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悬挂钢木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6588发布日期:2020-10-28 12:54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悬挂钢木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悬挂钢木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2016年2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国家政策给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促进了新型木结构形式的研发。现有技术中的木结构建筑中,底层容易潮湿、防虫处理麻烦,不易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装配式悬挂钢木结构体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底层易潮湿且不易装配的技术难题,本发明结构可靠,装配简单,底层架空不易潮湿。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配式悬挂钢木结构体系,包括桁架本体,所述桁架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主体柱,两个主体柱之间的桁架本体上固定连接有两组悬挂组件一,所述悬挂组件一包括固定连接在桁架本体上的上受拉柱,所述上受拉柱的下端连接有支撑柱一,所述支撑柱一的下部连接有下受拉柱一,所述下受拉柱一套装在支撑柱一的下部,支撑柱一的左右方向上开有固定孔一,下受拉柱一的左右方向上开有可与固定孔一同轴心的固定孔二,支撑柱一的前后方向上开有固定孔三,下受拉柱一的前后方向上开有可与固定孔三同轴心的固定孔四,所述下受拉柱一的下部连接有箱形木楼盖。

本发明中,下受拉柱一和支撑柱一连接时,先将下受拉柱一套装在支撑柱一的下部,使固定孔一和固定孔二同轴心,固定孔三和固定孔四同轴心,使用一个高强抗剪螺栓穿过固定孔二和固定孔一,旋上螺母,将下受拉柱一和支撑柱一初步连接在一起,为了提高下受拉柱一和支撑柱一的连接强度,使用另一个高强抗剪螺栓穿过固定四和固定孔三,旋上螺母,将下受拉柱一和支撑柱一进一步连接在一起,连接方便,结构强度大;本发明连接方便,结构可靠,施工周期短,底层架空不易潮湿;可应用于建筑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桁架本体的结构强度,所述桁架本体包括上弦杆和至少一组加强组件,上弦杆上连接有至少一根竖直向下伸出的竖杆,所述竖杆向下伸出的一端连接有下弦杆,所述加强组件包括斜杆一和斜杆二,所述斜杆一和斜杆二的一端连接在下弦杆上,斜杆一和斜杆二的另一端向上倾斜伸出且与上弦杆连接,斜杆一和斜杆二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竖杆在斜杆一和斜杆二之间。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抗震性能,所述上受拉柱的上部与上弦杆和下弦杆连接,上受拉柱的下端连接有上传力球铰一,上受拉柱可在上传力球铰一内摆动,上传力球铰一的外壳朝下的一侧设有上固定部,支撑柱一的上端连接有下传力球铰一,支撑柱一的上端可在上传力球铰一内摆动,上传力球铰一的外壳朝上的一侧设有下固定部,所述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固定连接;此设计中,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上开有至少两个同排设置的螺纹孔,上面的螺纹孔和下面的螺纹孔对应同轴心,使用高强抗剪螺栓穿过上下两个螺纹孔将上受拉柱和支撑柱一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方便,当桁架本体受到振动时,上受拉柱和支撑柱一可分别在上传力球铰一和下传力球铰一内发生微小的摆动,减小上受拉柱和支撑柱一的振动,传输到箱形木楼盖时基本不会产生振幅。

为了进一步提高下受拉柱一和箱形木楼盖连接结构的可靠性,所述箱形木楼盖朝下的一端开有与下受拉柱一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连接槽,所述下受拉柱一向下伸出连接槽的一端连接有齿盘,所述连接槽对应位置的箱形木楼盖上设有与齿盘相啮合的齿,齿盘套装在下受拉柱一上,齿盘下方的下受拉柱一上螺纹连接有剪盘,剪盘将齿盘压紧在箱形木楼盖上;此设计中,齿盘与连接槽处的齿相啮合,下受拉柱一和剪盘受剪传力,提高下受拉柱一和箱形木楼盖连接的结构强度,连接方式简单。

