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杯上釉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16870发布日期:2020-12-15 13:01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杯上釉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釉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陶瓷杯上釉用设备。



背景技术:

杯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日用品之一,人们使用杯子承载液体,杯子的材质多种多样,包括有铁质杯子、陶制杯子以及塑料杯子等,其中陶制杯子一般都需要经过一道上釉程序,使其外表更加美观。

现有的陶瓷杯上釉的方法,一般是人工对陶瓷杯进行上釉,人们将陶瓷杯吸附在吸盘上,再手动移动陶瓷杯,将陶瓷杯浸入釉水池中对陶瓷杯进行上釉,随后人们再对已完成上釉的陶瓷杯进行收集,这种陶瓷杯上釉方法操作步骤繁琐,需要人工手动移动陶瓷杯,人工将陶瓷杯浸入釉水池中进行上釉,陶瓷杯底部还容易沾有多余釉水,导致陶瓷杯上釉不均。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对陶瓷杯进行上料和下料、转动陶瓷杯、对陶瓷杯进行上釉并将陶瓷杯底部多余釉水擦除的陶瓷杯上釉用设备,从而解决现有陶瓷杯上釉方法存在的需要人工手动移动陶瓷杯、人工对陶瓷杯进行上釉且陶瓷杯表面上釉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陶瓷杯上釉方法存在的需要人工手动移动陶瓷杯、人工对陶瓷杯进行上釉且陶瓷杯表面上釉不均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对陶瓷杯进行上料和下料、转动陶瓷杯、对陶瓷杯进行上釉并将陶瓷杯底部多余釉水擦除的陶瓷杯上釉用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陶瓷杯上釉用设备,包括有:底座和固定座,底座顶部中间设有固定座;伺服电机,固定座内壁底部连接有伺服电机;升降机构,固定座顶部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部件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旋转机构,升降机构的部件顶部连接有旋转机构;进出料机构,底座顶部设有进出料机构,进出料机构的部件与固定座相连;支架,旋转机构的部件顶部周向均匀设有支架;电动吸盘,支架外侧顶部均设有电动吸盘,电动吸盘与进出料机构的部件相配合;第二支撑板,底座顶部前侧均匀设有第二支撑板;釉水池,第二支撑板顶部之间连接有釉水池。

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包括有:第一转动杆,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轴,固定座上部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一锥齿轮组,第一转动轴和第一转动杆之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组;支撑块,固定座顶部靠近第一转动轴的一侧设有支撑块;第二转动块,支撑块上部两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动块;推动块,第二转动块右部两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推动块;第一转动块,固定座上部靠近第一转动轴的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动块,第一转动块与推动块滑动式相连;第一皮带轮组件,第一转动块和第一转动轴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组件;连接轴,第二转动块左部两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连接轴;连接块,连接轴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连接块;第一支撑板,固定座上部内侧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转动杆穿过第一支撑板;套杆,第一支撑板顶部中间设有套杆,第一转动杆穿过套杆;连接板,套杆中部滑动式设有连接板;第一轴承座,连接板顶部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与套杆滑动式相连,第一轴承座顶部设有开有圆槽,圆槽与旋转机构的部件滑动式相连;固定块,连接板底部两侧均设有固定块,两侧固定块分别与同侧连接块转动式相连;套筒,第一轴承座顶部中间设有套筒。

进一步地,旋转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杆,第一轴承座顶部的圆槽内周向均匀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三转动块,第一支撑杆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三转动块,第三转动块顶部周向均匀设有支架;第二转动杆,第一轴承座顶部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动杆;转向盘,第三转动块底部中间设有转向盘;第二轴承座,套筒顶部中间设有第二轴承座;直齿轮组,第二轴承座顶部和第二转动杆之间连接有直齿轮组,直齿轮组与第二轴承座转动式相连;拨动轮,第二转动杆顶部设有拨动轮,拨动轮与转向盘相挤压配合。

