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34087发布日期:2021-04-02 10:1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公交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交车库。



背景技术:

为满足城市公共交通的需求,公交车一般体型都较大,且数量较多。公交车在夜间未运营时,会停放在公交车停车场中。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公交车库,并未结合公交车的特点,充分利用公交车停车场的空间,公交车停车场容量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公交车库,能够结合公交车的特点,充分利用公交车停车场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公交车库,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升降通道,所述升降通道内依次设置有停车位、入库车位和存储室,所述停车位至少设置有一层,所述入库车位用于供车辆出入,所述存储室用于放置载车板;托举装置,所述托举装置设置在所述停车位中,所述托举装置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能够避让或托举所述载车板;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能够托举或放开所述载车板,所述提升装置还能够驱使所述载车板沿所述升降通道运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公交车库,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升装置将存储室中的载车板移动到入库车位后,公交车进入入库车位,停放在载车板上,之后提升装置将停放有公交车的载车板移动至空缺的、离入库车位最远的停车位中,停车位中的支撑腿托举住该停放有公交车的载车板,提升装置再移动至存储室,完成一次入库动作;后续入库的公交车也通过存储室的载车板,依次放置在升降通道中;需要取车时,提升装置从最靠近入库车位的停车位中取车,公交车从入库车位离开;公交车与私家车不同,基本上每辆私家车有不同的归属,而公交车通过电子车牌显示路数进行区分即可,因此公交车库无需考虑如何将某辆车取出的问题,本实施例的公交车库,无需设置单独的取放车辆的通道,公交车库有更多的空间是用于停放公交车,由此公交车停车场能够停放更多的公交车,公交车停车场的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停车位位于地面上方,所述入库车位位于地表,所述存储室位于地底;或者,所述停车位位于地底,所述入库车位位于地表,所述存储室位于地面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提升杆和第二提升杆,所述第一提升杆位于所述载车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提升杆位于所述载车板远离所述第一提升杆的一侧;所述第一提升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伸缩轴,所述载车板上对应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伸缩轴能够插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孔中,或脱离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提升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伸缩轴,所述载车板上对应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伸缩轴能够插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孔中,或脱离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第一提升杆和所述第二提升杆沿所述升降通道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二直线电机,所述第一提升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所述第一直线电机,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伸缩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提升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所述第二直线电机,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伸缩轴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曳引机、曳引绳和配重,所述曳引机固定于所述框架,所述曳引机包括曳引轮,所述曳引绳的一端与所述配重固定连接,所述曳引绳绕设于所述曳引轮,所述曳引绳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提升杆和所述第二提升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卷扬机、滑轮和钢丝绳,所述滑轮与框架转动连接,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提升杆和所述第二提升杆,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后,卷绕在所述卷扬机的卷筒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降通道中还固定有导轨,所述第一提升杆上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轨为工字钢,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工字钢的翼板插设在所述滑槽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托举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支撑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来回切换,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支撑腿能够托举所述载车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支撑腿能够避让所述载车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腿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支撑腿旋转;或者,所述支撑腿与所述框架滑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支撑腿作直线运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公交车库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公交车库沿a-a截面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ⅰ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框架100、升降通道110、停车位120、入库车位130、存储室140、支撑腿210、提升装置300、载车板310、第一伸缩轴320、第一提升杆330、滑动组件340、导轨341、滑块342、第二提升杆350、第二伸缩轴3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公交车库,包括框架100、托举装置和提升装置300。其中,框架100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升降通道110,升降通道110沿上下方向贯穿了框架100。升降通道110内依次设置有停车位120、入库车位130和存储室140。停车位120用于停放公交车,停车位120至少设置有一层,通过多设置停车位120,可提高公交车库的容量,提高空间利用率。入库车位130用于供公交车出入,存储室140用于放置载车板310。

托举装置包括支撑腿210,支撑腿210能够托举载车板310,由此公交车能够停放在停车位120中。此外,支撑腿210能够避让载车板310,由此可防止载车板310经过停车位120时,与支撑腿210发生碰撞。

提升装置300能够托举载车板310,并驱使载车板310沿升降通道110运动。由此,提升装置300能够将存储室140中空载的载车板310提升至入库车位130处,为公交车入库做好准备。提升装置300能够将停放有公交车的载车板310从入库车位130提升至停车位120中,实现公交车的入库。提升装置300还可以将停车位120中的载车板310移动到入库车位130处,实现公交车的出库。提升装置300还能够放开载车板310,从而将载车板310放置在停车位120中,或者将载车板310重新存储在存储室140中。

结合上述,说明公交车库存取公交车的过程。提升装置300将存储室140中的载车板310移动到入库车位130后,公交车进入入库车位130,停放在载车板310上,之后提升装置300将停放有公交车的载车板310移动至空缺的、离入库车位最远的停车位120中,停车位120中的支撑腿210托举住该停放有公交车的载车板310,提升装置300再移动至存储室140,完成一次入库动作。后续入库的公交车也通过存储室140中的载车板310,依次放置在升降通道110中。需要取车时,提升装置300从最靠近入库车位130的停车位120中取车,公交车从入库车位130离开。