为了进一步实现桁架本体与主体柱的连接,所述主体柱的上侧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设为一体的竖直部和水平部,水平部设置在竖直部在左右方向上朝外的一侧,所述水平部下方的竖直部与主体柱在左右方向上朝里的一端连接,水平部与主体柱在高度方向上朝上的一端连接,水平部上侧固定有向上倾斜伸出的抗拉斜撑板,抗拉斜撑板向上伸出的一端固定在竖直部上;此设计中,两个抗剪螺栓预埋在将水平部和主体柱连接在一起,同时,使用另外一个抗剪螺栓将竖直部和主体柱连接在一起,连接方便,通过抗拉斜撑板的设置提高连接件的抗拉强度。

为了进一步方便连接件和桁架本体的连接,所述连接件相对上弦杆设置的一侧固定有上连接耳和下连接耳,所述上连接耳与上弦杆连接,下连接耳与下弦杆连接;此设计中,上连接耳和下连接耳上均开有连接孔一,上弦杆和下弦杆的左右两端均开有连接孔二,两个高强抗剪螺栓分别穿过连接孔一和连接孔二将连接件和桁架本体连接在一起。

为了进一步实现箱形木楼盖的安装固定,所述主体柱的高度方向上浇筑有至少一个l形托架,所述托架朝上的一端排布有至少一个连接钉,连接钉上支撑设置有角钢框架,箱形木楼盖连接在角钢框架朝上的一端,角钢框架朝下的一端开有与连接钉位置对应的加强槽,连接钉可刚好卡入对应的加强槽内;此设计中,托架相对主体柱设置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燕尾钉,燕尾钉与主体柱的连接段刻有螺纹,增加托架与主体柱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摩擦力。

为了进一步实现多层箱形木楼盖的悬挂,还包括在高度方向上依次连接的若干组悬挂组件二,所述悬挂组件二包括支撑柱二和下受拉柱二,向下伸出最上面的角钢框架一端的下受拉柱一上与最上面面的支撑柱二连接,支撑柱二的下部连接有下受拉柱二,下受拉柱二与角钢框架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层箱形木楼盖悬挂时的抗震性能,所述向下伸出最上面的角钢框架的下受拉柱一所在一端连接有上传力球铰二,下受拉柱一可在上传力球铰一内摆动,支撑柱二的上端连接有下传力球铰一,支撑柱一的上端可在上传力球铰一内摆动,上传力球铰二和下传力球铰二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角钢框架与悬挂组件一和悬挂组件二的连接结构的可靠性,所述悬挂组件一和悬挂组件二的下部分别连接有紧固螺母一和紧固螺母二,所述紧固螺母一螺纹连接在向下伸出最上面的角钢框架的下受拉柱一上,紧固螺母一抵触在最上面的角钢框架的下侧,所述紧固螺母二螺纹连接在向下伸出对应的角钢框架的下受拉柱二上,紧固螺母二抵触在对应角钢框架的下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支撑柱一和下受拉柱一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中箱形木楼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e-e向视图。

