构相同且两者同轴设置,第三纬向轮组和第四纬向轮组结构相同且两者同轴设置。

进一步,所述导向轮组包括经向导轮组和纬向导轮组,所述经向导轮组包括经向主动导轮组和经向从动导轮组,所述纬向导轮组包括纬向主动轮组和纬向从动轮组;

所述经向主动导轮组包括第一经向主动导轮、第二经向主动导轮、第三经向主动导轮、第四经向主动导轮,所述经向从动导轮组包括第一经向从动导轮、第三经向从动导轮和第四经向从动导轮;

所述纬向主动轮组包括第二纬向主动导轮、第三纬向主动导轮和第四纬向主动导轮,所述纬向从动导轮包括第一纬向从动导轮、第二纬向从动导轮、第三纬向从动导轮和第四纬向从动导轮。

进一步,所述第一经向轮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经向主动轮和第一经向从动轮,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经向过渡轮,所述第一经向主动轮和第一经向从动轮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经向主动导轮和第一经向从动导轮;

所述第二经向轮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经向主动轮和第二经向从动轮,且两者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二经向过渡轮,所述第二经向主动轮和第二经向从动轮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经向主动导轮和进线轮;

所述第三经向轮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经向主动轮和第三经向从动轮,且两者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三经向过渡轮,所述第三经向主动轮和第三经向从动轮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三经向主动导轮和第三经向从动导轮;

所述第四经向轮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四经向主动轮和第四经向从动轮,且两者之间间隔设置有第四经向过渡轮,所述第四经向主动轮和第四经向从动轮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四经向主动导轮和第四经向从动导轮。

进一步,所述第一经向主动导轮与第二经向主动导轮平行设置,所述第三经向主动导轮与第四经向主动导轮平行设置。

进一步,所述纬向轮组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纬向轮组、第二纬向轮组、第三纬向轮组和第四纬向轮组,且所述第一纬向轮组和第二纬向轮组结构相同且两者同轴设置,第三纬向轮组和第四纬向轮组结构相同且两者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纬向轮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纬向主动轮和第一纬向从动轮,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纬向过渡轮,所述第一纬向主动轮和第一纬向从动轮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出线轮和第一纬向从动导轮;

所述第二纬向轮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纬向主动轮和第二纬向从动轮,且两者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二纬向过渡轮,所述第二纬向主动轮和第二纬向从动轮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纬向主动导轮和第二纬向从动导轮;

所述第三纬向轮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纬向主动轮和第三纬向从动轮,且两者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三纬向过渡轮,所述第三纬向主动轮和第三纬向从动轮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三纬向主动导轮和第三纬向从动导轮;

所述第四纬向轮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四纬向主动轮和第四纬向从动轮,且两者之间间隔设置有第四纬向过渡轮,所述第四纬向主动轮和第四纬向从动轮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四纬向主动导轮和第四纬向从动导轮。

进一步,所述第一纬向从动导轮与第二纬向从动导轮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三纬向主动导轮与第四纬向主动导轮相平行设置。

进一步,所述径向轮组和纬向轮组均通过轮组支撑架与机头框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经向轮组和纬向轮组围成矩形结构,矩形的四个角上设置有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经向驱动装置、第二经向驱动装置、第一纬向驱动装置和第二纬向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经向驱动装置与第一经向主动轮连接,驱动第一经向主动轮和第二经向主动轮转动,所述第二经向驱动装置与第四经向主动轮连接,驱动第三经向主动轮和第四经向主动轮转动,所述第一纬向驱动装置与第一纬向主动轮连接,驱动第一纬向主动轮和第二纬向主动轮转动,所述第二纬向驱动装置与第四纬向主动轮连接,驱动第三纬向主动轮和第四纬向主动轮转动,所述第一经向驱动装置和第二经向驱动装置位于矩形的对角线上,所述第一纬向驱动装置和第二纬向驱动装置位于矩形的另一对角线上。

