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预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7150发布日期:2020-12-11 20:5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预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预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凝土设计生产及施工技术不断进步,目前混凝土均采用预拌方式生产,其配合比也由原先的四组分(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发展为现在的六组分(水泥、掺合料、粗骨料、细骨料、外加剂、水),生产工艺为一次搅拌,即将所有的材料一次性添加到搅拌机内进行搅拌。近年来多项试验证明:仅通过一次搅拌,混凝土中的水泥、掺合料(统称为胶凝材料)团聚现象严重,搅拌均匀性差,最终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故亟需一种能提高混凝土性能的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搅拌装置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预拌装置,在一个空间内实现混凝土不同组分的分开搅拌。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功能预拌装置,包括底部设有卸料口的筒体、罩盖在筒体上的盖板、安装在盖板上的伸缩筒,所述装置进行一次搅拌时伸缩筒处于伸长状态,将筒体内部划分为第一搅拌区间、第二搅拌区间,所述装置进行二次搅拌时伸缩筒处于收缩状态,允许第一搅拌区间、第二搅拌区间相连通;所述伸缩筒上设有与第一搅拌区间相连通的第一进料管、位于第一搅拌区间内的第一搅拌轴,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二搅拌区间相连通的第二进料管,所述盖板上设有位于第二搅拌区间内的第二搅拌轴。

优选的,伸缩筒包括安装在盖板上的顶盖,与顶盖连接并位于筒体内部的内筒,与内筒为滑动配合的外筒,安装在外筒的底部并在装置进行一次搅拌时与筒体底部接触以将筒体内部划分为第一搅拌区间、第二搅拌区间的第三密封件,端部与外筒连接、另一端部与提升装置连接并在装置进行二次搅拌时提升外筒以允许第一搅拌区间、第二搅拌区间相连通的吊索。

优选的,顶盖上还设有喷头。

优选的,外筒的顶端设有第一凸台,内筒的底端设有当外筒下落时与第一凸台形成挡止配合以对外筒进行下限位的的第二凸台。

优选的,第一凸台的顶面设为在提升外筒时用于减小阻力并具有导流作用以使粗细骨料向下方流动的斜面。

优选的,第二凸台朝向外筒的外周面上设有在外筒提升时用于清理外筒内壁上的附着物的清洁件。

优选的,顶盖上设有第一台阶,盖板上设有第二台阶,顶盖通过台阶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盖板上且两个台阶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

优选的,第一台阶、第二台阶中的一个上设有在搅拌时用于防止盖板与顶盖之间产生晃动或错位的限位件、另一个上设有供限位件插入的孔。。

优选的,限位件为限位销、限位螺栓中的一种。

优选的,吊索与顶盖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

优选的,吊索可以采用钢丝绳。

优选的,外筒的底部设有第一磁性件,筒体的底部设有在装置进行一次搅拌时用于和第一磁性件配合产生磁力以进一步挤压第三密封件的第二磁性件。

本发明一种多功能预拌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用于预拌混凝土:一次搅拌时,伸缩筒处于伸长状态,将筒体内部划分为独立的两个搅拌区间,胶凝材料、水及外加剂添加至第一搅拌区间,先慢速旋转使粉料不产生团聚,再逐渐加速旋转直至形成净浆;装置进行二次搅拌时,伸缩筒处于收缩状态,允许两个搅拌区间相连通,一次搅拌得到的净浆与添加至第二搅拌区间的粗细骨料二次搅拌后得到性能优良的混凝土,通过不同组分的两次搅拌过程改善混凝土的均匀性;

2、用于预拌净浆:伸缩筒维持伸长状态,胶凝材料、水及外加剂添加至第一搅拌区间,先慢速旋转使粉料不产生团聚,再逐渐加速旋转直至形成净浆,而后从卸料口卸出即可;

3、用于预拌砂浆:伸缩筒维持伸长状态,水泥、沙子、水及外加剂添加至第一搅拌区间,先慢速旋转使粉料不产生团聚,再逐渐加速旋转直至形成砂浆,而后从卸料口卸出即可;