图9为图8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视图。

图11为图10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主体柱,2托架,201燕尾钉,202连接钉,203水平板,204竖直板,3悬挂组件一,301下受拉柱一,302支撑柱一,303上受拉柱,304上传力球铰一,305上固定部,306下固定部,307下传力球铰一,308固定孔二,309固定孔一,310固定孔四,4箱形木楼盖,5竖杆,6加强组件,601斜杆一,602斜杆二,7连接件,701水平部,702抗拉斜撑板,703上连接耳,704竖直部,705下连接耳,8齿,9齿盘,10剪盘,11加强槽,12连接槽,13下弦杆,14上弦杆,15悬挂组件二,1501支撑柱二,1502下受拉柱二,1503上传力球铰二,1504下传力球铰二,16角钢框架,17紧固螺母一,18紧固螺母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9所示的一种装配式悬挂钢木结构体系,包括桁架本体,桁架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主体柱1,两个主体柱1之间的桁架本体上固定连接有两组悬挂组件一3,悬挂组件一3包括固定连接在桁架本体上的上受拉柱303,上受拉柱303的下端连接有支撑柱一302,支撑柱一302的下部连接有下受拉柱一301,下受拉柱一301套装在支撑柱一302的下部,支撑柱一302的左右方向上开有固定孔一309,下受拉柱一301的左右方向上开有可与固定孔一309同轴心的固定孔二308,支撑柱一302的前后方向上开有固定孔三,下受拉柱一301的前后方向上开有可与固定孔三同轴心的固定孔四310,下受拉柱一301的下部连接有箱形木楼盖4;桁架本体包括上弦杆14和至少一组加强组件6,上弦杆14上连接有至少一根竖直向下伸出的竖杆5,本实施例中,竖杆5设置有两根,竖杆5关于上弦杆14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对称设置,竖杆5向下伸出的一端连接有下弦杆13,加强组件6包括斜杆一601和斜杆二602,斜杆一601和斜杆二602的一端连接在下弦杆13上,斜杆一601和斜杆二602的另一端向上倾斜伸出且与上弦杆14连接,斜杆一601和斜杆二602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竖杆5在斜杆一601和斜杆二602之间;两组悬挂组件一3关于上弦杆14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对称设置,上弦杆14和下弦杆13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齐平,加强组件6设置有两组,两组加强组件6关于上弦杆14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对称设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抗震性能,上受拉柱303的上部与上弦杆14和下弦杆13连接,上受拉柱303的下端连接有上传力球铰一304,上受拉柱303可在上传力球铰一304内摆动,上传力球铰一304的外壳朝下的一侧设有上固定部305,支撑柱一302的上端连接有下传力球铰一307,支撑柱一302的上端可在上传力球铰一304内摆动,上传力球铰一304的外壳朝上的一侧设有下固定部306,上固定部305和下固定部306固定连接,上传力球铰一304和下传力球铰一307均为双向传力球铰。

为了进一步提高下受拉柱一301和箱形木楼盖4连接结构的可靠性,箱形木楼盖4朝下的一端开有与下受拉柱一301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连接槽12,下受拉柱一301向下伸出连接槽12的一端连接有齿盘9,连接槽12对应位置的箱形木楼盖4上设有与齿盘9相啮合的齿8,齿盘9套装在下受拉柱一301上,齿盘9下方的下受拉柱一301上螺纹连接有剪盘10,剪盘10将齿盘9压紧在箱形木楼盖4上。

为了进一步实现桁架本体与主体柱1的连接,主体柱1的上侧连接有连接件7,连接件7包括设为一体的竖直部704和水平部701,水平部701设置在竖直部704在左右方向上朝外的一侧,水平部701下方的竖直部704与主体柱1在左右方向上朝里的一端连接,水平部701与主体柱1在高度方向上朝上的一端连接,水平部701上侧固定有向上倾斜伸出的抗拉斜撑板702,抗拉斜撑板702向上伸出的一端固定在竖直部704上;上连接耳703和下连接耳705上均开有连接孔一,上弦杆14和下弦杆13的左右两端均开有连接孔二,两个高强抗剪螺栓分别穿过连接孔一和连接孔二将连接件7和桁架本体连接在一起。

为了进一步方便箱形木楼盖4的安装固定,主体柱1内浇筑有l形托架2,托架2朝着箱形木楼盖4所在方向伸出一端的上侧排布有至少一个连接钉202,托架2包括竖直板204,竖直板204的高度方向上排布有三排燕尾钉201,竖直板204的上侧设有水平板203,水平板203的左右方向上排布有三排连接钉202,箱形木楼盖4上朝下的一端设有与连接钉202一一对应的加强槽11,连接钉202可刚好卡入对应的加强槽11内,燕尾钉201与主体柱1的连接段刻有螺纹。

