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好的抗震环保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26720发布日期:2021-04-09 20:3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性好的抗震环保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稳定性好的抗震环保砖,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用的人造小型块材,分烧结砖(主要指粘土砖)和非烧结砖(灰砂砖、粉煤灰砖等),俗称砖头。粘土砖以粘土(包括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成。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陆续创制了方形和长形砖,秦汉时期制砖的技术和生产规模、质量和花式品种都有显著发展,世称“秦砖汉瓦”。环保砖是利用粉煤灰、煤渣、煤矸石、尾矿渣、化工渣或者天然砂、海涂泥、工业废料、垃圾焚烧炉渣等(以上原料的一种或数种)作为主要原料,不经高温煅烧而制造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抗震环保砖在用于建筑的过程中,稳定性不够好,砖体之间的连接不够稳固,砖体的抗震性不够高,现在急需一种稳定性好的抗震环保砖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抗震环保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结构合理,稳定性好,抗震性高,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稳定性好的抗震环保砖,包括定位支承柱、上包边、第一砖体、下包边、第二砖体以及灌浆槽,所述第一砖体下侧设置有第二砖体,所述第一砖体上侧设置有上包边,所述第一砖体上端面设置有定位支承柱,所述第一砖头上端面开设有灌浆槽,所述第一砖体下侧设置有下包边,所述灌浆槽下侧设置有灌浆通孔,所述第一砖体内部设置有真空减震泡,所述第一砖体下端面内部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第一砖体内部左侧两侧设置有快速蒸发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快速蒸发组件由蒸发板、蒸发孔、集水通道以及吸水填料组成,所述集水通道开设于第一砖体内部左右两侧,所述吸水填料填充于集水通道内部,所述蒸发板设置于集水通道右侧,所述蒸发板内部开设有蒸发孔,所述蒸发孔设置有多组,且多组蒸发孔规格相同,多组所述蒸发孔等距开设于蒸发板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支承柱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定位支承柱直径相同,三组所述定位支承柱分别设置于第一砖体上端面的左侧、中间以及右侧位置,中间位置所述定位支承柱设置于灌浆槽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定位支承柱长度大于左侧以及右侧定位支承柱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凹槽规格与定位支承柱规格相匹配,所述定位凹槽开设于第一砖体下端面与定位支承柱相对应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减震泡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所述真空减震泡规格相同,多组所述真空减震泡无规则分散于第一砖体内部,所述真空减震泡为圆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砖体与第一砖体规格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稳定性好的抗震环保砖,因本发明添加了定位支承柱、上包边、第一砖体、下包边、第二砖体、灌浆槽、灌浆通孔、真空减震泡、快速蒸发组件以及定位凹槽,该设计能够使砖体之间进行稳定的连接,解决了原有抗震环保砖稳定性不够好的问题,提高了本发明的稳定性。

因定位支承柱设置有三组,三组定位支承柱直径相同,三组定位支承柱分别设置于第一砖体上端面的左侧、中间以及右侧位置,中间位置定位支承柱设置于灌浆槽内部,中间位置定位支承柱长度大于左侧以及右侧定位支承柱长度,该设计提高了砖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因定位凹槽规格与定位支承柱规格相匹配,定位凹槽开设于第一砖体下端面与定位支承柱相对应位置,该设计便于通过定位凹槽对定位支承柱进行定位连接,本发明结构合理,稳定性好,抗震性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稳定性好的抗震环保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稳定性好的抗震环保砖的正视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定位支承柱、2-上包边、3-第一砖体、4-下包边、5-第二砖体、6-灌浆槽、7-灌浆通孔、8-真空减震泡、9-快速蒸发组件、10-定位凹槽、91-蒸发板、92-蒸发孔、93-集水通道、94-吸水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好的抗震环保砖,包括定位支承柱1、上包边2、第一砖体3、下包边4、第二砖体5以及灌浆槽6,第一砖体3下侧设置有第二砖体5,第一砖体3上侧设置有上包边2,第一砖体3上端面设置有定位支承柱1,第一砖头上端面开设有灌浆槽6,第一砖体3下侧设置有下包边4,灌浆槽6下侧设置有灌浆通孔7,第一砖体3内部设置有真空减震泡8,第一砖体3下端面内部开设有定位凹槽10,第一砖体3内部左侧两侧设置有快速蒸发组件9,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抗震环保砖稳定性不够好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快速蒸发组件9由蒸发板91、蒸发孔92、集水通道93以及吸水填料94组成,集水通道93开设于第一砖体3内部左右两侧,吸水填料94填充于集水通道93内部,蒸发板91设置于集水通道93右侧,蒸发板91内部开设有蒸发孔92,蒸发孔92设置有多组,且多组蒸发孔92规格相同,多组蒸发孔92等距开设于蒸发板91内部,该设计便于将灌注水泥浆中的水分进行快速蒸发,使水泥浆能够快速干燥。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定位支承柱1设置有三组,三组定位支承柱1直径相同,三组定位支承柱1分别设置于第一砖体3上端面的左侧、中间以及右侧位置,中间位置定位支承柱1设置于灌浆槽6内部,中间位置定位支承柱1长度大于左侧以及右侧定位支承柱1长度,该设计提高了砖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定位凹槽10规格与定位支承柱1规格相匹配,定位凹槽10开设于第一砖体3下端面与定位支承柱1相对应位置,该设计便于通过定位凹槽10对定位支承柱1进行定位连接,真空减震泡8设置有多组,且多组真空减震泡8规格相同,多组真空减震泡8无规则分散于第一砖体3内部,真空减震泡8为圆形结构,该设计提高了砖体的抗震性能,第二砖体5与第一砖体3规格相同,该设计便于使第一砖体3与第二砖体5之间进行稳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工作人员首先将第一砖体3放置于第二砖体5上侧,使第二砖体5上端面的定位支承柱1插入第一砖体3下端面的定位凹槽10中,然后使第一砖体3下侧的下包边4与第二砖体5上侧的上包边2紧闭贴合,通过定位支承柱1可以使第一砖体3与第二砖体5进行稳定连接,然后将水泥浆倒入第一砖体3上端面的灌浆槽6中,水泥浆在灌浆槽6中向下流动,流入灌浆通孔7中,然后外界水泥浆通过灌浆通孔7流入第一砖体3与第二砖体5之间的空隙中,通过快速蒸发组件9中的吸水填料94可以对水泥浆中的水分进行吸收,然后将水分通过蒸发板91内部的蒸发孔92散发到外界,可以提高水泥浆的水分蒸发速度,使水泥浆进行快速干燥,进而使第一砖体3与第二砖体5之间进行稳定连接,通过真空减震泡8可以对震动力进行缓冲吸收,提高了砖体的抗震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