进一步地,进出料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杆,底座顶部左侧均匀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一传送带组件,第二支撑杆顶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传送带组件;第二转动轴,固定座上部靠近第二支撑杆的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动轴;第二锥齿轮,第二转动轴靠近第一锥齿轮组的一侧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组下侧相啮合;第一缺齿轮,第二转动轴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一缺齿轮;第三转动杆,靠近第一缺齿轮一侧的第二支撑杆中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动杆;第三锥齿轮,第三转动杆中部设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第一缺齿轮相啮合;第二皮带轮组件,第三转动杆和第一传送带组件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组件;第一挡板,靠近第二皮带轮组件一侧的第二支撑杆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三支撑杆,底座顶部后侧均匀设有第三支撑杆;第二传送带组件,第三支撑杆顶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传送带组件;第三转动轴,固定座上部后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动轴;第四锥齿轮,第三转动轴靠近第一锥齿轮组的一侧设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组下侧相啮合;第二缺齿轮,第三转动轴远离第四锥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二缺齿轮;第四转动杆,靠近第四锥齿轮一侧的第三支撑杆中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四转动杆;第五锥齿轮,第四转动杆中部设有第五锥齿轮,第五锥齿轮与第二缺齿轮相啮合;第三皮带轮组件,第四转动杆和第二传送带组件之间连接有第三皮带轮组件;第二挡板,前侧第三支撑杆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挡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四支撑杆,底座顶部远离第二支撑杆的一侧均匀设有第四支撑杆;第四转动轴,第四支撑杆顶部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第四转动轴;毛毯,第四转动轴之间绕有毛毯;第四皮带轮组件,左侧第四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之间连接有第四皮带轮组件。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达到了自动对陶瓷杯进行上料和下料、自动转动陶瓷杯、自动对陶瓷杯进行上釉并能够将陶瓷杯底部多余釉水擦除的效果。

2、在伺服电机、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进出料机构的配合下,可以实现自动对陶瓷杯进行升降、自动转动陶瓷杯、自动对未上釉的陶瓷杯进行上料并对已完成上釉的陶瓷杯进行下料的效果。

3、在第四支撑杆、第四转动轴、毛毯和第四皮带轮组件的配合下,可以实现将陶瓷杯底部多余釉水擦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进出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进出料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进出料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底座,2-固定座,3-伺服电机,4-升降机构,40-第一转动杆,41-第一转动轴,42-第一锥齿轮组,43-第一转动块,44-第一皮带轮组件,45-推动块,46-第一支撑板,47-套杆,48-支撑块,49-第二转动块,410-连接轴,411-连接块,412-固定块,413-连接板,414-第一轴承座,415-套筒,5-旋转机构,50-第一支撑杆,51-第三转动块,52-第二转动杆,53-第二轴承座,54-直齿轮组,55-拨动轮,56-转向盘,6-进出料机构,60-第二支撑杆,61-第二转动轴,62-第二锥齿轮,63-第三转动杆,64-第一缺齿轮,65-第三锥齿轮,66-第一传送带组件,67-第二皮带轮组件,68-第一挡板,69-第三支撑杆,610-第三转动轴,611-第四锥齿轮,612-第四转动杆,613-第二缺齿轮,614-第五锥齿轮,615-第二传送带组件,616-第三皮带轮组件,617-第二挡板,7-支架,8-电动吸盘,9-第二支撑板,10-釉水池,11-第四支撑杆,12-第四转动轴,13-毛毯,14-第四皮带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陶瓷杯上釉用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底座1、固定座2、伺服电机3、升降机构4、旋转机构5、进出料机构6、支架7、电动吸盘8、第二支撑板9和釉水池10,底座1顶部中间设有固定座2,固定座2内壁底部连接有伺服电机3,固定座2顶部连接有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的部件与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相连,升降机构4的部件顶部设有旋转机构5,底座1顶部设有进出料机构6,进出料机构6的部件与固定座2相连,旋转机构5的部件顶部周向均匀设有支架7,支架7的数量为4,支架7外侧顶部均设有电动吸盘8,电动吸盘8与进出料机构6的部件相配合,底座1顶部前侧均匀设有第二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9的数量为2,第二支撑板9顶部之间连接有釉水池10。

当人们需要对陶瓷杯进行上釉时,人们首先往釉水池10中倒入一定量的釉水,随后人们将需要进行上釉的陶瓷杯放置在进出料机构6的部件上,人们再操控电动吸盘8对陶瓷杯进行吸附,随后人们再开启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升降机构4的部件转动,升降机构4的部件转动带动升降机构4的部件上下移动,升降机构4的部件上下移动带动旋转机构5的部件上下移动,旋转机构5的部件上下移动带动支架7和电动吸盘8上下移动,电动吸盘8上下移动带动陶瓷杯上下移动,同时升降机构4的部件转动带动旋转机构5的部件转动,旋转机构5的部件转动带动支架7和电动吸盘8转动,由此可以带动陶瓷杯转动,陶瓷杯转动到釉水池10上方后再向下移动,由此可以对陶瓷杯进行上釉,完成上釉后支架7和电动吸盘8向上移动带动已完成上釉的陶瓷杯向上移动,随后旋转机构5的部件继续转动带动陶瓷杯继续转动,陶瓷杯转动至进出料机构6的部件上方时,人们控制电动吸盘8与陶瓷杯脱离吸附,由此可以完成对陶瓷杯进行上釉,当人们不需要再对陶瓷杯进行上釉时,人们关闭伺服电机3,使得整个装置停止运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3和图4所示,升降机构4包括有第一转动杆40、第一转动轴41、第一锥齿轮组42、第一转动块43、第一皮带轮组件44、推动块45、第一支撑板46、套杆47、支撑块48、第二转动块49、连接轴410、连接块411、固定块412、连接板413、第一轴承座414和套筒415,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0,固定座2上部右前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动轴41,第一转动轴41和第一转动杆40之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组42,固定座2顶部右前侧设有支撑块48,支撑块48上部左右两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动块49,第二转动块49右部前后两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推动块45,固定座2上部右前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动块43,第一转动块43与推动块45滑动式相连,第一转动块43和第一转动轴41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组件44,第二转动块49左部前后两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连接轴410,连接轴410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连接块411,固定座2上部内侧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板46,第一转动杆40穿过第一支撑板46,第一支撑板46顶部中间设有套杆47,第一转动杆40穿过套杆47,套杆47中部滑动式设有连接板413,连接板413顶部设有第一轴承座414,第一轴承座414与套杆47滑动式相连,第一轴承座414顶部设有开有圆槽,圆槽与旋转机构5的部件滑动式相连,连接板413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块412,两侧固定块412分别与同侧连接块411转动式相连,第一轴承座414顶部中间设有套筒415。