本发明中,上弦杆14和下弦杆13均为角钢,竖杆5、斜杆一601和斜杆二602的材料均为意杨旋切板胶合木lvl,主体柱1为混凝土,水平部701上连接有两个高强抗剪螺栓,水平部701下方的竖直部704上连接有一个高强抗剪螺栓,向下伸出水平部701及向外伸出竖直部704的高强抗剪螺栓均浇筑在主体柱1内;具体实施时,桁架本体和主体柱1均设置有四个且呈矩形布置,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桁架本体分别与左右方向上的两个桁架本体对应连接(从图8和图9中可以看出连接方式),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桁架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主体柱1连接;安装本发明时,先完成桁架本体的连接,具体的为,使用高强抗剪螺栓将竖杆5和上弦杆14和下弦杆13实现初步连接固定,使用高强抗剪螺栓将斜杆一601固定连接在下弦杆13上,使用高强抗剪螺栓将斜杆一601固定连接在上弦杆14上,使用高强抗剪螺栓将斜杆二602固定连接在上弦杆14上,使用高强抗剪螺栓将斜杆二602向下伸出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下弦杆13上,实现桁架本体的连接固定;再完成桁架本体和连接件7的连接,使用相应数量的高强抗剪螺栓分别将上连接耳703和上弦杆14、下连接耳705和下弦杆13固定连接在一起;其次,完成悬挂组件一3的连接,使用两个高强抗剪螺栓分别将上受拉柱303和上弦杆14、上受拉柱303和下弦杆13连接在一起,实现上受拉柱303和桁架本体的固定,再将上受拉柱303和支撑柱一302连接在一起,上固定部305和下固定部306上开有至少两个同排设置的螺纹孔,上面的螺纹孔和下面的螺纹孔对应同轴心,使用高强抗剪螺栓穿过上下两个螺纹孔将上受拉柱303和支撑柱一302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方便,当桁架本体受到振动时,上受拉柱303和支撑柱一302可分别在上传力球铰一304和下传力球铰一307内发生微小的摆动,减小上受拉柱303和支撑柱一302的振动,传输到箱形木楼盖4时基本不会产生振幅,下受拉柱一301和支撑柱一302连接时,将下受拉柱一301套装在支撑柱一302的下部,使固定孔一309和固定孔二308同轴心,固定孔三和固定孔四310同轴心,使用一个高强抗剪螺栓穿过固定孔二308和固定孔一309,旋上螺母,将下受拉柱一301和支撑柱一302初步连接在一起,为了提高下受拉柱一301和支撑柱一302的连接强度,使用另一个高强抗剪螺栓穿过固定四和固定孔三,旋上螺母,将下受拉柱一301和支撑柱一302进一步连接在一起,下受拉柱一301穿过箱形木楼盖4上的贯穿孔后,箱形木楼盖4经加强槽11支撑在连接钉202上,实现箱形木楼盖4的初步固定,最后将齿盘9套装到向下伸出楼面外的下受拉柱一301上,将剪盘10旋在齿盘9下方的下受拉柱一301上,剪盘10不断将齿盘9向上顶,当齿盘9抵触在楼面上时,齿盘9刚好与箱形木楼盖4上连接槽12处的齿8啮合,实现箱形木楼盖4的进一步固定,结构可靠,连接方便;本发明连接方便,结构可靠,上受拉柱303和支撑柱一302之间的连接形式,提高抗风抗震性能,结构强度大,受力平衡,使用本发明能缩短缩短施工工期;另外,悬挂结构能够增加下部空间,可以用在楼阁等结构,而且由于屋盖是悬空的,还能够起到防潮,减缓木屋盖构建因受潮损坏等问题;可应用于建筑中。

实施例2

如图10和图11所示的一种装配式悬挂钢木结构体系,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悬挂组件一3的下方还设置有多组在高度方向上依次连接的悬挂组件二15,悬挂组件二15包括支撑柱二1501和下受拉柱二1502,向下伸出最上面的角钢框架16一端的下受拉柱一上与最上面面的支撑柱二1501连接,支撑柱二1501的下部连接有下受拉柱二1502,下受拉柱二1502与角钢框架16连接,向下伸出最上面的角钢框架16的下受拉柱一所在一端连接有上传力球铰二1503,下受拉柱一可在上传力球铰一内摆动,支撑柱二1501的上端连接有下传力球铰一,支撑柱一的上端可在上传力球铰一内摆动,上传力球铰二1503和下传力球铰二1504固定连接;悬挂组件一3和悬挂组件二15的下部分别连接有紧固螺母一17和紧固螺母二18,紧固螺母一17螺纹连接在向下伸出最上面的角钢框架16的下受拉柱一上,紧固螺母一17抵触在最上面的角钢框架16的下侧,紧固螺母二18螺纹连接在向下伸出对应的角钢框架16的下受拉柱二1502上,紧固螺母二18抵触在对应角钢框架16的下侧。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