4、预拌混凝土或净浆或砂浆的搅拌过程均在一个筒体内完成,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预拌装置进行一次搅拌以获取净浆或砂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预拌装置进行二次搅拌以获取混凝土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预拌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用于预拌混凝土。所述装置包括底部设有卸料口17、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进料管7的筒体1,安装在筒体1顶部的盖板2,安装在盖板2上的伸缩筒;盖板2罩盖在筒体1上,第二进料管7上设有第二锁风阀71,在混凝土搅拌时,第二锁风阀71可防止水汽回流从而造成第二进料管7堵塞的现象;所述卸料口17上安装有卸料门,当搅拌混凝土时,卸料门处于关闭状态,从而防止物料或者液体从卸料口漏出,当混凝土搅拌完毕需要卸料时,卸料门打开,搅拌好的混凝土从卸料口流出。

伸缩筒包括内筒8、安装在内筒顶部的顶盖19、与内筒8为滑动配合的外筒9、安装在外筒9顶部并用于提升外筒的多个钢丝绳10,顶盖19上安装有多个用于喷洒搅拌用水以及液态外加剂(如减水剂)的喷头11,喷头均位于伸缩筒内部,钢丝绳10的顶端穿过顶盖19与外部的提升装置相连接,该提升装置可以是绞盘、也可以是其他可以为钢丝绳10提供一个向上拉力的装置,钢丝绳与顶盖之间安装有既不影响钢丝绳移动又能防止灰尘进入筒体内部的第一密封件13;

内筒8与顶盖19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结构,即顶盖19可通过螺栓、焊接等其他方式安装在内筒8的顶部;所述喷头11位于内筒形成的腔体内。

请参阅图3,顶盖19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台阶1901,盖板2的内周面设有第二台阶101,第一台阶1901和第二台阶101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件14,顶盖19通过台阶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盖板2上,所述第一台阶1901的底部还设有限位销15,第二台阶101的顶部设有供限位销15插入的孔,当混凝土搅拌装置开始工作时,限位销15可防止盖板2与顶盖19之间产生晃动或错位。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限位螺栓替代限位销。

请参阅图4、图5,外筒9的顶端设有第一凸台901,内筒8的底端设有第二凸台801,所述内筒的上侧、第二凸台上分别设有限位开关,对外筒进行上限位、下限位,突发断电时即使外筒9在重力作用下下落,第二凸台801也会对第一凸台901形成一个挡止作用以防止外筒9继续下落,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限位开关,此时外筒的上限位通过预先设置提升装置的参数实现、下限位通过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的挡止配合实现。所述第二凸台801朝向外筒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清理外筒内壁附着物的清洁件,在本实施例中清洁件选用毛刷16,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用橡胶片等;所述外筒9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密封件18,当外筒9下落至下限位时,第三密封件18在外筒的重力作用下压紧在筒体1的底部以将筒体内部划分为两个搅拌区间,从而防止一次搅拌时浆体从外筒内部向外渗出,更进一步的,可以在外筒的底部增设第一磁性件、在筒体的底部增设第二磁性件,当外筒下落至下限位时,借助两个磁性件产生的磁力进一步挤压第三密封件实现更好的密封作用。

更进一步的,内筒8的外壁上设有沿轴向延伸且下端与第二凸台衔接的键槽,第一凸台的内周面设有键,此时不再设置限位开关,键与键槽的配合带来两个作用:一是导向限位作用,确保外筒准确滑动至上限位处、下限位处;二是防转作用,在第一搅拌轴搅拌净浆时,净浆会对外筒产生一个向外侧的推力,由于键卡置在相应的键槽中,故内筒和外筒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个整体,防止外筒在净浆的推力作用下发生转动、倾斜等运动导致的净浆外溢现象。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键槽的下端与第二凸台处于不衔接的状态,此时外筒的上下限位靠键与键槽的挡止配合实现;也可以将键槽设置在第一凸台的内周面上、键设置在内筒的外壁上且键的下端与第二凸台处于衔接状态,此时需要设置限位开关。