当人们需要对陶瓷杯进行升降时,在伺服电机3、支架7和电动吸盘8的配合下,陶瓷杯被吸附在电动吸盘8上,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40逆时针转动,第一转动杆40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组42转动,第一锥齿轮组42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轴41转动,第一转动轴41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组件44转动,第一皮带轮组件44转动带动第一转动块43转动,第一转动块43转动带动推动块45上下移动,当推动块45向下移动时,推动块45向下移动带动第二转动块49右侧向下运动,第二转动块49右侧向下运动通过支撑块48带动第二转动块49左侧向上运动,第二转动块49左侧向上运动通过连接块411带动固定块412向上运动,固定块412向上运动带动连接板413和第一轴承座414向上运动,第一轴承座414向上运动带动旋转机构5的部件向上运动,旋转机构5的部件向上运动带动支架7和电动吸盘8向上运动,支架7和电动吸盘8向上运动带动陶瓷杯向上运动,当推动块45向上移动复位时,推动块45向上移动带动第二转动块49右侧向上运动复位,第二转动块49右侧向上运动通过支撑块48带动第二转动块49左侧向下运动复位,第二转动块49左侧向下运动通过连接块411带动固定块412向下运动复位,固定块412向下运动带动连接板413和第一轴承座414向下运动复位,第一轴承座414向下运动带动旋转机构5的部件向下运动复位,旋转机构5的部件向下运动带动支架7和电动吸盘8向下运动复位,支架7和电动吸盘8向下运动带动陶瓷杯向下运动复位,由此可以对陶瓷杯进行升降。

旋转机构5包括有第一支撑杆50、第三转动块51、第二转动杆52、第二轴承座53、直齿轮组54、拨动轮55和转向盘56,第一轴承座414顶部的圆槽内周向均匀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支撑杆50,第一支撑杆50的数量为4,第一支撑杆50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三转动块51,第三转动块51顶部周向均匀设有支架7,第一轴承座414顶部左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动杆52,第三转动块51底部中间设有转向盘56,套筒415顶部中间设有第二轴承座53,第二轴承座53顶部和第二转动杆52之间连接有直齿轮组54,直齿轮组54与第二轴承座53转动式相连,第二转动杆52顶部设有拨动轮55,拨动轮55与转向盘56相挤压配合。