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切割线的走线方法,切割线由进线轮绕至第二经向轮组、经第二经向主动导轮和第三纬向从动导轮绕至第三纬向轮组,再经第三纬向主动导轮和第三经向从动导轮的导向,绕至第三经向轮组,再经第三经向主动导轮和第二纬向从动导轮的导向,绕至第二纬向轮组,经第二纬向主动导轮和第一经向从动导轮的导向,绕至第一经向轮组,经第一经向主动导轮和第四纬向从动导轮的导向,绕至第四纬向轮组,经第四纬向主动导轮和第四经向从动导轮的导向,绕至第四经向轮组,经第四经向主动导轮和第一纬向从动导轮的导向,绕至第一纬向轮组,并由出线轮离开所述机头框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置两组纬向轮组和两组经向轮组,且两组纬向轮组和两组经向轮组交错垂直设置,形成4个井字形切割线框,同时切割4根晶硅,且可同时将晶硅相对的4块边皮同时切除,具有高效的特点。

2、本发明中纬向轮组和经向轮组垂直设置,切割线经导向轮组的导向作用,有效的将切割线引导至相邻的轮组,具有导向准确的特点。

3、本发明中驱动装置安装在纬向轮组和经向轮组的四角处,具有合理安排空间、不干扰线网的特点,且其位置分布均匀,具有有效控制线网张力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中切割线上的箭头表示切割线的走向;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中切割线上的箭头表示切割线的走向;

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中切割线上的箭头表示切割线的走向;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机头框架;2-进线轮;3-出线轮;

4-第一经向轮组、401-第一经向主动轮、402-第一经向从动轮、403-第一经向过渡轮;

5-第二经向轮组、501-第二经向主动轮、502-第二经向从动轮、503-第二经向过渡轮;

6-第三经向轮组、601-第三经向主动轮、602-第三经向从动轮、603-第三经向过渡轮;

7-第四经向轮组、701-第四经向主动轮、702-第四经向从动轮、703-第四经向过渡轮;

8-第一纬向轮组、801-第一纬向主动轮、802-第一纬向从动轮、803-第一纬向过渡轮;

9-第二纬向轮组、901-第二纬向主动轮、902-第二纬向从动轮、903-第二纬向过渡轮;

10-第三纬向轮组、1001-第三纬向主动轮、1002-第三纬向从动轮、1003-第三纬向过渡轮;

11-第四纬向轮组、1101-第四纬向主动轮、1102-第四纬向从动轮、1103-第四纬向过渡轮;

12-经向主动导轮组、1201-第一经向主动导轮、1202-第二经向主动导轮、1203-第三经向主动导轮、1204-第四经向主动导轮;

13-经向从动导轮组、1301-第一经向从动导轮、1302-第三经向从动导轮、1303-第四经向从动导轮;

14-纬向主动导轮组、1401-第二纬向主动导轮、1402-第三纬向主动导轮、1403-第四纬向主动导轮;

15-纬向从动导轮组、1501-第一纬向从动导轮、1502-第二纬向从动导轮、1503-第三纬向从动导轮、1504-第四纬向从动导轮;

16-第一经向驱动装置;

17-第二经向驱动装置;

18-第一纬向驱动装置;

19-第二纬向驱动装置;

20-切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创造。

一种多工位开方机机头,在机头框架1上垂直交错设置有经向轮组和纬向轮组,在所述机头框架1的下方设置导向轮组,切割线20经过经向轮组、纬向轮组以及导向轮组形成多组井字切割线框,以同时切割多组晶硅。

参照图1,一种多工位开方机机头,包括机头框架1,所述机头框架1上垂直交错的设置有经向轮组和纬向轮组,且所述经向轮组和纬向轮组不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机头框架1的下方设置导向轮组,所述径向轮组和纬向轮组分别由驱动装置驱动,机头框架上设置有一进线轮2和一出线轮3,所述进线轮2和出线轮3分别位于经向轮组和纬向轮组相邻的一端,切割线20经过经向轮组、纬向轮组以及导向轮组形成多组井字切割线框同时切割多组晶硅。本实施例中,所述经向轮组和纬向轮组的数量相同。

所述径向轮组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经向轮组4、第二经向轮组5、第三经向轮组6和第四经向轮组7,所述第一经向轮组4与第二经向轮组5的结构相同且两者同轴设置,所述第三经向轮组6和第四经向轮组7结构相同且两者同轴设置。