更进一步的,将第一凸台901的顶面设为斜面,斜面具有两个作用:一是减小外筒在提升时的阻力,二是当外筒向上运动时斜面具有导流作用,位于上方的粗细骨料会借助斜面向下方流动,避免外筒运动至上限位时部分粗细骨料积存在第一凸台上。

请参阅图1、图2,顶盖19上安装有第一搅拌轴4以及位于顶盖中部的进料筒3,进料筒3的底端伸入到筒体1内、顶端设有与进料筒的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料管5,第一进料管5上安装有在锁紧时可防止水汽回流避免第一进料管堵塞的第一锁风阀51,第一搅拌轴4的底端安装有搅拌叶片、顶端穿出进料筒3与外部的第一电机相连接,第一电机可采用调速电机,该第一电机可带动第一搅拌轴正转或反转,第一搅拌轴4与进料筒3之间安装有轴承;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搅拌轴4、进料筒3分别独立安装在顶盖19上,第一搅拌轴4的顶端穿出顶盖19与外部的第一电机相连接即可,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搅拌轴4转动;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进料筒,将第一进料管5、第一搅拌轴4分别独立安装顶盖上。

所述盖板2上沿周向均匀设有三个第二搅拌轴12,第二搅拌轴12的底端安装有搅拌叶片、另一端穿过盖板与外部的第二电机连接。

工作时,关闭卸料口17处的卸料门,放松钢丝绳10,使外筒下落至下限位处,此时顶盖、内筒的内侧、外筒的内侧与筒体的底部之间形成了第一搅拌区间,盖板、内筒的外侧、外筒的外侧与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了第二搅拌区间,打开第一锁风阀、第二锁风阀,呈粉状的胶凝材料从第一进料管5添加到第一搅拌区间,粗细骨料从第二进料管7添加到第二搅拌区间,搅拌用水以及液态减水剂从喷头11加入到第一搅拌区间内,启动第一电机,第一搅拌轴4开始慢速旋转,使粉料不产生团聚,而后逐渐加速旋转,使胶凝材料与水、减水剂充分搅拌均匀为净浆,完成一次搅拌;当净浆搅拌好后,提升装置给钢丝绳一个向上的提升力f,带动外筒上升使第一搅拌区间、第二搅拌区间相互连通,在上升的过程中毛刷16将一次搅拌时附着在外筒内壁上的净浆刮落,当外筒移动至上限位处,提升装置停止动作,同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搅拌轴开始转动,位于第一搅拌区间的净浆与位于第二搅拌区间的粗细骨料在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的作用下相混合,进行二次搅拌,待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将其从卸料口卸出即可。

本实施例将第一搅拌轴上的每个搅拌叶片设为顺时针走向、将第二搅拌轴上的每个搅拌叶片设为逆时针走向,在电机的带动下,第一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推动净浆由第一搅拌区间向第二搅拌区间移动,第二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推动粗细骨料由第二搅拌区间向第一搅拌区间移动,进一步提高搅拌均匀性。

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可固接在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固定架上,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筒体1可根据需要安装在可移动的支架上,从而便于移动。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预拌装置可以用于获取净浆,此时维持伸缩筒处于伸长状态,呈粉状的胶凝材料从第一进料管添加到第一搅拌区间,水、液态外加剂从喷头加入到第一搅拌区间内,启动第一电机,第一搅拌轴开始慢速旋转,使粉料不产生团聚,而后逐渐加速旋转,使胶凝材料与水、外加剂充分搅拌均匀为净浆,而后将其从卸料口卸出即可。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预拌装置可以用于获取砂浆,此时维持伸缩筒处于伸长状态,呈粉状的水泥和沙子从第一进料管添加到第一搅拌区间,水、液态外加剂从喷头加入到第一搅拌区间内,启动第一电机,第一搅拌轴开始慢速旋转,使粉料不产生团聚,而后逐渐加速旋转,使水泥、沙子、水和外加剂充分搅拌均匀为砂浆,而后将其从卸料口卸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