当人们需要对陶瓷杯进行转动时,在伺服电机3、支架7、电动吸盘8和升降机构4的配合下,陶瓷杯被吸附在吸盘上,当旋转机构5的部件向上运动带动支架7、电动吸盘8和陶瓷杯向上运动时,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40逆时针转动,第一转动杆40逆时针转动带动直齿轮组54转动,直齿轮组54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杆52顺时针转动,第二转动杆52顺时针转动带动拨动轮55顺时针转动,当拨动轮55凸出部分转动到与转向盘56相挤压接触时,拨动轮55顺时针转动带动转向盘56逆时针转动,转向盘56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三转动块51逆时针转动,第三转动块51逆时针转动带动支架7和电动吸盘8逆时针转动,支架7和电动吸盘8逆时针转动带动陶瓷杯逆时针转动,当拨动轮55凸出部分转动到与转向盘56脱离挤压时,转向盘56、第三转动块51、支架7和电动吸盘8停止转动,陶瓷杯停止转动,由此即可实现间歇性带动陶瓷杯逆时针转动。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进出料机构6包括有第二支撑杆60、第二转动轴61、第二锥齿轮62、第三转动杆63、第一缺齿轮64、第三锥齿轮65、第一传送带组件66、第二皮带轮组件67、第一挡板68、第三支撑杆69、第三转动轴610、第四锥齿轮611、第四转动杆612、第二缺齿轮613、第五锥齿轮614、第二传送带组件615、第三皮带轮组件616和第二挡板617,底座1顶部左侧均匀设有第二支撑杆60,第二支撑杆60的数量为4,第二支撑杆60顶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传送带组件66,固定座2上部左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动轴61,第二转动轴61右部设有第二锥齿轮62,第二锥齿轮62与第一锥齿轮组42下侧相啮合,第二转动轴61左部设有第一缺齿轮64,右侧第二支撑杆60中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动杆63,第三转动杆63中部设有第三锥齿轮65,第三锥齿轮65与第一缺齿轮64相啮合,第三转动杆63和第一传送带组件66右部后侧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组件67,右侧第二支撑杆60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挡板68,底座1顶部后侧均匀设有第三支撑杆69,第三支撑杆69的数量为4,第三支撑杆69顶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传送带组件615,固定座2上部后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动轴610,第三转动轴610前部设有第四锥齿轮611,第四锥齿轮611与第一锥齿轮组42下侧相啮合,第三转动轴610后部设有第二缺齿轮613,前侧第三支撑杆69中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四转动杆612,第四转动杆612中部设有第五锥齿轮614,第五锥齿轮614与第二缺齿轮613相啮合,第四转动杆612和第二传送带组件615前部右侧之间连接有第三皮带轮组件616,前侧第三支撑杆69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挡板617。

当人们需要对陶瓷杯进行上料时,人们首先将需要进行上釉的陶瓷杯放置在第一传送带组件66顶部,在伺服电机3、升降机构4、旋转机构5和釉水池10的配合下,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40转动,第一转动杆40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组42下侧转动,第一锥齿轮组42下侧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62转动,第二锥齿轮62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61和第一缺齿轮64转动,当第一缺齿轮64转动到有齿部分与第三锥齿轮65相啮合时,第一缺齿轮64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65转动,第三锥齿轮65转动带动第三转动杆63和第二皮带轮组件67转动,第二皮带轮组件67转动带动第一传送带组件66转动,第一传送带组件66转动将需要上釉的陶瓷杯向右移动,陶瓷杯移动至电动吸盘8下方,当电动吸盘8向下运动时,人们控制电动吸盘8对还未上釉的陶瓷杯进行吸附,随后陶瓷杯在釉水池10中完成上釉,当第一缺齿轮64转动到有齿部分与第三锥齿轮65脱离啮合时,第三锥齿轮65、第三转动杆63、第二皮带轮组件67和第一传送带组件66停止转动,陶瓷杯停止向右移动,当人们需要对已完成上釉的陶瓷杯进行下料时,已完成上釉的陶瓷杯转动至第二传送带组件615上方,人们控制电动吸盘8将已完成上釉的陶瓷杯放下,使得陶瓷杯被放置在第二传送带组件615上方,同时第一锥齿轮组42下侧转动带动第四锥齿轮611转动,第四锥齿轮611转动带动第三转动轴610和第二缺齿轮613转动,当第二缺齿轮613的有齿部分与第五锥齿轮614相啮合时,第二缺齿轮613转动带动第五锥齿轮614转动,第五锥齿轮614转动第四转动杆612和第三皮带轮组件616转动,第三皮带轮组件616转动带动第二传送带组件615转动,第二传送带组件615转动带动已完成上釉的陶瓷杯向后移动,当第二缺齿轮613转动到有齿部分与第五锥齿轮614脱离啮合时,第五锥齿轮614、第四转动杆612、第三皮带轮组件616和第二传送带组件615停止转动,人们即可对已完成上釉的陶瓷杯进行收集,由此可以实现对陶瓷杯进行上料和下料。

还包括有第四支撑杆11、第四转动轴12、毛毯13和第四皮带轮组件14,底座1顶部右侧均匀设有第四支撑杆11,第四支撑杆11的数量为4,左侧第四支撑杆11顶部之间和右侧第四支撑杆11顶部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第四转动轴12,第四转动轴12之间绕有毛毯13,左侧第四转动轴12后部和第三转动轴610之间连接有第四皮带轮组件14。

当人们需要将陶瓷杯底部多余釉水擦除时,在伺服电机3、升降机构4、旋转机构5、进出料机构6和釉水池10的配合下,陶瓷杯在釉水池10中完成上釉,随后电动吸盘8转动带动陶瓷杯继续转动,陶瓷杯转动到毛毯13上方,同时第三转动轴610转动带动第四皮带轮组件14转动,第四皮带轮组件14转动带动第四转动轴12转动,第四转动轴12转动带动毛毯13转动,当电动吸盘8向下运动时,毛毯13转动与陶瓷杯底部相接触,毛毯13将陶瓷杯底部多余釉水进行擦除,由此可以擦去陶瓷杯表面多余釉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