所述纬向轮组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纬向轮组8、第二纬向轮组9、第三纬向轮组10和第四纬向轮组11,且所述第一纬向轮组8和第二纬向轮组9的结构相同且两者同轴设置,第三纬向轮组10和第四纬向轮组11结构相同且两者同轴设置。

所述导轮组包括经向导轮组和纬向导轮组,所述所述经向导轮组包括经向主动导轮组12和经向从动导轮组13,所述经向主动导轮组12包括第一经向主动导轮1201、第二经向主动导轮1202、第三经向主动导轮1203、第四经向主动导轮1204,所述经向从动导轮组13包括第一经向从动导轮1301、第三经向从动导轮1302和第四经向从动导轮1303。

所述纬向导轮组包括纬向主动导轮组14和纬向从动导轮组15,所述纬向主动导轮组14包括第二纬向主动导轮1401、第三纬向主动导轮1402和第四纬向主动导轮1403,所述纬向从动导轮15包括第一纬向从动导轮1501、第二纬向从动导轮1502、第三纬向从动导轮1503和第四纬向从动导轮1504。

具体地,所述第一经向轮组4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经向主动轮401和第一经向从动轮402,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经向过渡轮403,所述第一经向主动轮401、同时,所述第一经向主动轮401和第一经向从动轮402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经向主动导轮1201和第一经向从动导轮1301,本实施例中,第一经向从动轮402和第一经向过渡轮403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三者轮槽的最高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二经向轮组5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经向主动轮501和第二经向从动轮502,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经向过渡轮503,同时,所述第二经向主动轮501和第二经向从动轮502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经向主动导轮1202和进线轮2,所述第二经向主动导轮1202设置于第二经向主动轮501的下方,且其通过轮轴固定架与机头框架1固连,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经向主动轮501、第二经向从动轮502和第二经向过渡轮503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三者轮槽的最高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进线轮2与第二经向从动轮502位于同一平面内。

为了使切割线20能够有效的过渡到相邻的纬向轮组,所述第一经向主动导轮1201和第二经向主动导轮1202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经向主动导轮1201和第二经向主动导轮1202与第一经向主动轮401轮轴的夹角为45度。

参照图2、图4,所述第三经向轮组6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经向主动轮601和第三经向从动轮602,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三经向过渡轮603,同时,所述第三经向主动轮601和第三经向从动轮602的下方设置有第三经向主动导轮1203和第三经向从动导轮130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经向主动轮601、第三经向从动轮602和第三经向过渡轮603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三者的轮槽最高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四经向轮组7包括间隔设置的第四经向主动轮701和第四经向从动轮702,且两者之间间隔设置有第四经向过渡轮703,同时,所述第四经向主动轮701和第四经向从动轮702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四经向主动导轮1204和第四经向从动导轮130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经向主动轮701、第四经向从动轮702和第三过渡导轮703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三者的轮槽最高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为了使切割线20能够有效的过渡到相邻的纬向轮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经向主动导轮1203与第四经向主动导轮1204平行设置且两者与第三经向主动轮601的夹角为45度,所述第三经向从动导轮1302和第四经向从动导轮1303平行设置且两者与第三经向从动轮602轮轴的夹角为45度,且所述第三经向主动导轮1203与第三经向从动导轮1302相垂直设置。

参照图3、图4,所述第一纬向轮组8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纬向主动轮801和第一纬向从动轮802,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纬向过渡轮803,同时,在所述第一纬向主动轮801和第一纬向从动轮802的下方设置有出线轮3和第一纬向从动导轮1501,且第一纬向从动导轮1501位于第一纬向从动轮802的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纬向主动轮801、第一纬向从动轮802和第一纬向过渡轮803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三者的轮槽最高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出线轮3与第一纬向主动轮801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第二纬向轮组9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纬向主动轮901和第二纬向从动轮902,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纬向过渡轮903,同时,所述第二纬向主动轮901和第二纬向从动轮902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纬向主动导轮1401和第二纬向从动导轮150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纬向主动轮901、第二纬向从动轮902和第一纬向过渡轮803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三者的轮槽最高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第一纬向主动轮801和第二纬向主动轮901同轴设置、第一纬向从动轮802和第二纬向从动轮902同轴设置,第一纬向过渡轮803和第一纬向过渡轮803同轴设置。为了使切割线20能够有效的过渡到相邻的纬向轮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纬向从动导轮1501和第二纬向从动导轮1502平行设置且两者与第一纬从动轮802的夹角为45度。