公交车与私家车不同,基本上每辆私家车有不同的归属,而公交车通过电子车牌显示路数进行区分即可,因此公交车库无需考虑如何将某辆车单独取出的问题。本实施例的公交车库,未设置单独的进出通道(传统的立体车库,需要留出一条取车和存车的通道,该通道需要空出,不能放置车辆),公交车库有更多的空间是用于停放公交车,由此公交车停车场能够停放更多的公交车,公交车停车场的空间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利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停车位120位于地面上方,入库车位130位于地表,存储室140位于地底。也即公交车库是建设在地面上的,公交车可直接开入到入库车位130中,入库和出库都比较方便,公交车存储在地面上,可提高公交车停车场的空间利用率。此外,停车位120也可位于地底,入库车位130仍位于地表,存储室140位于地面上方。此时,公交车库是建设在地面下的,公交车仍可直接开入到入库车位130中,而公交车存储在地面下。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提升装置30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提升杆330和第二提升杆350。第一提升杆330位于载车板310的左侧,第一提升杆3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伸缩轴320,载车板310上对应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孔,而第一伸缩轴320能够插设在第一定位孔中,或者脱离第一定位孔。

第二提升杆350位于载车板310远离第一提升杆330的一侧(即右侧)。第二提升杆35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伸缩轴360,载车板310上对应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孔,第二伸缩轴360能够插设在第二定位孔中,或这脱离所述第二定位孔。

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使第一提升杆330和第二提升杆350沿升降通道110运动。

由此,在第一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第一提升杆330和第二提升杆350运动至载车板310附近时,第一伸缩轴320和第二伸缩轴360均伸出后,第一提升杆330和第二提升杆350均与载车板310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可带动载车板310沿升降通道110运动。载车板310运动至目标位置后,第一伸缩轴320和第二伸缩轴360缩回,第一伸缩轴320和第二伸缩轴360放开载车板310,完成载车板310的位置调整。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提升装置300还包括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二直线电机,第一提升杆330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第一直线电机,第一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伸缩轴320固定连接,第二提升杆350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第二直线电机,第二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伸缩轴360固定连接。

由此,第一直线电机与气源连通后,即可使第一伸缩轴320插接在第一定位孔中,以及使第一伸缩轴320缩回至第一提升杆330中;第二直线电机与气源连通后,即可使第二伸缩轴360插接在第二定位孔中,以及使第二伸缩轴360缩回至第二提升杆350中。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伸缩轴320的伸出或缩回可通过液压缸实现。第二伸缩轴360与此同理。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曳引机、曳引绳和配重,曳引机固定于框架100,曳引机包括曳引轮,曳引绳的一端与配重固定连接,曳引绳绕设于曳引轮,曳引绳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一提升杆330和第二提升杆350(可将第一提升杆330和第二提升杆350固定在一起后,再与曳引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由此,曳引机通电工作后,即可通过曳引绳带动第一提升杆330和第二提升杆350沿升降通道110运动。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卷扬机、滑轮和钢丝绳,滑轮与框架100转动连接,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提升杆330和第二提升杆350,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滑轮后,卷绕在卷扬机的卷筒上。由此,卷扬机通电工作后,可通过钢丝绳带动第一提升杆330和第二提升杆350沿升降通道110运动。

参照图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升降通道110中还固定有导轨341,第一提升杆330上固定有滑块342,滑块342与导轨341滑动连接。由此,通过导轨341的导向,第一提升杆330可以稳定地沿上下方向运动,减少晃动。

此外,第二提升杆350也可通过导轨341和滑块342组成的滑动组件340进行导向。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导轨341为工字钢,滑块342上设置有滑槽,工字钢的翼板插设在滑槽中。框架100一般为钢结构建筑,工字钢为一种常用的钢结构材料,在本实施例的公交车库中,工字钢既可实现导向的功能,也可作为框架100的组成部分,公交车库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托举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支撑腿2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来回切换,位于第一位置的支撑腿210能够托举载车板310(图3中展示的支撑腿210即位于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支撑腿210能够避让载车板310(图3中展示的支撑腿210逆时针旋转90°即为第二位置)。通过设置第二驱动装置,能够自动实现支撑腿210的位置变换,满足支撑腿210避让或支撑载车板310的需求。

参照图3,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支撑腿210与框架转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支撑腿210旋转,由此使得支撑腿2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来回切换。此时,第二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通过齿轮减速后,将旋转运动传递至支撑腿210的转轴,而支撑腿210的转轴通过轴承与框架100转动连接。

此外,支撑腿210与框架还可滑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支撑腿210作直线运动,由此使得支撑腿2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来回切换。此时,第二驱动装置可以是直线电机或液压缸,支撑腿210伸出至升降通道110中即为第一位置,支撑腿210缩回离开升降通道110即为第二位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