所述第三纬向轮组1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纬向主动轮1001和第三纬向从动轮1002,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三纬向过渡轮1003,同时,在所述第三纬向主动轮1001和第三纬向从动轮1002的下方设置有第三纬向主动导轮1402和第三纬向从动导轮150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纬向主动轮1001、第三纬向从动轮1002和第三纬向过渡轮1003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三者的轮槽最高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四纬向轮组1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四纬向主动轮1101和第四纬向从动轮1102,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四纬向过渡轮1103,同时,在所述第四纬向主动轮1101和第四纬向从动轮1102的下方设置有第四纬向主动导轮1403和第四纬向从动导轮150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纬向主动轮1101、第四纬向从动轮1102和第四纬向过渡轮1103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三者的轮槽最高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三纬向主动轮1001和第四纬向主动轮1101、第三纬向从动轮1002和第四纬向从动轮1102、第三纬向过渡轮1003和第四纬向过渡轮1103均同轴设置。

为了使切割线20能够有效的过渡到相邻的经向轮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纬向主动导轮1402和第四纬向主动导轮1403平行设置,且两者与第三纬向主动轮1001的夹角为45度;所述第三纬向从动导轮1503与第四纬向从动导轮1504平行设置,且两者与第三纬向从动导轮1503的夹角为45度,所述第三纬向主动导轮1402与三纬向从动导轮1503垂直设置。

所述径向轮组和纬向轮组均通过轮组支撑架与机头框架1固定连接,且所述经向轮组和纬向轮组围成矩形结构,矩形的四个角上设置有驱动装置,轮组支撑架靠近驱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联轴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经向驱动装置16、第二经向驱动装置17、第一纬向驱动装置18和第二纬向驱动装置19,所述第一经向驱动装置16和第二经向驱动装置17位于矩形的对角线上,所述第一纬向驱动装置18和第二纬向驱动装置19位于矩形的另一对角线上。

具体地,第一经向主动轮401和第二经向主动轮501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经向驱动装置16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经向主动轮401的轮轴相连接以驱动第一经向主动轮401和第二经向主动轮501转动;所述第三经向主动轮601和第四经向主动轮701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经向驱动装置17通过联轴器与第四经向主动轮701的轮轴相连接,以驱动第三经向主动轮601和第四经向主动轮701转动;第一纬向主动轮801和第二纬向主动轮901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纬向驱动装置18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纬向主动轮801的轮轴连接,以驱动第一纬向主动轮801和第二纬向主动轮901转动;所述第三纬向主动轮1001和第四纬向主动轮1101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纬向驱动装置19通过联轴器与第四纬向主动轮1101的轮轴相连接,以驱动第三纬向主动轮1001和第四纬向主动轮1101转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切割线的绕线方法,切割线20由进线轮绕至第二经向轮组5、经第二经向主动导轮1202和第三纬向从动导轮1503绕至第三纬向轮组10,再经第三纬向主动导轮1402和第三经向从动导轮1302的导向,绕至第三经向轮组6,再经第三经向主动导轮1203和第二纬向从动导轮1502的导向,绕至第二纬向轮组9,经第二纬向主动导轮1401和第一经向从动导轮1301的导向,绕至第一经向轮组4,经第一经向主动导轮1201和第四纬向从动导轮1504的导向,绕至第四纬向轮组,经第四纬向主动导轮1403和第四经向从动导轮1303的导向,绕至第四经向轮组7,经第四经向主动导轮1204和第一纬向从动导轮1501的导向,绕至第一纬向轮组8,并由出线轮离开所述机头框架,形成4个井字形的切割线框可同时分别对4根晶硅的四个对边的边皮,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